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陆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演变
被引量:39
- 1
-
-
作者
魏伟
石培基
魏晓旭
周俊菊
颉斌斌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36-2648,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8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6RJZA129)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YB14032)
-
文摘
以中国2853个县(区)的GDP数据和全国1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ESV、YEEH和EEHC模型,依据ESV和GDP单位面积变化计算中国陆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并借助Arc GIS 10.1平台对YEEH和EEHC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以此揭示中国陆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关关系和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陆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逐渐好转,呈现出东北地区好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好于中、东部地区的空间格局,反映出当面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之间总体上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中国陆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状态从1980年的低于均值聚集模式发展变化到2010年的高—低两种聚集模式共同分布;(3)中国陆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度当前整体上趋于好转,但在区域分布上空间差异较为明显,西部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需大力发展经济,而东中部地区则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持与修复,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
关键词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
空间演变模式
中国陆地
-
Keywords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oordination
special evolution pattern
China
-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