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三街两巷空间形态演变与分类导控研究
1
作者 韦晗雨 邵怡然 +2 位作者 陈嘉欣 李敏稚 王国光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5,共10页
针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弱化、街巷肌理模糊等问题,构建“类型识别-句法支持-分类导控”的研究路径,探索精细化保护与更新方法。以南宁三街两巷为案例,结合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和空间句法,梳理1950~2020年间街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揭示政府、... 针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弱化、街巷肌理模糊等问题,构建“类型识别-句法支持-分类导控”的研究路径,探索精细化保护与更新方法。以南宁三街两巷为案例,结合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和空间句法,梳理1950~2020年间街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揭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影响,并量化分析空间结构的变化及逻辑关系。依据街区结构、地块类型、建筑布局、街道网络和空间句法结果,划分重点控制、引导控制和一般控制单元,提出差异化形态分类导控策略。该路径强化了空间结构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分析价值,为精细化保护与更新提供基于空间结构识别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南宁三街两巷 空间形态演变 康泽恩城市形态 空间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旧城中心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麟 金珊 +1 位作者 陈可石 王利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6,共9页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对汕头市旧城中心区——小公园开埠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嵌入式改造改变了该地区的社会生活本质,先后形成了自发式生长、现代城市规划引导、通勤网络塑造的发展脉络。同时,开埠区...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对汕头市旧城中心区——小公园开埠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嵌入式改造改变了该地区的社会生活本质,先后形成了自发式生长、现代城市规划引导、通勤网络塑造的发展脉络。同时,开埠区在不同时期均保持良好的局部中心性,但与主要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关系却随着城市扩张而显著减弱。最后,将小公园开埠区的空间形态演变归纳为街巷、嵌套结构与区位三个层次,为其他城市旧城中心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态演变 空间句法 旧城中心区 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地与空间权威运作--一个土地政策视角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24
3
作者 冷方兴 孙施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6,共10页
提出了以"争夺和实现土地发展权"为核心内容的"争地"的概念,并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边缘区实际情况与特殊性,提出国家-集体-市场关系的理论命题,用于分析争地过程中各争地主体之间的行动与互动关系... 提出了以"争夺和实现土地发展权"为核心内容的"争地"的概念,并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边缘区实际情况与特殊性,提出国家-集体-市场关系的理论命题,用于分析争地过程中各争地主体之间的行动与互动关系。由此进一步提出了"空间权威"的核心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分析框架,用于解释边缘区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与机制。从中发现,边缘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是国家、集体与市场争夺土地发展权即争地的历史,国家、集体与市场之间基于空间权威的运作过程决定了争地的胜负,并导致了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相应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态演变 大城市边缘区 争地 国家-集体-市场关系 空间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土地市场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尚正永 卢晓旭 +1 位作者 张小林 吴启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59,60-64,89,共8页
以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为例,梳理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分析了出让土地的地价与容积率的空间特征,计算淮安主城区土地-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土地市场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机制对城市空间形... 以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为例,梳理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分析了出让土地的地价与容积率的空间特征,计算淮安主城区土地-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土地市场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机制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土地市场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心地段紧凑集约发展、外围连续蔓延拓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中心空间密度和土地价格较高,城市外围空间密度和土地价格较低,城市中心区的地价波动幅度要大于密度波动幅度,城市外围地价波动幅度则要小于密度波动幅度,地价对于区位变化的反映十分灵敏。从土地-资本替代弹性系数测度结果来看,土地市场机制能够部分解释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但土地市场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绩效还不够显著,说明非市场因素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仍然起较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土地市场机制 土地一资本替代的弹性系数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地方文庙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山东宁阳文庙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欣 马晓 《南方建筑》 2016年第3期78-84,共7页
地方文庙是古代城市平面和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古代城市营建制度的集中反映。文章首先借助历史文献对文庙的形成、发展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地方志的记载厘清了宁阳文庙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最后总结出地方文庙空间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 地方文庙是古代城市平面和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古代城市营建制度的集中反映。文章首先借助历史文献对文庙的形成、发展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地方志的记载厘清了宁阳文庙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最后总结出地方文庙空间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一是由开放的单体建筑走向封闭的院落空间;二是由单进的院落空间走向多进的序列空间;三是由简单的祭祀空间走向祭祀教育合一的复合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 县学 空间形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背景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楚雄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磊 车震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通过对楚雄市历年旅游发展数据梳理,对楚雄市旅游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运用点要素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结合楚雄市历年建成区数据、旅游产业点数据分析楚雄市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得出旅游引导小城市空... 通过对楚雄市历年旅游发展数据梳理,对楚雄市旅游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运用点要素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结合楚雄市历年建成区数据、旅游产业点数据分析楚雄市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得出旅游引导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同时基于对楚雄市的研究对旅游小城市城镇化发展提出三点对策:①因地施策,政府层面建立明确的旅游发展目标,推进旅游城镇化进程;②优化城镇化发展模式,整合区位、资源优势,发挥城市集聚效应;③明确产业组团,城镇化建设分区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旅游发展 小城市 楚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置空间再生中空间形态的演变——以精神经济学分析为基础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1-176,共6页
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逐渐转变,许多既定使用的空间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遭到废弃乃至呈现出一种闲置现象。这些空间往往记录着当时使用的建筑素材、颜色、构法等,反映着当时的使用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语汇,乃至周边环境所... 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逐渐转变,许多既定使用的空间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遭到废弃乃至呈现出一种闲置现象。这些空间往往记录着当时使用的建筑素材、颜色、构法等,反映着当时的使用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语汇,乃至周边环境所构成的社会脉络及纹理,如社会风貌、经济活动以及当地产业等,这使许多闲置空间仍然具备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在精神经济学研究领域,闲置空间再生中的空间形态演变,引起了物质形式的贬值和精神内容的升值。就其空间形态演变的现状而言,闲置空间的再生是在权衡与妥协中兼顾历史空间的保留和文化创意氛围的形成,是在以尽量恰当的方式努力转变传统观念和构建文化认同,是在政府和居民的配合中实现空间形态的重塑和功能转化,是在"空间的生产"中形成产业链和创造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空间再生 空间形态演变 产业结构优化 精神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