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检查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章程 成鉴晓 +1 位作者 巩芮宁 江月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检查(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慢性胃...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检查(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CAG组(56例)和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组(73例),分析NBI-ME联合血清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Ⅱ)、PGⅠ/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对CAG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NBI-ME诊断CAG的灵敏度为80.36%(45/56)、特异度为79.45%(58/73)、阳性预测值为75.00%(45/60)、阴性预测值为84.06%(58/69)、诊断准确率为79.84%(103/129)。CAG组患者PGⅠ、G-17水平和PGR均显著低于CSG组(均P<0.05),两组患者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指标检测诊断CAG的灵敏度为75.00%(42/56)、特异度为78.08%(57/73)、阳性预测值为72.41%(42/58)、阴性预测值为80.28%(57/71)、诊断准确率为76.74%(99/129)。NBI-ME联合血清指标检测诊断CAG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显著高于NBI-ME和血清指标检测单独诊断(均P<0.05)。结论NBI-ME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可以有效提高CAG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筛查早期胃癌高风险人群,降低胃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检查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闪喉镜联合窄带成像内镜对声带增生性病变良恶性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丹 陈知己 +4 位作者 李晓光 杨贵军 莫海兰 周诗侗 方红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 探究频闪喉镜联合窄带成像内镜对诊断声带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以声音嘶哑为主诉、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现声带增生性病变的60例(84侧声带)患者,均完善频闪喉镜及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endosc... 目的 探究频闪喉镜联合窄带成像内镜对诊断声带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以声音嘶哑为主诉、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现声带增生性病变的60例(84侧声带)患者,均完善频闪喉镜及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endoscopy, NBI)内镜检查,对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分级评估。然后由同一手术者分别进行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分析单一检查技术与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在良恶性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84侧声带病变中,病理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18侧,原位癌4侧,重度异形增生4侧,轻/中度异形增生13侧,乳头状瘤/黏膜慢性炎症/增生/角化不全/角化过度45侧。频闪喉镜检测的灵敏度为53.06%,特异度为60.34%。NBI内镜检测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89.66%。频闪喉镜结合NBI内镜检测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94.83%。频闪喉镜、NBI内镜及两者联合技术对声带恶性病变诊断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95%CI:0.820~0.957)、0.943(95%CI:0.885~1)、0.970(95%CI:0.942~0.999),两者联合使用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检查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闪喉镜联合NBI内镜对声带增生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优于单一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病变 频闪喉镜 成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慢性胃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欣 张晓敏 +2 位作者 张军 刘冬 刘亚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519,544,共5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ME)对慢性胃炎诊断及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的患者,对黏膜有可疑病变的区域行NBI-ME观察,对观察区域及相应164例组织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幽门螺杆菌(Hp)经13 C...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ME)对慢性胃炎诊断及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的患者,对黏膜有可疑病变的区域行NBI-ME观察,对观察区域及相应164例组织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幽门螺杆菌(Hp)经13 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结果非萎缩炎胃黏膜形态多见于Ⅰ型及Ⅱ型,萎缩炎多见于Ⅲ型、Ⅳ型及Ⅴ型,Ⅰ型与Ⅲ、Ⅳ型相比,Ⅱ型与Ⅲ、Ⅳ型相比,所见非萎缩炎与萎缩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萎缩炎多见于Ⅲ型,中度萎缩炎多见于Ⅳ型,重度萎缩炎及伴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多为Ⅴ型及Ⅵ型。Hp感染时,胃窦部主要见于Ⅲ、Ⅳ、Ⅴ1型,Hp阳性率以Ⅳ型最高,与Ⅱ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型、Ⅴ1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体部多见于Ⅱ型,Ⅰ型与Ⅱ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部集合静脉Ⅰ型Hp阳性率高于R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型Hp阳性率高于R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I-ME通过对胃黏膜微细结构及血管形态的观察,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和分型与其病理形态学改变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对判定Hp感染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成像技术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白光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慧金 尔丽绵 +4 位作者 李晓明 郑秀丽 张兰 高聪聪 李胜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94-1000,共7页
目的:建立普通白光内镜(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endoscopy,C-WLE)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诊断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模型,提高EGC深度诊断的准确性。方... 目的:建立普通白光内镜(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endoscopy,C-WLE)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诊断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模型,提高EGC深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手术治疗的241例EGC患者,用χ^(2)检验分析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危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C黏膜下深层浸润内镜下表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EGC浸润深度模型。结果:χ2检验结果表明黏膜皱襞变化、易出血、溃疡、边缘隆起、无血管区、扩张血管、微血管结构缺失、表面结构缺失是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溃疡(OR=5.696,95%CI:1.656~19.590;P=0.006),边缘隆起(OR=5.363,95%CI:1.469~19.573;P=0.011),无血管区(OR=8.990,95%CI:2.522~32.042;P=0.001),扩张血管(OR=8.435,95%CI:3.323~21.408;P<0.001)为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分别赋分为4分、4分、5分、5分,构建预测浸润深度的模型,AUC为0.802,最佳临界点为8分,诊断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85.6%,准确率为82.5%。结论:依据C-WLE联合ME-NBI诊断EGC黏膜下深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诊断模型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EGC的浸润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黏膜下深层浸润 成像放大内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放大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结合NICE分型在诊断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沈煜枫 戴军 +1 位作者 李晓波 戈之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研究非放大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结合NBI诊断结直肠病变的国际分型(NBI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riteria,NICE分型)诊断结直肠病变的价值,及临床使用"不切除"和"切除-丢... 目的·研究非放大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结合NBI诊断结直肠病变的国际分型(NBI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riteria,NICE分型)诊断结直肠病变的价值,及临床使用"不切除"和"切除-丢弃"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12月因各种原因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病变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由指定的2名医师中的任意一位利用NBI结合非放大内镜完成检查,并使用NICE分型诊断结直肠病变,同时记录每个病变医师诊断的确信度。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医师诊断的准确率和确信率,以及该诊断方法鉴别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后分析临床使用"不切除"和"切除-丢弃"策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可节省开支。结果·共入组636例患者,发现病变764处。使用NICE分型诊断病变的总体准确率为84.95%,诊断确信率为81.68%;鉴别浅表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敏感度为91.77%,特异度为67.68%,阳性预测值为88.69%,阴性预测值为74.86%。对于高诊断确信度的结直肠微小病变(最大直径≤5 mm),诊断准确率为94.98%;对于高诊断确信度的直乙结肠微小病变(最大直径≤5 mm),阴性预测值为96.25%。上述2种高诊断确信度的微小病变分别达到使用"切除-丢弃"和"不切除"策略的要求,共可节省医疗费用165 490元,"切除-丢弃"策略的肿瘤病变漏诊率为0,而"不切除"策略的漏诊率为3.75%。结论·非放大内镜下NBI结合NICE分型可以较好地鉴别结直肠肿瘤和非肿瘤病变,对于高诊断确信度的结直肠微小病变及直乙结肠微小病变可能分别达到使用"切除-丢弃"和"不切除"策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结肠镜 结直肠病变 成像 "切除-丢弃"策略 "不切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靶向活检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江婷婷 王亚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93-1696,共4页
回顾性分析67例行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NBI-ME)进行胃部病变检查的患者内镜资料。患者均经白光内镜检查疑为恶性病变者,后进一步行NBI-ME并靶向活检。最终患者接受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次活检... 回顾性分析67例行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NBI-ME)进行胃部病变检查的患者内镜资料。患者均经白光内镜检查疑为恶性病变者,后进一步行NBI-ME并靶向活检。最终患者接受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次活检结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最终诊断胃炎1例,低级别上皮瘤变8例,高级别上皮瘤变24例,早期胃癌34例。白光内镜活检及NBI-ME靶向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48.28%、88.89%、53.73%及72.41%、77.78%、73.13%。NBI-ME靶向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明显高于白光内镜活检(P<0.05),两者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病变位置、肉眼分型无关。故对于白光内镜下疑似恶性病变,需结合NBI-ME进行靶向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早期胃癌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九妹 王亚雷 +1 位作者 蔡永萍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5-328,共4页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与胃小凹形态改变的关系。连续纳入内镜检查患者384例,随机分为白光组和NBI-ME组,比较两组内镜诊断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与胃小凹形态改变的关系。连续纳入内镜检查患者384例,随机分为白光组和NBI-ME组,比较两组内镜诊断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按照胃小凹Sakaki分型,分析萎缩、肠化生与黏膜微细结构的关系。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NBI-ME诊断萎缩的一致性明显高于白光内镜(Kappa值87. 16%vs 50. 49%);NBI-ME诊断肠化生的一致性亦明显高于白光内镜(Kappa值91. 88%vs 59. 04%)。在NBI-ME内镜图像Sakaki分型中Ⅱ、Ⅲ型可用于萎缩的诊断;Ⅳ、Ⅴ型可用于肠化生的诊断。与白光内镜检查结果比较,NBI-ME对萎缩、肠化生的诊断效能较高。NBI-ME下胃小凹形态分型有助于区分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内镜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放大内镜 Sakaki分型 萎缩 肠化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于梅 周智航 +2 位作者 唐尚军 邓磊 何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89-1795,共7页
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 目的比较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结合技术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可疑上消化道早癌患者466例,共计病灶472处,其中227例采用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blue laser imaging,BLI-ME)、239例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NBI-ME)分别进行早癌精查,病检确诊及内镜下高度怀疑早癌的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终以ESD术后病理为最高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BLI-ME、NBI-ME两种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技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炎症269处,萎缩或肠化生127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7处,早癌59处,存在食管多中心癌。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为85.2%、85.1%,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BLI-ME、NBI-ME对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2%、12.8%;敏感度分别为89.3%、90.3%;特异度分别为97.0%、96.2%。BLI-ME、NBI-ME镜下诊断与早癌病理诊断一致的比例为96.1%和95.5%,Kappa值分别为0.810和0.825。结论 BLI-ME、NBI-ME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二者的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内镜 成像放大内镜 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 上消化道早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内镜用于声带白斑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闫静 杜小滢 +3 位作者 李娜 孔德敏 侯瑾 任晓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声带白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1例临床诊断为声带白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37~83岁,平均57.10±11.0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喉镜...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声带白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1例临床诊断为声带白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37~83岁,平均57.10±11.0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白光和NBI两种观察模式的电子喉镜检查,记录声带病变的内镜诊断,术后切除的病变组织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观察模式下内镜对声带白斑不同病理类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91例患者中双侧声带前中部病变62例(68.13%),单侧声带前中部病变29例(31.87%);普通白光内镜诊断良性病变38例,癌前病变38例,恶性病变15例;NBI内镜诊断良性病变33例,癌前病变42例,恶性病变16例。病理检查显示黏膜慢性炎症伴鳞状上皮增生33例(36.26%),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共39例(42.86%),原位癌14例(15.38%),浸润癌5例(5.49%);与病理结果比较,白光模式下内镜诊断准确率为79.12%(72/91),NBI模式下内镜诊断准确率为90.11%(82/91),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浸润癌患者,术前白光模式及NBI模式内镜下均诊断准确。结论 NBI内镜在观察细微病变方面优于白光内镜,有利于提高声带白斑不同病理类型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内镜 白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谱成像放大胃镜在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亚雷 冯慧 +1 位作者 孙斌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8-1710,共3页
回顾性分析97例在白光内镜下疑诊为早期食管鳞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NBI-ME)检查,行靶向活检,最终经内镜下切除或者手术切除确定病灶性质。分析病变的NBI-ME的形态特点,并与活检病理、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 回顾性分析97例在白光内镜下疑诊为早期食管鳞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NBI-ME)检查,行靶向活检,最终经内镜下切除或者手术切除确定病灶性质。分析病变的NBI-ME的形态特点,并与活检病理、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进行对照。在97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鳞癌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NBI-ME诊断为鳞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有95例,诊断准确性达97.9%。经过靶向活检,有10例原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炎症的患者被诊断为鳞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准确性提高52.6%。而根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对肿瘤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达到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放大胃镜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红英 常勤征 +3 位作者 曾燕 陈会军 孙晓黎 赵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orrow-band imaging,NBI)下行黏膜下层剥离术(submucosal endoscopic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aterally sreading tumor,LST)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orrow-band imaging,NBI)下行黏膜下层剥离术(submucosal endoscopic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aterally sreading tumor,LST)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155医院收治的在NBI下行ESD治疗的21例大肠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大肠LST患者均安全、成功完成手术,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并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NBI下行ESD治疗大肠LST患者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内镜 黏膜下层剥离术 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万银 何利平 +3 位作者 梁玮 郑晓玲 郑金辉 方超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121例(年龄≥40岁),利用放大内镜观察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记录分型,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121例(年龄≥40岁),利用放大内镜观察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记录分型,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将腺管开口和微血管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121例中,早期胃癌16例(13.22%)。胃腺管开口形态分析中,圆点状(A型)、管状(B型)病例中无早期胃癌或进展期胃癌的病例;绒毛状(C型)共68例,其中1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规则状(D型)25例,其中6例为胃癌,7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管结构消失(E型)9例,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进展期胃癌5例。在微血管形态分析中,规则型(A型)病例中无早期胃癌或胃癌;不规则型(B型)病例35例,其中进展期胃癌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中央部分消失型(C型)11例,其中进展期胃癌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结论:利用窄带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细微结构可能提高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早期胃癌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光成像技术在内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孔亮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40-1144,共5页
窄带光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是在放大内镜基础上,将普通白色照明光过滤成窄带的蓝光和绿光,使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和腺管开口形态显示得更加清楚的滤镜技术[1].它由日本国立癌中心医院和OLYMPUS公司共同开发,最早在日本于... 窄带光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技术是在放大内镜基础上,将普通白色照明光过滤成窄带的蓝光和绿光,使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和腺管开口形态显示得更加清楚的滤镜技术[1].它由日本国立癌中心医院和OLYMPUS公司共同开发,最早在日本于1999年开始研究,2001年首次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2008年引入我国,逐渐应用于消化、泌尿、呼吸、咽喉部内镜.NBI能够显著地提高毛细血管形态的对比度和清晰地对浅表赘生物微血管形态改变及纹理进行可视化,具有染色内镜图像效果,被称为"电子染色".1971年Folkman[2]的研究表明,所有肿瘤的形成都会伴有血管增生,这决定了血管研究在肿瘤诊断方面的重要性,而NBI对血管观察的优越性使之在内镜诊断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内镜诊断 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 OLYMPUS 毛细血管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染色内镜对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大洲 李守英 +4 位作者 吕胜祥 高彤 张树贤 徐静 陈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检查方法...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检查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NBI联合染色内镜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一致性、边缘清晰度、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22.22%,阴性检出率为68.52%;对照组患者阳性检出率12.96%,阴性检出率48.15%,两组假阳性、假阴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468、4.364,P <0.05)。观察组Kappa值为0.765,一致性较好;对照组Kappa值为0.121,一致性差。观察组2分分布区域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930,P<0.05)。观察组患者中度以下非典型增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21,P<0.05)。结论 NBI联合染色内镜检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能够更好地观察消化道内的情况,提高活检检查效率,减少活检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成像技术 染色内镜 消化道早期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晓成 申学良 +7 位作者 陈晓平 滕伟强 黄水仙 张燚 周恩晖 鲁丹 张翘楚 张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怀疑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使用具有NBI模式...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怀疑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使用具有NBI模式的电子鼻咽镜进行鼻咽部检查,取疑似病变表面的渗液进行苯胺蓝染色,并对疑似病变进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白光模式、NBI模式、苯胺蓝染色及NBI联合苯胺蓝染色4种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及Kappa系数,并使用χ^(2)检验比较各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NBI与苯胺蓝染色联合诊断鼻咽癌的阳性率高于白光内镜、NBI、苯胺蓝染色单独诊断[97.83%(45/46)vs 56.52%(26/46)、84.78%(39/46)、80.43%(3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NBI联合苯胺蓝染色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7.83%、86.36%、93.75%、95.00%和94.12%。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对鼻咽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62)。结论相较于白光模式及单一NBI模式和苯胺蓝染色,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对鼻咽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成像技术 苯胺蓝染色 早期诊断 鼻咽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儿童过敏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探
16
作者 程伟伟 王玲 +3 位作者 胡志红 顾竹珺 陈蓉 刘海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儿童过敏性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近 3 年间我院收治过敏性结肠炎患儿的NBI及白光内镜检查的资料,比较2 种内镜检查方法检出结直肠病变的阳性率、结直肠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病变部...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儿童过敏性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近 3 年间我院收治过敏性结肠炎患儿的NBI及白光内镜检查的资料,比较2 种内镜检查方法检出结直肠病变的阳性率、结直肠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的特点.结果:纳入研究60例患者,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对患儿行全结肠镜检,比较其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BI 98.3%比WLI 86.7%,P〈0.05),NBI能较WLI发现更多的右侧肠病变(NBI 35.0%比 WLI 16.7%,P〈0.05).结论: NBI可以早期探查到AC的病变特征,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检测到AC的病变范围更广泛,有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白光内镜 过敏性结肠炎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内镜技术观察下Barrett食管的病变特点以及病理类型与中医肝郁证的关系
17
作者 韩广明 赵炜 吕迎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技术下的Barrett食管(BE)病变及病理类型与中医肝郁证的关系。方法:BE患者43例,均采用NBI观察患者病变情况。结果:NBI普通模式下,肝郁证型患者岛型比例为81.77%,明显高于非肝郁证型患者(P〈0.05);...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技术下的Barrett食管(BE)病变及病理类型与中医肝郁证的关系。方法:BE患者43例,均采用NBI观察患者病变情况。结果:NBI普通模式下,肝郁证型患者岛型比例为81.77%,明显高于非肝郁证型患者(P〈0.05);肝郁证型和非肝郁证型患者舌型、全周型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放大模式下,肝郁证型患者pit-1和pit-2比例分别为46.15%和50.00%,明显高于非肝郁证型患者(P〈0.05),而pit-3比例为3.85%,明显低于非肝郁证型患者(P〈0.05);肝郁证型患者和非肝郁证型患者病理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普通模式下,肝郁证型BE患者以岛型为主,放大模式下,以pit-1和pit-2型腺管开口为主;病理分型与肝郁证型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内镜 BARRETT食管 肝郁证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I内镜对声带白斑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王广明 王燕 +3 位作者 许珍 周涛 屈季宁 华清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对声带白斑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153侧)声带白斑患者(58例双侧,37例单侧)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显微喉镜手术前均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先用普通白光检查声带病变,再用NB...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对声带白斑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153侧)声带白斑患者(58例双侧,37例单侧)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显微喉镜手术前均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先用普通白光检查声带病变,再用NBI模式检查。根据NBI内镜下白斑及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形态特征,分为低危组(I型、II型、III型白斑)和高危组(IV型、V型、VI型白斑)。然后所有患者均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显微手术,术后切除的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将NBI内镜评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NBI内镜评估病变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Kappa-Cohen指数。结果153侧病变中,根据NBI内镜,123侧病灶(80.4%)评估为低危组(I型18侧,II型41侧,III型64侧),可能为良性病变,30侧病灶(19.6%)评估为高危组(IV型2侧,V型25侧,VI型3侧),可能为恶性;病理结果示121侧(79.1%)为低危组(角化过度20侧,轻度不典型增生39侧,中度不典型增生62侧),32侧(20.9%)为高危组(重度不典型增生5侧,原位癌22侧,浸润癌5侧)。NBI内镜评估除低危组中有2侧III型病变病理检查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外,其余均与病理结果相符合。NBI内镜预测白斑恶性程度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6%,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98%,Kappa-Cohen指数为90%(95%置信区间82.3%~100%)(P<0.05)。结论根据NBI内镜可较准确评估声带白斑的病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成像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内镜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怿 李雪 +3 位作者 程芮 陈炜 陈楚岩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消化道早癌的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避免其向进展期癌症发展的关键,其早期发现高度依赖消化内镜的筛查,而传统白光内镜对早癌筛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越来越多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出现,使得消化道早癌的精准筛查成为可能。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色素内镜 成像技术 自体荧光内镜 细胞内镜 共聚焦显微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内镜微血管特征与MVD IGF-1 STAT3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红 吴静 +3 位作者 林香春 刘揆亮 马艳会 余瑞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9-503,共5页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结肠早期癌、结肠腺瘤纳入研究,将微血管形态分为三型:Ⅰ型:无微血管形态可见;Ⅱ型:微血管沿腺管开口排列,粗细均匀;Ⅲ型:微血管粗细不均,排列紊乱。同时将病变组织进行CD34、IGF-1、STAT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NBI微血管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共有58例患者的64个部位(结肠早期癌15个,腺瘤29个,正常黏膜20个)进行NBI内镜检查,NBIⅡ型部位以腺瘤为主,占82.1%(23/28),而早癌多表现为Ⅲ型,占66.7%(10/15)。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微血管密度(MVD-CD34)、IGF-1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和结肠早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P=0.006 2),STAT3在三者间表达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0.071 3)。在NBI微血管形态分型Ⅰ、Ⅱ、Ⅲ型组织中MVD-CD34、IGF-1、STAT3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P=0.001 0,P=0.005 5)。NBI的微血管类型和MVD、IGF-1、STAT3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41和0.40。结论:根据NBI内镜实时微血管形态评估组织血管生成,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结肠息肉癌变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内镜 结肠腺瘤 结肠早期癌 微血管形态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