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的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及其与传统准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邵生俊 张玉 +1 位作者 陈昌禄 邵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7-585,共9页
土的抗剪强度与其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一般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土的剪切强度本质特性。常用的强度准则有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准则,分别对应于与大主应力呈45°+ω/2的剪切破坏面、八面体面... 土的抗剪强度与其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一般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土的剪切强度本质特性。常用的强度准则有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准则,分别对应于与大主应力呈45°+ω/2的剪切破坏面、八面体面和空间滑动面(SMP)上的剪应力比为常数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由σ1k(1/2)~3,σ2k(1/2)~3,σ3k(1/2)~3确定土单元大、中、小主应力轴交点的空间滑动面,称为σ(1/2)~3空间滑动面;建立了σ(1/2)~3空间滑动面剪应力比为常数的准则,称为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该准则在应力空间描述的强度破坏面为π平面上呈曲边三角形形态的光滑锥面。进行了Mohr–Coulomb强度准则、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Matsuoka–Nakai强度准则与Lade–Duncan强度准则、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在应力空间描述强度破坏面的比较分析,以及不同π平面上Lade–Duncan准则和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随b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ade–Duncan强度准则与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近似一致,从而揭示了Lade–Duncan强度准则的物理本质基础:Lade–Duncan强度准则实质上近似服从土破坏时σ(1/2)~3空间滑动面上剪应力与正应力呈线性变化的规律。即Lade–Duncan强度准则描述土单元剪切破坏时的空间滑动面近似为σ(1/2)~3空间滑动面。根据4种原状黄土固结排水条件下的真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了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强度 σ(1/2)~3空间滑动面 σ(1/2)~3空间滑动面准则 黄土 真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剪切空间滑动面分析及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邵生俊 许萍 陈昌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2-435,共14页
天然沉积的土往往具有原生各向异性、结构性,以及加载作用下的次生各向异性和结构损伤性,导致土的强度规律变化复杂。通过对Mohr-Coulomb、Druker-Prager和Matsuoka-Nakai强度准则建立基础的分析,提出了定法向剪切空间滑动面和变法向剪... 天然沉积的土往往具有原生各向异性、结构性,以及加载作用下的次生各向异性和结构损伤性,导致土的强度规律变化复杂。通过对Mohr-Coulomb、Druker-Prager和Matsuoka-Nakai强度准则建立基础的分析,提出了定法向剪切空间滑动面和变法向剪切空间滑动面的分类。运用Mohr-Coulomb准则描述土剪切破坏面和Matusoka-Nakai剪切空间滑动面的确定方法,分别建立了轴对称压缩和挤伸两组定法向剪切空间滑动面。依据空间滑动面上抗剪应力与法向正应力呈正比的线性关系,针对轴对称压缩、挤伸剪切空间滑动面,分别建立了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条件下土的强度准则,分析了不同强度准则应力空间描述的强度破坏面。针对具有竖向裂隙分布横观各向同性微结构的天然黄土,考虑微结构特征与几何空间坐标轴及主应力轴旋转变化的关系,通过黄土的真三轴试验,揭示了竖向裂隙分布方向分别作用大、中、小主应力的强度变化规律,初步验证了轴对称压缩和挤伸剪切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及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的合理性。建立的强度准则拓展了传统强度准则关于剪切空间滑动面及各向异性强度规律研究的范畴,能够为土工强度稳定性的分析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空间滑动面 各向异性 强度准则 强度破坏 各向异性强度破坏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滑动面理论的Lade-Duncan模型改进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国起 肖洪天 李大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应用空间滑动面原理改进了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的屈服准则及破坏准则,建立了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的改进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模型参数可通过常规三轴试验获取。利用潍坊中南部平原地区某深基坑持力层的粉土UU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 应用空间滑动面原理改进了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的屈服准则及破坏准则,建立了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的改进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模型参数可通过常规三轴试验获取。利用潍坊中南部平原地区某深基坑持力层的粉土UU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Lade-Duncan模型对粉土试样的适应性。改进模型较Lade-Duncan弹塑性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持力层粉土的(σ1-σ3)—ε1关系,以及应力路径的相关性与剪胀等特性。改进弹塑性模型可为该地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粉土地基变形计算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滑动面理论 Lade-Duncan模型 粉土 屈服准则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宏彦 白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29-1333,共5页
基于对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的仔细分析发现,由于该模型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剪应力与法向应力之比)与应变比(法向应变与剪应变之比)之间为直线关系,因而导致不适应于低应力水平和不能考虑土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通过假定空间滑动面... 基于对空间滑动面本构模型的仔细分析发现,由于该模型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剪应力与法向应力之比)与应变比(法向应变与剪应变之比)之间为直线关系,因而导致不适应于低应力水平和不能考虑土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通过假定空间滑动面上的应力比与剪应变之间符合双曲线关系予以修正。与三轴条件下砂土和黏性土的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修正后的模型不仅适应于整个应力及应变的可能变化范围、反映土随荷载增加逐渐趋于破坏的特性,而且计算精度在总体上还略高于原模型。修正模型中的参数均可由常规三轴排水试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滑动面 本构模型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剪切动态空间滑动面及其强度准则分析
5
作者 陈昌禄 邵生俊 王有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80,共7页
提出了多种动态空间滑动面及其相应的强度准则,分析了不同强度准则应力空间描述的强度破坏面,探讨了在多种动态空间滑动面下土强度准则的变化可能性及实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方次动态空间滑动面,随着方次越高,其动态空间滑动面越垂直于... 提出了多种动态空间滑动面及其相应的强度准则,分析了不同强度准则应力空间描述的强度破坏面,探讨了在多种动态空间滑动面下土强度准则的变化可能性及实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方次动态空间滑动面,随着方次越高,其动态空间滑动面越垂直于小主应力坐标轴,平行于大主应力和中主应力平面,空间面上的正应力越来越接近于小主应力,而剪应力越来越退化;对于开方次空间滑动面,随着开方次越高,其空间滑动面越接近于正八面体面,空间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越来越平均化;对于方次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随着方次越高,其对应强度准则破坏面的规律性越来越差,强度准则随参数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只有在特定参数条件下其空间面才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对于开方次空间滑动面,随着开方次越高,越来越均化了三个主应力的贡献,开方次的次数和土的结构性强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空间滑动面 方次 强度准则 强度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应力轴方向的砂土各向异性强度准则与滑动面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董彤 郑颖人 +1 位作者 孔亮 柘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6-742,共7页
主应力加载方向对土体强度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土体存在各向异性。对于横观各向同性砂土而言,沿不同平面的抗剪强度随该平面与沉积面夹角增大而增大。认为砂土固有各向异性强度与该平面的各向异性参数密切相关,给出了各向异性砂的峰值... 主应力加载方向对土体强度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土体存在各向异性。对于横观各向同性砂土而言,沿不同平面的抗剪强度随该平面与沉积面夹角增大而增大。认为砂土固有各向异性强度与该平面的各向异性参数密切相关,给出了各向异性砂的峰值强度表达式。在SMP准则中,各个潜在滑动面上的剪正应力比相同,各向异性砂土的抗剪强度和滑动面位置由强度最低的潜在滑动面所决定。综合考虑主应力轴、滑动面以及沉积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了砂土的各向异性强度准则。采用福建标准砂进行了一系列定轴剪切试验,系统地观测了定轴剪切试验中试样滑动面的特征。已有试验数据和理论结果的对比表明,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可以较好地预测各向异性砂土的强度与滑动面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空间滑动面 强度准则 主应力轴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面变化的横观各向同性破坏准则研究
7
作者 许萍 邵生俊 +1 位作者 房凌云 孙志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6-1043,共8页
自然界中的岩土类材料受天然沉积作用影响,往往具有显著的横观各向同性特征。土结构单元在不同方向上的强度和变形的差异是影响大型土木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开展岩土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研究对实际工程结构安全稳定相... 自然界中的岩土类材料受天然沉积作用影响,往往具有显著的横观各向同性特征。土结构单元在不同方向上的强度和变形的差异是影响大型土木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开展岩土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研究对实际工程结构安全稳定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对八面体主应力空间域强度变化与空间滑动面、应力状态三者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定义一个反映应力条件与材料特性的综合参数,通过分析该参量与破坏应力、应力状态的关系,明确了该参量的物理意义,并基于空间面强度理论考虑3个主应力空间面发生滑动破坏,假定该空间面上剪应力和法向应力之比为常数,建立考虑岩土材料的空间滑动面随着空间应力域应力条件变化的横观各向同性破坏准则。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议的基于空间面变化的横观各向同性破坏准则可以较好地反映材料的强度特性,特别对主应力轴发生偏转时应力域的强度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滑动面 应力条件 横观各向同性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变条件下土的强度准则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玉 邵生俊 +1 位作者 王丽琴 马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01-2509,共9页
应用Mohr-Coulomb、Lade-Duncan、广义Mises、Matsuoka-Nakai、AC-SMP强度准则,以及平面应变条件和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土的强度准则。通过分析不同平面应变条件强度准则,确定最大、最小主应力比随土的内摩擦角的变化规... 应用Mohr-Coulomb、Lade-Duncan、广义Mises、Matsuoka-Nakai、AC-SMP强度准则,以及平面应变条件和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土的强度准则。通过分析不同平面应变条件强度准则,确定最大、最小主应力比随土的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各强度准则的适用性。当内摩擦角小于30°时,各强度准则的差异性较小;当内摩擦角大于30°时,各强度准则的差异逐渐增大;内摩擦角较大时,广义Mises平面应变强度准则已不适用于描述土的破坏应力条件。同时,考虑黏聚力的作用,将无黏性土平面应变强度准则推广应用于黏性土,根据黄土的平面应变试验结果对各强度准则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Matsuoka-Nakai强度准则适用于描述砂土的强度,Lade-Duncan、AC-SMP强度准则可以很好地描述黄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准则 应变 中主应力 空间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的岩土各向异性强度准则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汀 李萌 +1 位作者 孔玉侠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27-131,共5页
基于SMP准则,假定材料的摩擦角随沉积面和SMP的夹角而变化,通过主应力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变换,将SMP的法向量变换到物理空间,以沉积面和SMP的最小夹角α为参数提出了一个各向异性强度峰值Mα。从而得到一个各向异性强度准则,适用于横观各... 基于SMP准则,假定材料的摩擦角随沉积面和SMP的夹角而变化,通过主应力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变换,将SMP的法向量变换到物理空间,以沉积面和SMP的最小夹角α为参数提出了一个各向异性强度峰值Mα。从而得到一个各向异性强度准则,适用于横观各向同性岩土材料,通过试验条件下的数据验证表明,该各向异性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各向异性土的强度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准则 各向异性 强度峰值 空间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的粒状材料各向异性强度准则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连卫 张建民 张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基于SMP准则,假定不同平面上的摩擦角随该平面与沉积面之间的夹角变化,提出了一般应力条件下各向异性粒状材料的强度准则,称为ASMP准则,给出了该强度准则在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的表达式。对两种典型条件下各向异性砂土强度特性的模拟结... 基于SMP准则,假定不同平面上的摩擦角随该平面与沉积面之间的夹角变化,提出了一般应力条件下各向异性粒状材料的强度准则,称为ASMP准则,给出了该强度准则在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的表达式。对两种典型条件下各向异性砂土强度特性的模拟结果表明,ASMP准则能够较好的反映粒状材料在一般应力条件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尤其是材料主轴与应力主轴成任意角度时的强度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在典型条件下的实用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材料 各向异性 强度准则 空间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的软岩巷道变形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磊 王渭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6,共5页
具有层状沉积效应的岩层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而传统各向同性力学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巷道开挖非对称破坏现象。基于空间滑动面理论推导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并采用C++编程形成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实现在FLAC3D中基于空间滑动面的各向异... 具有层状沉积效应的岩层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而传统各向同性力学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巷道开挖非对称破坏现象。基于空间滑动面理论推导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并采用C++编程形成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实现在FLAC3D中基于空间滑动面的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二次开发。通过设计模拟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应用性。根据巷道开挖支护模拟分析,在各向异性条件下,锚杆受力呈现非对称分布的状态,经破坏区锚杆加长后模拟计算,围岩塑性区明显减小,且锚杆受力趋向均匀。根据现场应用反馈,基于各向异性分析的关键区锚杆支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空间滑动面理论 各向异性弹塑性 FLAC3D二次开发 支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砂土颗粒破碎的圆孔扩张半解析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蒋明镜 孙渝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45-1651,共7页
圆孔扩张理论在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广。采用修正的临界状态模型来描述砂土三种不同压缩变形机制:颗粒重分布,颗粒破碎和拟弹性变形,结合空间滑动面(SMP)屈服准则和不相关联流动法则,通过编写Matlab微分方程求解程序,获得考虑砂土颗粒破碎... 圆孔扩张理论在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广。采用修正的临界状态模型来描述砂土三种不同压缩变形机制:颗粒重分布,颗粒破碎和拟弹性变形,结合空间滑动面(SMP)屈服准则和不相关联流动法则,通过编写Matlab微分方程求解程序,获得考虑砂土颗粒破碎的圆孔(柱孔和球孔)扩张问题的半解析解答。以加拿大Quebec砂土为例,将该圆孔扩张解答结果与基于常规临界状态模型的解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破碎对砂土在高应力及临界状态的应力解答及变形特征影响显著,在采用圆孔扩张理论解释静力触探试验及旁压试验时应考虑颗粒破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临界状态模型 空间滑动面屈服准则 临界状态线 颗粒破碎 圆孔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的三维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2 位作者 颜荣涛 魏厚振 田慧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300,共6页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主应力比。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SMP)考虑了第三应力不变量的影响,屈服面在π平面上为曲边三角形,可以较好地描述一般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剪切屈服和破坏特性。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将SMP准则应用到最近建立的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中使其合理的三维化,能够有效地将模型从轴对称应力状态扩展至一般应力状态。根据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增加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模拟非饱和土在三轴伸长等一般应力状态下的行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耦合本构模型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 变换应力 三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MP准则的线性软化柱形孔扩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郝冬雪 栾茂田 +1 位作者 陈榕 武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非脆性软化剪胀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将摩擦黏性土体损伤后的软化特性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下降来描述,引入了损伤软化参数.同时考虑土体的剪胀与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平均应力的相关性和软化特性对应力-剪胀关系的影响,采用了引进... 针对非脆性软化剪胀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将摩擦黏性土体损伤后的软化特性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下降来描述,引入了损伤软化参数.同时考虑土体的剪胀与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平均应力的相关性和软化特性对应力-剪胀关系的影响,采用了引进损伤软化参数的Rowe流动法则,并结合利用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广义空间准滑动面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推导并给出摩擦黏性土中大应变柱形孔扩张曲线的数值求解步骤.通过算例分析,将所得解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解答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中主应力效应的特性,并且探讨了损伤软化参数、内摩擦角及黏聚力对极限扩孔压力、塑性区半径、塑性区应力场、平均剪胀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滑动理论 剪胀性 线性软化 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MP破坏准则的柱形孔扩张问题理论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栾茂田 李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05-2110,共6页
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同时采用简化的体积应变εv与大主应变ε1及大主应变ε1与小主应变ε3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土的剪胀特性,根据空间准滑动面(SM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推... 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同时采用简化的体积应变εv与大主应变ε1及大主应变ε1与小主应变ε3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土的剪胀特性,根据空间准滑动面(SM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推导并给出一般黏性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和孔扩张压力。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土的剪胀因素、软化特性对孔扩张问题的影响程度。为了反映中主应力的影响,将本文解与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解答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土的剪胀性和软化特性及中主应力对孔扩张问题的影响是显著的,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孔扩张解答往往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 应变软化 推广的空间滑动理论 柱形孔扩张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破坏准则的柱形孔扩张问题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波 栾茂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6-251,共6页
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并用简化的体积应变vε与大主应变1ε及小主应变3ε与1ε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土的剪胀特性,利用空间准滑动面(SM 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通过推导确定... 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并用简化的体积应变vε与大主应变1ε及小主应变3ε与1ε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土的剪胀特性,利用空间准滑动面(SM 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通过推导确定了无黏性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和孔扩张压力.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土的剪胀性和软化特性对孔扩张问题的影响.通过与基于M ohr-Cou lom b破坏准则的解答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孔扩张问题中的中主应力效应.计算与分析表明,土的剪胀性和软化特性及中主应力对孔扩张(极限扩孔压力与塑性区半径)具有显著影响,基于M ohr-Cou lom b破坏准则的解答往往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 应变软化 空间滑动理论 柱形孔扩张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MP准则及应力路径法的柱孔扩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冬雪 陈榕 +1 位作者 许成顺 刘春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81-2789,共9页
柱孔扩张理论广泛用于旁压试验机制分析、沉桩挤土效应等岩土工程问题中。基于经典的Vesic孔扩张理论,采用能够考虑中主应力效应的广义SMP屈服准则,并结合有限应变理论对均质土体中柱孔扩张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应力路径假设提出确定塑性... 柱孔扩张理论广泛用于旁压试验机制分析、沉桩挤土效应等岩土工程问题中。基于经典的Vesic孔扩张理论,采用能够考虑中主应力效应的广义SMP屈服准则,并结合有限应变理论对均质土体中柱孔扩张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应力路径假设提出确定塑性区平均体应变的解析步骤。通过大量变参数计算给出具有不同刚度指标r I、泊松比和内摩擦角的土中柱孔扩张极限状态下的塑性区平均体应变、孔扩张半径比和孔扩张系数。分析结果表明,r I、、越大,塑性区平均体应变越小,塑性区半径比越大,孔扩张系数越大;随着r I增加,的变化对孔扩张系数的影响更显著。同时,将结果与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孔扩张解答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土性参数时中主应力效应对孔扩张系数的影响。文中分析方法及给出的考虑中主应力效应的柱孔扩张系数表可为原位试验分析及桩侧摩阻力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滑动理论(广义SMP) 应力路径假设 柱孔扩张 孔扩张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