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长江经济带50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亮 王振 范斐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80,共8页
系统评价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深入把握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格局。基于此,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上海等50座骨干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结果... 系统评价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深入把握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格局。基于此,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上海等50座骨干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将50座城市划分为领先城市、核心城市、重要城市、节点城市与一般城市5个层次。从空间视角观察,江浙沪地区呈现以上海为引领的"多极均衡"空间模式,其余省份呈现以各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单极突进"空间模式。一级指标方面,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与科技创新载体指标呈现高度分化特征,均倾向于向省会、直辖市以及经济发达城市集聚。在科技创新绩效方面各城市之间表现相对均衡,一些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城市,由于其产出的边际值较大而获得较为良好的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模型 长江经济带 科技创新能力 测度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诊断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云丰 王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74,共9页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实践中,准确评估融资项目风险大小尤其关键。常用的评估方法需要已知属性客观权重,而确定合理的客观权重却很困难。基于此,本文将突变级数模型进行拓展,并应用于存货质押融资项目风险的诊断过程。突变级数模型利用归一...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实践中,准确评估融资项目风险大小尤其关键。常用的评估方法需要已知属性客观权重,而确定合理的客观权重却很困难。基于此,本文将突变级数模型进行拓展,并应用于存货质押融资项目风险的诊断过程。突变级数模型利用归一公式机理本身来决定属性对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因而不需要考虑属性客观权重。给出应用突变级数模型进行融资项目风险诊断的基本步骤,并通过算例论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存货质押 突变级数模型 风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决策——以梨林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虎 孙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6-218,共3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最基础、最具体的规划,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优选规划方案已成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重要课题。以济源市梨林镇为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构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最基础、最具体的规划,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优选规划方案已成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重要课题。以济源市梨林镇为例,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构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决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模型对梨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评价决策。研究表明: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评价方法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反映供选方案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减少主观性又不失科学性,对规划方案的优劣做出正确、有效的评价,并且有效保证多指标的信息量在评价过程中不被丢失,是一种有效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决策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方案决策 突变级数模型:梨林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增长评价——基于粗糙集、突变级数模型和Topsis法的集成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奥 郭景福 武春友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从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承载和生活福祉四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约简方法萃取出19个能够表征绿色增长的关键指标,并借助突变级数模型与Topsis相集成的方法,对2002—2015年国家整体层面的中国绿色增长水平进... 从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承载和生活福祉四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约简方法萃取出19个能够表征绿色增长的关键指标,并借助突变级数模型与Topsis相集成的方法,对2002—2015年国家整体层面的中国绿色增长水平进行了测度,探析了各评价维度以及国家整体绿色增长水平的变动态势和增长空间。最后,针对中国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长 粗糙集 突变级数模型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的颠覆性技术识别 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侯广辉 廖桂铭 王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4,共8页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利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初期识别和筛选评估,既有利于创新企业获得“先行一步”的领先优势,也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引导培育。[方法/过程]在探讨颠覆性技...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利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初期识别和筛选评估,既有利于创新企业获得“先行一步”的领先优势,也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引导培育。[方法/过程]在探讨颠覆性技术满足突变现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突变级数模型,并且根据构建的技术、市场与外部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新能源汽车、5G通信技术、区块链技术、纳米科技、量子科技、增材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人工智能及新型显示等作为待识别的备选颠覆性技术,搜集专家评估数据资料展开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9项技术均有望在未来实现对主流市场的颠覆,但各项技术在三个指标的表现上存在差异,进而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筛选评估 突变级数模型 技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朱顺泉 徐国祥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年第3期11-14,共4页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设置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并应用构建的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有效的、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状况 指标体系 突变级数评价模型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区域低碳经济水平及协调性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位贺杰 张艳芳 +1 位作者 朱妮 栗新巧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5-310,共6页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由低碳系统和发展系统组成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突变级数模型和协调模型,对该省2003—2011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3—2006年的...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由低碳系统和发展系统组成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突变级数模型和协调模型,对该省2003—2011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3—2006年的"差"级别转变为2007年的"一般"级别和2008—2011年的"良好"级别;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升较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不稳定,技术对低碳经济的正效应逐渐凸显出来;陕西省低碳系统和发展系统在研究期内处于拮抗期,"十二五"期间,有望进入基本协调期,进而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突变级数模型 协调模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史丽萍 杜泽文 刘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6,共5页
为提升和优化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构建了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评价方法主观赋权的不足,构建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突变级数法就15个典... 为提升和优化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构建了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评价方法主观赋权的不足,构建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突变级数法就15个典型企业的反竞争情报能力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实证评价结果表明:15个典型企业的反竞争情报能力分布不均,主要聚集为较高水平、中等水平和较低水平三类。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炼了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的提升路径,以期为企业从信息化视角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竞争情报能力 突变级数法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韧性评价及其调控路径研究--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
9
作者 马国斌 陆汝成 +1 位作者 吴壮金 张利国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2-342,352,共12页
[目的]探究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韧性的空间分布及其障碍因素,以期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厘清“资源-生态-经济-结构”韧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经济带8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建立耕地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 [目的]探究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韧性的空间分布及其障碍因素,以期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厘清“资源-生态-经济-结构”韧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经济带8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建立耕地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模型测算耕地韧性并分析其韧性空间分布特点,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研判了耕地韧性障碍因素。[结果](1)经济带总体耕地韧性水平较高,得分为0.823,其中资源韧性<结构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2)耕地韧性大致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空间特征,低、中等韧性区占比超过60%;(3)四维度的耕地韧性障碍度大小为经济障碍<生态障碍<资源障碍<结构障碍;其中,灌溉排水条件(R1)、地形部位(S4)障碍影响度最高,结合障碍因素与韧性分等共划分14种韧性类型、4大韧性分区。[结论]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韧性区域差异性显著,耕地韧性受到结构障碍影响较为显著,“政策制度+Nbs保护”“多方主体+监测机制”“宏观管制+微观调控”等差异化调控路径可科学强化耕地利用系统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韧性评价 调控路径 珠江—西江经济带 突变级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突变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玉鸣 《经济前沿》 2009年第11期26-34,共9页
为弥补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的不足,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将因子分析与突变级数原理结合起来,对我国8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作了综合评价和排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是靠规模实现的,而盈... 为弥补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的不足,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将因子分析与突变级数原理结合起来,对我国8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作了综合评价和排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是靠规模实现的,而盈利能力和安全性是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瓶颈。我们还发现,因子分析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先后次序问题,基于因子分析的突变级数综合评价模型,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结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将线性和非线性评价方法结合进行组合评价,是一种新颖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种组合评价思路及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竞争力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突变级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共生视角下海岸带韧性研究——以环渤海沿海城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小龙 梁晨露 +1 位作者 於哲 狄乾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75,共14页
本文以环渤海沿海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陆海共生视角的海岸带韧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2010-2021年各城市海岸带韧性指数及其时空演化进行测度分析,同时探讨了海岸带韧性等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沿海城市在陆海... 本文以环渤海沿海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陆海共生视角的海岸带韧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2010-2021年各城市海岸带韧性指数及其时空演化进行测度分析,同时探讨了海岸带韧性等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沿海城市在陆海共生视角下的海岸带韧性系统整体呈不断增强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海域子系统韧性指数呈现波动下降态势,而陆域子系统韧性指数的波动变化与海岸带韧性综合指数较为一致,对海岸带韧性具有决定性影响。锦州、沧州、潍坊、日照、烟台、威海等城市海岸带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陆域子系统韧性的区域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天津、大连和青岛等城市海域子系统韧性优势较为显著。在陆海共生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化方面,较高韧性及以上的城市不断增加,海岸带系统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但各城市间仍存在显著差异。将海岸带韧性划分为五类:东营和盘锦为低韧性型;唐山和沧州为较低韧性型;葫芦岛、烟台、潍坊、日照、丹东、滨州、锦州为中韧性型;营口、威海、大连为较高韧性型;秦皇岛、天津、青岛为高韧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岸带韧性 突变级数模型 时空演化 环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与项目区选址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孙茜 牛海鹏 +3 位作者 雷国平 赵玉领 张捍卫 张合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7-346,共10页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基于GIS和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统筹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从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冷热点分析遴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基于GIS和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统筹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从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冷热点分析遴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果表明,研究区较为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建设区、重点建设区、全面整治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的面积分别为27 004.83、17 040.40、4 361.16、5 761.55 hm2。其中优先建设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区以整治项目为依托提升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整治建设区以优化耕地布局和提升潜力为主,不宜建设区应注重修复提升地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通过冷热点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的联系模式,实现了快速识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合研究区实际遴选了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同时,基于障碍度模型诊断识别各项目区的主要障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各项目区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 耦合协调度 冷热点 新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及障碍因素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小虎 牛海鹏 +1 位作者 张合兵 黄晓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2,共6页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其集约利用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态等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模型和熵权系数法定量分析1996—2008年河南...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其集约利用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态等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模型和熵权系数法定量分析1996—2008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状况,并诊断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1996—2008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受自然灾害影响,2002—2004年出现小幅波动;(2)1996—2008年河南省耕地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果、持续状态等均总体呈增加态势;(3)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地均农电投入、地均农机动力、地均利润、城镇化水平等,因而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积极性,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突变级数模型 障碍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被引量:21
14
作者 牛海鹏 杨肖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取决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稳定性和村庄发展适宜性。统筹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村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村庄协调发展。以孟州市为研究区,基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稳定性和村庄发展适宜性,运用突变... 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取决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稳定性和村庄发展适宜性。统筹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村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村庄协调发展。以孟州市为研究区,基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稳定性和村庄发展适宜性,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开展了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并测度分析了居民点空间结构稳定性和村庄发展适宜性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孟州市整体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相对稳定,位于丘陵区的村庄空间结构稳定性较弱。村庄发展实力差距悬殊,西北部村庄发展适宜性较弱,西虢镇、南庄镇和化工镇村庄发展适宜性较强。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整体协调度较低,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农村居民点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26. 90%,低度协调为72. 60%,濒临失调村庄仅4个。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后将孟州市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优先建设型、一般发展型、保留型、产业引进型和重点改造型5种布局优化模式。该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和村庄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布局 空间结构 突变级数模型 耦合协调度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保护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水安全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泽 肖玲颖 任阳军 《水利经济》 2022年第6期39-46,103,共9页
应用突变级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诊断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2009—2019年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了其空间差异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转向较安全,而黄河流域... 应用突变级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诊断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2009—2019年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了其空间差异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转向较安全,而黄河流域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从空间差异来看,相较于黄河流域,整体上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综合指数地区分布更为协同,超变密度贡献是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综合指数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而区域间差异是黄河流域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两大区域水安全问题各有短板,长江经济带主要是受到压力系统的阻碍,而黄河流域主是受到响应系统、状态系统和影响系统的三重阻碍;提出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突变级数模型 空间差异 障碍诊断模型 长江经济带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与优先区划定 被引量:35
16
作者 汤峰 徐磊 +3 位作者 张蓬涛 张贵军 付梅臣 张俊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42-251,共10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该文以河北省昌黎县为研究区,基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土地利用变更、土壤采样等多元数据,以永久基本农田图斑为评价单元,运用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热点分析法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该文以河北省昌黎县为研究区,基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土地利用变更、土壤采样等多元数据,以永久基本农田图斑为评价单元,运用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热点分析法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与优先区划定。结果表明:1)自然质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迥异,综合适宜性以适宜为主不适宜为辅,空间上滦河及饮马河沿河地区、国道及县道沿线地带综合适宜性强,而七里海河流域沙土带、东南滦河出海口等地区综合适宜性差;2)建设优先区以二级为主、一级次之、三级最少,三者所占面积比分别为38.65%、32.28%和29.07%,空间上一级优先区与完全适宜等级区高度重合,二级优先区与基本适宜等级区高度重合,三级优先区基本位于不适宜等级区。基于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和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质量和建设适宜性评价,利于后续建设决策,研究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昌黎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 适宜性评价 优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