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五台山林线过渡带华北落叶松格局过程和尺度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贾美玉
张金屯
梁钰
丁沫冲
曹格
贾冰玉
-
机构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499-750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94)
-
文摘
林线过渡带作为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林线过渡带中人工林的生存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系统影响显著。选取五台山林线内占绝对分布优势的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设置50m×50m样地,随机选取5个10m×10m样方进行群落物种信息收集,对乔木的胸径和位置信息进行调查,利用点格局方法和CSR(完全空间随机模型)、HP(空间异质性过程模型)、RL(随机标签模型)对华北落叶松的活立木和枯立木的格局过程进行0—25m尺度上的分析,结果发现:活的华北落叶松平均胸径在11.54cm,死的华北落叶松平均胸径是8.27cm,这个对于30年以上华北落叶松来说胸径值偏小,其生长慢的特点是和林线这个生境特点相适应的。华北落叶松枯立木的聚块很大,在0—15m上都是聚集分布;活立木聚块小出现在0—3m、和21m上。空间异质性过程模型模拟的格局与活立木实际格局差异检验不显著,说明空间异质性可以很好解释活立木格局的成因。随机标签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活立木和枯立木只在21m附近出现负相关,主要是负密度制约效应是导致的华北落叶松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对幼苗到幼树的影响最大。同时推测灌木和华北落叶松幼苗和幼树的种间相关作用与其死亡也有一定关系。
-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随机标签模型
空间异质性过程模型
死亡率
负密度制约
-
Keywords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Random Labeling
Heterogeneous Poisson process
death rate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