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Ⅱ)——刚度及验证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53,共12页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及内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梁-壳混合模型对影响组合框架梁等效刚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提出组合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及内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梁-壳混合模型对影响组合框架梁等效刚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提出组合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随后采用不同参数的规则和非规则组合框架体系模型充分验证该文建议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建议的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梁框架全杆系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结构的自振周期、地震层剪力、侧移、层间位移、组合梁内力等,而忽略楼板空间组合作用会高估结构自振周期、低估结构地震剪力、高估结构侧移和层间位移、低估组合梁内力等。最后选取5个国内外已报道的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对前文和该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议的相关设计公式可在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中合理地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结构抗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框架
楼板
空间组合作用
刚度
试验验证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Ⅰ)——极限承载能力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9-50,共12页
楼板的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抗侧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是设计中最为关心的两项基本性能,该文重点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首先建立边节点弹塑性精细有限元局部模型,研究极限状态下影...
楼板的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抗侧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是设计中最为关心的两项基本性能,该文重点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首先建立边节点弹塑性精细有限元局部模型,研究极限状态下影响梁端楼板贡献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提出用于计算组合框架梁端极限正负弯矩的楼板有效宽度简化计算公式,并和精细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充分对比,具有良好的精度。该文提出的简化公式对于边节点和中节点均适用。最后,采用该文建议的有效宽度计算公式计算梁端极限弯矩,并和精细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框架
楼板
空间组合作用
设计方法
极限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永梅
王浩
+1 位作者
李玉占
王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1187,共7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楼板空间作用的梁-分层壳混合有限元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增量分析,揭示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楼板空间作用的梁-分层壳混合有限元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增量分析,揭示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楼板对梁产生增强作用,在地震作用下使结构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力增大、结构周期和位移反应减小,但是考虑楼板组合作用的框架延性、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会降低,甚至可能改变结构预期的"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组合
楼板
梁-分层壳混合模型
空间组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Ⅱ)——刚度及验证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53,共12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20287)
文摘
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抗侧刚度及内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梁-壳混合模型对影响组合框架梁等效刚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提出组合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随后采用不同参数的规则和非规则组合框架体系模型充分验证该文建议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建议的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梁框架全杆系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结构的自振周期、地震层剪力、侧移、层间位移、组合梁内力等,而忽略楼板空间组合作用会高估结构自振周期、低估结构地震剪力、高估结构侧移和层间位移、低估组合梁内力等。最后选取5个国内外已报道的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对前文和该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议的相关设计公式可在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中合理地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结构抗侧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组合
框架
楼板
空间组合作用
刚度
试验验证
设计方法
Keywords
composite frame
slab
spatial composite effect
stillness
experimental veratication
design method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8.0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Ⅰ)——极限承载能力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9-50,共12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1)
文摘
楼板的空间组合作用对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抗侧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是设计中最为关心的两项基本性能,该文重点研究楼板空间组合作用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首先建立边节点弹塑性精细有限元局部模型,研究极限状态下影响梁端楼板贡献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提出用于计算组合框架梁端极限正负弯矩的楼板有效宽度简化计算公式,并和精细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充分对比,具有良好的精度。该文提出的简化公式对于边节点和中节点均适用。最后,采用该文建议的有效宽度计算公式计算梁端极限弯矩,并和精细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精度较高。
关键词
组合
框架
楼板
空间组合作用
设计方法
极限承载能力
Keywords
composite frame
slab
spatial composite effect
design method
ultimate loading capacity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8.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永梅
王浩
李玉占
王成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1187,共7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2008)~~
文摘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楼板空间作用的梁-分层壳混合有限元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增量分析,揭示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楼板对梁产生增强作用,在地震作用下使结构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力增大、结构周期和位移反应减小,但是考虑楼板组合作用的框架延性、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会降低,甚至可能改变结构预期的"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
关键词
钢框架
组合
楼板
梁-分层壳混合模型
空间组合作用
Keywords
steel frame
composite slab
beam-stratified shell mixed model
spatial composite effect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Ⅱ)——刚度及验证
陶慕轩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楼板空间组合作用的组合框架体系设计方法(Ⅰ)——极限承载能力
陶慕轩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李永梅
王浩
李玉占
王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