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近空间飞行器用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综述
1
作者 苏方远 宋歌 +1 位作者 王振兵 陈成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16-2726,共11页
临近空间的低温环境对临近飞行器的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用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空间电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极端环境中的正常运行仍然面临着极高的技术壁垒。电解液,包括电解液本体相及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对锂离子电... 临近空间的低温环境对临近飞行器的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用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空间电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极端环境中的正常运行仍然面临着极高的技术壁垒。电解液,包括电解液本体相及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稳定运行十分关键。因此,开发先进的低温电解液对于锂离子电池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稳定运行极其重要。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角度出发,针对限制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差的原因,综述了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相关策略,对面向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液 临近空间飞行器 电源系统 SEI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储能电池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武学文 刘滨涛 +2 位作者 杨明 赵子寿 周江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8-1415,共8页
储能电池作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能源系统的关键核心,对临空飞行器战技指标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对储能电池的特殊要求,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对储能电池电性能的需求。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储能... 储能电池作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能源系统的关键核心,对临空飞行器战技指标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对储能电池的特殊要求,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对储能电池电性能的需求。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储能电池体系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中的性能特征及其实际应用状况。概述了包括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在内的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储能电池 应用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分布式太阳电池发电分析及系统优化
3
作者 蔡培源 徐国宁 +3 位作者 柯挚捷 张衍垒 杨燕初 蔡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57-2766,共10页
临近空间长航时飞行器能源形式一般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电池铺设在飞行器上表面,受飞行器外形限制和影响,太阳电池呈现曲面分布。为高效利用曲面太阳电池阵列,通常采用分布式的太阳电池发电控制管理模式,将曲面阵列划为若干太阳电池... 临近空间长航时飞行器能源形式一般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电池铺设在飞行器上表面,受飞行器外形限制和影响,太阳电池呈现曲面分布。为高效利用曲面太阳电池阵列,通常采用分布式的太阳电池发电控制管理模式,将曲面阵列划为若干太阳电池子阵并对每个子阵独立控制,以实现整体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发电。基于此,建立临近空间飞行器分布式太阳电池阵列发电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太阳电池子阵的发电功率的影响和规律,提出一种分布式太阳电池最大供电跟踪控制器拓扑架构,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拓扑架构在保证总体能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电源变换装置的额定功率,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电源系统减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临近空间飞行器 太阳电池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临近空间飞行器模糊星图端对端识别方法
4
作者 张源 李睿 许志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7,共16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高动态飞行器在大角速度机动下,星敏感器拍摄的星图严重退化致使星图识别成功率急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粗定位—复原—精定位”一体化星点提取方案。针对传统星点提取算法在载体高动态运动环...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高动态飞行器在大角速度机动下,星敏感器拍摄的星图严重退化致使星图识别成功率急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粗定位—复原—精定位”一体化星点提取方案。针对传统星点提取算法在载体高动态运动环境下,星点质心提取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甚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的主星模式分割算法。首先得到星点的粗略位置,然后通过稠密连接结构的局部星图端对端复原网络,得到星点精确质心位置。考虑真实星图信噪比极低且噪声特性复杂,采用基准星辅助的容错检测算法对星点精定位结果予以校验,剔除误识别及定位误差过大的星点。仿真结果表明,容错检测算法校验后,主星检出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质心定位精度较平方加权质心法提高15%,基于复原星图的定姿误差小于20″。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临近空间高动态飞行环境下星光导航系统的适应能力,且对飞行器快速发射情况下初始位置不准引起的制导误差有较好的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对端识别 星图拖尾 运动模糊 星图复原 临近空间高动态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饱和的空间飞行器姿态神经鲁棒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成洋 王伟 +2 位作者 耿宝魁 胡宽容 王雨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9-1280,共12页
针对空间飞行器姿态跟踪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执行器饱和、模型不确定性和未知外部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增强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四元数法建立空间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针对未知外部扰动... 针对空间飞行器姿态跟踪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执行器饱和、模型不确定性和未知外部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增强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四元数法建立空间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针对未知外部扰动建立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其次,为了解决执行器饱和问题,引入高斯误差函数对控制器幅值进行约束,并以PID滑模控制为框架,对控制器进行设计。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利用新型切换函数将鲁棒自适应控制和RBFNN进行结合,对模型不确定性进行逼近,并利用梯度下降法解决RBFNN权值优化问题。随后,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有界性,并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收敛域。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执行器饱和 模型不确定 扰动观测器 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角对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红外辐射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蓉 牛青林 王晓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用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分析攻角对侧喷流的复燃及目标在不同谱带和不同观测角度下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攻角由负转正射流复燃程度降低,α=10°较α=-10°偏低176%;侧喷流在2.7μm和4.3μm两个特征峰值波段辐射显著,其他波段内目标辐射主要来源于本体;目标辐射强度在俯视观测角度下随攻角由负转正而减小,在侧视观测角度下攻角出现引起辐射强度降低,α=±10°较α=0°偏低6.8%。该研究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相关的目标特性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侧喷射流 喷流干扰效应 红外辐射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的指向误差混合分布模型
7
作者 曹冬平 井庆丰 仲伟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在空间探测任务中,飞行器会受到机械冲击、跟踪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角微振动,使天线指向误差恒不为0,从而影响通信链路.针对典型的指向误差单一分布模型如高斯分布、瑞利分布和莱斯分布忽略多种误差源共同影响的缺点,提出指向误差混合... 在空间探测任务中,飞行器会受到机械冲击、跟踪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角微振动,使天线指向误差恒不为0,从而影响通信链路.针对典型的指向误差单一分布模型如高斯分布、瑞利分布和莱斯分布忽略多种误差源共同影响的缺点,提出指向误差混合分布模型,将多种误差源同时考虑在内,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首先,根据多个空间飞行器奥林巴斯通信卫星OLYMPUS、工程测试卫星ETS-VI、光学轨道间通信工程试验卫星OICETS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MICIUS角微振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拟合指向误差信号.然后,对比单一分布模型和混合分布模型与指向误差拟合信号的确定系数R^(2),确定最优分布模型.结果表明:由高斯分布和莱斯分布组成的混合分布模型拟合度最高.以OLYMPUS飞行器为例,高斯-莱斯混合分布模型的拟合度比单一分布模型中的瑞利模型提高27.44%,误比特率偏差降低2.8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角微振动 指向误差模型 单一分布 混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曲庆渝 刘克新 +1 位作者 王成才 吕金虎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90,共10页
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控制技术可通过优化设计飞行过程中的控制律,来提高飞行器总体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围绕该研究方向,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针对建模方法的研... 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控制技术可通过优化设计飞行过程中的控制律,来提高飞行器总体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围绕该研究方向,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针对建模方法的研究以及针对求解方法的研究这两个方向,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方法。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了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法的理论体系,重点分析了各类典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最新的代表性成果。结合其研究历程以及现有技术优势,对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与控制技术将朝着通用化、智能化、数据化、实时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轨迹优化与控制 凸优化 人工智能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9
作者 马兴瑞 于登云 +1 位作者 孙京 胡成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3-1131,共9页
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是空间飞行器机构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对其设计方法和具体工程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本文概述了空间飞行器机构的分类与构成,对展开与驱动机构的国内外研... 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是空间飞行器机构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对其设计方法和具体工程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本文概述了空间飞行器机构的分类与构成,对展开与驱动机构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在系统任务分析与设计中的力矩(力)裕度、精度分配、机构非线性、阻尼控制、热匹配、空间润滑、可靠性分析与试验七个典型工程问题。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了其性质、作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展望了我国空间飞行器展开与驱动机构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展开机构 驱动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近空间飞行器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程路 姜长生 +1 位作者 都延丽 张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3-431,共9页
近空间飞行器(NSV)的飞行包络很大,特别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系统将具有强烈非线性、耦合性和快速时变性,同时将受到较大的外干扰及不确定性影响,这对控制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SMDO)的非线性广义预测... 近空间飞行器(NSV)的飞行包络很大,特别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系统将具有强烈非线性、耦合性和快速时变性,同时将受到较大的外干扰及不确定性影响,这对控制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SMDO)的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NGPC)策略,将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和预测控制良好的动态性能相结合,设计了高超声速条件下NSV的姿态制导控制律,进一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飞控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飞行控制 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 滑模干扰观测器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执行器动态和输入受限的近空间飞行器鲁棒可重构跟踪控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强 吴庆宪 +1 位作者 姜长生 王玉惠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3-1271,共9页
针对多变量、不稳定的近空间飞行器姿态系统,在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并考虑执行器动态和输入受限,提出一种鲁棒可重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二阶滑模干扰观测器分别重构姿态、角速率回路的复合干扰;其次,采用鲁棒二... 针对多变量、不稳定的近空间飞行器姿态系统,在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并考虑执行器动态和输入受限,提出一种鲁棒可重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二阶滑模干扰观测器分别重构姿态、角速率回路的复合干扰;其次,采用鲁棒二阶滑模积分滤波器的反推(backstepping)方法避免了控制器设计中微分项膨胀问题,利用鲁棒项抵消重构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以实现姿态控制器设计.然后,在考虑执行器动态、输入受限及舵面卡死故障下,给出一种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在线优化舵面分配算法,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角渐近跟踪期望的制导指令.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滑模干扰观测器 积分滤波器 BACKSTEPPING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uss伪谱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 被引量:50
12
作者 宗群 田栢苓 窦立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5-1781,共7页
综合考虑密度变化、声速变化、发动机推力变化及地球引力等因素对飞行轨迹的影响,研究了与实际飞行环境更加相符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燃料最优爬升轨迹。针对该问题在气动数据处理和优化求解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Gauss Pse... 综合考虑密度变化、声速变化、发动机推力变化及地球引力等因素对飞行轨迹的影响,研究了与实际飞行环境更加相符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燃料最优爬升轨迹。针对该问题在气动数据处理和优化求解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GPM)的求解策略。首先,依据气动数据特点,设计拟合模型对气动参数进行高精度拟合;其次,为避免间接法和传统直接法的缺点,将Gauss伪谱法和序贯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相结合,对存在边值及加速度约束的轨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得最优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在更为真实的飞行环境下,利用GPM和SQP相结合的方法可在5.83s获得一条精度为10-4~10-6左右的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上升段轨迹优化 气动数据 GAUSS伪谱法 序贯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斌 赵静 +2 位作者 齐瑞云 许德智 贺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3-610,共8页
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飞行包线大、气动特性变化剧烈及飞行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对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空间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和分析,阐述了... 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飞行包线大、气动特性变化剧烈及飞行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对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空间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和分析,阐述了近空间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及飞控系统的故障类型,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近空间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近空间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面临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控制 空间飞行器 故障类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在空间飞行器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廷高 南仁东 +1 位作者 金乘进 甘恒谦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61,共13页
利用脉冲星钟模型能高精度地预报脉冲星脉冲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基于脉冲星时、空参考架可实现各类空间飞行器的自主导航。讨论了脉冲星钟的模型和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框架结构,描述了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指出脉冲星导航系统... 利用脉冲星钟模型能高精度地预报脉冲星脉冲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基于脉冲星时、空参考架可实现各类空间飞行器的自主导航。讨论了脉冲星钟的模型和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框架结构,描述了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指出脉冲星导航系统对脉冲星脉冲到达探测器时刻的测量精度,是决定空间飞行器位置解算精度的关键因素。脉冲星导航观测采用的原子钟如果足够稳定,则空间飞行器位置的解算方法可以简化。在脉冲星导航系统计时观测精度达到或优于几十微秒量级时,脉冲星视差、相对论效应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脉冲星导航系统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 脉冲星 综述 脉冲星钟 空间飞行器 导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飞行器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66
15
作者 王彦广 李健全 +1 位作者 李勇 姚伟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1期50-57,共8页
简要介绍了近空间、近空间飞行器、近空间飞行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前景,可为有关的技术人员和领导参阅。
关键词 空间 空间飞行器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近空间飞行器大飞行包络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军 姜长生 方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3-549,共7页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大包络、多任务模式飞行运动,结合通用高超声速飞行器确立了近空间飞行器不同飞行阶段的机体结构,详细建立了气动参数由攻角、马赫数与控制舵面偏转量表示的12状态动力学方程,绘制了不同飞行阶段气动参数随攻角、马赫...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大包络、多任务模式飞行运动,结合通用高超声速飞行器确立了近空间飞行器不同飞行阶段的机体结构,详细建立了气动参数由攻角、马赫数与控制舵面偏转量表示的12状态动力学方程,绘制了不同飞行阶段气动参数随攻角、马赫数的变化曲线,建立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大包络运动控制模型,而后研究了不同机体结构与飞行状态下的控制特性和各通道耦合性质,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用于全程强鲁棒稳定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测试,充分体现了近空间飞行器非线性、时变、耦合等飞行运动特点,仿真验证表明了研究结果符合现有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变结构 飞行包络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热管理及热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伟 宣益民 韩玉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92-2096,2108,共6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飞行器载荷舱内能源与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及热控要求,在载荷舱的散热措施中对辐射、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散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飞...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飞行器载荷舱内能源与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及热控要求,在载荷舱的散热措施中对辐射、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散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下,强制对流换热效果明显大于辐射换热,且在相同的热载荷工况下,对流散热系统的设备重量要远小于辐射散热系统的设备重量,对流散热系统受空间热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小,系统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载荷舱 热控 辐射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飞行器多模型软切换保性能非脆弱控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宇飞 姜长生 吴庆宪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0-446,共7页
针对可变机翼后掠角近空间飞行器存在严重非线性、强耦合等特性,在考虑控制器存在摄动的情况下,设计了可以平滑切换的多模型软切换保性能非脆弱控制方案.首先利用可测前提变量将系统的工作空间划分为多个子空间,然后在每一个子空间中根... 针对可变机翼后掠角近空间飞行器存在严重非线性、强耦合等特性,在考虑控制器存在摄动的情况下,设计了可以平滑切换的多模型软切换保性能非脆弱控制方案.首先利用可测前提变量将系统的工作空间划分为多个子空间,然后在每一个子空间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局部模糊鲁棒保性能非脆弱控制器.由于采用了广义系统的设计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求解的计算量和复杂度.系统的全局控制器由各局部控制器进行模糊加权得到,从而实现了软切换.对变机翼后掠角近空间飞行器的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模糊系统 软切换 保性能 非脆弱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在火星再入环境下的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程晓丽 李俊红 王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7-972,共6页
面向未来空间飞行器工程设计的需要,针对火星再入环境,发展类探险者号外形在不同火星轨道点的气动力特性预估方法。连续流区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自由分子流区采用工程计算方法,并通过桥函数预估过渡流区的气动力。以地球大气... 面向未来空间飞行器工程设计的需要,针对火星再入环境,发展类探险者号外形在不同火星轨道点的气动力特性预估方法。连续流区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自由分子流区采用工程计算方法,并通过桥函数预估过渡流区的气动力。以地球大气再入环境的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进而在火星再入环境下,数值分析了空间飞行器的气动力及其绕流流场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再入环境 气动力特性 过渡流区 空间飞行器 NAVIER-STOKE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近空间飞行器控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蒲明 吴庆宪 +1 位作者 姜长生 张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6-1062,共7页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飞行速度极高,气动参数变化剧烈,外界扰动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了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控制方案。Terminal滑模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的特性加快了系统跟踪速度;二阶动态滑模的引入,使得滑模面及其部分阶导... 针对近空间飞行器飞行速度极高,气动参数变化剧烈,外界扰动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了基于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的控制方案。Terminal滑模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的特性加快了系统跟踪速度;二阶动态滑模的引入,使得滑模面及其部分阶导数为零,并且得到在时间本质上连续的控制器,有效克服了传统滑模的抖振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二阶动态滑模去除抖振的优越性和整体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 克服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