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壳斗科植物空间多样性格局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邱丽氚 柳涛 +1 位作者 常虹 吴晓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4-242,共9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空间分布图、从空间上计算多样性格局指数,研究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种的空间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显示,云南南部、广西北部和广东北部的属、种数量均较多,是中国壳斗科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地区,甘肃南部、陕...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空间分布图、从空间上计算多样性格局指数,研究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种的空间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显示,云南南部、广西北部和广东北部的属、种数量均较多,是中国壳斗科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地区,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及南部是壳斗科植物向南、向北扩散的重要通道;从多样性指数来看,种的多样性指数值均比属的值高,但均匀度指数却是属的值高;当属或种的数量为1时,其所占面积、占景观的比例、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均最大,随着属或种的数量逐渐增加,其多样性明显提高,但其各项指标基本呈依次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壳斗科植物空间多样性格局进行量化研究,获取了中国壳斗科植物空间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多样性格局数量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使多样性研究体现出空间性和定量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空间多样性 空间多样性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的空间多样性及差异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丽氚 吴晓湲 柳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03-2108,共6页
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单元,以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制作属的空间分布图,计算空间相似性系数,分析壳斗科各属的空间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三棱栎属为连续分布,与其他属的空间分布最不相似,其他属均为间断... 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单元,以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制作属的空间分布图,计算空间相似性系数,分析壳斗科各属的空间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三棱栎属为连续分布,与其他属的空间分布最不相似,其他属均为间断分布,其中锥属、青冈属、柯属空间分布最相似,这3个属的多样化中心均有云南南部,水青冈的多样化中心比前3个属偏北,栎属多样化中心是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是联系南方与北方栎属植物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空间多样性 空间相似性系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的简洁预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翔 胡艳波 赵中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物种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测度方法倍受关注。进一步验证了物种丰富度(S)与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的相关性。选取6块天然林调查数据,观察不同样地的树种数(S),利用S与TSS关系模型对TSS值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对比。结... 物种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测度方法倍受关注。进一步验证了物种丰富度(S)与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的相关性。选取6块天然林调查数据,观察不同样地的树种数(S),利用S与TSS关系模型对TSS值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二者之间最大相对误差在±0.1之内,平均相对误差在0.014以内,模型的预估精度在92%以上。在具体森林调查中可以简单地通过调查树种丰富度来计算树种多样性指数TSS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树种空间多样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的空间多样性格局及其指标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邱丽氚 常虹 +2 位作者 路丹桂 吴晓湲 柳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1-769,共9页
通过植物专业网站及已发表的论文论著,查找每一种壳斗科植物在中国的具体分布地点(县),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单元,以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空间上获取多样性格局指标,定量研究中国壳斗科植物的属、类型的空间... 通过植物专业网站及已发表的论文论著,查找每一种壳斗科植物在中国的具体分布地点(县),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单元,以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空间上获取多样性格局指标,定量研究中国壳斗科植物的属、类型的空间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中国壳斗科植物中青冈属、栎属、锥属、柯属的斑块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斑块总数、总形状指数明显高于三棱栎属、栗属、水青冈属,而三棱栎属因只有一个斑块,属与种的空间多样性格局相同,与其他属明显不同。(2)中国壳斗科植物中属的空间多样性格局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斑块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斑块总数、总形状指数相互之间、总面积与斑块总数、多样性指数、总形状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的最大斑块指数与均度指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除三棱栎属外,其他属的斑块类型所占面积、占属面积的比例、斑块数目、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各指标,基本上均随所在属斑块类型值的增加其相应指标依次降低,斑块类型与其他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中国壳斗科植物在青冈属、栎属、锥属、柯属中,每一个属种数为1~7的斑块类型所占面积之和、斑块数目之和分别占其属对应总指标的值均高于80%,表明种数较少的斑块类型构成了属的主要分布区,而种数较多的斑块类型,其各指标值均较低,分布范围很狭窄,但物种多样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空间多样性 空间格局指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特征
5
作者 向钦 郭秋菊 +4 位作者 艾训儒 薛卫星 王蕾 潘召龙 张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6,共9页
【目的】以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差异,确定影响林分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和杉木、柳... 【目的】以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差异,确定影响林分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和杉木、柳杉、鹅掌楸3种人工林的样地实测数据,应用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评价法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分析。【结果】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FS值为0.767,结构多样性呈良好状态;柳杉林为0.578、鹅掌楸林为0.565均呈中等状态;杉木林仅为0.288,结构多样性整体呈较差状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均有较好的表达,林分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类型为参照树周围很密集随机分布3~4种树种的绝对优势木和劣势木(W_(i)=0.5、U_(i)=0/0.75、M_(i)=0.75/1、C_(i)=1),结构单元内个体间冠层连接紧密,不同树种不同大小的个体占据各自生态位,形成了资源合理分配的格局。而3种人工林林层结构和树种组成相较之下更为单一,最常见的结构组合均为4株同种(M_(i)=1)个体的伴生,影响了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提升。【结论】丰富的树种多样性和林层结构对该地区林分形成良好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具有决定作用,在今后林分可持续经营管理中,应着重关注树种组成多样性和林分垂直空间复杂性的构建,将有利于林分健康稳定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 空间结构单元 四元分布 林层数 树种数 金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以上海宝钢厂区为例
6
作者 吴晖 武彩燕 +3 位作者 孟陈 陶育忠 舒怡 李俊祥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6,共11页
城市土地利用既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也为植物多样性提供支撑。城市工业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是工业区绿地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承载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宝钢厂区内分层随机取... 城市土地利用既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也为植物多样性提供支撑。城市工业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是工业区绿地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承载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宝钢厂区内分层随机取样的84个植物群落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对厂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格局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宝钢厂区记录到维管植物物种286种,属于90科204属,其中木本植物119种,草本植物167种,本地野生种占比61.8%,非参数估计模型估算的潜在植物物种丰富度可达394种,对比分析表明,宝钢厂区是目前上海市拥有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乡土物种比例相对较高的绿化类型;(2)宝钢厂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以及香浓-威纳多样性和皮洛均匀度的整体空间分布均呈现厂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存在局部高-高和低-低的聚集分布;(3)宝钢厂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格局受乔灌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共同影响,其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草本层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在城市绿化中被长期忽略,应予以足够重视。上述结果对城市工业区物种多样性承载力的认识、绿地系统的优化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 皮洛均匀度指数 多样性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成土母质与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的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任圆圆 张学雷 +2 位作者 李笑莹 孙鹏 段金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成土母质作为土壤发育的主要形成因素,二者间的关系密切。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区,从多样性的角度运用经典的仙农熵测度方法分析成土母质和土壤要素的构成组分多样性、不同母质基础上各土壤分类级别的多样性特征,并运用改进的仙农熵公式研... 成土母质作为土壤发育的主要形成因素,二者间的关系密切。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区,从多样性的角度运用经典的仙农熵测度方法分析成土母质和土壤要素的构成组分多样性、不同母质基础上各土壤分类级别的多样性特征,并运用改进的仙农熵公式研究5 km×5 km网格尺度下不同成土母质对土类空间分布离散程度的影响及不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成土母质类型虽少,但其构成组分多样性高于土类,这与二者分类系统的分支率有关;(2)6类母质类型中,残积、坡积物母质面积最大且发育土壤类型最为复杂;15种土壤类型与6类母质之间的关系有一对多、一对一和多对一3种类型;(3)不同母质上发育的土类的空间分布离散性程度不同,残积、坡积物母质上分布的优势土类为粗骨土,河流冲积物和河湖相沉积物母质上的优势土类分别是潮土和砂姜黑土,洪积物和黄土与红土母质上发育较好的两种土类为黄褐土和褐土,风积物母质上仅发育了风砂土一种土类;(4)潮土和河流冲积物母质分别是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空间分布多样性值最高的土类类型和成土母质类型,且成土母质与土类空间分布多样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河南省的6大类成土母质与15种土类的构成组分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离散性程度存在差异,且二者的空间分布多样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土母质 土壤 空间分布多样性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桑科植物属的空间分布及多样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路丹桂 邱丽氚 +1 位作者 常虹 李雅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该研究以FRPS《中国植物志》全文电子版网站、中国在线植物志(eFlora)网站和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网站收录的全部中国桑科植物数据为基础,以部分省的植物志以及正式发表的论文为补充,查找每一个桑科植物的具体分布地点(精确到县一... 该研究以FRPS《中国植物志》全文电子版网站、中国在线植物志(eFlora)网站和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网站收录的全部中国桑科植物数据为基础,以部分省的植物志以及正式发表的论文为补充,查找每一个桑科植物的具体分布地点(精确到县一级),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单元,以桑科12属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制作属的空间分布图,计算空间相似性系数,分析桑科植物各属的空间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桑科植物中桑属的分布最广,橙桑属的分布最狭窄。(2)橙桑属与其他属的空间分布相似性系数均较低(0~0.0444),其中橙桑属与见血封喉属和牛筋藤属的相似性系数均为0,表明橙桑属与其他属的分布几乎没有重叠区;榕属与构属和柘属的空间分布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7394和0.6795,表明这3属的空间分布有较多的重叠区;见血封喉属的分布范围较广,从热带到亚热带地区均有。(3)中国桑科植物属的多样化中心(保护区域)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波罗蜜属和葎草属的多样化中心均在云南,鹊肾树属的多样化中心在海南,柘属的多样化中心从热带、南亚热带扩大至中亚热带地区;榕属在中国有98个种,多样化中心分布在甘肃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台湾南部和海南西部;桑属(11个种)的多样化中心分布在重庆南部、湖北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中南部、云南东部和广西西部。研究认为,中国桑科植物属的多样化中心各有特点,基于县的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能够具体确定中国桑科植物属的最小保护区域;且该研究结果支持贵州地区是桑属植物的分化中心和过渡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科植物 空间多样性 空间相似性系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株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测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4 位作者 胡艳波 张岗岗 张弓乔 程世平 卢彦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6,共9页
【目的】深入剖析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的生态意义,构筑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综合评价指数,为制订有的放矢的森林结构调整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生物多样性概念,以参照树与其最近的4株相邻木组成的结构单元... 【目的】深入剖析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的生态意义,构筑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综合评价指数,为制订有的放矢的森林结构调整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生物多样性概念,以参照树与其最近的4株相邻木组成的结构单元为对象,有机整合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和密集度的四元分布及结构单元树种数和林层数,运用遗传绝对距离公式、自然对数分别表达结构单元类型均匀性和丰富度,构造表达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测度指数,并运用长期定位监测样地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_(FS))对处于不同气候带或不同起源的森林类型的空间结构多样性测度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的D_(FS)值(0.854)与阔叶红松林的D_(FS)值(0.852)几乎相等,二者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多样性。侧柏人工林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类型较多,高于锐齿栎天然林和红松阔叶林,但其空间结构多样性为3个林分类型中最低的(D_(FS)=0.382),主要原因是其垂直结构(D_(FSv)=0.369)和水平结构(D_(FSh)=0.562)多样性方面都比两类天然林低。结构单元中的平均树种数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锐齿栎天然林为4.23,阔叶红松天然林为4.09,而侧柏人工林则为1.98,结构单元树种数能充分体现结构单元树种丰富程度。【结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结构单元树种数和林层数3者的有机整合是构造有效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的基石。基于生物多样性概念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_(FS),既是对结构参数四元分布合适的量化表达,也是对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生态意义恰当的诠释,更是对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科学综合评价,能够测度出不同林分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参数N元分布 结构单元树种数 结构单元林层数 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1 位作者 胡艳波 李远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共8页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株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良好的测度树种多样性的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树种空间多样性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建设下传统村落空间基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解明镜 向卉文 黄宗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08-2717,共10页
基于陆路交通建设背景,在铁路公路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分析通道县传统村落可达性空间布局,并进一步以6个侗族传统村落为样本,从“空间基因”视角下识别提取坪坦河流域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基因,选取村落空间基因的丰富度、信息度、均匀度和优... 基于陆路交通建设背景,在铁路公路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分析通道县传统村落可达性空间布局,并进一步以6个侗族传统村落为样本,从“空间基因”视角下识别提取坪坦河流域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基因,选取村落空间基因的丰富度、信息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展开多样性研究,解析不同村落以及不同类型空间基因的多样性指标差异,结合高速铁路交通建设情况探讨外来空间基因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力图从有机整体角度克服传统村落研究的狭隘性。研究结果表明:(1)通道县侗族传统村落的可达性呈现为“核心—边缘”圈层式扩展空间布局,其可达性系数与交通路网完备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2)空间基因多样性指数水平可揭示传统村落目前的保护发展状态,外来文化的影响或者自组织的现代化建设会导致本土空间基因的优势性降低或消亡。(3)传统村落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基因多样性显著相关,结合实际发现陆路交通建设在给传统村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出行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本土基因属性变异、外来基因的同质化入侵。研究成果有助于为交通建设及区域村落空间规划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参考,为优化传统村落宜居环境拓展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建设 可达性 空间基因多样性 传统村落 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土地利用多样性及其与相关景观指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学雷 屈永慧 +1 位作者 任圆圆 赵斐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3-931,共9页
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土壤类型及属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同时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也间接地改变着土壤类型、性质及功能多样性的格局。在人地矛盾、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剧的今天... 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土壤类型及属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同时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也间接地改变着土壤类型、性质及功能多样性的格局。在人地矛盾、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剧的今天,研究土地和土壤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土壤多样性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综合分析土壤、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借助空间网格的概念量化分析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河南省中南部样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仙农熵变形公式计算了1 km×1 km、3 km×3 km、5 km×5 km 3种网格尺度下的土壤和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多样性和各县市的土壤和土地利用构成组分多样性,运用ArcGIS探讨了多样性指数与景观指数之间的关联性,综合评价研究区的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的相互性。研究表明:同一种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在异网格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异规律;土地利用与土壤类型的构成组分多样性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类型均匀分布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不一定会均匀分布,而两者的平均斑块面积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斑块的大小对土地利用斑块的大小影响较大,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过程;土壤类型的面积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分别与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0、r2=0.599。而土地利用的面积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指数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分别为r2=0.437、r2=0.034。土壤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与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2=0.612;但土地利用的形状指数与多样性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r2=0.895。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干扰程度比较强烈,而对土壤类型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农熵 景观指数 空间分布多样性 构成组分多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典型样区地表水分布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屈永慧 张学雷 段金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9,91,共4页
选取河南省5个典型样区,将多样性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水体空间分布特性评价中,探索了各样区地表水空间分布的离散性。利用仙农熵变形公式,结合水体资源分布特点,计算了各样区在不同网格尺度下的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并分析了异网格尺度... 选取河南省5个典型样区,将多样性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水体空间分布特性评价中,探索了各样区地表水空间分布的离散性。利用仙农熵变形公式,结合水体资源分布特点,计算了各样区在不同网格尺度下的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并分析了异网格尺度下水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豫南、豫东样区地表水体分布比较均匀,豫中、豫西样区的水体分布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明显不均匀性;不同网格尺度下,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略有差异;水体比例增量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增量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水体比例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水体比例的增大或减小往往造成水体空间分布格局离散性的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多样性 仙农熵 地表水 网格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杨贵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8,共9页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整体性特征包括: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协调性、居住与生产活动空间组合的有机性、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的聚合性以及聚落内部公共中心场所的标识性。这些整体性特征是对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性...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整体性特征包括: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协调性、居住与生产活动空间组合的有机性、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的聚合性以及聚落内部公共中心场所的标识性。这些整体性特征是对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性认知和整体抽象。它们对应于特定的社会学意义:堪舆术和身体宇宙的思想、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结构特征、血缘和亲缘关系的脉络及其传承延续的作用以及空间结构对应的社会控制。当代人需要努力探索那些和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十分贴切的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活力,从而来重新定义其社会学意义,才能真正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聚落的建筑和空间环境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整体性特征 社会学意义 空间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地空通信链路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文 达新宇 +1 位作者 刘芸江 刘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6,共4页
可靠度是衡量短波地空通信链路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了空间多样性和频率多样性对短波通信链路可靠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两者联合考虑,得出了飞机航空站与地面固定站进行短波通信时,2个地面站和7个频点情况下可以提供较高的联合可靠度... 可靠度是衡量短波地空通信链路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了空间多样性和频率多样性对短波通信链路可靠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两者联合考虑,得出了飞机航空站与地面固定站进行短波通信时,2个地面站和7个频点情况下可以提供较高的联合可靠度的结论,通过仿真验证该结论为合理的站点数和频率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链路可靠度 空间多样性 频率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社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
16
作者 李洁云 《花卉》 2024年第22期1-3,共3页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住房存量更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群体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许多老破小的社区环境以及部分新建不久的社区,无法很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居住需求。当下,适老化社区居住景观不断更新迭代的同时,提...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住房存量更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群体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许多老破小的社区环境以及部分新建不久的社区,无法很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居住需求。当下,适老化社区居住景观不断更新迭代的同时,提高社区养老的建设水平,为老年人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以保障老年群体晚年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社区存在的居住问题,提出适老化社区设计的原则,阐述社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策略,分析康养疗愈型植物的应用,对未来社区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性景观 康养疗愈型植物 空间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秋茄树种群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弘 林海娇 +3 位作者 杨乐 李贺鹏 岳春雷 江波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6-487,共12页
为揭示我国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 Sheue,H.Y.Liu&J.Yong)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整合天然和引种的地理分布信息,采用生态位模型模拟其适生区范围,评估两个类型分布区的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标,并结合对应的气... 为揭示我国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 Sheue,H.Y.Liu&J.Yong)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整合天然和引种的地理分布信息,采用生态位模型模拟其适生区范围,评估两个类型分布区的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标,并结合对应的气候、水文资料,利用生态统计学方法,对影响秋茄树地理分布的各层次环境因子开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BIOCLIM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很高,Kappa系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分别为0.952和0.976,并获取3个多样性热点区域。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温度是限制秋茄树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其中年均温(17.68℃)、最冷季均温(8.22℃)和极端最低温(4.04℃)为其最适分布阈值。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秋茄树地理分布受经、纬度的双重控制,但纬向效应相对更显著;水文局域尺度上,平均海面温度和平均潮差对秋茄树分布有显著影响,而平均海面pH值和平均海面盐度对其影响不大。除Pielou指数外,我国秋茄树天然林的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主要省份间多样性排序为浙江(人工林)>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台湾。非加权组平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8个秋茄树种源划分成3大类群,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与生态位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树 地理分布格局 BIOCLIM模型 空间多样性 典范对应分析(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祥 郭笃发 +1 位作者 张宝雷 蒋红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以近代黄河三角洲3期TM遥感影像(1986年,1996年,2001年)及研究区1980年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应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Sd)对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适宜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Sd值的高低与... 以近代黄河三角洲3期TM遥感影像(1986年,1996年,2001年)及研究区1980年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应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Sd)对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适宜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Sd值的高低与丹顶鹤生境的相关性我们将Sd分为4类:低值区(0,0.25]、中低值区(0.25,0.50]、中高值区(0.50,0.65]、高值区(0.65,1.00],值越高,生境质量愈高,适宜程度亦愈高。结果表明:从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加深,生境连通性降低,适宜性下降。不适宜生境(Sd≤0.5)的区域面积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1986年的65.11%增加到1996年的70.79%,又增加到2001年的77.06%;Sd>0.5的区域面积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86年,1996年和2001年的面积比重分别为34.9%,28.2%,2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生境 空间多样性指数 RS和GIS 近代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文化符号在邯郸东方国际展馆设计运用
19
作者 沈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08-I0008,共1页
作品说明:项目设计以河北运河基因为文化源点,利用界面形式语言在空间设计上转换水韵形态,借用蜿蜒流动的符号语言升华成以律动、缠绕以及意在形外的写意空间,塑造当代建筑展示空间,激活京津冀城市建筑空间多样性,并融入运河文化及传统... 作品说明:项目设计以河北运河基因为文化源点,利用界面形式语言在空间设计上转换水韵形态,借用蜿蜒流动的符号语言升华成以律动、缠绕以及意在形外的写意空间,塑造当代建筑展示空间,激活京津冀城市建筑空间多样性,并融入运河文化及传统美学路径与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化 展示空间 空间多样性 符号语言 空间设计 路径与方法 传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