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黄工程河段冲刷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金中武 范北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47-50,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穿黄河段历史冲淤演变、小浪底运用后的冲刷分析、不同比尺及工况泥沙模型试验和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有关公式的计算成果,对孤柏嘴隧洞断面河段的冲刷深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冲刷深度、一般冲刷的最大水深及最低深... 通过对比分析穿黄河段历史冲淤演变、小浪底运用后的冲刷分析、不同比尺及工况泥沙模型试验和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有关公式的计算成果,对孤柏嘴隧洞断面河段的冲刷深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冲刷深度、一般冲刷的最大水深及最低深泓点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工程 南水北调 穿黄河段 孤柏嘴断面 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修建穿黄工程是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高效穿黄的关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5,共9页
从满足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高效通航的竖向条件、同南北两岸对接、对黄河防洪及对东平湖污染影响等方面比选,确定黄河下游路那里大断面主槽上游约330 m处作为推荐线位。通过综合分析,隧道顶采用400 mm厚、经防腐抗磨处理的高强度微拱形钢... 从满足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高效通航的竖向条件、同南北两岸对接、对黄河防洪及对东平湖污染影响等方面比选,确定黄河下游路那里大断面主槽上游约330 m处作为推荐线位。通过综合分析,隧道顶采用400 mm厚、经防腐抗磨处理的高强度微拱形钢板,底部高程为24.1 m、净高12.5 m、长约3500 m、单向航道净宽25 m、双向驶船总宽为55 m的“上黄(河)下运(河)”立交平穿过黄隧道方案,能够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高效穿黄的目标。为便于航船往来,既能让游客看到运河行舟的美景,又不影响超标准洪水行洪,可进一步提升为隧道(南部河槽)+玻璃观景平台(北部滩地)立交平穿过黄方案。为使通航有充足水源,须将位山水利枢纽遗址南岸区域恢复到枢纽修建前黄河、汶河洪水自然进出东平湖的状态,将梁济运河改造为北流后,即可依靠南四湖、东平湖、金堤河、引黄渠系及沿黄平原水库等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有效配水,充分发挥其灌溉、分洪、排涝等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穿黄工程 全线通航 立交平穿黄河隧道 位山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隧道内外衬联合受力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何英杰 张述琴 吕国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64-67,共4页
通过1∶5的整环衬砌结构仿真模型试验,在运行期各种工况下,对内外衬结构的受力机理、结构变形、应力以及接头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双层衬砌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径向变形和环向接缝变形数值都很小,结构工作性能良好;外衬管... 通过1∶5的整环衬砌结构仿真模型试验,在运行期各种工况下,对内外衬结构的受力机理、结构变形、应力以及接头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双层衬砌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径向变形和环向接缝变形数值都很小,结构工作性能良好;外衬管片之间的几何尺寸配合的好坏不仅对施工期外衬管道的结构受力状态有较大影响,而且对内外衬在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也有一定影响;内外衬荷载的承担比例有较大差别。就极限承载能力而言,在超内水压力情况下,双层衬砌结构有较大的安全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道 模型试验 接头刚度 盾构隧道 径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内衬预应力锚索应力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姜小兰 吴浪 +1 位作者 孙绍文 张小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5,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内衬张拉,采用弧形垫座将内衬预应力锚索导出预留槽,只用一台千斤顶实现无台座张拉,这在盾构隧洞工程中属首次应用,结构创新、工艺复杂可借鉴的资料较少。为了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完善施工工艺,确保在隧...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内衬张拉,采用弧形垫座将内衬预应力锚索导出预留槽,只用一台千斤顶实现无台座张拉,这在盾构隧洞工程中属首次应用,结构创新、工艺复杂可借鉴的资料较少。为了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完善施工工艺,确保在隧洞衬砌中成功应用,通过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模型试验,对内衬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应变规律、应力损失、锚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锚索与波纹管间的摩阻系数等要素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张拉锚固端应力总损失(包括锚具损失和锚索回缩损失)小于35%;锚具锁定后最大应力为1 044.25 MPa;预应力锚索张拉对相邻锚索的影响较小;锚索与管道间的摩阻系数在规范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 环锚预应力 锚索应力应变 摩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穿黄片、穿黄胶囊中10种成分 被引量:7
5
作者 郭海姣 覃洁萍 +3 位作者 刘雯 梁梓敏 陈文洁 罗宇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02-1709,共8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穿黄片、穿黄胶囊(穿心莲、一枝黄花)中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二萜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有量。方...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穿黄片、穿黄胶囊(穿心莲、一枝黄花)中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二萜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EC-C_(18)色谱柱(4.6 mm×250 mm,4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5、323 nm。以绿原酸、穿心莲内酯为内标,分别计算其他5种咖啡酰奎宁酸、3种二萜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含有量。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1%~102.9%,RSD 0.55%~2.3%。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穿黄片、穿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 穿黄胶囊 化学成分 一测多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穿黄隧洞CW620聚脲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甘国权 韩炜 +3 位作者 景锋 邵晓妹 李珍 汪在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225,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隧洞锚具槽部位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形成环状施工缝,因新旧混凝土性能差异,导致部分施工缝表面呈片状、点状渗水,为加强止水防渗效果,施工缝经化学灌浆处理后,需再进行聚脲材料表面涂覆封闭处理。由于穿黄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隧洞锚具槽部位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形成环状施工缝,因新旧混凝土性能差异,导致部分施工缝表面呈片状、点状渗水,为加强止水防渗效果,施工缝经化学灌浆处理后,需再进行聚脲材料表面涂覆封闭处理。由于穿黄隧洞内具有低温、潮湿的环境特点,为保证施工质量,选取CW620聚脲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进行应用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 锚具槽 聚脲 低温潮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传健 吕国梁 廖仁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85-87,共3页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建设规模最大,施工技术最复杂,是控制工期的关键性工程。隧洞内径7.0 m,最大内水压力达0.51 MPa。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对大量穿黄隧洞结构型式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集...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建设规模最大,施工技术最复杂,是控制工期的关键性工程。隧洞内径7.0 m,最大内水压力达0.51 MPa。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对大量穿黄隧洞结构型式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集中精力对3种较优的隧洞衬砌结构方案进行比选。在从施工技术、经济投入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之后,最后推荐采用结构受力明确,且安全度很高的方案3。主要介绍隧洞结构型式的比选、隧洞纵向变形及抗震等设计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 结构型式 纵向变形 抗震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浇筑施工对穿黄隧洞衬砌垫层渗透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定培中 周密 张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59-3162,3167,共5页
在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有可能对衬砌垫层渗透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混凝土塌落度、浇筑时间、振捣方式等。通过模型模拟试验方法,对衬砌施工工况下上述各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法向压力可使垫层土工织... 在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有可能对衬砌垫层渗透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混凝土塌落度、浇筑时间、振捣方式等。通过模型模拟试验方法,对衬砌施工工况下上述各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法向压力可使垫层土工织物渗透性降低并趋近于某一特定值;混凝土塌落度、浇筑时间对渗透性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塌落度、浇筑时间影响差别不明显,而不同振捣方式可使土工织物渗透性降低1~2个数量级。为克服以上因素的影响,推荐三维结构的排水土工网作为穿黄隧洞衬砌垫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穿黄隧洞 衬砌 软垫层 混凝土施工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工程地基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熙灵 饶锡保 +1 位作者 何晓民 周欣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83-88,共6页
针对穿黄工程概化地层系统地开展了土工试验研究,揭示了地基土的工程特性。研究表明:主河床段地基土主要由亚粘土、粉细砂、中砂、粘土岩组成,其中亚粘土、粉细砂的力学性质较差;南岸连接段地基土主要由黄土组成,在桩号1+200以南存在一... 针对穿黄工程概化地层系统地开展了土工试验研究,揭示了地基土的工程特性。研究表明:主河床段地基土主要由亚粘土、粉细砂、中砂、粘土岩组成,其中亚粘土、粉细砂的力学性质较差;南岸连接段地基土主要由黄土组成,在桩号1+200以南存在一层软塑状土,强度低,是影响渠坡稳定的关键性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工程 地基土 土工试验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穿黄河隧洞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玉银 廖成林 +3 位作者 温定煜 刘春 朱海亚 赵慧仙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0,44,共5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隧洞工程上方筑有黄河大堤,隧洞围岩地质构造发育,存在黄河水、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三水连通"重大安全隐患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工程难点及主要安全问题,论证了爆破振动控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固洞周围岩...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隧洞工程上方筑有黄河大堤,隧洞围岩地质构造发育,存在黄河水、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三水连通"重大安全隐患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工程难点及主要安全问题,论证了爆破振动控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固洞周围岩,利用探洞作临空面,采用分部开挖法,控制单循环进尺和爆破振动监测等隧洞开挖时控制爆破振动的有效方法,成功的将爆破振动对黄河大堤及围岩的扰动控制在了安全允许范围内,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 河大堤 三水连通 阻水帷幕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岩 罗小勇 万翱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8,共5页
在简要介绍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断面结构及锚索布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隧洞衬砌施工中采用的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具体分析了混凝土浇筑、锚索张拉、锚具槽回填、孔道灌浆等工序的施工流程、方案及施工技术。施工实践... 在简要介绍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断面结构及锚索布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隧洞衬砌施工中采用的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具体分析了混凝土浇筑、锚索张拉、锚具槽回填、孔道灌浆等工序的施工流程、方案及施工技术。施工实践表明,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是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大洞径、高水头有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工程中的又一次成功应用,完全满足对预应力控制的条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工程 输水隧洞 预应力混凝土 衬砌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区黄土潜蚀地貌发育规律与形成机制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可强 王景明 张振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32,共3页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区黄土潜蚀地貌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该区黄土潜蚀地貌的形成规律、力学作用机制及演化发展模式,并指出其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稳定性评价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
关键词 土潜蚀地貌 土节理 发育规律 穿黄工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隧洞预应力双层复合衬砌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小玲 苏海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185,共6页
结合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模型试验,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跟踪对比试验中无垫层衬砌段(联合承载)、有垫层衬砌段(独立承载)2种结构的试验监测数据,研究这种新型双层复合衬砌结构的受力特性。计算采用考虑接触的非线性... 结合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模型试验,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跟踪对比试验中无垫层衬砌段(联合承载)、有垫层衬砌段(独立承载)2种结构的试验监测数据,研究这种新型双层复合衬砌结构的受力特性。计算采用考虑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模型试验中管片拼装、分层填土、内衬预应力张拉,以及内水压力施加(充水)的实际过程,研究管片之间以及内外衬之间的缝隙状态和传力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内、外衬处于完全张开状态,无垫层模型的预应力荷载也可以通过插筋传递到外衬,表明插筋是实现内外衬砌联合承载的重要结构措施;有垫层模型内外衬砌具有独立承载特性。计算与试验成果对比显示,无论是结构变形、缝隙开度还是衬砌应力,两者规律一致、数值接近,其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穿黄隧洞 双层复合衬砌结构 三维有限元 接触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隧道双衬砌结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小玲 苏海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61-63,67,共4页
针对穿黄隧道盾构双衬砌结构特点,采用MARC软件进行考虑接触问题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分析。计算中模拟了3重接触:外衬与地基抗力单元之间的接触;外衬管片间的接触;内衬和外衬之间的接触。同时模拟了内、外衬施工过程和荷载施加过程... 针对穿黄隧道盾构双衬砌结构特点,采用MARC软件进行考虑接触问题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分析。计算中模拟了3重接触:外衬与地基抗力单元之间的接触;外衬管片间的接触;内衬和外衬之间的接触。同时模拟了内、外衬施工过程和荷载施加过程,得出了衬砌结构变形的基本规律和结构细部应力特征,为盾构法隧道的衬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道 双层衬砌结构 接触问题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隧洞形变检测及三维数字仿真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温世亿 张辛 +1 位作者 马瑞 李合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99,共4页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其中穿黄隧洞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穿黄隧洞采用双层衬砌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在多变的水土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穿黄隧洞的运行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供水。以...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其中穿黄隧洞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穿黄隧洞采用双层衬砌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在多变的水土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穿黄隧洞的运行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供水。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工具,获取了穿黄隧洞过水面的三维信息,采用自主研发的"隧道形变检测/监测系统"对隧洞进行形变检测,并建立了穿黄隧洞三维数字仿真管理系统。将测绘技术应用于穿黄隧洞的运行管理,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检测 三维建模 穿黄隧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隧洞纵向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小玲 苏海东 林绍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4,共5页
穿黄隧洞深埋于河床摆幅大、冲淤变化剧烈的黄河河道,地处7度地震区,是一个由数百个环拼装联结的非连续变形柔性结构。河床冲淤变化以及地震荷载对隧洞纵向变形以及纵向变形缝的影响问题,是隧洞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穿黄隧洞深埋于河床摆幅大、冲淤变化剧烈的黄河河道,地处7度地震区,是一个由数百个环拼装联结的非连续变形柔性结构。河床冲淤变化以及地震荷载对隧洞纵向变形以及纵向变形缝的影响问题,是隧洞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此,采用自编的考虑接触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隧洞结构纵向变形、变形缝张开度、错动位移等。针对隧洞模型计算范围大,接触面多等特点,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控制计算规模,保证计算精度,结合程序的方程组快速求解方法,解决了穿黄隧洞纵向变形这一技术难题。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隧洞变形缝的张开度、错动位移和相应跨缝螺栓应力以及混凝土应力均在设计控制的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 纵向变形 接触非线性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新奇 罗毅 于澎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131,共2页
为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岸连接渠的边坡稳定性进行验证,采用常规极限平衡法、非饱和土理论和可靠度理论,选择南岸渠道3+500、4+500两个典型剖面进行了稳定计算、分析。瑞典圆弧法和简化毕肖普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运行、地震... 为对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岸连接渠的边坡稳定性进行验证,采用常规极限平衡法、非饱和土理论和可靠度理论,选择南岸渠道3+500、4+500两个典型剖面进行了稳定计算、分析。瑞典圆弧法和简化毕肖普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运行、地震、水位骤降等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可靠度为99.670%~99.997%,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边坡稳定 极限平衡 非饱和 可靠度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工程隧洞段饱和砂土的动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宏 殷力涛 +3 位作者 赵剑明 陈宁 刘小生 刘启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7-110,118,共5页
为了解在遭遇地震的情况下,穿黄隧洞的抗震安全性能,选取穿黄隧洞地基饱和砂土为样本,进行了室内饱和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动强度特性和孔隙水压力特性,给出了循环动荷载的大小对动强度特性和孔隙水压... 为了解在遭遇地震的情况下,穿黄隧洞的抗震安全性能,选取穿黄隧洞地基饱和砂土为样本,进行了室内饱和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动强度特性和孔隙水压力特性,给出了循环动荷载的大小对动强度特性和孔隙水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静应力状态、动应力幅及其循环次数和试样密实程度等是影响穿黄工程隧洞段地基饱和砂土动强度特性和孔隙水压力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隧洞 饱和砂土 动三轴试验 动强度特性 孔隙水压力特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安全监测设计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长华 郝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3-74,共2页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工程,穿黄隧洞为大型水工隧洞,采用盾构法在河底软土地层中穿越,所采用的复合衬砌结构型式为首次应用,无论在施工期、隧洞充水检查期,还是在正常运行期,都必须确保工程安全。针对穿黄隧洞的复杂地质条件,...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工程,穿黄隧洞为大型水工隧洞,采用盾构法在河底软土地层中穿越,所采用的复合衬砌结构型式为首次应用,无论在施工期、隧洞充水检查期,还是在正常运行期,都必须确保工程安全。针对穿黄隧洞的复杂地质条件,根据隧洞输送流量大、断面尺寸大、内水压大的结构特点,工程安全监测设计在隧洞中按多断面、多种监测仪器进行布置,并且实现了自动化监测,以确保工程从建设到运行的各个时期,均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安全性状的演变过程,为分析、评价工程安全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黄工程 安全监测 设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穿黄隧洞衬砌垫层淤堵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定培中 张伟 张家发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
对南水北调工程穿黄隧洞衬砌施工期及运行期有可能对衬砌垫层渗透性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如压力、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析出物、气泡含量等进行试验研究。认为水中过高的气泡含量是造成土工织物淤堵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可减少衬砌垫层淤堵的... 对南水北调工程穿黄隧洞衬砌施工期及运行期有可能对衬砌垫层渗透性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如压力、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析出物、气泡含量等进行试验研究。认为水中过高的气泡含量是造成土工织物淤堵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可减少衬砌垫层淤堵的复合土工材料的结构形式。该种新型的复合土工膜已在南水北调工程穿黄隧洞现场试验模型中得到成功运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穿黄隧洞 衬砌垫层 气泡含量 土工织物淤堵 复合土工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