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旋转引起的自旋态的变换
1
作者 秦绪明 鞠林 +1 位作者 赵冬秋 张希威 《大学物理》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当空间发生旋转时,自旋算符沿某方向的投影和其本征态都会发生变换,但是变换后的自旋态应该还是变换后的相应算符的本征态.本文利用这一原理讨论了空间旋转引起的自旋态的变换,得到了与轨道波函数类似的变换公式.最后还讨论了空间旋转... 当空间发生旋转时,自旋算符沿某方向的投影和其本征态都会发生变换,但是变换后的自旋态应该还是变换后的相应算符的本征态.本文利用这一原理讨论了空间旋转引起的自旋态的变换,得到了与轨道波函数类似的变换公式.最后还讨论了空间旋转引起的一般角动量的变换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 自旋算符 自旋态 空间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面在三维空间旋转时反射光线角度变化的一般式
2
作者 杨润雨 张韵 《大学物理》 2025年第2期95-98,共4页
镜面在入射面内旋转时,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是镜面转动角度的两倍;当镜面存在面外旋转时,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难以定量描述.本文结合光线反射定律与解析几何相关知识,研究了当镜面在三维空间内自由旋转时,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规律,... 镜面在入射面内旋转时,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是镜面转动角度的两倍;当镜面存在面外旋转时,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难以定量描述.本文结合光线反射定律与解析几何相关知识,研究了当镜面在三维空间内自由旋转时,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规律,并得出了与入射角、入射面内旋转角、面外旋转角相关的一般表达式.结果表明,当不存在入射面内旋转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随面外旋转角度变化的变化速度是最快的;当入射面内旋转角度增大时,反射光线的角度变化随面外旋转角度变化的变化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0.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自由空间中,镜面旋转时反射光线的变化规律,为光线在快速反射镜、扫描系统、数字微镜器件中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 自由空间旋转 快速反射镜 数字微镜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解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曹建安 张乐平 +2 位作者 吴昊 王亮 苗励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114,共6页
针对旋转轴与水平面非垂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算法。当传感器被随机安装在旋转平面上时,存在3个未知的空间位置参数:旋转轴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传感器所在平面和旋转轴之间的夹角γ;传感器测... 针对旋转轴与水平面非垂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算法。当传感器被随机安装在旋转平面上时,存在3个未知的空间位置参数:旋转轴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传感器所在平面和旋转轴之间的夹角γ;传感器测量轴在测量平面上的偏转角α。根据倾角传感器测量轴、旋转轴和水平面的空间关系,建立了基于双轴倾角传感器的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空间旋转角度检测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该模型算法可实现传感器安装位置参数α和γ的测量,或旋转轴水平夹角β的测量,还可以表现旋转轴非垂直于水平面情况下空间旋转角度的测量,并能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当旋转轴和水平面夹角在小于75°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在±100°的测试范围内,检测准确度均能达到0.2°,说明该模型的重复性良好,并能达到一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传感器 空间旋转模型 空间位置参数 角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旋转变换的低复杂度波达角估计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闫锋刚 齐晓辉 +2 位作者 刘帅 沈毅 金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9-634,共6页
多重信号分选(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是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的最重要算法之一,但庞大的计算量使其工程实用性大打折扣。为降低MUSIC的计算量,该文基于子空间旋转(Subspace Rotation Technique,S... 多重信号分选(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是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的最重要算法之一,但庞大的计算量使其工程实用性大打折扣。为降低MUSIC的计算量,该文基于子空间旋转(Subspace Rotation Technique,SRT)变换思想提出了一种高效改进算法,即SRT-MUSIC算法。SRT-MUSIC利用秩亏特性对噪声子空间矩阵按行分块并以旋转变换得到降维噪声子空间,进而基于该降维噪声子空间与导向矢量的正交性构造空间谱估计信号DOA。理论分析表明:SRT-MUSIC能有效避免空间谱搜索中的冗余运算,从而成倍降低算法的计算量。对于大阵元、少信号情况,所提算法计算效率优势更为明显。仿真实验证明了SRT-MUSIC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多重信号分选 噪声子空间旋转 低复杂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干涉处理的窄带雷达空间旋转目标三维成像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永安 罗迎 +2 位作者 王恺 张群 宋桐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1,共6页
借鉴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中多天线干涉处理的思想,采用L型三天线成像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干涉处理的窄带雷达空间旋转目标三维成像方法。推导了窄带条件下空间旋转目标回波干涉处理的原理,分析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回波干涉相位信... 借鉴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中多天线干涉处理的思想,采用L型三天线成像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干涉处理的窄带雷达空间旋转目标三维成像方法。推导了窄带条件下空间旋转目标回波干涉处理的原理,分析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回波干涉相位信息的影响,在对各天线回波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基础上,在时频平面上有效区分了各散射点对应的回波曲线,获得了不同散射点对应的干涉相位信息,实现了对空间旋转目标的干涉式三维成像。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仅需利用单部多天线雷达即可获得目标的真实三维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干涉处理 微多普勒效应 空间旋转目标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旋转多光谱多光轴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军 王晶 陈文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论文总结了多光轴在空间旋转时形成的原因及其误差量,形成了兼顾安全和便捷的技术途径:首先以摄像机模拟非可见且对人眼有危害的激光器;其次设计加工出一种专用的回转基准调校基座和基准光源,通过转动基座,检测出摄像机光轴和可见光轴... 论文总结了多光轴在空间旋转时形成的原因及其误差量,形成了兼顾安全和便捷的技术途径:首先以摄像机模拟非可见且对人眼有危害的激光器;其次设计加工出一种专用的回转基准调校基座和基准光源,通过转动基座,检测出摄像机光轴和可见光轴在空间不同相对位置的误差,采用双光楔方法进行调节;最后依托过渡工装使激光器光轴相对其安装面的精度与摄像机一致,由此保证了激光轴与可见光轴在任意方位角处均保持平行;其平行度误差不超过0.1m 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 空间旋转光轴 平行性 机械轴 双光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复康胶囊和氟西汀对重性抑郁症患者视觉空间旋转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彦 陈玖 +3 位作者 杨来启 马文涛 李新田 吴银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评价芪参复康胶囊、氟西汀对重性抑郁症患者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重性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中药组(n=24)给予芪参复康胶囊,西药组(n=24)给予氟西汀胶囊。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17项HAMD评定及行视觉... 目的评价芪参复康胶囊、氟西汀对重性抑郁症患者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重性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中药组(n=24)给予芪参复康胶囊,西药组(n=24)给予氟西汀胶囊。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17项HAMD评定及行视觉空间旋转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P500检查,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P500检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6.4)分vs(29.6±5.5)分,P>0.05],治疗6周后中药组HAMD评分低于西药组[(11.6±4.1)分vs(13.7±4.3)分,P<0.05],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西药组[(61.5±6.3)%vs(53.7±6.1)%,P<0.05]。②两组治疗后P5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波幅均显著升高(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P500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P500潜伏期、波幅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西药组P500潜伏期与对照组相近(P>0.05),波幅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复康胶囊芪、氟西汀治疗可改善重性抑郁症视觉空间旋转认知功能,而短期内芪参复康胶囊提高患者空间旋转能力优于西药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复康胶囊 氟西汀 重性抑郁症 视觉空间旋转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空间旋转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研究
8
作者 赵秋林 陈玖 +5 位作者 杨来启 邓自和 刘光雄 吴兴曲 张彦 张省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空间旋转信息加工机制的影响。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40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进行空间旋转任务的测定。测量其错误数和反应时。结果①与对照组[(10.2±3.4)%]相比,患者组错误率显...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空间旋转信息加工机制的影响。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40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进行空间旋转任务的测定。测量其错误数和反应时。结果①与对照组[(10.2±3.4)%]相比,患者组错误率显著升高[(39.9±8.2)%,P<0.05];在对照组中,女性正像和镜像错误率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在患者组中,男性与女性正像和镜像错误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682.2±81.4)ms]相比,患者组反应时显著延长[(846.5±86.3)ms,P<0.05];在对照组中,女性正像和镜像反应时均显著长于男性(P<0.05);在患者组中,男性与女性正像和镜像反应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对照组男女性正像、镜像错误率、反应时均随着旋转角度递增呈线性递增函数(P<0.001);患者组女性正像、镜像错误率、反应时呈现出与对照组相似的递增函数(P<0.001),只是所有角度普遍升高;男性正像、镜像错误率、反应时均没有随着旋转角度递增呈线性递增函数(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空间旋转信息加工受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只是一般的注意力下降所致的感知觉系统的识别与编码过程受损。提示女性的视觉空间旋转能力低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空间旋转信息加工机制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空间旋转 信息加工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旋转式自行车停车装置的设计
9
作者 胡代鑫 阳君安 +1 位作者 白秀科 上官润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8期33-34,共2页
我国大力提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使得自行车的数量日益增加,造成了自行车停放无序、占用道路、阻碍交通等问题。针对现有问题,设计研究出一种充分利用上层空间、经济适用的空间旋转式自行车停车装置,设计了该装置的提升传动模块、支撑... 我国大力提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使得自行车的数量日益增加,造成了自行车停放无序、占用道路、阻碍交通等问题。针对现有问题,设计研究出一种充分利用上层空间、经济适用的空间旋转式自行车停车装置,设计了该装置的提升传动模块、支撑模块、旋转模块等,实现自行车从一维地面到上层三维空间的转移。该装置将极大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解决乱停乱放、占地面积大、阻碍交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停车装置 空间旋转 上层三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空间旋转法分析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志德 李宇光 《声学与电子工程》 1990年第4期21-26,共6页
本文对DOA估计的一种新方法——子空间旋转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详细的证明。指出了用于空间旋转法进行DOA估计的关健是求解奇异对的广义特征值。提供了一种求解的算法,并且利用此算法对子空间旋转法的一些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关键词 空间旋转 DOA估计 信号估计
全文增补中
旋转共轴驱动永磁球型关节设计及扰动抑制
11
作者 张永顺 刘志军 +1 位作者 刘振虎 王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直驱球型关节。球型关节的定子由两组鞍形线圈和一组亥姆线圈三轴正交嵌套而成。为解决磁矩控制变量冗余问题,采用磁场旋转轴线侧摆、俯仰角为独立控制变量的三相电流公式叠加空间万向旋转磁场,实现磁场内同步旋转永磁体转子侧摆、俯仰磁矩解耦和在空间万向磁场旋转轴线导引下的永磁球型关节侧摆、俯仰两自由度运动。进而,用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采用基于模糊算法优化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抑制抖振和降低输出端轨迹误差。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优化滑模控制器的有效性。相比未模糊优化滑模控制方法,存在外界扰动时,优化模糊控制器通过切换增益进行自适应调整,能有效抑制系统控制输入产生的抖振,并提高轨迹跟踪速度,降低跟踪误差。仿真和试验表明,球型关节电磁结构简单,磁场解析建模便利,电流输入变量与磁矩输出变量一一对应,抗干扰能力和抖振抑制效果良好,实现了球型关节期望轨迹的快速跟踪,动态跟踪性能良好,改善了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柔性球型关节 旋转共轴效应 空间万向旋转磁场 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空间全方位旋转角度测量方法
12
作者 曹建安 朱鑫 +1 位作者 吴昊 张乐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共7页
针对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解析方法难以测量全方位旋转角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全方位旋转角度测量方法(IODSRA)。该方法在倾角传感器测量轴绕刚体旋转轴旋转的空间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沿原传感器法向量... 针对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的解析方法难以测量全方位旋转角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全方位旋转角度测量方法(IODSRA)。该方法在倾角传感器测量轴绕刚体旋转轴旋转的空间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沿原传感器法向量方向的单轴倾角传感器,以提高角度测量的灵敏度,改进了求解传感器空间位置参数的方法,获得空间位置参数;然后通过多个旋转方程的优化,得出最佳的空间全方位旋转角度。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与其他实现空间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相比,IODSRA方法可实现在±180°范围内测量,其检测准确度达到0.2°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 全方位旋转 倾角传感器 空间旋转模型 空间位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不变子空间原理的共形阵列DOA与极化状态联合估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英 高梅 +1 位作者 张树银 霍文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7-1142,共6页
利用交叉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在锥面共形载体上构造极化敏感阵列,推导并建立了其快拍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锥面共形载体的单曲率特性构造满足旋转不变关系的成对子阵,根据旋转不变子空间思想提出一种信源方位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算法.... 利用交叉电偶极子天线单元在锥面共形载体上构造极化敏感阵列,推导并建立了其快拍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锥面共形载体的单曲率特性构造满足旋转不变关系的成对子阵,根据旋转不变子空间思想提出一种信源方位和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算法.Monte-Carlo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锥面共形阵列应用中的多参数联合估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阵列天线 多极化特性 旋转不变子空间 极化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四阶累积量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建红 司锡才 彭巧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2,共5页
针对空间谱估计算法同时分辨多目标需要较多阵元、测角精度低且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四阶累积量旋转不变子空间(MFOC-E)算法.首先根据四阶累积量矩阵构成的规律,取出所有不重复的元素构成新矩阵,去除了原矩阵的数据冗余并降低了... 针对空间谱估计算法同时分辨多目标需要较多阵元、测角精度低且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四阶累积量旋转不变子空间(MFOC-E)算法.首先根据四阶累积量矩阵构成的规律,取出所有不重复的元素构成新矩阵,去除了原矩阵的数据冗余并降低了原矩阵维数,然后通过分析新虚拟阵列的阵元位置特性,找到与原真实阵列结构完全相同的新子阵,同时设定了适用于所有线阵的子阵划分方法,最后利用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确定目标的来向.与传统的同类算法相比,MFOC-E算法具有不损失天线孔径、测角精度高且运算量小的特点.仿真实验表明,MFOC-E算法在阵元数极少时,仍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多目标的到达角估计,三元阵列时能节省30%的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谱估计 四阶累积量 旋转不变子空间 虚拟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拟合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的高分辨到达角估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明月 何明浩 +1 位作者 韩俊 郁春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5-1152,共8页
为进行高分辨到达角(DOA)估计的同时避免稀疏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协方差拟合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ESPRIT)算法.首先将协方差拟合准则转换成半正定规划问题,利用凸优化进行求解,得到更接近理论值的信号协方差矩阵;然后对估计的信... 为进行高分辨到达角(DOA)估计的同时避免稀疏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协方差拟合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ESPRIT)算法.首先将协方差拟合准则转换成半正定规划问题,利用凸优化进行求解,得到更接近理论值的信号协方差矩阵;然后对估计的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特征值的差异估计信源个数;最后利用子空间旋转不变性反解出未知DOA.仿真实验从DOA估计精度、分辨率等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较传统ESPRIT算法具有更高的DOA估计分辨率并且受相干信源影响小;与稀疏类算法相比,不依赖先验信息以及避免了网格失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角估计 协方差拟合 高分辨 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越距离单元徙动校正的空间高速旋转目标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鸿志 徐嘉良 +1 位作者 赵彬 王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是实现对空间目标跟踪,成像与识别的重要手段,但是空间目标的高速旋转运动特性使传统的ISAR成像算法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越距离单元徙动校正的ISAR成像方法。首先,建立空间高速旋转目标回波模型;其次,根...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是实现对空间目标跟踪,成像与识别的重要手段,但是空间目标的高速旋转运动特性使传统的ISAR成像算法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越距离单元徙动校正的ISAR成像方法。首先,建立空间高速旋转目标回波模型;其次,根据回波特性构造参考信号进行越距离单元徙动校正,实现目标散射点空间参数估计;最后,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参数快速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取目标参数,实现空间目标高质量成像,与传统成像算法对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鲁棒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态势感知 逆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高速旋转目标 越距离单元徙动校正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RCS数据的低速旋转空间目标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兴伟 张学文 +1 位作者 侯鑫宇 张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81,共7页
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能反映出空间目标的姿态运动特征。针对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的变化规律,首先仿真生成低速旋转空间目标的RCS数据序列,而后采用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以及RCS数据序列统计学特征提取等方法,对低速旋转空间目标... 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能反映出空间目标的姿态运动特征。针对空间运动目标RCS数据序列的变化规律,首先仿真生成低速旋转空间目标的RCS数据序列,而后采用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以及RCS数据序列统计学特征提取等方法,对低速旋转空间目标的RCS数据序列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类和logistic逻辑回归算法等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实现了对低速旋转空间目标RCS数据序列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数据序列 低速旋转空间目标 机器学习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的非模糊参数配对方法
18
作者 揭允康 叶晓东 +2 位作者 王昊 李莉 陶诗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44-4150,共7页
针对多维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ESPRIT)信号参数估计存在失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分维的参数配对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包含待估计参数信息的多维特征值进行线性组合并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矩阵维数对应关系进行配对。相比于其他配... 针对多维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ESPRIT)信号参数估计存在失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分维的参数配对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包含待估计参数信息的多维特征值进行线性组合并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矩阵维数对应关系进行配对。相比于其他配对算法,该文提出的算法结构简单,没有模糊参数,在特定情况下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能实现参数的自动配对。最后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文配对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 参数配对 非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旋转空间站的绕月双曲交会导引控制方法
19
作者 朱彬羽 李海阳 +2 位作者 陆林 李兴永 周晚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4-784,共11页
针对面向环月旋转空间站的绕月双曲交会导引过程,提出一种多阶段导引控制方法。关于近程导引的设计,采用连续推力条件下相平面开关控制的方法进行制导。关于远程导引的设计,提出基于偏差演化线性近似法的脉冲修正控制方法,达到了远距离... 针对面向环月旋转空间站的绕月双曲交会导引过程,提出一种多阶段导引控制方法。关于近程导引的设计,采用连续推力条件下相平面开关控制的方法进行制导。关于远程导引的设计,提出基于偏差演化线性近似法的脉冲修正控制方法,达到了远距离粗制导的目的。对可能存在的异面偏差扰动,采用一种阻尼振动形式的控制加速度进行异面偏差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准高效地解决面向旋转空间站的绕月双曲交会导引控制问题。研究结论可为降低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运输成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空间 双曲交会轨道 导引控制策略 偏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子空间算法的桥梁损伤识别
20
作者 姜耀飞 刘东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211-212,共2页
本文把基于旋转子空间算法的模态参数识别引入到梁桥结构损伤识别中.主要介绍了旋转子空间算法用于桥梁损伤识别的基本理论。旋转子空间算法是基于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将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问题区分开来,实际应用表明... 本文把基于旋转子空间算法的模态参数识别引入到梁桥结构损伤识别中.主要介绍了旋转子空间算法用于桥梁损伤识别的基本理论。旋转子空间算法是基于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将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问题区分开来,实际应用表明,只需利用一阶频率和振型,就可以识别桥的主要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空间 桥梁 损伤识别 模态参数 环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