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降水遥相关型的夏季降水模式预测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帅 杨杰 +3 位作者 龚志强 黄必城 范培义 封国林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8-690,共13页
我国月—季降水分布在空间上存在类似于大气环流遥相关的空间遥相关型。本文基于中国近57年夏季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空间遥相关型的主要空间模态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评估并改进了BCC_CSM模式、ECMWF_SYSTEM4模式以及NCEP_CFSV2... 我国月—季降水分布在空间上存在类似于大气环流遥相关的空间遥相关型。本文基于中国近57年夏季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空间遥相关型的主要空间模态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评估并改进了BCC_CSM模式、ECMWF_SYSTEM4模式以及NCEP_CFSV2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夏季降水实况中存在华北—长江下游、华东—中国中北部、华南—长江流域、西南—东北中部等4类显著的空间遥相关型。动力模式可以预测大尺度的降水分布,而对于不同区域之间降水遥相关这种雨带细节特征的预测能力则较为薄弱,存在着较多虚假相关。为改善模式降水预测技巧,以实况中的降水遥相关型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修正方案,以此来修正模式中的降水遥相关型分布。结果显示,经过修正能够有效地改善模式对东北中部、长江下游的预测能力,4年的回报检验结果显示,模式预测的平均距平一致率从47%提高为58%;平均均方根误差从153 mm减小为120 mm;平均趋势异常综合检验(PS)评分从64提高为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空间遥相关 修正方案 改进气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春季降水与太平洋秋季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97
2
作者 李耀辉 李栋梁 赵庆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 (区 ) 89个测站的 1 960~ 1 994年历年春季 (3~ 5月 )的月、季总降水量和北太平洋 1 0°S~ 50°N ,1 2 0°E~ 80°W范围内的秋季 (9~ 1 1月 )平均海表温度 ,通过EOF ,REOF,SVD等方法 ,对我国西...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 (区 ) 89个测站的 1 960~ 1 994年历年春季 (3~ 5月 )的月、季总降水量和北太平洋 1 0°S~ 50°N ,1 2 0°E~ 80°W范围内的秋季 (9~ 1 1月 )平均海表温度 ,通过EOF ,REOF,SVD等方法 ,对我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和前期秋季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秋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型态是ElNi no/LaNi na分布型 ,其次是副热带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变化的异常型态 ,而最强的异常信号区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区域性异常是中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另外还有南北反相和东西反相分布型。西北地区春季降水有 5个主要异常区域 :高原东部边缘区、西北东部区、北疆区、青海高原区、南疆东部及河西区。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与次年春季西北地区区域性降水异常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副热带太平洋海温东正 (负 )西负 (正 )异常空间型态与西北东部的降水负 (正 )异常相对应。另外 ,秋季ElNi no/LaNi na之后的次年 3月和 5月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普遍以偏多 /偏少为主 ,而 4月份则相反 ,表现为高原东部边缘区的降水异常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春季 降水 海温 异常特征 空间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珊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1-722,共12页
利用青海、西藏59个测站1971—2004年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1970—2003年的冬季(上年12月~次年2月)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和前期冬季... 利用青海、西藏59个测站1971—2004年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1970—2003年的冬季(上年12月~次年2月)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和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及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年代际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冬季海温的异常分布型有:(1)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反分布型,(2)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分布型,(3)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反相分布型,(4)北太平洋海温东西一致分布型。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反相变化是冬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可分为6个气候区: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加利福尼亚海流区、黑潮区、亲潮区、阿拉斯加海流区和中太平洋区。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异常分布型主要为(1)全区一致的偏高(低)型,(2)南北相反分布型,(3)周边地区与腹地相反分布型。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可分为4个主要气候区:东北部区、西藏东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边缘区。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与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区域性温度异常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夏季气温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 空间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