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束向量的空间运动目标姿态测量 被引量:4
1
作者 霍炬 杨宁 杨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为了实现空间运动目标姿态参数的高精度测量,采用一种基于光束向量的姿态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在运动目标上安装直线光束作为合作目标,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光束投影光斑在接收平面上的位置.基于平面单应性原理,通过光斑接收平面上9个原始... 为了实现空间运动目标姿态参数的高精度测量,采用一种基于光束向量的姿态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在运动目标上安装直线光束作为合作目标,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光束投影光斑在接收平面上的位置.基于平面单应性原理,通过光斑接收平面上9个原始特征点构造柔性标定靶标,实现高速摄像机的高精度标定.进而根据摄像机标定结果获得光束在世界坐标系中的方向向量,而光束在目标体坐标系中的方向向量可根据其安装位置获得.然后,根据光束在世界坐标系和目标体坐标系中的方向向量实现对目标姿态参数的高精度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测量系统满足姿态参数测量误差小于1′(1σ)的要求,能够实现对空间运动目标姿态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姿态测量 光束向量 柔性标定 平面单应 空间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增强式空间运动目标高精度检测与分割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静静 秦世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共7页
针对空间监视系统中的运动目标自主高精度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显著性计算与光流检测互补增强式算法.以mean shift初检结果为导引,通过显著性区域检测与光流检测的互补增强而实现空间运动目标的高精度检测.首先通过梯度信息和频率调谐滤... 针对空间监视系统中的运动目标自主高精度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显著性计算与光流检测互补增强式算法.以mean shift初检结果为导引,通过显著性区域检测与光流检测的互补增强而实现空间运动目标的高精度检测.首先通过梯度信息和频率调谐滤波的互补方式分别计算整幅图像和mean shift分割后各个分块区域的显著性,再以整幅图像显著性均值为参考,确定合理的阈值以检测候选目标;与此相并行,也采用光流计算及相应的阈值检测方法获取候选目标.进而通过对显著性计算与光流检测分别得到的两个不同候选目标分布图的合取运算进行目标确认,最后再辅之以形态学滤波使确认目标得以增强,从而实现空间运动目标的高精度检测与分割.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知道任何场景和目标先验信息,也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实现空间运动目标的精确检测和分割,对光照变化和噪声干扰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计算 光流检测 空间运动目标 均值平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天基光学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瑶 陈忻 饶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空间小目标定位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天基光学探测技术的发展、空间目标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空间目标定位的概念。然后着重分析适用于空间“小、弱”目标的单星和多星定位方法,并对近年提出的异质传感器联合定位展开说明。最后,依据成像过程建立空间目标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分析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占比并根据现存问题做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光学探测 空间运动目标 目标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PPS模型的空间目标运动补偿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勋章 任双桥 +1 位作者 黎湘 庄钊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01-1204,共4页
详细分析了高速平动和旋转运动对空间目标一维成像的影响,建立了目标雷达回波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mc PPS)模型,采用基于多延迟乘积型高阶模糊函数(ml PHAF)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提出了两类不同稳定姿态的空间目标的运动补偿方法。仿... 详细分析了高速平动和旋转运动对空间目标一维成像的影响,建立了目标雷达回波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mc PPS)模型,采用基于多延迟乘积型高阶模糊函数(ml PHAF)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提出了两类不同稳定姿态的空间目标的运动补偿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对运动引起的成像失真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运动补偿 mc-PPS模型 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 多延迟乘积型高阶模糊函数 宽带雷达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观测空间目标可见光散射特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方涛 魏江涛 石启亮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鉴于空间目标的光散射特性对目标的探测、跟踪与识别等空间突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将光辐射的入射照度和目标的散射亮度联系起来,结合目标的几何建模与轨道理论,计算出某时刻在东北3站观测风云卫星... 鉴于空间目标的光散射特性对目标的探测、跟踪与识别等空间突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将光辐射的入射照度和目标的散射亮度联系起来,结合目标的几何建模与轨道理论,计算出某时刻在东北3站观测风云卫星可见光散射亮度变化情况,其峰值随时间依次达到或接近于7.5×10-3 W/cm2·sr,而新疆阿勒泰散射亮度在东北3站达到峰值时只有3.75×10-3 W/cm2·sr,得出东北3站点卫星光散射亮度趋势相似,只是由于纬度差异使变化趋势在时间上有所延迟,而在与之经度有很大差别的新疆地区的阿勒泰站点的亮度变化趋势则有很大不同。该方法已经在获取空间目标更多信息选择多站观测中取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动目标 多站观测 可见光 空间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下产生的角偏移量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方涛 石启亮 雷国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729-4733,共5页
采用物理光学模型,对大气层外运动的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作用下产生的角偏移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与Mie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物理光学模型的正确性。分别给出了角偏移量随入射平面波能量密度、目标质量,及其波入射方向与目标初速夹... 采用物理光学模型,对大气层外运动的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作用下产生的角偏移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与Mie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物理光学模型的正确性。分别给出了角偏移量随入射平面波能量密度、目标质量,及其波入射方向与目标初速夹角的变化曲线。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目标角偏移量的可探测条件。提出了一种空间运动目标识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动目标 物理光学模型 MIE理论 辐射压强 角偏移量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下的角偏移量计算
7
作者 张艳群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230-232,249,共4页
采用物理光学近似,对运动的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作用下产生的角偏移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别给出了角偏移量随入射平面波能量密度、目标质量,及其波入射方向与目标初速夹角的变化曲线.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目标角偏移量的可探测条件.提... 采用物理光学近似,对运动的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作用下产生的角偏移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别给出了角偏移量随入射平面波能量密度、目标质量,及其波入射方向与目标初速夹角的变化曲线.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目标角偏移量的可探测条件.提出了空间运动目标识别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运动目标 辐射压强 角偏移量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模拟装置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新社 华卫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84-285,共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模拟思想,介绍了空间目标模拟装置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及程序设计。该装置在工控机和单片机控制下,通过驱动俯仰轴上装有激光器的两轴转台运动,得到具有各种空间运动属性的运动目标。仿真应用表明,该装置设计科学,... 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模拟思想,介绍了空间目标模拟装置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及程序设计。该装置在工控机和单片机控制下,通过驱动俯仰轴上装有激光器的两轴转台运动,得到具有各种空间运动属性的运动目标。仿真应用表明,该装置设计科学,结构简洁,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能好,便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运动模拟 两轴转台 仿真实验 激光器 单片机 工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视觉复合传感器同步内触发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明 李凯 韩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4-587,共4页
通过同步内触发惯性-视觉复合传感器,实现对远距离、高速动态目标的测量。将高精度惯性传感单元ADIS16355与普通单目摄像机同步触发采集,通过任意位置变化、光轴角度旋转,达到双目视觉效果,有效解决了三维空间运动目标定位问题。由激光... 通过同步内触发惯性-视觉复合传感器,实现对远距离、高速动态目标的测量。将高精度惯性传感单元ADIS16355与普通单目摄像机同步触发采集,通过任意位置变化、光轴角度旋转,达到双目视觉效果,有效解决了三维空间运动目标定位问题。由激光按键控制图像起始帧的标注,同时产生高电平信号,与摄像机视频信号分离出的奇/偶场同步脉冲信号一起通过与门电路输出,作为单片机标记惯性数据的中断信号,实现同步测量,可有效消除错帧、丢帧等现象,精度可达微秒级,为惯性传感器与普通单目摄像机同步采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内触发 惯性-视觉复合传感器 三维空间运动目标定位 偶场同步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