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戴式心电监测在房颤术后患者微信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尹红 张小红 +1 位作者 戴喜花 梁淑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54-2657,共4页
目的探索穿戴式心电监测在房颤患者术后微信随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构建房颤术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微信随访平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微信随访并使用穿戴式心电监测;对照组实施常规微信随访模式。干... 目的探索穿戴式心电监测在房颤患者术后微信随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构建房颤术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微信随访平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微信随访并使用穿戴式心电监测;对照组实施常规微信随访模式。干预时间6个月,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并发症风险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风险较对照组降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戴式心电监测应用于房颤术后患者出院后随访,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心电监测 房颤 微信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研究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对判断阴阳平衡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双 成汇 +8 位作者 程伟 龚冠闻 章程 邵明月 董艳平 许睿 马朝群 江志伟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运用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通过分析自主神经的昼夜节律与阴阳的关系,评价其作为一种判断人体阴阳平衡手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将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贴于受试者胸前,同步心电监测,连续佩戴48 h。分... 目的运用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通过分析自主神经的昼夜节律与阴阳的关系,评价其作为一种判断人体阴阳平衡手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30例,将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贴于受试者胸前,同步心电监测,连续佩戴48 h。分析48 h内心率变异性指标如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心跳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高频比(LF/HF)等,观察其昼夜节律变化,分析与阴阳的关系。结果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呈现出昼夜变化,反映人体的昼夜节律:夜间SDNN、SDNN index、pNN50、HF均高于日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日间高于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程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记录仪可以通过监测及分析心率变异性,反映自主神经的动态变化,从而判断人体阴阳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穿戴动态监测记录仪 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阴阳平衡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织物电极的七导联心电监测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凯 李瑞昌 +1 位作者 朱琳 刘向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9-154,共6页
针对Ag/AgCl凝胶电极不适合长期使用、单导联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导联数较少的现状,设计了一款基于石墨烯织物电极的七导联可穿戴心电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棉/T400高弹心电衣、石墨烯织物电极、七导联心电采集终端及手机应用程序(APP)共4... 针对Ag/AgCl凝胶电极不适合长期使用、单导联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导联数较少的现状,设计了一款基于石墨烯织物电极的七导联可穿戴心电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棉/T400高弹心电衣、石墨烯织物电极、七导联心电采集终端及手机应用程序(APP)共4部分组成。对该系统连续工作时间、连续佩戴信号质量以及多使用场景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织物电极连续佩戴7 d后心电信号信噪比仍达29.8 dB;该系统以250 mA·h容量锂电池在满电情况下连续使用可长达5 d,在静息、步行、慢跑等多种运动状态测试场景中,以及静息自汗的身体状况下,依然可采集到高质量的心电信号,为心电数据智能分析和医生的精确诊断提供有效信息,在心脏疾病的连续远程监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织物 智能纺织品 七导联 穿戴式心电监测系统 低功耗 棉/T400高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