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复杂网络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周文浩 吴炳毅 +1 位作者 李海林 王盼兮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4,共15页
识别和预见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精准实施技术干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单一计量指标难以充分反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丰富内涵与多维度特征。在技术跃迁理论和知识重组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专利相似网络构建了一种... 识别和预见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精准实施技术干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单一计量指标难以充分反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丰富内涵与多维度特征。在技术跃迁理论和知识重组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专利相似网络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两阶段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了技术新颖性和技术影响力两个特征,并在982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61431项授权专利的实证研究中成功识别出3738项突破性技术创新,占比为6.085%,其中独立突破性技术和知识重组突破性技术分别占3.488%和2.596%。进一步采用主题模型提炼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并结合经济后果验证、典型技术案例、技术领域演化案例和多统计模型综合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有效性与稳健性。研究成果为突破性创新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识别框架和工具,在实践层面上为技术预见和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动态复杂网络 专利相似度 国际专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能力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2
作者 陈燕萍 邵云飞 黄乐仪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能力-知识动态能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312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人工智能能力能够直接推动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②知识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能力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特别是在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③数据驱动文化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使得在数据驱动文化较强的企业中,进一步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本文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数字化时代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内在机理,为企业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突破性技术创新 知识动态能力 数据驱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和生态双元“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霍影 孙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22,共13页
基于协同追赶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剖析技术和生态双元“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科技领军企业主要通过原创技术追赶(第Ⅰ类)和引进技术追赶(第Ⅱ类)两种战略,在技术和市场上缩小与国外... 基于协同追赶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剖析技术和生态双元“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科技领军企业主要通过原创技术追赶(第Ⅰ类)和引进技术追赶(第Ⅱ类)两种战略,在技术和市场上缩小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主要的创新形式;两类科技领军企业分别通过“技术架构源头突破”和“技术授权自研突破”的模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第Ⅰ类科技领军企业通过“技术联盟对冲突破”的模式破解技术生态封锁,两类企业都可以通过“技术平台兼容突破”的模式降低商业生态掣肘;第Ⅰ类科技领军企业的存在和快速进步有效促进第Ⅱ类科技领军企业持续获得知识更新,第Ⅱ类科技领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则加速第Ⅰ类科技领军企业快速提升产品性能;在协同追赶突破性技术创新进程中,中国科技领军企业不仅承载起“双链”链长的使命担当,还通过“技术互补融通突破”的模式关联起“四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稳健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 科技领军企业 突破性技术创新 协同追赶 科技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邵云飞 党雁 王思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16,共9页
基于"互联网+"大背景,跨界创新成为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通过现有文献分析,构建了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端的作用模型,并运用案例研究法,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对模型进行释义。研究表明,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 基于"互联网+"大背景,跨界创新成为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通过现有文献分析,构建了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端的作用模型,并运用案例研究法,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对模型进行释义。研究表明,跨界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端起到重要作用,跨界创新可分为跨界搜索与跨界合作,跨界搜索有助于创意搜集和创意筛选,识别突破性技术创新机会;跨界合作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跨界搜索与跨界合作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突破性技术研发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创新 突破性技术创新 跨界搜索 跨界合作 模糊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4,共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破性技术创新 创新路径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综述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50
6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7,共8页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泊松分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卫柏 游达明 李中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2-867,共6页
以项目收益与投入成本的比率R的演化过程来指代企业项目投资的特征,引入泊松分布分析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变化过程,以此建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物期权模型。研究表明,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中,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引起... 以项目收益与投入成本的比率R的演化过程来指代企业项目投资的特征,引入泊松分布分析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变化过程,以此建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物期权模型。研究表明,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中,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引起的项目价值跳跃及实现的频率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2个重大因素。突破性技术创新可以破解企业发展的瓶颈,进而达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分布 突破性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北玲 游达明 胡小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9-83,共5页
从知识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关键因素对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智力资本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具... 从知识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关键因素对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智力资本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具有不同的驱动作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关系资本3个因素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其中关系资本对突破性创新影响最大。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有效实施智力资本积累,进而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决策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资本 突破性技术创新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洪云 林向义 +1 位作者 罗杰 刘闯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4,共9页
在阐述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知识整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动力机制模型,从个体微观、团队中观和企业宏观的维度阐述了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体微观... 在阐述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知识整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动力机制模型,从个体微观、团队中观和企业宏观的维度阐述了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体微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做好个体目标规划和提升个体自我效能;团队中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提供技术创新资源、优化团队人员构成和协调团队成员工作;企业宏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建立包容性企业文化和科学的激励体系;三者协同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体实现创新目标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整合 新创科技型小企业 突破性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述评与未来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蒋军锋 李孝兵 +1 位作者 殷婷婷 屈霞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120,共12页
利用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主导地位,既是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提升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必由之路.既有研究更多关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突破性"如何形成与其对创新企业... 利用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主导地位,既是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提升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必由之路.既有研究更多关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突破性"如何形成与其对创新企业的影响,忽视了与"突破性"伴生的"不确定性"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对相关研究的影响.本文基于创新网络演变的视角,利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框架,围绕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的影响因素、作用形式与协调机制、作用效应,整合既有研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创新网络演变 不确定性 技术-市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我国企业技术跨越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明剑 司春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文分析总结了一些典型企业的技术跨越主导技术类型 :持续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 ;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 ;探讨了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以及所需要的协同促进因素 ;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跨越 突破性技术创新 内部价值网络 技术主导战略 制度主导战略 中国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战略与组织的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建勋 凌媛媛 甄珍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4,共5页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仍然是以定性研究为多而定量研究为少,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因的研究则相对更少。本文从战略和组织的双重视角出发,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回顾和归纳的...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仍然是以定性研究为多而定量研究为少,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因的研究则相对更少。本文从战略和组织的双重视角出发,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回顾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运用中国的企业样本,采取多源数据取样的研究设计以降低同源误差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方程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机式组织结构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索者战略也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有机式组织结构与探索者战略的交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研究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式组织结构 探索者战略 突破性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嵌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结构洞与关系强度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邵云飞 庞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8,共4页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嵌入在外部网络中进行。然而,现有文献对于网络嵌入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研究及一致性结论。结合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性、高度不确定、高度资源依赖等特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嵌入在外部网络中进行。然而,现有文献对于网络嵌入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研究及一致性结论。结合突破性技术创新颠覆性、高度不确定、高度资源依赖等特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理论推演和案例释义,阐明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既可以从网络嵌入视角充实技术创新理论,也可为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制定网络战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网络嵌入 结构洞 关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蔡琼华 司春林 +1 位作者 赵明剑 马玲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说明了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的涵义,建立了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实现模型,探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的作用,分析了机会窗口在技术、市场、顾客和企业综合作用下如何开启和关闭的过程,提出突破性技术... 本文说明了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的涵义,建立了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实现模型,探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企业技术跨越机会窗口的作用,分析了机会窗口在技术、市场、顾客和企业综合作用下如何开启和关闭的过程,提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技术跨越的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技术跨越 机会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管理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洪云 张庆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是新创科技型小企业把握创新能力现状和制定提升策略的重要依据。根据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及特点,将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模糊前端创意生成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中试生...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是新创科技型小企业把握创新能力现状和制定提升策略的重要依据。根据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及特点,将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模糊前端创意生成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中试生产能力、商业化能力和新技术标准推广能力。从知识管理视角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包含一般意义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也包含凸显突破性技术创新"突破性"特点的指标和反映新创科技型小企业技术创新"开放性"特点的指标。利用比AHP更具优势的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云理论的能实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效结合的综合云评价模型。最后以实例详细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流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创科技型小企业 知识管理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模糊一致偏好关系 综合云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与非连续性演化——以智能驾驶汽车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詹坤 邵云飞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3,共8页
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理论溯源,提炼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轨迹和价值实现路径。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谷歌与丰田为案例对象,以智能驾驶汽车作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例子,从技术维度与市场维度剖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 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理论溯源,提炼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轨迹和价值实现路径。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谷歌与丰田为案例对象,以智能驾驶汽车作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例子,从技术维度与市场维度剖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起步于新技术和新市场,能为客户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科学问题解决方案;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的发展特征,突破性技术创新并不是某一特定节点的技术或产品,而是时间维度上技术或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及演进的结果;企业在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会根据自身的资源基础、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以及市场反馈建立与在位企业迥异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技术轨迹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海运 游达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95,共4页
企业的"创新尴尬"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实现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对避免技术创新带来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 企业的"创新尴尬"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实现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对避免技术创新带来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积累机制、知识转化机制以及创新能力培育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突破性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游达明 朱思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5,共5页
隐性知识吸收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键,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包括多方利益的博弈和知识形式的转化。首先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吸收流程,根据企业的不同条件提出了三种隐性知识吸收动力模型假设,比较了不同状况下企业参与隐性知识吸收... 隐性知识吸收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键,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包括多方利益的博弈和知识形式的转化。首先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吸收流程,根据企业的不同条件提出了三种隐性知识吸收动力模型假设,比较了不同状况下企业参与隐性知识吸收的得益差异和策略选择,揭示了隐性知识吸收过程中的知识变化规律。研究结论显示,博弈得益值是企业参与隐性知识吸收、选择不同策略的主要动力;企业隐性知识吸收呈现"风景图象"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隐性知识吸收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杜传忠 金华旺 金文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63-69,共7页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进行理论溯源,提炼出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我国三次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即强化基础性创新研究,加大对行业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以及金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产业革命 突破性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7,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企业组织结构 二元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