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邹璇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
出处
《西部论坛》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目前空间经济学正处在群雄纷起时期,研究角度不同、形式千差万别,以至于学者们难以在研究方法上达成共识,给初学者带来很大困惑,不利于学科研究的深入推进和推广。本文意在简化前期文献繁杂的理论推导过程,从中抽出一些能为学者们共同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规范其研究方法,促使其广泛深入地融入主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是:设定收益递增和初始区域对称等前提,基于效用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原则,遵循产品多样化理论和垄断竞争理论,在D-S框架下运用"冰山"技术分析要素、产业和贸易的空间动态演化过程。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可向有空间维度的传统经济学、空间实证经济学、空间福利经济学三个方向拓展。
-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研究范式
空间维度
传统经济学
空间实证经济学
空间福利经济学
核心-边缘模式
D-S分析框架
-
Keywords
spatial economics
main economics
research pattern
spatial dimension
traditional economics
spatial empirical economics
spatial welfare economics
core-edge mode
D-S analysis framework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空间创新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余斌
曾菊新
罗静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6-30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5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05JJDZH232)资助
-
文摘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的"边缘化";城乡互动发展模式是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理性选择;通过空间结构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城乡互动发展。空间福利经济学研究空间消费形态与空间效用分配之间的关系;基于空间福利经济学的区域空间结构创新意在寻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优化和层次提升,以实现空间公平与总体效率兼容发展。在中国城镇非密集地区城乡发展的空间创新过程中,政府的空间安排塑造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架构,企业的区位选择构成区域空间结构创新的基本推动力量。
-
关键词
城镇非密集地区
城乡互动发展
空间结构创新
空间福利经济学
-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spatial structural innovation
Spatial Welfare Economy
non- dense-town region
-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