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穿孔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涛 姜斌 +1 位作者 刘继炎 易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地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残余感染的发生率,总结腹腔镜治疗穿孔阑尾炎的手术技巧。方法:穿孔阑尾炎患儿126例,腹腔镜组52例,开腹组74例,术前、术后经验性给予相同抗生素,再根据脓培养和... 目的:回顾性地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残余感染的发生率,总结腹腔镜治疗穿孔阑尾炎的手术技巧。方法:穿孔阑尾炎患儿126例,腹腔镜组52例,开腹组74例,术前、术后经验性给予相同抗生素,再根据脓培养和药敏试验换用敏感性抗生素,统计残余脓肿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3天仍有发热、腹痛、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儿行超声检查,明确有无残余脓肿。术后7天记录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切口感染无差异(χ2=1.50,P>0.05);开腹组术后残余脓肿的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χ2=4.01,P<0.05)。结论:通过熟练的操作,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充分利用腹腔镜的视野,合理使用吸引和冲洗,可以大大降低穿孔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感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穿孔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 被引量:78
2
作者 王育和 刘家峰 +2 位作者 徐大华 李非 孙家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和20例(open appendectomy,OA)的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和20例(open appendectomy,OA)的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LA组手术时间(75.8±11.6)min明显长于OA组(54.8±9.5)min(t=6.264,P=0.000).LA组术后进食时间(1.8±0.5)d明显短于OA组(2.6±0.5)d(t=-5.060,P=0.000).LA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8±0.7)d显著短于OA组(6.3±1.2)d(t=-8.048,P=0.000).LA组住院时间(5.8±1.1)d显著短于OA组(11.6±1.6)d(t=-13.359,P=0.000).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LA组(0/20)与OA组(3/20)无显著差异(Fisher确切概率法,P=0.115). 结论 L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较O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抗生素用量少等特点,可作为穿孔性阑尾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合小切口手术处理急性复杂性穿孔性阑尾炎 被引量:36
3
作者 黄奕江 龚兵 +3 位作者 侯金华 孙祥雷 龚双庆 杨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54-755,共2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从处理单纯性阑尾炎扩展到化脓性阑尾炎甚至阑尾穿孔等合并严重化脓性腹膜炎的病例,但是针对腹膜后阑尾、阑尾周围脓肿形成、阑尾根部与盲肠结合部坏疽等复杂阑尾炎和阑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化脓...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从处理单纯性阑尾炎扩展到化脓性阑尾炎甚至阑尾穿孔等合并严重化脓性腹膜炎的病例,但是针对腹膜后阑尾、阑尾周围脓肿形成、阑尾根部与盲肠结合部坏疽等复杂阑尾炎和阑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处理一直是外科微创手术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穿孔阑尾炎 腹腔镜技术 手术处理 复杂性 小切口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化脓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阚雄文 张松柏 +2 位作者 谢雄伟 何方 汤绍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愿分为开放组(38例)和腹腔镜组(40例)。分别于术前0.5 h、术后24 h及48 h采外周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和胶体免疫结合法测定血清CRP和PCT。结果 2组血清CRP和PCT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开放组CRP升高更明显(P=0.000);术后48 h腹腔镜组PC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腹腔镜组CRP和开放组CRP、PCT仍高于术前(P<0.05),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00)。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引起CRP、PCT的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比较 被引量:70
5
作者 李永超 王甲天 +1 位作者 崔明福 孙立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由同一组高年资医师完成的77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35例(LA组),开腹阑...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由同一组高年资医师完成的77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35例(LA组),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OA)42例(OA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腹腔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64.1±18.1) min vs.(65.1±13.8) min,t=0.275,P=0.784];腹腔脓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9%(1/35) vs.4.8%(2/42),χ2=0.000,P=1.000]。与OA组相比,LA组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5.7%(2/35) vs.26.2%(11/42),χ2=5.704,P=0.017];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26.1±4.6)h vs.(36.1±11.9)h, t=-4.684,P=0.000);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1±2.8)d vs.(9.2±4.8)d, t=-2.283,P=0.025];住院费用显著升高[(12.6±2.2)千元vs.(8.1±2.9)千元,t=7.545,P=0.000]。结论腹腔镜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应用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有显著优势,手术费用的增加是唯一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穿孔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指标在阑尾炎穿孔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华科俊 胡贤杰 +3 位作者 张星 陈文忠 王辉 赵亲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139-2142,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等炎性指标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含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阑尾手术(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862例。根...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等炎性指标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含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阑尾手术(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862例。根据阑尾炎是否穿孔分为穿孔组(146例)和未穿孔组(716例)。收集患者术前同一时间点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结果穿孔组和未穿孔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组CRP水平高于未穿孔组(P<0.05)。CRP>50 mg/L时,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78.8%,特异度是90.9%。穿孔组与未穿孔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25 mg/L时,诊断老年人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82.4%,特异度是81.0%。CRP>50 mg/L时,诊断中青年人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80.2%,特异度是89.7%。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在术前无法准确诊断阑尾炎是否穿孔,但CRP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否穿孔的指标,并且诊断价值在中青年患者中较老年患者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阑尾炎穿孔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肠梗阻的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靳明林 石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41-1041,1044,共2页
关键词 误诊 急性肠梗阻 小儿 穿孔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病原菌特点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曹松山 段彦彦 +3 位作者 裴保方 刘晓玲 陶兴茹 陈海燕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调查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病原菌特点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2011年7月—2014年8月出院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 目的调查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病原菌特点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2011年7月—2014年8月出院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判断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49例患儿中有126例送检炎性分泌物,送检率为84.56%,117例培养出致病菌,检出阳性率为92.86%,感染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穿孔性阑尾炎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联合用药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硝咪唑类为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44例(96.64%),手术前均应用抗菌药物。结论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阑尾炎 穿孔性/小儿 病原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鉴别穿孔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PAA)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文 强金伟 孙荣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8,186,共6页
目的研究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PAA)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提高MSCT鉴别PAA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on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NPAA)的能力。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A 28例和NPAA 3... 目的研究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PAA)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提高MSCT鉴别PAA与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onperforated acute appendicitis,NPAA)的能力。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A 28例和NPAA 36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急性阑尾炎伴周围炎18例)行MSCT超薄层扫描,辅以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multiplanarreformation,CPR)显示阑尾,观察、测量和比较PAA组与NPAA组诸CT征象的差异。结果 PAA组与NPAA组在阑尾壁强化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阑尾腔外粪石5种CT征象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19),出现任一征象对PA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4%、91.7%和93.8%。PAA组的阑尾直径为(16.2±3.8)mm,明显大于NPAA组[(11.3±3.1)mm,P=0.000)];当界值为13.3mm时,诊断PAA的特异度可提高至94.4%。结论 MSCT辅以MPR和CPR可准确鉴别PAA和NPAA,指导外科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奥硝唑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松山 裴保方 +4 位作者 段彦彦 李燕 刘晓玲 陶兴茹 陈海燕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43-746,共4页
目的: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奥硝唑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医师合理应用奥硝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7月—2014年8月出院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奥硝唑使用情况,依... 目的: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奥硝唑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医师合理应用奥硝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构成比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7月—2014年8月出院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奥硝唑使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Ⅲ》和药品说明书评价奥硝唑围手术期应用合理性。结果穿孔性阑尾炎患儿使用奥硝唑者99例,奥硝唑给药剂量及给药频次均符合药品说明书项下规定;使用奥硝唑疗程5~10 d,平均(6.55±1.29) d;联合用药均为β-内酰胺类与奥硝唑联用,联合用药率100.00%;围手术期奥硝唑合理使用率91.92%。结论该院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围手术期使用奥硝唑存在年龄不适宜、联用抗菌谱重叠等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合理用药 阑尾炎 穿孔性/小儿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广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2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2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结果,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前24小时血清CRP与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对照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48小时试验组患儿血清PC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试验组患儿血清CRP与对照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机体CRP及PCT的变化影响较小,术后炎性反应轻,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穿孔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12
作者 代劲松 颜登高 刘绍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00-2500,共1页
关键词 术后切口感染 穿孔阑尾炎 预防作用 局部应用 抗生素 患者 术中 临床问题 切口裂开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被引量:130
13
作者 王东君 张新元 +2 位作者 张震波 刘瑞鹏 孙宏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9月对3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施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吸净脓液及渗液,提起阑尾显露系膜,用双极电凝钳切断阑尾系膜,编织线双重套...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9月对3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施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吸净脓液及渗液,提起阑尾显露系膜,用双极电凝钳切断阑尾系膜,编织线双重套扎阑尾根部,阑尾残端予以荷包包埋,放置腹腔引流。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15 min,平均65 min。术后引流管留置2~4 d。术后5~7 d出院。33例随访3~6个月,无腹痛、腹胀等表现。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可直视下腹腔冲洗,放置准确有效的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坏疽穿孔阑尾炎 腹腔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和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思亮 王亚芹 梁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99-2402,共4页
目的探讨气象和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17年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同期气象和空气污染物资料。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和非穿孔组,患者入院日为效应日,前1~7 d... 目的探讨气象和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17年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同期气象和空气污染物资料。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和非穿孔组,患者入院日为效应日,前1~7 d作为滞后效应日,比较两组间一般要素及气象指数和污染物浓度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对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的影响。结果男性阑尾炎的穿孔率高于女性(P=0.037),穿孔组患者发病至入院间隔的平均时间长于非穿孔组(P=0.029)。多因素分析发现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滞后2 d的平均风速(OR=1.539,95%CI:1.062~2.231,P=0.023)、O3浓度(OR=1.009,95%CI:1.005~1.014,P <0.001),滞后4 d的相对湿度(OR=1.219,95%CI:1.022~1.453,P=0.028),滞后5 d的PM10浓度(OR=1.007,95%CI:1.003~1.011,P <0.001)。结论风速、相对湿度、O3浓度、颗粒物(PM10)浓度是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阑尾炎 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物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后继发穿孔性阑尾炎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宗刚 张英豪 +1 位作者 冯志刚 朱超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62-2462,共1页
患儿男,3岁2个月,因“阵发性哭吵伴呕吐20h”于2010年12月15日急诊收住入院。查体:神清,急性病面容,无脱水貌,T38.5℃,P120次/min.
关键词 穿孔阑尾炎 空气灌肠整复 肠套叠 继发 阵发性 急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成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永圣 张波涛 张道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AP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CKs),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25例APA患儿及20例成年患者术后即刻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以上3...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年急性穿孔性阑尾炎(APA)患者血清细胞因子(CKs),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25例APA患儿及20例成年患者术后即刻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以上3项CKs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测取同期来院查体的健康儿童及成年人各15例的标本作为参考值。观察记录患者(儿)的临床指标,并将以上5项指标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儿)术后即刻的WBC、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值(P<0.05),治疗后均明显呈不同程度回落;尽管出院前患儿组的WBC、CRP已恢复正常,但TNF-α、IL-6及IL-8仍高于参考值,且高于成年患者(P<0.05);(2)术后患儿组的腹痛、腹胀的消退时间,体温、肠蠕动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成年患者长(P均<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IL-8、WBC及CRP5项指标两两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均为r>0.80,P<0.01);术后即刻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性(分别为r=-0.67,-0.78,-0.72;P=0.035,0.029,0.032)。结论:(1)TNF-α、IL-6及IL-8三者适用于评价APA的炎症程度,且与患者(儿)的预后有关;(2)儿童APA的CKs含量高于成年患者,可能与儿童的免疫力低下有关;(3)WBC与CRP不能作为儿童APA痊愈出院的单一标准,应适当检测CKs以协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孔阑尾炎 细胞因子 儿童 成年人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鉴别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价值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娜 刘文 强金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研究MRI在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只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及10只坏疽性急性阑尾炎(GAA)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MRI检查。观察如下MR征象: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 目的:研究MRI在穿孔与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只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及10只坏疽性急性阑尾炎(GAA)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MRI检查。观察如下MR征象: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阑尾周围蜂窝织炎。结果:PAA组与GAA组病例在阑尾壁缺损MRI征象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阑尾壁缺损、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征象出现至少一种特异性MRI征象对PA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6.67%(8/12)、100%(10/10)和81.82%(18/22)。结论:MRI在PAA与GAA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穿孔性急性阑尾炎 坏疽性急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抗生素的选用
18
作者 相久大 王尚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63-64,共2页
我院自1990年7月~1996年7月共收治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31例,为探讨基层医院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抗生素的合理选用。其中126例联合应用甲硝唑与庆大霉素防治感染,与同期105例未应用甲硝唑而用其它广谱抗生素组的病例为对照进行比较。
关键词 坏疽穿孔阑尾炎 甲硝哇 基层医院 庆大霉素 广谱抗生素 北京密云县医院 实验组 静点 敏感率 防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明 严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4月~2004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对作过CT检查的52例急性阑尾炎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作过CT检查的52例急性阑尾炎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显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5例... 目的探讨CT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4月~2004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对作过CT检查的52例急性阑尾炎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作过CT检查的52例急性阑尾炎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显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5例,阑尾坏疽伴穿孔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麦克尔憩室1例。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仅有3例CT显示不清,CT诊断率91.4%。7例坏疽穿孔阑尾炎,CT检查均有异常,3例有粪石嵌顿,4例有阑尾增粗,系膜、大网膜增厚模糊,阑尾周围小肠内积气,CT诊断率100%。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例CT显示阑尾增粗,CT诊断率55.5%。结论对于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不典型或肥胖的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有一定困难,可以借助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阑尾炎的确诊,特别是坏疽穿孔阑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应用价值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004年3月 穿孔阑尾炎 CT检查 2002年 回顾性分析 麦克尔憩室 影像学检查 诊断率 病理检查 病理报告 阑尾坏疽 阑尾周围 临床病史 显示 大网膜 不典型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诊断在68例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漫清 刘特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34-835,共2页
目的: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提高正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的能力。方法:全部患者均作B超检查,并在24~48h后行阑尾炎切除术,作病理检查。结果:68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30.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5例(38.4... 目的: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提高正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的能力。方法:全部患者均作B超检查,并在24~48h后行阑尾炎切除术,作病理检查。结果:68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30.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5例(38.4%),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1例(20.7%)。其中44例(20%)阑尾腔内有粪石。结论:熟悉阑尾炎的B超显像有助迅速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B超诊断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穿孔阑尾炎 阑尾炎切除术 声像图特征 超声检查 病理证实 B超检查 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B超显像 临床治疗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