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BaTiO_3作为填料改善聚乙烯的空间电荷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明 尹毅 屠德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7,103,共5页
针对高压、超高压直流塑料电力电缆中存在的空间电荷效应,以强极性材料BaTiO3 作填料,用电声脉冲法装置,详细研究了填料含量对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讨论了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BaTiO3... 针对高压、超高压直流塑料电力电缆中存在的空间电荷效应,以强极性材料BaTiO3 作填料,用电声脉冲法装置,详细研究了填料含量对聚乙烯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讨论了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BaTiO3 质量分数为1 % 左右时,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几乎可完全清除,提高了聚乙烯的直流短路击穿电场强度,根据直流预压电压的极性,其提高率在12 % ~16 %之间,略微提高了试样的正负极性的直流击穿电场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空间电荷效应 钛酸钡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树冠静电喷雾的空间电荷效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舒朝然 詹敏 +2 位作者 盛茂领 陈国发 林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风送静电喷雾机为例,描述了杀虫剂药液被气流剪切式喷嘴雾化时雾滴的诱导充电过程,建立了一个树冠静电喷雾过程的电子—机械简化模型,用于分析雾滴沉积过程中作用于荷电雾滴的静电力(镜像力、空间电荷力和空间电荷引力)和机械力(重力... 以风送静电喷雾机为例,描述了杀虫剂药液被气流剪切式喷嘴雾化时雾滴的诱导充电过程,建立了一个树冠静电喷雾过程的电子—机械简化模型,用于分析雾滴沉积过程中作用于荷电雾滴的静电力(镜像力、空间电荷力和空间电荷引力)和机械力(重力和拉力)。静电力的相对大小是通过与机械力的力比值作比较的,50μm和100μm两种充电雾滴的典型的力比值说明空间电荷引力在雾滴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 静电喷雾 雾滴沉积 静电力 空间电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能量角度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对变像管条纹相机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顾礼 宗方轲 +3 位作者 李翔 张敬金 张驰 杨勤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3,共7页
基于飞秒条纹相机系统和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设计需求,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在阴栅加速区光电子能量、角度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对光电子时间弥散和能量弥散的影响。确定了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入射光电阴极时,光电子六种初始能量分布的... 基于飞秒条纹相机系统和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设计需求,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在阴栅加速区光电子能量、角度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对光电子时间弥散和能量弥散的影响。确定了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入射光电阴极时,光电子六种初始能量分布的时间弥散精确值。分析了光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加速电场和时间弥散的关系。发现了电子脉冲在加速区轴向速度的线性啁啾、能量弥散变化和在自由区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相机 能量分布 空间电荷效应 蒙特卡罗方法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强 陈泽祥 +2 位作者 朱炳金 王小菊 于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7-572,共6页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方法成功制备以碳纳米管束为单元的场致发射阵列,获得很好的场致发射电流发射特性,在电流密度较大时,发现I-V特性偏离由Fowler-Nordheim公式计算出的结果。采用Electron Beam Simulation(EBS)软件...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方法成功制备以碳纳米管束为单元的场致发射阵列,获得很好的场致发射电流发射特性,在电流密度较大时,发现I-V特性偏离由Fowler-Nordheim公式计算出的结果。采用Electron Beam Simulation(EB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在电流密度较低时,I-V特性能很好与F-N公式吻合。但碳纳米管尖端电流密度大于106A/cm2时,碳纳米管尖端处的有效电场强度受空间电荷的影响比较明显,进而对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显现出不可忽略的影响,此时碳纳米管的发射电流密度开始受到空间电荷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碳纳米管 场致发射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勇 周晓国 +2 位作者 赵英国 刘世林 马兴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在分子多光子电离实验中,发现母体离子的飞行时间(TOF)质谱峰随激光强度的提高而展宽,此现象归因于离子团内离子间库仑排斥作用的空间电荷效应.为从理论上解释此现象,尝试了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进行推演,得到飞行时间质谱峰的半高全宽(... 在分子多光子电离实验中,发现母体离子的飞行时间(TOF)质谱峰随激光强度的提高而展宽,此现象归因于离子团内离子间库仑排斥作用的空间电荷效应.为从理论上解释此现象,尝试了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进行推演,得到飞行时间质谱峰的半高全宽(FWHM)与激光能量、样品气体的分压比、电极板的总电压、离子质量及所采用的透镜聚焦焦距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所得的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 库仑膨胀 空间电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加速管中强流空间电荷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殷学军 夏佳文 +5 位作者 刘振灏 武军霞 刘伟 杨建成 刘勇 夏国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0-776,共7页
对一种工业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 (4 5 0kW )的加速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作了 5点假设 ,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模型的束内外径向电位分布、空间电荷对轴上电位的影响 ,以及空间电荷力对束流传输的影响等进行了理论分析 ,得到了束内径向电位分... 对一种工业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 (4 5 0kW )的加速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作了 5点假设 ,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模型的束内外径向电位分布、空间电荷对轴上电位的影响 ,以及空间电荷力对束流传输的影响等进行了理论分析 ,得到了束内径向电位分布。结果表明 :束流内部径向电位沿径向均呈抛物线变化 ,并在轴上达到最小值 ;而空间电荷产生的束内电场与半径呈线性变化 ;空间电荷不仅会引起轴上电位的跌落 ,而且对束流有发散作用 ,特别是在电子速度较低时更为明显。在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后 ,强流静电加速管的电场设计关键在加速管的前端 ,与弱流加速管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空间电荷效应 强流电子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像管相机中空间电荷效应的统计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超 康轶凡 唐天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7-1391,共5页
从Boltzmann积分微分方程出发推出了保守势场中电子数密度按势能的分布规律,即Boltz-mann统计分布。以此为基础,从统计动力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变像管相机中超短电子脉冲内部的空间电荷效应,通过求解Poisson方程得出了表征空间电荷效应... 从Boltzmann积分微分方程出发推出了保守势场中电子数密度按势能的分布规律,即Boltz-mann统计分布。以此为基础,从统计动力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变像管相机中超短电子脉冲内部的空间电荷效应,通过求解Poisson方程得出了表征空间电荷效应的两个特征参量:空间电荷密度分布函数和速度分布函数,并对其按电位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讨论。结果表明,限制变像管中的低电位区域和其中光电子脉冲从高电位向低电位传输的区域都将有助于优化整个变像管的性能。同时也重新讨论了光电阴极附近强加速场对光电子脉冲时间弥散的抑制作用,最终确定了其物理机制为不等位区间中电子脉冲空间分布的高度集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变像管相机 空间电荷效应 Boltzmann积分微分方程 POISSON方程 时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电荷效应对阴极微凸起热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钧 刘国治 林郁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99-1701,共3页
由于金属微凸起爆炸电子发射的预发射电流密度一般都超过108A/cm2,因此必须考虑其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基于金属微凸起爆炸电子发射起始过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给出了考虑预发射电流空间电荷效应的微凸起爆炸发射延迟时间随... 由于金属微凸起爆炸电子发射的预发射电流密度一般都超过108A/cm2,因此必须考虑其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基于金属微凸起爆炸电子发射起始过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给出了考虑预发射电流空间电荷效应的微凸起爆炸发射延迟时间随二极管平均电场的变化关系。与不考虑预发射电流空间电荷效应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预发射电流的空间电荷效应可以显著增加金属微凸起的爆炸发射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凸起 爆炸电子发射 预发射电流 空间电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S/LRBT优化设计及空间电荷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平 刘渭滨 +1 位作者 黄楠 王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57-60,共4页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至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的束流输运线(LRBT)传输80MeV H-束流至RCS注入点,由于较小的束流发射度和较高的峰值流强,空间电荷效应在LRBT中的影响非常显著,是引起LRBT中发射度增长和束流损失的主要因素,也...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至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的束流输运线(LRBT)传输80MeV H-束流至RCS注入点,由于较小的束流发射度和较高的峰值流强,空间电荷效应在LRBT中的影响非常显著,是引起LRBT中发射度增长和束流损失的主要因素,也是LRBT优化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TRACE 3-D程序进行带有空间电荷效应的twiss参量和消色散匹配,比较研究LRBT不同聚焦结构和不同初始束流分布条件下发射度的增长情况。对于采用Triplet结构作为标准单元的结构,研究发现,通过优化LRBT前端匹配段能有效控制发射度的增长。多粒子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峰值流强为15mA时,现有物理孔径下基本无束流损失发生。对LRBT上散束器的参数和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可减少动量散度和中心能量抖动,优化RCS注入束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发射度 散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型非晶硅太阳电池中的空间电荷效应──太阳电池光致性能衰退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林鸿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通过应用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对经高强度光辐照过的PIN型非晶硅太阳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光辐照过的PIN型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空间电荷效应主要表现在i层中正空... 通过应用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Poisson方程,对经高强度光辐照过的PIN型非晶硅太阳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光辐照过的PIN型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空间电荷效应主要表现在i层中正空间电有的增加,使电场分布向p+/i结面集中,在靠近n+/i结附近区域内出现准中性区(低场"死层"),导致有源区内光生载流子收集率的减少和电池性能因光的长期辐照而衰退,支持了光辐照下电池中电场分布的改变(空间电场效应)是引起电池性能衰退的物理机制。但在薄i层的PIN型非晶硅太阳电池中空间电荷对电池内电场调制的体效应已很微弱,这是该电池结构可获得高稳定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光致性能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电荷效应时速调管射频间隙耦合系数的理论与模拟
11
作者 黄传禄 丁耀根 +2 位作者 王勇 全亚民 谢兴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43-2247,共5页
在大功率速调管中,由于电子注电流较大,间隙距离较长,在间隙中由电子群聚产生的交流空间电荷效应不可忽略。根据传统的运动学理论来计算速调管间隙耦合系数,并没有考虑这个效应,计算的结果高于实际值。该文利用Webster去聚理论,建立了... 在大功率速调管中,由于电子注电流较大,间隙距离较长,在间隙中由电子群聚产生的交流空间电荷效应不可忽略。根据传统的运动学理论来计算速调管间隙耦合系数,并没有考虑这个效应,计算的结果高于实际值。该文利用Webster去聚理论,建立了在任意间隙场分布情况下,考虑空间电荷效应的间隙耦合系数计算模型。利用粒子模拟工具,进行了仿真模拟,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间隙耦合系数 交流空间电荷效应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uInSe_2叠层太阳能电池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12
作者 林鸿生 林罡 段开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基于pin结构的a Si:H太阳能电池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讨论了a Si/CuInSe2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 ,得出由光生空穴俘获产生的a Si:H层中正空间电荷密度的增加 ,改变了电池内部的电场分布 ,普遍抬高了a Si:H薄膜... 基于pin结构的a Si:H太阳能电池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讨论了a Si/CuInSe2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 ,得出由光生空穴俘获产生的a Si:H层中正空间电荷密度的增加 ,改变了电池内部的电场分布 ,普遍抬高了a Si:H薄膜中的电场强度 ;在光照射下 ,空间电荷效应不会给a Si/CuInSe2 叠层结构中的a Si:H薄膜带来准中性区 (低场“死层”) ,没有发生光诱导性能衰退 .分析结果显示a Si/CuInSe2 叠层结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硒化合物 空间电荷效应 太阳能电池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磁场回旋速调管的空间电荷效应
13
作者 蒋华北 孙雁 于善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64-569,共6页
本文建立了考虑直流空间电荷效应和交流空间电荷效应的低磁场(大回旋半经)回旋速调管扰动理论。在漂移区中考虑直流空间电荷场的影响。我们发现电子运动在该区服从一振荡方程;进一步在输出腔中计及了交流空间电荷场对注一波换能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考虑直流空间电荷效应和交流空间电荷效应的低磁场(大回旋半经)回旋速调管扰动理论。在漂移区中考虑直流空间电荷场的影响。我们发现电子运动在该区服从一振荡方程;进一步在输出腔中计及了交流空间电荷场对注一波换能的影响。文中求得了相应的电子群聚、注一波互作用功率及增益的表达式,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磁场(大回旋半经) 回旋速调管 空间电荷效应 振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非均匀密度分布束团的空间电荷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银宝 傅世年 +1 位作者 黄志斌 张振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采用直线加速器中的有限圆柱空间电荷模型,推导得出了电荷束团的纵向密度分布为水袋型和抛物线型与横向密度分布为均匀(K-V)型、水袋型、抛物线型及高斯型等各种组合非均匀密度分布的空间电荷场公式,藉以考察束团的非线性空间电... 采用直线加速器中的有限圆柱空间电荷模型,推导得出了电荷束团的纵向密度分布为水袋型和抛物线型与横向密度分布为均匀(K-V)型、水袋型、抛物线型及高斯型等各种组合非均匀密度分布的空间电荷场公式,藉以考察束团的非线性空间电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分布 空间电荷效应 束流 电荷密度
全文增补中
对电子束聚焦中空间电荷效应的解析
15
作者 李春旭 蒋彩云 王德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介绍了空间焊接中空间电荷效应对空间电子束聚焦的影响,提出了计算电子枪主透镜区空间电荷密度的流管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通过编程计算表明这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从而为设计空间电子束焊枪的电聚焦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电子束聚焦 空间电荷效应 流管法 电荷密度 计算机辅助设计 电子束焊 透镜电场 自洽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M泊松方程求解的空间电荷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义章 秦斌 樊明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19-1723,共5页
为了模拟强束流在加速器及其传输线中的行为,用C++语言开发了一种包含空间电荷效应的多粒子跟踪程序(PTP-SC),它在经典的PIC方法基础上,基于边界元法(BEM)和非等距的网格求解泊松方程。束流在自由空间分布的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保持较好... 为了模拟强束流在加速器及其传输线中的行为,用C++语言开发了一种包含空间电荷效应的多粒子跟踪程序(PTP-SC),它在经典的PIC方法基础上,基于边界元法(BEM)和非等距的网格求解泊松方程。束流在自由空间分布的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保持较好的一致性。给出了一条注入线的模拟计算结果,并与ORBIT,TRACE 3-D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程序与采用数值方法的ORBIT程序的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程序可用于直线加速器及回旋加速器中的空间电荷效应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边界元法 网格 注入线 泊松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离子阱内空间电荷效应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华 张小华 +1 位作者 肖瑞林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离子阱内存储的大量离子之间会有强烈的库仑相互作用,导致所谓的空间电荷效应,它一直是质谱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本工作根据三维离子阱内的离子分布情况,假设离子在三维离子阱的中心区域呈近似于球对称的高斯分布,通... 离子阱内存储的大量离子之间会有强烈的库仑相互作用,导致所谓的空间电荷效应,它一直是质谱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本工作根据三维离子阱内的离子分布情况,假设离子在三维离子阱的中心区域呈近似于球对称的高斯分布,通过求解阱内电场所对应的电势函数满足的泊松方程,得到这个球对称高斯分布的离子云所产生的电场解析表达式,在小振动近似下,得到离子运动的久期(secular)频率与阱内离子数目的理论关系。通过进一步应用Mathematica数学模拟软件,计算模拟了不同久期运动频率的离子在不同个数的离子所组成的离子云排斥作用下的久期主频率的移动。计算结果与小振动近似下的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由于离子阱的质量分析是通过改变离子偶极激发电压实现的,这种频率移动将对离子被激发逸出的电压值产生影响,最终影响离子阱质谱质量分析的准确度。因此,用离子阱质谱进行离子分析时,通过减少存储的离子数以减少空间电荷效应,或根据离子数对质谱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 空间电荷效应 频率位移 质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S 直线加速器空间电荷效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月 王生 +2 位作者 彭军 苑尧硕 姚泽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3-780,共8页
本文利用三维空间电荷效应程序IMPACT-Z对直线加速器中的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从单粒子动力学和多粒子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束流在不同峰值流强下的发射度变化。在15mA流强下,比较了束流初始失配对束流发射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横向失... 本文利用三维空间电荷效应程序IMPACT-Z对直线加速器中的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从单粒子动力学和多粒子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束流在不同峰值流强下的发射度变化。在15mA流强下,比较了束流初始失配对束流发射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横向失配对发射度束流品质影响更大,实际调束过程中应保证束流失配因子不超过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失配因子 误差效应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纸特性和极性反转对油纸绝缘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长云 冀章 闫宏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708-4718,共11页
油纸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效应将畸变绝缘介质内部的电场,进一步影响其老化和击穿等电气特性。在直流电场、复合电场及极性反转等复杂工况下,换流变压器内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效应将更为突出。基于双极性电荷输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 油纸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效应将畸变绝缘介质内部的电场,进一步影响其老化和击穿等电气特性。在直流电场、复合电场及极性反转等复杂工况下,换流变压器内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效应将更为突出。基于双极性电荷输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绝缘材料厚度、老化状态和极性反转等关键因素对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绝缘纸厚度的变化不改变空间电荷密度曲线中正/负电荷区的极性偏移特性,但厚度变小缩短或消除了零电荷区;绝缘纸老化程度的加深,其电荷陷阱及深陷阱数目均会增多,这一方面加强了空间电荷效应的极性偏移,另一方面使得正电荷区呈变小趋势,从而使绝缘纸内电场畸变加剧;极性反转工况下,绝缘纸中陷阱电荷的脱陷或复合均需一定的时间滞后,使得净空间电荷密度曲线的负/正电荷区呈现初值不对称和沿介质厚度方向分布均不对称的特征,致使绝缘纸内部电场畸变愈发严重。研究结果可以为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设计与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油纸绝缘 极性反转 陷阱理论 电场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Ⅲ dE/dx中空间电荷效应修正
20
作者 刘颖 曹学香 +2 位作者 何康林 李卫东 顾运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0-1114,1247,共6页
dE/dx在物理分析中是粒子鉴别一个非常重要的量,要求测量值必须是对电离强度的无偏估计。所以对空间电荷效应做出修正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对不同βγ范围的各种粒子以及不同高压下的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修正。检验结果表明,空间电荷效应... dE/dx在物理分析中是粒子鉴别一个非常重要的量,要求测量值必须是对电离强度的无偏估计。所以对空间电荷效应做出修正是非常必要的。论文对不同βγ范围的各种粒子以及不同高压下的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修正。检验结果表明,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非常明显,修正后的结果增加了dE/dx粒子鉴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效应 dE/dx 漂移室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