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砼柱分段截面离散屈服面模型法的空间非线性分析
1
作者 阎奇武 沈蒲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5-90,共6页
引进子结构技术 ,将塑性区的截面离散建立在砼多轴弹塑性硬化松驰本构模型基础上 ,采用屈服面理论 ,提出了分段截面离散的屈服面模型法 .计算分析表明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可用于研究压、双弯。
关键词 空间非线性分析 钢盘砼柱 屈服面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梁斜拉桥的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及自振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石现峰 李建斌 张彦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针对板桁结合斜拉桥的空间受力特点 ,综合考虑引起斜拉桥结构几何非线性三种因素的影响 ,建立了板桁结合斜拉桥结构的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编制了斜拉桥的空间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程序和动力分析程序 ,应用所编软件 ,分析了一... 针对板桁结合斜拉桥的空间受力特点 ,综合考虑引起斜拉桥结构几何非线性三种因素的影响 ,建立了板桁结合斜拉桥结构的空间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编制了斜拉桥的空间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程序和动力分析程序 ,应用所编软件 ,分析了一座板桁结合斜拉桥在自重恒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梁斜拉桥 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 自振特性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计算 程序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微 程宇奇 +1 位作者 刘春香 陈秋萍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年第5期377-387,共11页
人脸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子空间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是人脸识别中特征提取的主流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子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介绍了线性子空间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 人脸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子空间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是人脸识别中特征提取的主流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子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介绍了线性子空间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别分析(LDA)、独立主成分分析(ICA)、快速主成分分析(FastICA),和非线性子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核的PCA(KPCA)的基本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研究进展和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此外,还应用orl及YaleB人脸库对几个基础的子空间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几个子空间分析方法中,FastICA算法取得了最高的识别率。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对各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空间分析 线性空间分析 非线性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连广 刘嵩 杨丽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研究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其力学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空间非线性分析,在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中,钢梁采用壳单元,混... 目的研究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其力学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空间非线性分析,在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中,钢梁采用壳单元,混凝土采用体单元,混凝土中的普通钢筋通过单元实常数确定,预应力钢筋采用线单元,预加应力通过单元实常数确定。采用弹簧单元考虑了混凝土翼缘板同钢梁间的滑移;采用非线性材料本构模型关考虑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特性.结果计算得到了组合梁在不同加载状态的应力、应变,荷载-变形曲线,预应力钢筋增量曲线,滑移沿梁长分布曲线等,并与试验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高强混凝土和钢材的强度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结论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因此,可以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组合梁的工作性能,代替部分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梁 有限元分析 空间非线性分析 预应力钢筋 试验研究 ANSYS 有限元软件 有限元模型 非线性特性 非线性材料 高强混凝土 有限元方法 力学性能 工程应用 普通钢筋 预加应力 本构模型 变形曲线 分布曲线 试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