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意愿的机制研究——基于信息来源与特质共情的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蕊
胡宇涵
+1 位作者
刘畅
尚俊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9,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行为决策的影响,深入剖析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以全面理解信息评估的复杂心理过程。[研究方法]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该研究设计2信息来源(官方vs.非官方)×2特质共情(高vs.低)双因素混合脑电实验,探索性从神经生理层面分析不同来源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在大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神经响应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因个体特质共情差异而最终影响个体不同的分享决策。[研究结果/结论]行为结果显示,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时,所有被试对官方来源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分享意愿和更短的决策时间,且高特质共情被试信息分享倾向更为积极;ERP结果显示,在突发事自然灾害事件信息评估过程中,相较于低特质共情被试,高特质共情被试在额区及中央区表现出增强的P2脑电波幅,同时在该区域诱发的N400脑电波幅显著降低;非官方来源的信息则诱发更高的N400脑电波幅。该研究表明高特质共情个体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更敏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展现出显著的加工优势。官方来源的信息则在晚期信息加工阶段体现优势,表现为脑电活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信息分享
分享意愿
事件
相关电位(ERP)
特质共情
信息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群聚、联结与破圈: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短视频平台的应急传播实践
被引量:
4
2
作者
严玲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短视频平台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期间,多元主体群聚在短视频平台,通过发布灾难现场视频、直播灾区情况、在弹幕区及评论区发送求救信息等方式,具象化传播灾难现场,扩大可见性。其中,受灾民众结合与灾...
短视频平台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期间,多元主体群聚在短视频平台,通过发布灾难现场视频、直播灾区情况、在弹幕区及评论区发送求救信息等方式,具象化传播灾难现场,扩大可见性。其中,受灾民众结合与灾害主题相关的同质性标签、与灾害无关但高热度的异质标签,利用信息流争取到更多被平台算法推荐的机会,实现了灾情的破圈传播;救援公众通过社交互动,与灾区民众实现在线联结,进行灾情传达、情感共鸣与心理援助,表情符号成为双方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IP属地共现为地域互助团体提供了数字在场证明;官方媒体的联动报道与慢直播扩大了灾情信息的传播范围,其评论区与弹幕区为公众提供了情感表达空间。短视频平台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应急传播实践为未来社会网络救助和风险治理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传播
短视频平台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台风“海葵”
媒介可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磊
刘巍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分别从救助主体、预防措施、信息沟通和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着手,对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村镇的防灾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在参照国外经验和我国目前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村镇...
分别从救助主体、预防措施、信息沟通和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着手,对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村镇的防灾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在参照国外经验和我国目前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应急管理
村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协作网络结构动态演化研究
4
作者
贺梦扬
代姗姗
+1 位作者
郭海湘
蔡云宇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在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间协作网络在灾害发生前、中、后各阶段的有效转型机制是减缓灾害影响的关键,亟待深入探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进行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和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
在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间协作网络在灾害发生前、中、后各阶段的有效转型机制是减缓灾害影响的关键,亟待深入探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进行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和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雪灾的应急网络演化双案例对比。结果表明:在“准备—响应—救援”3个阶段中,定日地震和瓜州雪灾的整体救援网络均经历了从整体均衡型向中心型演化的过程;分析了组织结构洞和核心-边缘结构,核心部门呈现出本地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本地人民政府的特征;网络链接由纵向合作主导向纵横交互组成的混合网络转变。研究揭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组织间协作的复杂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自然灾害
突发
事件
应急网络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意愿的机制研究——基于信息来源与特质共情的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蕊
胡宇涵
刘畅
尚俊辰
机构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9,F0003,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融媒体背景下社会化媒体受众突发事件信息分享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编号:20YJC860027)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媒体背景下意见领袖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突发事件信息分享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编号:G2021203014)
河北教育厅项目“基于媒介信任的融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信息分享路径及神经机制研究”(编号:SQ2023105)研究成果。
文摘
[研究目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众信息互动模式深刻塑造和引导舆情态势,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紧迫性不仅激发了公众复杂情绪,还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信息主体的广泛参与与互动。该研究聚焦于特质共情和信息来源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行为决策的影响,深入剖析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以全面理解信息评估的复杂心理过程。[研究方法]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该研究设计2信息来源(官方vs.非官方)×2特质共情(高vs.低)双因素混合脑电实验,探索性从神经生理层面分析不同来源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在大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神经响应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因个体特质共情差异而最终影响个体不同的分享决策。[研究结果/结论]行为结果显示,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时,所有被试对官方来源的信息表现出更高的分享意愿和更短的决策时间,且高特质共情被试信息分享倾向更为积极;ERP结果显示,在突发事自然灾害事件信息评估过程中,相较于低特质共情被试,高特质共情被试在额区及中央区表现出增强的P2脑电波幅,同时在该区域诱发的N400脑电波幅显著降低;非官方来源的信息则诱发更高的N400脑电波幅。该研究表明高特质共情个体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更敏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展现出显著的加工优势。官方来源的信息则在晚期信息加工阶段体现优势,表现为脑电活动的增强。
关键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信息分享
分享意愿
事件
相关电位(ERP)
特质共情
信息来源
Keywords
sudden natural disaster events
information sharing
willingness to share
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
trait empathy
information source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群聚、联结与破圈: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短视频平台的应急传播实践
被引量:
4
2
作者
严玲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平台世界主义视域下‘中国网红’文化破圈路径与效果研究”(23YJC860035)。
文摘
短视频平台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期间,多元主体群聚在短视频平台,通过发布灾难现场视频、直播灾区情况、在弹幕区及评论区发送求救信息等方式,具象化传播灾难现场,扩大可见性。其中,受灾民众结合与灾害主题相关的同质性标签、与灾害无关但高热度的异质标签,利用信息流争取到更多被平台算法推荐的机会,实现了灾情的破圈传播;救援公众通过社交互动,与灾区民众实现在线联结,进行灾情传达、情感共鸣与心理援助,表情符号成为双方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IP属地共现为地域互助团体提供了数字在场证明;官方媒体的联动报道与慢直播扩大了灾情信息的传播范围,其评论区与弹幕区为公众提供了情感表达空间。短视频平台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应急传播实践为未来社会网络救助和风险治理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应急传播
短视频平台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台风“海葵”
媒介可供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磊
刘巍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7B09)
文摘
分别从救助主体、预防措施、信息沟通和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着手,对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村镇的防灾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在参照国外经验和我国目前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危机管理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
应急管理
村镇治理
Keywords
Crisis management
Sudden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Village and small town governance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协作网络结构动态演化研究
4
作者
贺梦扬
代姗姗
郭海湘
蔡云宇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127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ZD07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4AFA015)。
文摘
在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间协作网络在灾害发生前、中、后各阶段的有效转型机制是减缓灾害影响的关键,亟待深入探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进行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和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雪灾的应急网络演化双案例对比。结果表明:在“准备—响应—救援”3个阶段中,定日地震和瓜州雪灾的整体救援网络均经历了从整体均衡型向中心型演化的过程;分析了组织结构洞和核心-边缘结构,核心部门呈现出本地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本地人民政府的特征;网络链接由纵向合作主导向纵横交互组成的混合网络转变。研究揭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组织间协作的复杂动态特性。
关键词
旅游地
自然灾害
突发
事件
应急网络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
应急救援
Keywords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in tourist destination
emergency network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emergency rescue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分享意愿的机制研究——基于信息来源与特质共情的视角
石蕊
胡宇涵
刘畅
尚俊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群聚、联结与破圈: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短视频平台的应急传播实践
严玲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杨磊
刘巍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旅游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协作网络结构动态演化研究
贺梦扬
代姗姗
郭海湘
蔡云宇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