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惠萍 张素巧 +1 位作者 赵志红 王树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6,376,共2页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无疼痛、疗效确切等优点。然而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传统护理要求术后拔出动脉鞘管后应用砂袋压迫6h...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无疼痛、疗效确切等优点。然而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传统护理要求术后拔出动脉鞘管后应用砂袋压迫6h。术侧肢体伸直24h,卧床48—72h。卧床期间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患者常因此而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甚至有些患者为此而放弃这项治疗,以至于影响介入工作的开展。分析原因主要为术后严格平卧和术侧肢体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位,以及紧张、焦虑情绪所致。为此,我们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康复护理 围术期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穿刺部位出血 卧床期间 动脉鞘管 传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一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海鹰 李崇剑 +3 位作者 尤士杰 阎秀英 赵新然 秦学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7-367,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1个月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既往健康,无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外伤手术史。此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降支近中段血管100%闭塞并有大蕈血栓,给予服用拜阿司匹林、波市维及辛伐他汀等药...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6岁,1个月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治疗。既往健康,无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外伤手术史。此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降支近中段血管100%闭塞并有大蕈血栓,给予服用拜阿司匹林、波市维及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于造影后12天常规化验(血小板计数159×10^9/L),后14天行介入治疗,于前降支置Firebird 3.5mm×33mm支架一枚,术中给予替罗非班0.4μg/(kg·min)静脉注射30min,继之予替罗非班0.1μg/(kg·min)静脉滴注48h停药,当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25×10^9/L),但患者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皮下淤血、淤斑等出血倾向,无寒战、发热等令身反应。住院期问患者无胸痛发作,停用替罗非班4天后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200×10^9/L),观察3天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血小板计数 FIREBIRD 穿刺部位出血 药物过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出现多项并发症的急救护理
3
作者 傅雪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2期2631-263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并发症发生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救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右冠状动脉 出现 穿刺部位出血 左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护患交流小技巧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大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小儿患者 拔针后 护患交流 穿刺部位出血 患儿家长 皮下出血 护患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