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1,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认识,促进其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实证研究中的规范应用,文章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技术、模型体系及拓展、国内应用现状、不足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分析与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未来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应在技术理论研究、模型应用体系,及方向上进行不断推进,以提升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模型设定与选择 模型估计 空间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被引量:103
2
作者 郑长德 刘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6,共7页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而次之的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部的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西南地区;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集群效应,如环渤海地区就表现出高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而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却表现出低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高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低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性较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约为0.8左右,说明在未来的短时间内很难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可云 杨孟禹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1,共17页
中国未来发展中,可能会大量涉及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应用,如城乡人口流动问题、土地使用方式变化对空间模式的影响等。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在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存在片面选择模型、对最新模型应用较少等诸多问题。根据学科逻辑,回... 中国未来发展中,可能会大量涉及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应用,如城乡人口流动问题、土地使用方式变化对空间模式的影响等。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在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存在片面选择模型、对最新模型应用较少等诸多问题。根据学科逻辑,回顾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进一步梳理其理论脉络,对促进空间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有重要意义。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空间计量建模过程中的空间效应检验、权重设定、模型估计等方面知识点,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空间计量模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概念不清、方法混淆及误导讹传等现象。最后指出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区域经济研究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压力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28
4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2-1077,共6页
21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迅猛而粗放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倍增,这给能源生产和供给带来巨大压力。由于产业结构和区位的异同,各省的能耗呈现空间异质和空间趋同;部分能耗通过空间效应来解释,可以改正传统能耗... 21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迅猛而粗放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倍增,这给能源生产和供给带来巨大压力。由于产业结构和区位的异同,各省的能耗呈现空间异质和空间趋同;部分能耗通过空间效应来解释,可以改正传统能耗模型的估计偏差。采用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将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纳入到STIRPAT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省域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人口、社会富裕度和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费皆为正相关,随着人口、社会富裕度和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逐渐增加。适当地控制人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以及节能降耗均能缓解能源压力,同时制定差异化的区域能源消费调控措施也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STIRPAT模型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5
作者 方超 沈豪 熊筱燕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6,共14页
利用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评价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与空间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产出的技术效率(TE... 利用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评价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与空间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产出的技术效率(TE)具有时间可变性,并且其变动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一致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性收入均能优化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与市场投入每上升1单位值,可分别将产出效率提高47.8%与15.8%,并且两种投入的结构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产生了互补或替代的作用;政府与市场投入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全域自相关性,但局域自相关性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性收入每上升1单位值,可分别将临近省域学前教育的产出效率提高28%与8.7%,不过地方政府之间的"锦标赛"现象在间接效应中造就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政府应稳步增加学前教育投入,尤其应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引导和规范民营资本的运作,创新学前教育供给模式,在提升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切实保障"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经费投入 资源配置效率 空间计量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健 焦兵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1期3-8,共6页
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空间计量经济学也从边缘走向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流。重点对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设立包括空间横截面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空间离散数据模型进行讨论,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法、... 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空间计量经济学也从边缘走向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流。重点对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设立包括空间横截面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空间离散数据模型进行讨论,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矩估计法等进行分析,对模型检验方法包括Moran’s I方法和LM/RS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该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模型设立 模型估计 模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农村饮水安全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万坤扬 于淑娟 胡其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39,共4页
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浙江省各地市之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浙江农村饮水安全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人均纯收入、饮水工程投资和因水质... 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浙江省各地市之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浙江农村饮水安全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人均纯收入、饮水工程投资和因水质污染造成的未达标人口比例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平,且因水质污染造成的未达标人口比例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Moran'sI指数 空间计量经济学 空间误差模型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工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姚德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省域的工业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对我国工业集聚在省域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进行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工业集聚 经济地理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玉龙 孙向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5-51,共7页
文章回顾、总结和评价了度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经济学方法,发现作为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新晋分支,空间计量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度量和解释是相对系统和全面的,能够有效改善实证研究的效果。但是尽管如此,在度量(或解释)经济单元的空间效应方面,... 文章回顾、总结和评价了度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经济学方法,发现作为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新晋分支,空间计量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度量和解释是相对系统和全面的,能够有效改善实证研究的效果。但是尽管如此,在度量(或解释)经济单元的空间效应方面,目前的研究未能充分理解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作用机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从理论和方法角度对空间计量解释空间溢出效应的机制进行阐述,找出待改进之处,为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度量空间溢出效应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学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关系之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智新 梁翠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7,共7页
依据31个省域数据,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在地理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随机分布,而是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 依据31个省域数据,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在地理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随机分布,而是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在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效、降低刑事犯罪率的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刑事错案率对刑事犯罪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错案 刑事犯罪 空间计量经济学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河南高速公路网收费优化分析
11
作者 苏敬勤 宋华东 姜照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3,共4页
现行高速公路网收费建模和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对高速公路网络中的各条线路之间的反馈关系研究不够。对此,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思想方法与Hopfield神经网络方法结合起来建立河南高速公路网收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收费最优化... 现行高速公路网收费建模和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对高速公路网络中的各条线路之间的反馈关系研究不够。对此,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思想方法与Hopfield神经网络方法结合起来建立河南高速公路网收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收费最优化条件下轿车流量、客车流量与各线路的空间连接强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提出河南高速公路网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河南高速公路网 收费模型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城乡建设用地演变研究——以毕节市为例
12
作者 陈笑筑 王博 陈笑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970-15972,共3页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对毕节市规划基期和规划末期的城乡建设用地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对比分析规划前后毕节市41个乡镇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和演变特征。Getis-Ord Gi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毕节市东北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冷点区将逐渐消失...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对毕节市规划基期和规划末期的城乡建设用地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对比分析规划前后毕节市41个乡镇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和演变特征。Getis-Ord Gi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毕节市东北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冷点区将逐渐消失,热点区的重心将逐步从中部区域转移到中东部区域;毕节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乡建设用地会愈发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将明显显现出来,符合当前毕节市发展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空间计量经济学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区域经济中的非嵌套检验应用
13
作者 吴传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对区域内经济的增长特征描述非常准确,对体现经济的空间结构有很大帮助。从传统意义上讲,空间计量通常会设定一个固有的嵌套检验模式,将数据引入该模式来进行数据分析。但是这种嵌套检验模式无论是在模型假设上,还是...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对区域内经济的增长特征描述非常准确,对体现经济的空间结构有很大帮助。从传统意义上讲,空间计量通常会设定一个固有的嵌套检验模式,将数据引入该模式来进行数据分析。但是这种嵌套检验模式无论是在模型假设上,还是在数据引入上都存在很多障碍和不足。非嵌套检验是一种新型模拟检验模式,这种模式的可行性要高于嵌套检验模式。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证分析探讨非嵌套检验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区域经济非嵌套检验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古恒宇 揭阳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4,共9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空间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在人文经济地理、公共财政、国际贸易、环境经济等领域应用广泛,且影响力持续增加。该文对西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空间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在人文经济地理、公共财政、国际贸易、环境经济等领域应用广泛,且影响力持续增加。该文对西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沿革、关键技术和方法、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发现未来西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在理论方面是矩阵指数空间模型、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和贝叶斯方法,在应用方面,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异质性、区域内经济收敛的空间外部性、时空动态模型中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结构模型和非参数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推进。未来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应在理论空间计量上提升国际影响力,更准确地利用空间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展开实证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政策,讲好经济现象地理空间效应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空间计量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宏锐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本文采用了197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本文提出理论假说:贸易开放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而空间相关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作用。接着本文... 本文采用了197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本文提出理论假说:贸易开放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而空间相关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作用。接着本文验证了上述假说,并得出结论,认为贸易开放增大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空间相关性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从其他的控制变量结果来看,地区的经济实力、金融服务业水平、地区工业发达程度、地方政府支出水平及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的提高均会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劳动投入水平的提高则会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计量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143
16
作者 邱均平 沈恝谌 宋艳辉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2期26-37,共12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所在,并且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国内外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过程]本文选取CNKI和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来源,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学科2008-...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所在,并且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国内外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过程]本文选取CNKI和Web of Science作为数据来源,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学科2008-2017年的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 Speace从年代分布、关键词、期刊、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外的研究热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准,在研究涉及的领域广度和深度方面,国内略落后于国外,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各类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可能会是今后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空间计量经济学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76
17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3期93-98,共6页
能源消费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很少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及特别缺乏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状,以省域为空间样本,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 能源消费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很少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及特别缺乏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状,以省域为空间样本,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05年中国省域的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能源消费行为受到本地能源消费和相邻省域的能源消费的共同影响,经济增长对省域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人口增长的正向作用也不容忽视,但是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未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弹性系数不显著为正),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能源消费政策和价格调控措施时,必须考虑到空间作用机制对能源消费的差异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 能源价格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投资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解垩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6期88-92,共5页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1997-2004年30个省的政府卫生投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投资具有空间溢出作用,这种作用在逐年增强;政府卫生投资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地方政府之间有"邻里模仿"行动;政府...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1997-2004年30个省的政府卫生投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投资具有空间溢出作用,这种作用在逐年增强;政府卫生投资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地方政府之间有"邻里模仿"行动;政府卫生支出不是"奢侈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卫生支出 空间计量经济学 邻里模仿 互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勇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3-165,共3页
FDI、产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FDI也是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且FDI还通过技术溢出推动着东道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有必要将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三者的交互影响。本文... FDI、产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FDI也是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且FDI还通过技术溢出推动着东道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有必要将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三者的交互影响。本文构建了FDI、产业集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我国2004-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邻近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相互影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DI和产业集聚分别通过就业效应、投资效应和科技创新效应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省份通过引进外资,不仅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还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升级;产业集聚则通过技术溢出、专业化分工以及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优化了经济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产业集聚 经济发展方式 空间计量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2005-2007
20
作者 徐承红 张超 《山东经济》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 基于2005-2007年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省域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省域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依赖,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不仅受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相邻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外贸出口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装备制造业 扩散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