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压力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28
1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2-1077,共6页
21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迅猛而粗放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倍增,这给能源生产和供给带来巨大压力。由于产业结构和区位的异同,各省的能耗呈现空间异质和空间趋同;部分能耗通过空间效应来解释,可以改正传统能耗... 21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迅猛而粗放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倍增,这给能源生产和供给带来巨大压力。由于产业结构和区位的异同,各省的能耗呈现空间异质和空间趋同;部分能耗通过空间效应来解释,可以改正传统能耗模型的估计偏差。采用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将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纳入到STIRPAT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省域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人口、社会富裕度和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费皆为正相关,随着人口、社会富裕度和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逐渐增加。适当地控制人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以及节能降耗均能缓解能源压力,同时制定差异化的区域能源消费调控措施也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STIRPAT模型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1,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认识,促进其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实证研究中的规范应用,文章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技术、模型体系及拓展、国内应用现状、不足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分析与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未来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应在技术理论研究、模型应用体系,及方向上进行不断推进,以提升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模型设定与选择 模型估计 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76
3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3期93-98,共6页
能源消费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很少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及特别缺乏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状,以省域为空间样本,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 能源消费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很少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及特别缺乏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状,以省域为空间样本,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能源消费行为受到本地能源消费和相邻省域的能源消费的共同影响,经济增长对省域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人口增长的正向作用也不容忽视,但是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未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弹性系数不显著为正),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能源消费政策和价格调控措施时,必须考虑到空间作用机制对能源消费的差异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 能源价格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DA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的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戈冬梅 姜磊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1-567,共7页
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发现,中国省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状态。进一步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空间滞后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表明,旅游总收入模型和国内收入模型的参数ρ... 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发现,中国省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状态。进一步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空间滞后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表明,旅游总收入模型和国内收入模型的参数ρ显著为正,说明邻近区域之间旅游收入空间联系十分密切,且国内旅游的溢出效应大于总体旅游的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是总体旅游、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上层设施、人力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在统计上十分显著,是总体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入境旅游模型则整体拟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影响因素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29
5
作者 吴玉鸣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16-24,共9页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必须致力于加强邻近地区旅游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空间溢出效应,改革旅游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及再次分配体制,激活邻近省域旅游劳动力投入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性,以便提高邻近地区及本地区劳动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增长 弹性系数 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差异导致经济块状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8,共7页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修正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对中国2003-2007年省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虽受到地域限制,但集聚辐射区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固...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修正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对中国2003-2007年省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虽受到地域限制,但集聚辐射区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固定资产投入、人均实际工资以及城镇化率对于区域经济集聚的发展起到了稳健的推动作用,FDI对集聚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加显著,但是财政投入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另外,修正和传统收敛模型均显示,2003-2007年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呈现明显的不收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型经济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修正β收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全球股票价格指数宏观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潘荣翠 张鑫 +1 位作者 韩跃红 尚朝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基于全球41个地区的2008—2010年数据,论文建立各地区股票指数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国际储备、贸易总额之间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全球视角对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基于全球41个地区的2008—2010年数据,论文建立各地区股票指数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国际储备、贸易总额之间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全球视角对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票指数具有显著空间集聚作用,与制度空间因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股票价格指数 宏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回归模型选择的反思 被引量:60
8
作者 姜磊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6,共7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这里旨在重新思考和探讨这两种空间回归模型的选择,结论为:Moran’s I指数可以用来判断回归模型后的残差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在实证分析中,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判断两... 空间计量经济学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这里旨在重新思考和探讨这两种空间回归模型的选择,结论为:Moran’s I指数可以用来判断回归模型后的残差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在实证分析中,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判断两种模型优劣是最常见的做法。然而,该检验仅仅是基于统计推断而忽略了理论基础,因此,可能导致选择错误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空间误差模型经常被选择性遗忘,而该模型的适用性较空间滞后模型更为广泛;实证分析大多缺乏空间回归模型设定的探讨,Anselin提出三个统计量,并且,如果模型设定正确,应该遵从Wald统计量>Log likelihood统计量>LM统计量的排列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拉格朗日乘子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康继军 王卫 傅蕴英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40,共8页
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在整个样本区间与GDP、资本和劳动一样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自相... 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在整个样本区间与GDP、资本和劳动一样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证实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制度溢出效应。因此,在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必须考虑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证实,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市场化进程在1998-2001年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6.2%,在2002-2005年阶段约为10.8%,这表明了市场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年来的贡献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效应 制度溢出 市场化指数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素及空间传染效应的实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53-156,共4页
文章通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邻近省域地方债务风险的空间传染效应。结果显示,邻近省域之间的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传染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负,固定资产投资、金融... 文章通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邻近省域地方债务风险的空间传染效应。结果显示,邻近省域之间的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传染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负,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支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正;邻近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金融机构贷款及忽略掉的其他随机因素均对本地区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影响因素 空间传染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基金对地区经济发展 及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成程 李惟韬 阳世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依据中国282个城市2006-2018年政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发明专利以及城市经济的相关数据进行匹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地区经济增长、风险投资活动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可以显著促进本... 依据中国282个城市2006-2018年政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发明专利以及城市经济的相关数据进行匹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地区经济增长、风险投资活动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可以显著促进本地经济增长、风险投资以及创新活动的发展;但周边地区政府引导基金的成立与增加会对本地经济增长和风险投资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周边地区政府引导基金负向的间接效应削弱了本地政府引导基金正向的直接效应,造成政府引导基金对地区经济增长和风险投资活动总效应的显著性下降。结论对平衡地区间政府引导基金的竞争关系,加强国家对政府引导基金的监管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风险投资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城市化进程空间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6,共9页
文章在修正传统城市化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重庆各区县城市化进程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1998-2008年间重庆市各地区城市化第二产业比率指数和第三产业比率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增强;而城市... 文章在修正传统城市化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重庆各区县城市化进程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1998-2008年间重庆市各地区城市化第二产业比率指数和第三产业比率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增强;而城市化非农人口比率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逐年减弱。因此,将城市化重心转移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比单纯通过扩大城市范围、增加非农人口比例来提高城市化率更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空间集群 空间城市化模型 城市化指数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2.5指标的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估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25,共5页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138个城市截面数据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扩展的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EKC),以PM2.5为环境指标,分析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EKC的形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截...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138个城市截面数据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扩展的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EKC),以PM2.5为环境指标,分析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EKC的形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截面数据模拟出的EKC曲线呈现"倒U形",EKC假说在我国城市尺度得到证实;第二产业比重、人口密度、汽车保有量等与环境污染呈现正相关;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区域发展,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以及多城市联合治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PM2.5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