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外送线路穿越矿权区域地表形变监测与安全稳定性评价
- 1
-
-
作者
董建军
冯晓硕
张莹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2474227)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2023-MS-313)。
-
文摘
为解决老旧城区用地紧张和输电线路建设问题,以修武北外送变电站下伏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外送变电站下伏采空区基本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短基线集(SBA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监测开展外送线路地表沉降发展特征的研究,量化分析外送线路穿越矿权区域地表沉降的演化特征,评判采空区地表沉降、地面倾斜以及地表曲率对变电站外送线路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最大平均沉降速率为-53.6 mm/a,该区域所处位置与古汉山矿位置重合,沉陷与煤矿开采具有一致性;杆塔位置沉降速率处于-16.5~-0.3 mm/a,其中,11号和35号杆塔平均沉降速率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15.88、-16.21 mm/a,通过形变规律历史追溯,最大累计沉降分别为-104.91、-106.97 mm。根据最不利原则,得出各区域杆塔年际形变速率的最不利点位在服役年限内的实际监测预测沉降量均小于400 mm。杆塔的最大倾斜和曲率为1.2 mm/m、0 mm/m^(2),均在规定的最小容许值内,外送线路穿越矿权区域地表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
关键词
外送线路
穿越矿权区域
地表形变监测
安全稳定性
采空区
短基线集(SBA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
Keywords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line
crossing mining rights area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mined-out area
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
分类号
X924.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