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峰丛洼地石漠化区乡村聚落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
1
作者 林广 王妍 +3 位作者 王蕾 刘云根 徐劲成 林品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58,共11页
[目的]为探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乡村聚落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方法]基于PLUS模型预测2035年经济发展情景、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乡村聚落分布,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识别乡村聚落的形态学特征,采用景观格... [目的]为探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乡村聚落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方法]基于PLUS模型预测2035年经济发展情景、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乡村聚落分布,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识别乡村聚落的形态学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综合动态度和Ripley K函数方法,实现对乡村聚落过去-现在-未来的形态学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分析。[结果]1)1990—2022年乡村聚落面积呈上升趋势,面积增加6.09 km^(2),数量由366增加至1253。核心与边缘是研究区内的优势乡村聚落类型,其面积分别增加1.90、1.51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孤岛和分支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其面积分别增加1.07、1.15 km^(2)。2)乡村聚落类型的复杂性、丰富程度和破碎化程度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乡村聚落类型1990—2000年发育最为平缓,2010—2022年发育最为剧烈,乡村聚落类型扩张主要发生在兴街村和老街村及周边地区;乡村聚落类型在研究尺度内都表现出集聚趋势,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聚集特征减弱且城镇化过程空间尺度缩小。3)3种情景下,乡村聚落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其面积分别为11.42、7.68、9.14 km^(2);核心是研究区内绝对优势类型,其面积分别增加4.02、2.60、3.14 km^(2),乡村聚落类型在空间尺度上呈集聚分布,并且生态保护情景抑制乡村聚落的扩张。[结论]研究区乡村聚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乡村聚落的扩张主要表现在核心扩张上,而孤岛的扩张则是加剧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并且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聚落逐渐聚集在较小的空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洼地 乡村聚落 形态学特征 空间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