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核空间对称稀疏表达用于高光谱波段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伟伟 马俊 +1 位作者 杨刚 李巍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693,718,共8页
提出改进核空间对称稀疏表达(IKSSR)降维方法来解决高光谱影像(HSI)的波段选择问题.该方法利用核函数方法和稀疏系数的二值约束条件改进对称稀疏表达模型,在映射得到的核空间构建包含所有波段向量对应的数据点的凸包,通过寻找最小凸包... 提出改进核空间对称稀疏表达(IKSSR)降维方法来解决高光谱影像(HSI)的波段选择问题.该方法利用核函数方法和稀疏系数的二值约束条件改进对称稀疏表达模型,在映射得到的核空间构建包含所有波段向量对应的数据点的凸包,通过寻找最小凸包的原型点实现波段子集的优化选择.改进核空间对称稀疏表达方法采用矢量量化策略初始化波段子集,利用块坐标下降方法将非凸问题转换为凸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实现目标波段子集选取.基于两个公开高光谱数据集,对该方法和4种主流的波段选择方法进行实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核空间的对称稀疏表达方法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优于对称稀疏表达模型和其他3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稀疏表达 改进核空间对称稀疏表达 波段选择 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少量传感器实时测量空间对称动态场任意多点场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2
作者 王双维 曹晓琳 +1 位作者 冯江 刘颖 《声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探讨了以少数量的传感器实现实时测量空间对称动态场任意多点场强的方法,结合某蝙蝠发声声场强度分布测量系统的设计,介绍了该方法在此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与传统测量方法效果相当,且对于瞬态声... 探讨了以少数量的传感器实现实时测量空间对称动态场任意多点场强的方法,结合某蝙蝠发声声场强度分布测量系统的设计,介绍了该方法在此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与传统测量方法效果相当,且对于瞬态声场的测量,该方法相对于传统阵列法可节省大量传感器,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量传感器 实时测量 空间对称动态场 任意多点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对称Lorenz阵子群的混沌保密通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林芳 芮国胜 +1 位作者 张洋 吴前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8,共7页
针对大规模并发式保密通信对混沌阵子的需求,以Lorenz混沌阵子为例,提出了相空间对称混沌阵子群模型,研究了该对称阵子群的同步问题,得到了Lorenz阵子与对称阵子群同步的条件,利用该条件构建了基于对称混沌阵子群的通信模型并对其进行... 针对大规模并发式保密通信对混沌阵子的需求,以Lorenz混沌阵子为例,提出了相空间对称混沌阵子群模型,研究了该对称阵子群的同步问题,得到了Lorenz阵子与对称阵子群同步的条件,利用该条件构建了基于对称混沌阵子群的通信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该对称阵子群能提供无限多个对称混沌阵子,可满足其在大规模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又能保持原混沌阵子的优良特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enz阵子 保密通信 混沌同步 空间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间对称变换的三维模型形状描述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明全 樊亚春 耿国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3-859,共7页
针对基于内容三维模型检索中形状特征提取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对称变换的三维模型形状特征描述符构造方法,此方法主要依据三维模型内部无处不在的对称特性.首先计算三维模型中点对之间的对称变换,其中点对来源于球面均匀分区采... 针对基于内容三维模型检索中形状特征提取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对称变换的三维模型形状特征描述符构造方法,此方法主要依据三维模型内部无处不在的对称特性.首先计算三维模型中点对之间的对称变换,其中点对来源于球面均匀分区采样后顶点集;然后利用点对的对称变换构造三维模型顶点对称空间,并结合空间聚类获得三维模型内部对称关系,从而给出对称区域描述;最后将对称区域描述符集合中数据按照对称区域大小排序后作为整个三维模型形状特征描述符,此特征受三维模型简化、细化、以及几何操作影响较小,且利用特征库后三维模型检索速度比较满意.文章最后分别从特征相似性比较、检索效率以及检索实验结果三个方面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形状描述符 对称变换 球面均匀分区 对称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对称性与电磁角动量守恒
5
作者 谢智娟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2期19-23,共5页
简述空间对称性与角动量守恒的对应关系,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证明了电磁场的空间对称性。在此基础上以费曼圆盘佯谬为例,分别从经典物理学角度和分析力学角度对其加以分析,证明在电磁场发生变化时,电磁角动量守恒。
关键词 空间对称 角动量守恒 电磁场 拉氏函数 费曼圆盘佯谬 分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隐伏柱状空洞的轨道路基地层空间应力分布理论分析
6
作者 刘海鹏 陈文韬 +6 位作者 黄威 李昭捷 李想 谢朋 董金爽 林澍 耿希鹏 《广州建筑》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在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轨道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隐伏空洞的存在,地面塌陷灾害屡有发生。因此,明晰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路基地层的应力分布特征,对于确保地面稳定尤为重要。由此,本文开展含有隐伏柱状空洞的轨道... 在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轨道建设蓬勃发展。在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隐伏空洞的存在,地面塌陷灾害屡有发生。因此,明晰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路基地层的应力分布特征,对于确保地面稳定尤为重要。由此,本文开展含有隐伏柱状空洞的轨道路基地层空间应力分布理论分析。首先,综合考虑路基自重及车辆均布荷载的影响,建立空间计算模型。然后,应用弹性力学基本理论,求得各应力分量的数学表达式。同一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和解析解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显示,竖向应力的吻合度较高,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最大误差均小于5%。并且,这种误差随着半径的增大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当距离达到3倍直径后误差基本消失。所求得的理论解具有结果准确、计算量小的优点,为地面稳定性量化评价指标的推定和易发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路基 柱形空洞 空间对称模型 应力分布特征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土中单桩桩周土空间轴对称固结解 被引量:19
7
作者 高子坤 施建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9-982,988,共5页
通过分析单桩成桩后桩周土体固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建立了饱和黏土中单桩桩周横观各向同性土体的空间轴对称固结问题的定解条件,应用数学物理方法求得该问题的级数解答。通过土体固结与桩承载力的时效性之间的关系,利用承载力的实... 通过分析单桩成桩后桩周土体固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建立了饱和黏土中单桩桩周横观各向同性土体的空间轴对称固结问题的定解条件,应用数学物理方法求得该问题的级数解答。通过土体固结与桩承载力的时效性之间的关系,利用承载力的实测资料换算得到的等效固结度,验证了解答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样,应用级数解答求得的桩周土体的固结度可用于桩的承载力的时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空间对称 超静孔隙水压力 级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材料空间轴对称问题的通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子昆 陈庚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87-598,共12页
本文根据横观各向同性压电材料空间轴对称问题场方程的结构特点,利用逐次引进势函数的方法,最后得到将位移分量和电势函数用满足特定偏微分方程的单一势函数表示的所谓通解,推导过程表明这种形式的通解是完备的,作为应用举例,文中... 本文根据横观各向同性压电材料空间轴对称问题场方程的结构特点,利用逐次引进势函数的方法,最后得到将位移分量和电势函数用满足特定偏微分方程的单一势函数表示的所谓通解,推导过程表明这种形式的通解是完备的,作为应用举例,文中用通解求解了压电材料半无限体表面受集中力的问题,得到位移、应力、电位移分量及电势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本文所提供的通解可作为分析含空腔、夹杂或币形裂纹等缺陷的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行为的工具,算例所得结果可直接用于求解压电体相互间或压电体与普通弹性体间的接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空间对称 通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复合厚壁圆筒井壁的空间轴对称应力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小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5-45,共11页
带防水层的复合厚壁圆筒井壁是近几年来在建井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井壁。本文在三维轴对称弹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井壁的应力分析问题,获得了这一问题形式简便的严格解,同时在弹性理论空间轴对称问题的一般解方面也做了一定的... 带防水层的复合厚壁圆筒井壁是近几年来在建井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井壁。本文在三维轴对称弹性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井壁的应力分析问题,获得了这一问题形式简便的严格解,同时在弹性理论空间轴对称问题的一般解方面也做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 厚壁 应力 空间对称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M的空间轴对称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媛媛 胡育佳 +1 位作者 程昌钧 郑晓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83-91,共9页
在热局部平衡条件下研究了空间轴对称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基于de Boer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次综合采用微分求积方法-二阶向后差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了数... 在热局部平衡条件下研究了空间轴对称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基于de Boer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次综合采用微分求积方法-二阶向后差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了数学模型,得到柱体各离散点处未知物理量的数值结果,进而可分析柱体的动力学特性。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计算了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弹性柱体的动力固结问题,并与de Boer等的解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也证明DQM有较小的计算量和较高的精度。最后分别研究和比较了柱体只受到表面外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和受到两种表面温度载荷与外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考察了材料的某些参数对柱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 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PMT) 空间对称 微分求积法(DQM) 热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压力作用下空心钢管混凝土桩体空间轴对称问题解析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怀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63-767,共5页
根据钢管和混凝土界面处的变形协调和平衡条件,利用乐甫位移函数得出的厚壁圆筒在两端和内外壁分别受均布压力作用下的空间轴对称问题解,求出轴向压力作用下空心钢管混凝土桩体弹性力学解析解。应用解析解研究了钢管对混凝土的初期约束... 根据钢管和混凝土界面处的变形协调和平衡条件,利用乐甫位移函数得出的厚壁圆筒在两端和内外壁分别受均布压力作用下的空间轴对称问题解,求出轴向压力作用下空心钢管混凝土桩体弹性力学解析解。应用解析解研究了钢管对混凝土的初期约束作用及其塑性屈服条件,并研究了空心和实心混凝土内柱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塑性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厚壁圆筒 空间对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及其MIMO多天线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菊池久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8,共7页
针对在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以及非对称空间分布的移动通信环境,引入几何分割法导出基于散射体高斯分布的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非对称宏小区和微小区以及街道和室内小区的移动通信环境下,模型能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 针对在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以及非对称空间分布的移动通信环境,引入几何分割法导出基于散射体高斯分布的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非对称宏小区和微小区以及街道和室内小区的移动通信环境下,模型能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如信号到达角度(AOA)、到达时间(TOA)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以及到达信号的空-时相关性.另外,在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下设置了MIMO多天线线性阵列(ULA)和圆环阵列(UCA),研究了此衰落信道的信道容量.通过信号的AOA和TOA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值结果与多径衰落信道圆模型(GBSBM)的数值结果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实际的移动通信环境.假设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为高斯分布时,本模型的数值结果阐明了分布参数对信道参数的影响,拓展了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评估MIMO多天线阵列系统空时处理算法和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空间信道模型 宏小区 微小区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容量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局部对称空间中2-调和子流形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卫东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研究局部对称完备黎曼流形中的紧致 2 调和子流形 ,得到了这类子流形第二基本形式模长平方的Pinching定理及推广的J .
关键词 2-调和子流形 极小子流形 积分公式 局部对称空间 完备黎曼流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轴对称极限平衡应力数值分析
14
作者 李国强 袁辉 +1 位作者 韩光立 苏立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7-361,共5页
以莫尔-库仑准则和全塑性假设为基础的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化为无量纲形式,利用比较精确的应力方程数值积分方法对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作了数值解,编制了程序CALC,在此基础上,将立井围岩视为松散介质,进行模拟计算... 以莫尔-库仑准则和全塑性假设为基础的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化为无量纲形式,利用比较精确的应力方程数值积分方法对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作了数值解,编制了程序CALC,在此基础上,将立井围岩视为松散介质,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井壁压力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曲线型的;别氏公式在浅部适用性较好,而在深部不适用等结论,并对滑移线形状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介质 数值积分 极限平衡应力 空间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空间Sp(n)和Gl(n,C)/U(n)上的热核
15
作者 汪国强 洪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2-46,共15页
本文求出酉辛群Sp(n)以及Hemite矩阵空间Gl(n,C)/U(n)上的热核。
关键词 酉矩阵 对称空间 酉辛群 热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迎角细长体非对称空间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顾蕴松 明晓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应用七孔探针定量流场测试技术,在低速风洞中通过定量测试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三维空间流场,研究了零侧滑条件下细长旋成体在典型大迎角情况下(迎角为55°)背风区附体和离体涡系的空间演化规律,加深了对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不对称涡系空... 应用七孔探针定量流场测试技术,在低速风洞中通过定量测试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三维空间流场,研究了零侧滑条件下细长旋成体在典型大迎角情况下(迎角为55°)背风区附体和离体涡系的空间演化规律,加深了对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不对称涡系空间结构的认识。解释了截面侧向力沿模型体轴分布为幅值递减波形的形成机制。给出了有、无头部小扰动片及小扰动片非定常摆动控制三种情况下的细长体背风区不同的多涡空间结构。细长旋成体背风区横截面的涡量和总压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在模型头部固定小扰动片可以改变非对称涡的非对称特性,但不能使非对称涡变为对称涡,而在头部非定常小扰动的控制下模型背风区流动呈现对称涡的流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体 大迎角 试验研究 流场特性 对称空间 细长旋成体 空间结构 对称 小扰动 测试技术 七孔探针 空间流场 定量测试 低速风洞 演化规律 形成机制 摆动控制 分布测量 非定常 风区 对称 模型体 侧向力 头部 横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域上对称矩阵空间保可交换的加法满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雅琴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3,共3页
R是实数域,S_n(R)表示R上n×n对称矩阵空间,本文刻画了S_n(R)到自身满足f(A)f(B)=f(B)f(A)当且仅当AB=BA的加法满射f的形式,并且本文又刻画了S_n(R)到自身满足g(A_1)g(A_2)…g(A_k)=g(A_k)g(A_(k-1))…g(A_1)当且仅当A_1A_2…A_k=A_... R是实数域,S_n(R)表示R上n×n对称矩阵空间,本文刻画了S_n(R)到自身满足f(A)f(B)=f(B)f(A)当且仅当AB=BA的加法满射f的形式,并且本文又刻画了S_n(R)到自身满足g(A_1)g(A_2)…g(A_k)=g(A_k)g(A_(k-1))…g(A_1)当且仅当A_1A_2…A_k=A_kA_(k-1)…A_1的加法满射g的形式,其中k≥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域 n×n对称矩阵空间 加法满射 保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紧对称空间中子流形焦点和形算子间的关系
18
作者 李光汉 吴传喜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首先详细地讨论了非紧Lie群的度量和Cartan分解,然后由Lie群和对称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非紧对称空间中的子流形焦点存在的充要条件,同时还给出了焦点重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非紧对称空间 子流形 焦点 形算子 abelian法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体非轴对称半空间问题的统一解
19
作者 张学民 阳军生 +2 位作者 李婕 顿志林 高雪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利用Hankel积分变换和Bessel函数理论,在象域中推导了任意非对称表面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体内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的统一表达式.此解答具有一般性,包含了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各向同性弹性半无限体问题.该解答可用于求解单向水... 利用Hankel积分变换和Bessel函数理论,在象域中推导了任意非对称表面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体内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的统一表达式.此解答具有一般性,包含了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各向同性弹性半无限体问题.该解答可用于求解单向水平荷载、圆形单向均布水平荷载、单向水平集中荷载、半球形单向水平荷载以及凹盆形单向水平荷载作用等多种荷载边界条件下一般空间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体 位移法 非轴对称空间问题 HANKEL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D对非对称空间结构的抗震控制研究
20
作者 吴波 铃木祥之 藤原悌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以单层非对称(空间)结构为例,利用最优控制原理,探讨了最优控制力与受控结构反应随AMD楼面安放位置和结构刚度分布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该规律对输入地震波、权矩阵以及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上述工作为研究... 以单层非对称(空间)结构为例,利用最优控制原理,探讨了最优控制力与受控结构反应随AMD楼面安放位置和结构刚度分布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该规律对输入地震波、权矩阵以及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上述工作为研究多层非对称(空间)结构中AMD楼面安放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对称空间结构 最优控制 抗震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