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引资竞争、空间溢出与FDI收敛——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新生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8,共4页
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依据31个省域1987~2010年的统计数据,借助空间计量软件OpenGeoda,对我国FDI空间相关及收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FDI空间相关性存在,FDI聚集遵循“东高西低,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规... 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依据31个省域1987~2010年的统计数据,借助空间计量软件OpenGeoda,对我国FDI空间相关及收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FDI空间相关性存在,FDI聚集遵循“东高西低,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FDI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存在,并具备区域性与阶段性特征,纳入空间溢出效应的回归结果更加稳健与科学;空间因素影响下的FDI收敛机制存在区域差异,三大地带均存在“空间俱乐部”收敛;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成本、税收优惠政策均对FDI收敛抑或发散施加影响,但作用强度、方向及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收敛性 被引量:7
2
作者 贾卓 赵锦瑶 +1 位作者 杨永春 陈兴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县域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效率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空间特征,环境规制效率由“大差距低强度”向“小差距高强度... 基于2010—2018年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县域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效率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空间特征,环境规制效率由“大差距低强度”向“小差距高强度”转变;(2)环境规制效率具有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效率的热点区-冷点区与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区-低水平区具有空间趋同性;(3)环境规制效率存在空间收敛性,在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空间因素的情况下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增强;(4)经济水平、政府干预、能耗强度、工业化率和人口密度等因素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收敛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西城市群 环境规制效率 空间收敛模型 溢出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良仕 孙才志 郑德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5-1093,共9页
计算了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探讨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空间自相关模式,发现1997—2010年水足迹强度显示出全局正的自相关,自相关程度逐年增大。基于省际水足迹强度的... 计算了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探讨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空间自相关模式,发现1997—2010年水足迹强度显示出全局正的自相关,自相关程度逐年增大。基于省际水足迹强度的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收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存在绝对β收敛,空间因素在水足迹强度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考虑了空间效应情况下,收敛时间明显延长。通过条件β收敛检验,人均GDP、人均水足迹、工业水足迹强度、教育经费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程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足迹强度收敛。在标准条件β收敛模型中人均GDP和工业水足迹强度分别正向和负向显著影响水足迹强度的收敛,而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中的条件β收敛中只有人均水足迹负向显著影响水足迹强度的收敛。最后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足迹强度 空间自相关 Β收敛 空间计量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均衡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其玉 王兴邦 +1 位作者 沈问苍 张正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65,共13页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质量与均衡性演变趋势一致,呈现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质量提升、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的特征;非均衡性主要源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间差异,而终极城镇化区域县域间国土空间功能差异最为显著,是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均衡的重点区域;不同类型国土空间功能收敛趋势差异明显,并因不同要素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存在异质性特征,而表现出空间功能跃迁的路径差别。研究结论:考虑城市群地区县域间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差异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国土空间发展策略,是区域间空间功能跃迁升级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均衡发展 动态趋势 空间收敛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人力资本的收敛性分析——基于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乾 李修彪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06,共13页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将空间因素引入传统收敛模型,对基于教育指标法、成本法和收入法三种人力资本测算方法的1987-2010年的省域人均人力资本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将空间因素引入传统收敛模型,对基于教育指标法、成本法和收入法三种人力资本测算方法的1987-2010年的省域人均人力资本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在区域上并非无规律的随机分布,而是在京津、苏沪浙地区形成了高—高聚集的良性发展态势,并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作用,人力资本积累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基于教育指标测算法和成本测算法的省域人力资本均呈现出收敛性,说明我国区域教育投入、卫生保健投入的相对差距在逐渐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基于收入测算法的省域人力资本收敛性不显著,且2000后呈现发散性,这要求政府要更加关注人力资本的运行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指标测算法 成本测算法 收入测算法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碳排放强度时空变化趋势与收敛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夏文浩 王铭扬 姜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5-1154,共10页
选择农用物资、水稻种植、畜牧养殖与秸秆燃烧4个方面对新疆农业碳排放进行综合测算,揭示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时空差异及动态变化,然后采用空间收敛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新疆13个地州市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收敛趋势。结果表明:(1)2... 选择农用物资、水稻种植、畜牧养殖与秸秆燃烧4个方面对新疆农业碳排放进行综合测算,揭示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时空差异及动态变化,然后采用空间收敛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新疆13个地州市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收敛趋势。结果表明:(1)2007—2019年新疆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平稳上升态势,但农业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2)2019年农业碳排放总量位居首位的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伊犁州直),吐鲁番市最末。新疆13个地州市仅有伊犁州直与和田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下降态势,其余地区均处于增长态势。总体上,新疆各地州市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了“北低南高”的特征。(3)新疆各地州市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核密度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呈现小幅度左移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的集中程度不断增强。(4)新疆各地州市的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显著的β收敛特征,进一步说明地州市间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并且,还发现条件β收敛速度明显高于绝对β收敛,进一步地纳入空间因素后会加快收敛速度。研究结果对推动新疆低碳农业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变化 核密度分析 空间收敛模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结构、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的空间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阳军 孟卫东 黄森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文章在构建财政结构及城乡统筹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机理进程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31省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特性;财政支出总体表现为促进经济发展,其中非生产性支出作用较为明显,生产性支出对于经济... 文章在构建财政结构及城乡统筹指数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机理进程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31省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特性;财政支出总体表现为促进经济发展,其中非生产性支出作用较为明显,生产性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城乡差异在一定层度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遏制作用。另外,空间修正收敛模型显示,1994—2009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明显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结构 城乡统筹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β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9-89,共11页
在明晰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数字产业技术创新、数字产业技术传播、数字产业技术转让3个维度在内的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测度2012... 在明晰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数字产业技术创新、数字产业技术传播、数字产业技术转让3个维度在内的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测度2012-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结果表明:中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呈逐年递升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全国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差异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产业技术进步水平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基于此,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积极弥合数字鸿沟、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技术进步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格局与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80
9
作者 何地 赵炫焯 齐琦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以及区域差异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但区域“数字鸿沟”现象严重,呈现出东、中、西区域梯度式递减特征;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演化不变”和“演化退步”两种类型,空间正相关性的省域数量大于空间负相关性的省域数量;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全国与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而西部地区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下存在绝对β收敛,不存在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 时空格局 区域差异 莫兰指数 空间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