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门山碧口断块的形成及其空间归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汤军 赵鹏大 +3 位作者 陈建平 历青 靳秀菊 冯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按照地质异常的分析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地质异常体空间归位概念,对龙门山北端的碧口断块进行了空间归位分析。文中对碧口断块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复原分析,认为本区地质空间异常体是受青藏高原、华南陆块和华北陆块三重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按照地质异常的分析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地质异常体空间归位概念,对龙门山北端的碧口断块进行了空间归位分析。文中对碧口断块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复原分析,认为本区地质空间异常体是受青藏高原、华南陆块和华北陆块三重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由于它们各自的构造运动方向不同,造成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位置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笔者将碧口断块运动的主要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①挤压断裂作用;②西向滑脱作用;③右旋扭转作用;④东向重力挤压作用,这样就解释了本区的地质构造成因。因此在研究该区或者其他复杂地区的地质问题时,要考虑多个作用主体以及在不同时间的影响作用,从时间、空间的动态演变过程来加以认识分析地质体的成因。由于不同构造主体在不同时间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异常地质体在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因此,本文提出的异常地质体空间归位概念,对认识成矿多样性以及成矿谱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异常体 空间归位 构造运动龙门山断裂带 碧口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宁 邹长春 +2 位作者 彭诚 赵金环 牛一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1-276,共6页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通过两井四孔的连续取心,获得国际上第一个连续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作为该项工程的主体钻孔,松科2井东孔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钻取营城组至火石岭组的连续岩心;为满足更高精度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通过两井四孔的连续取心,获得国际上第一个连续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作为该项工程的主体钻孔,松科2井东孔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钻取营城组至火石岭组的连续岩心;为满足更高精度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获取松科2井东孔岩心的准确深度与方位信息。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与岩心扫描图像上的4种典型特征,利用成像-岩心扫描图像综合处理软件开展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完成了松科2井东孔三开中途完井井段的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对归位结果进行了质量评级。结果表明,归位质量等级在AA和AB的岩心占半数以上;粗砂岩、砾岩及火成岩等层段岩心的深度归位比较准确;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层段岩心方向定位效果较好。岩心校正深度误差整体上随钻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符合实际规律。岩心空间归位结果为下一步的地质分析及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科2井东孔 电成像测井 岩心空间归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测井岩心空间归位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忱 甄鉴 +1 位作者 邹长春 聂昕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7-212,共6页
钻井取心是研究地下地质情况的直接资料,但钻井时为节省成本,通常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无法确定准确的岩心深度和方位信息,为了充分利用岩心资料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用测井资料对其进行深度归位和方位定向。通过阐述成像测井地质构造识别原... 钻井取心是研究地下地质情况的直接资料,但钻井时为节省成本,通常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无法确定准确的岩心深度和方位信息,为了充分利用岩心资料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用测井资料对其进行深度归位和方位定向。通过阐述成像测井地质构造识别原理,结合岩心空间归位方法和评定标准,利用成像-岩心扫描图像综合处理软件,比对岩心与成像测井资料,完成了GW-1、GW-2及XL2井1 093块岩心图像的空间归位工作,列出了部分井段的归位实例,并将每块岩心按AA、AB、AC、BB、BC和CC 6个等级进行空间归位质量分级,对空间归位的整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心深度误差随井深的增加逐渐增大;空间归位质量为AA级、AB级的岩心占总数63.2%,总体质量较高,为进一步地质构造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岩心空间归位 质量分级 深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的空间水平归位与实现
4
作者 季玉新 马振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132-138,共7页
P-SV转换波道集内各道的转换反射点与其共中心点并不一致,导致处理转换波资料时不能进行常规的叠加,必须对各采样点作空间水平归位,即把各采样值对应的转换点平稳到其转换点轨迹曲线上去组成新的真正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才能实... P-SV转换波道集内各道的转换反射点与其共中心点并不一致,导致处理转换波资料时不能进行常规的叠加,必须对各采样点作空间水平归位,即把各采样值对应的转换点平稳到其转换点轨迹曲线上去组成新的真正的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叠加,才能实现真正的多次覆盖,水平归位可在时空域内进行,模型实验表明,本方法对于小倾角地层能得到较好的归位结果,其中,转换点位置的确定,速度的选取及动校正的质量等都是做好转换波水平归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空间水平归位 资料处理 共中心点 时距曲线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地震构造图上的断层误差研究
5
作者 唐建人 王波 周志才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3,共7页
通过对产生误差的原因的综合分析,指出常规归位的归位量不准是造成断层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几种消除误差的措施。同时,对曲面空校法的原理和应用效果给予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曲面空校法可以更好地消除这种误差。
关键词 断层位置误差 断层空间归位 曲面空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