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出租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自荷 王振 吴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年第2期351-356,共6页
为研究晚高峰出租车需求影响因素以实现对晚高峰出租车需求的精准预测,利用西安市出租车GPS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和地图匹配,得到以交通小区为单位的出租车需求并对其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出租车需求与其他交通方式设施供给之间... 为研究晚高峰出租车需求影响因素以实现对晚高峰出租车需求的精准预测,利用西安市出租车GPS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和地图匹配,得到以交通小区为单位的出租车需求并对其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出租车需求与其他交通方式设施供给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晚高峰出租车需求的空间滞后模型.结果表明,空间滞后模型在拟合优度和系数解释上均优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且出租车需求与地铁可达性、公共停车场供给和公交车供给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GPS 需求预测 空间滞后模型 地铁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适应权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权矩阵构造及模型估计
2
作者 梅长林 王琪 续秋霞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6-908,共13页
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中,空间权矩阵的设置对模型的估计结果有重要影响,如何确定合理的空间权矩阵一直是空间数据建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构造了一种具有更好自适应性和可解释性的含调节参数的距离衰减空间权矩阵,建立了一种具有新的... 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中,空间权矩阵的设置对模型的估计结果有重要影响,如何确定合理的空间权矩阵一直是空间数据建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构造了一种具有更好自适应性和可解释性的含调节参数的距离衰减空间权矩阵,建立了一种具有新的空间滞后项的空间滞后模型及其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一步,通过模拟实验和实例分析说明了最大似然估计的精确性以及所构造的空间权矩阵在拟合因变量空间自相关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权矩阵 空间滞后模型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城市用地结构与空气质量关联性研究——以粤闽浙三省市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虹 李超骕 曾献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文章以粤闽浙三省204个市县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空气质量指数(AQI)时空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形态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粤闽浙三省年空气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北高... 文章以粤闽浙三省204个市县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空气质量指数(AQI)时空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形态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粤闽浙三省年空气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空气污染热点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北部、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空气质量较好的冷点主要在福建省东北部。(2)季节尺度上,AQI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3)回归模型显示:城市用地结构越均衡越能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对空气质量改善作用不明显;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市、县,空气质量越容易得到改善,且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效应优于县城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交通因子、建成区用地规模对空气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夏季高温将加剧空气污染;年最高温平均值、年降水总量、植被覆盖指数对空气质量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时空特征 土地利用混合度 空间滞后模型(SLM) 市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4
作者 许先普 李夏婉 《城市学刊》 2024年第5期26-37,共12页
产业集聚作为连接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桥梁,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探究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十分重要。运用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探... 产业集聚作为连接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桥梁,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探究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十分重要。运用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探究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碳排放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多样化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存在负相关关系;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强化区域联防联治,实现绿色低碳共赢;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推动产业多样化集聚;倡导新型减排理念,多要素协同推进减污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碳排放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对经济高质量空间溢出效应影响研究——基于SAR模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天宝 许世琴 王恒艺 《当代金融研究》 2021年第2期61-72,共12页
基于熵权法测算我国2004-2017年30个省市科技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变化二者... 基于熵权法测算我国2004-2017年30个省市科技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变化二者上升幅度明显,差异有所改善;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二者在经济发达地区有高—高集聚现象,在经济欠发地区有低—低集聚现象;科技金融对全国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经济发达地区正向空间效应更为显著,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水平对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效应,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经济高质量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SEM模型的购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泽 许银汝 沈蓉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4-69,共6页
目前各省市各地区房价差异性突出,本文基于空间SEM模型,选取2011-2017年安徽省各地区相关面板数据,研究居民购房影响因素。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总量和房地产投资额都影响购房销售面积。在此基础之上... 目前各省市各地区房价差异性突出,本文基于空间SEM模型,选取2011-2017年安徽省各地区相关面板数据,研究居民购房影响因素。模型分析表明,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总量和房地产投资额都影响购房销售面积。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还对各地区居民购房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居民购房需求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对居民购房需求影响相对比较低,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总量和房地产投资额是影响居民购房需求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各个地区居民购房需求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滞后模型 购房因素 居民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计量模型的汽车需求量影响因素探析
7
作者 邵丽青 尤嘉勋 左培文 《汽车工业研究》 2011年第7期2-6,14,共6页
本文在对2009年各省份汽车内需量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之后,认为各省份的汽车需求量存在空间相互影响因素,因此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以各省的汽车需求量为因变量,以影响需求量的各个因素为自变量,建立空间计量模型SLM和SEM。最后证明... 本文在对2009年各省份汽车内需量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之后,认为各省份的汽车需求量存在空间相互影响因素,因此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以各省的汽车需求量为因变量,以影响需求量的各个因素为自变量,建立空间计量模型SLM和SEM。最后证明一个省份的汽车需求量除了受该省经济、收入和道路建设的影响之外,还受邻省的经济、收入和道路建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需求量 空间计量 空间相关性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残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贾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7-53,共7页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分析模型,就我国31省份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城乡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较快提升...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分析模型,就我国31省份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城乡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较快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在相邻省份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相关性。城乡人口融合、城乡基础设施融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应实施有差别的城镇化政策,推动城乡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 关性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洋 刘吉平 徐艳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69,共4页
结合常规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经典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定量研究了榆树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土壤中碱解氮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河流、居民点、小路3个因子影响;土壤中速效磷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是... 结合常规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经典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定量研究了榆树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土壤中碱解氮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河流、居民点、小路3个因子影响;土壤中速效磷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是到居民点的距离、到小路的距离,说明速效磷的空间变异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土壤中速效钾空间变异影响因素相对复杂,水文因素、人文因素、地貌因素对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均有影响,其中地貌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中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包括湖泊、河流、大路、居民点、坡度,和速效钾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相同,但各个因素的影响相对均衡。比较两种模型发现,在土壤养分存在明显自相关的情况下,空间滞后模型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经典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省级和市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6,共7页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在空间中显著影响违法占用耕地的具体因素,为加强土地调控和土地督察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省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空...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在空间中显著影响违法占用耕地的具体因素,为加强土地调控和土地督察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省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江西省市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减少违法占用耕地,引导土地合法合理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违法占用耕地 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晶 蒋伏心 《产经评论》 2013年第1期5-14,共10页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特殊的传导机制对周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证明了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特殊的传导机制对周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证明了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银行业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且逐年递增;保险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有益"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聚集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经济”视域下黑龙江省碳排放量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婧 张静 付云鹏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2,共7页
在对黑龙江省13个地区2005-2012年碳排放量估算的基础上,利用局域Moran’s I统计量对历年碳排放量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以扩展的STIRPAT模型为基础,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观... 在对黑龙江省13个地区2005-2012年碳排放量估算的基础上,利用局域Moran’s I统计量对历年碳排放量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以扩展的STIRPAT模型为基础,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观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加速区域合作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Moran’s I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测度——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彩梅 赵树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9-84,共6页
在对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知识产出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知识产出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在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空间滞后项,构建了知识生产的空间滞后模型。通过计算经过空间过滤的全要素知识生产率,... 在对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知识产出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知识产出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在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空间滞后项,构建了知识生产的空间滞后模型。通过计算经过空间过滤的全要素知识生产率,测算出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R&D支出、R&D人员和实际利用FDI的知识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583、0.1635和0.1096。知识溢出吸收量呈"中部隆起"状,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正相关关系,并且空间集聚现象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函数 知识溢出吸收 全要素知识生产率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石云 黄海军 吴丽秀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基于广西14个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广西的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另... 基于广西14个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广西的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另外,在研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有了显著的下降;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城镇化水平对水体污染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关系之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智新 梁翠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7,共7页
依据31个省域数据,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在地理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随机分布,而是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 依据31个省域数据,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刑事错案与刑事犯罪在地理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随机分布,而是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在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效、降低刑事犯罪率的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刑事错案率对刑事犯罪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错案 刑事犯罪 空间计量经济学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对企业R&D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泽炯 任亚兵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12-416,共5页
在研究地方财政对当地企业R&D投入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基础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对2017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大中企业的R&D投入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企业R&D经费在省级行政单位间存在非常明显的集聚现... 在研究地方财政对当地企业R&D投入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基础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对2017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大中企业的R&D投入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企业R&D经费在省级行政单位间存在非常明显的集聚现象,并且呈现正向的溢出效应;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显著的创新高地,而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西北省份形成了典型的创新低地。最后,根据结论提出R&D空间投入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R&D投入 空间滞后模型 全局莫兰指数 局部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吴泽宁 黄硕俏 +1 位作者 狄丹阳 王慧亮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100,共8页
【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系统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能值理论与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及空间滞后回归模型,研究了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①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介... 【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系统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能值理论与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及空间滞后回归模型,研究了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①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介于4.01~6.10元/m^3,流域中下游价值较高;②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全局莫兰(Moran)指数为0.277 2,呈空间正向自相关特征;主要以高值集聚型(H-H)聚集在流域中下游;③农业系统水资源价值空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GDP、海拔、用水量。【结论】以价值引导水资源分配,增加流域中下游农业用水有助于提高流域整体水资源农业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水资源价值 空间自相关 空间滞后回归模型 农业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统计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安华 李军 《云梦学刊》 2018年第4期93-99,共7页
基于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互扶持效应;使用空间滞后模型的时-空效应分析时发现,在空间滞后模型的时间固定效应上,金融发展... 基于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互扶持效应;使用空间滞后模型的时-空效应分析时发现,在空间滞后模型的时间固定效应上,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空间滞后模型的空间固定效应上,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则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方法 经济增长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历史与生活性消费空间分布--以长沙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威 彭科 +1 位作者 孙亮 柳肃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空间计量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城市形态学和网爬数据,研究长沙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历史与生活性消费空间的关系。以百度街景沿街商铺长度为因变量、按历史时期划分的空间单元年代为解释变量,引入区位等控制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 以空间计量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城市形态学和网爬数据,研究长沙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历史与生活性消费空间的关系。以百度街景沿街商铺长度为因变量、按历史时期划分的空间单元年代为解释变量,引入区位等控制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生活性消费空间对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单元的响应呈U形曲线,其中工业化时期城区的生活性消费空间的规模明显低于前、后工业化两个时期城区。针对生活性消费空间低迷的区域,分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对不同时期形成的城区提出差异化的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格局已破碎化地区的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城区 生活性消费空间 城镇景观单元 空间滞后模型 长沙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及其空间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礼才 吴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2-85,共14页
新时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体育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协调的提升。测度2013-2020年31个省份体育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建立空间实证模型深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动能因... 新时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体育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协调的提升。测度2013-2020年31个省份体育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建立空间实证模型深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动能因素。研究表明: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但整体呈失调状态且存在明显的省域异化和空间正相关特征。体育市场需求、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高度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源于本地,邻地促进作用较微弱。体育产业要稳增长、提质量,逐步推进产业发展区域协同;贯彻供给优化战略以缓解体育消费供需失衡,提升体育实体经济的要素利用率和生产率水平,满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