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简介
1
《空间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原五〇四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是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研制、生产的核心单位,是国内最强、具有同际竞争力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和产业化基地。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西安分院 五〇四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标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静电防护领域两强携手
2
作者 郭凯 《中国标准化》 2012年第1期39-39,共1页
12月8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承诺将在静电防护领域标准研究、实施及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马林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后满代表双方签宁。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静电防护 战略合作 国际标准化工作 中标 签字仪式 合作协议 副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起点 新征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入住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园区
3
作者 史平彦 《航天工业管理》 2014年第9期39-41,共3页
大雁塔,古都西安的地标.距此东南方向10千米的地方,一个航天产业新地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产业新区悄然而起.作为中国航天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它将引领着中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产业由此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产业基地 古都西安 航天产业 园区 民用 安国 空间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卫牧星初心 守护太空星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突破200颗的管理经
4
作者 李砥擎 唐为明 时小丹 《中国航天》 2021年第4期26-28,共3页
2021年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型号任务发射次数和数量再创新高的一年,随着年初型号发射任务取得连战连捷的好成绩,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成功迈进200大关。1970年,由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21年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型号任务发射次数和数量再创新高的一年,随着年初型号发射任务取得连战连捷的好成绩,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成功迈进200大关。1970年,由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在轨稳定运行,在此之后,研究院砥砺奋进,用时33年,于2003年实现在轨运行航天器突破10颗;2015年,在轨运行航天器数量突破100颗;而在轨航天器数量从100颗到突破200颗,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运行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哑铃型结构 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本级实体化改造简析
5
作者 于松晶 《航天工业管理》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实体化改造 哑铃型结构 核心竞争力 航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沙成塔 铸魂塑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实施
6
作者 姬晓芳 王同心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第4期33-34,共2页
多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致力于锻造以“关注细节、敢打敢拼、求实创新、和谐共赢”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地塑造和强化,聚沙成塔,文化的铸魂塑形作用日益显现,且在西安分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企业文化 西安 求实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全面展开伽利略计划合作项目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中民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伽利略计划 合作项目 北京友谊宾馆 搜救系统 合同签订 中轨卫星 前向链路 遥感中心 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益嬗变之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管理提升活动纪实
8
作者 董广红 张慧 张婷 《国际太空》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简称制造中心)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航天有效载荷单机的产品实现任务,包括结构件设计及加工、表面处理、电子装联、调试、测试及试验等。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产品制造 电子装联 中心管理 西安 嬗变 有效载荷 构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战略引领,推动融合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发展实践
9
作者 孙闻阳 桑毅 余骁 《卫星应用》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强化 国防科技工业 改革创新 国家战略 顶层设计 重大项目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辉煌写在太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展空间事业纪实
10
作者 五轩 《航天工业管理》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200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迎来了40华诞。 40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空间事业特色之路。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空间事业 太空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图筑“大美”奇志谱华章——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室
11
作者 伍宣 《航天工业管理》 2005年第1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载人航天事业 总体 返回舱 发展史 零缺陷 零故障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奔月 梦圆今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纪实
12
作者 王羽潇 《航天工业管理》 2007年第12期13-19,共7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西昌。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青山震动,苍天动容,承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嫦娥奔月,万众欢腾!在诞生了"东方红&qu...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西昌。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青山震动,苍天动容,承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嫦娥奔月,万众欢腾!在诞生了"东方红"一号和"神舟"飞船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里,辉煌再次被创造,"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用3年的心血、汗水与智慧创造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用成功报效了祖国与人民!这不是简单的一步,它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深空探测领域,中国航天继"东方红"通信卫星、"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又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中国航天向世界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月球探测卫星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荆斩棘铸神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确保“神舟”号系列飞船飞行试验成功纪实
13
作者 伍轩 《航天工业管理》 2005年第11期8-11,共4页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耸立的又一座里程碑,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取得的又一个辉煌成就,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的又一个重要贡献。——摘自《...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耸立的又一座里程碑,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取得的又一个辉煌成就,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的又一个重要贡献。——摘自《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神舟”号 试验成功 飞船 飞行 纪实 中国载人航天 内蒙古中部 返回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准定位 追赶国际一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侧记
14
作者 王吉辉 孔晓燕 《国际太空》 2013年第6期56-58,共3页
“步子再大一点、快一点,加速我国通信卫星产品国际化进程。”这是集团公司袁洁副总经理在调研中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是我国重要的同步轨道卫星总体研制单位,承裁着中... “步子再大一点、快一点,加速我国通信卫星产品国际化进程。”这是集团公司袁洁副总经理在调研中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是我国重要的同步轨道卫星总体研制单位,承裁着中国通信卫星发展以及对外出口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通信卫星事业 国际市场 定位 同步轨道卫星 国际化进程 卫星产品 副总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前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巡礼
15
作者 闫忠文 《卫星应用》 2010年第5期10-11,共2页
近几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通过改革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基础投入,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目标,并为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跨越式发展 产业布局 航天技术 应用 道路 改革创新 经济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档案编研工作特色初探
16
作者 李雪梅 《机电兵船档案》 2010年第6期55-56,共2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间院)是我国航天器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制的核心单位,从1968年建院以来,我国空间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空间院研制的航天器已形成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返回式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间院)是我国航天器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制的核心单位,从1968年建院以来,我国空间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空间院研制的航天器已形成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通信广播卫星系列、气象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深空探测器系列和神舟飞船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档案编研工作 遥感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 1968年 技术开发 技术试验 广播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总裁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7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46,共1页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网站2018年5月30日报道,5月29日,泰雷兹集团执行副总裁、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TA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让·卢瓦克·高乐率法方代表团-行6人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双方就高通量卫星的星上载荷关键技...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网站2018年5月30日报道,5月29日,泰雷兹集团执行副总裁、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TA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让·卢瓦克·高乐率法方代表团-行6人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双方就高通量卫星的星上载荷关键技术合作,以蒙古星和俄气AIT项目为代表的第三方市场联合开拓,以及中星18项目合同履约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近年来双方合作交流密切,在产品相互采购、技术联合研发等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总裁 宇航 技术合作 首席执行官 联合开拓 IT项目 合作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8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46,共1页
据中国网站2018年6月9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新任总经理罗戈津携代表团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防科工局张克俭局长主持了接待活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向罗戈津总经理介绍了基本情况,并陪同罗戈津实地参观了院的宇... 据中国网站2018年6月9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新任总经理罗戈津携代表团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防科工局张克俭局长主持了接待活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向罗戈津总经理介绍了基本情况,并陪同罗戈津实地参观了院的宇航研制基础设施,细致讲解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新一代神舟飞船等宇航型号和产品,双方还就后续单机部组件合作等进行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集团公司 总经理 俄罗斯 航天 月球探测器 中国网站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团参加第57届宇航联大会
19
《航天器工程》 2006年第4期63-63,共1页
2006年10月2—6日,第5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伦西亚(Valencia)举行,世界各国从事宇航研究的组织和单位共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IAF、IAA、IISL等国际组织相关会议和学生会议等,中国共有100多名代... 2006年10月2—6日,第5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伦西亚(Valencia)举行,世界各国从事宇航研究的组织和单位共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IAF、IAA、IISL等国际组织相关会议和学生会议等,中国共有10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参加人数居第2位,会议录取论文数居第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宇航 组团 国际组织 海滨城市 会议 西班牙 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两弹一星"精神 再树空间事业新丰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被引量:1
20
《航天工业管理》 2005年第5期4-6,共3页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新中国从此踏上了开拓太空的征程。经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拚搏奉献,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首颗卫星"东方红"...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新中国从此踏上了开拓太空的征程。经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拚搏奉献,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地进入了茫茫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打破了前苏联、欧美等国家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为了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5周年,2005年4月21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卫星制造厂举行了隆重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揭幕仪式。揭幕仪式上,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刘林宗部长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一起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揭幕。出席揭幕仪式的还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中国航天界著名科学家闵桂荣院士、屠善澄院士、戚发轫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以及刚入院不久的新员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两弹一星 东方红 纪念碑 诞生地 空间事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袁家军 院长 精神 继承 人造地球卫星 航空航天工业 发射成功 1958年 科技工作者 1970年 2005年 人造卫星 研制成功 尖端技术 自主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