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坐标转换模型的多视图尺寸完备性检查 被引量:13
1
作者 纪杨建 张树有 谭建荣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5,共5页
尺寸完备性检查一直是 CAD/ CAPP/ CAM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由于视图表达的多样性和尺寸标注的灵活性 ,尺寸完备性检查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文中建立了空间坐标转换模型 ,将工程图中计算机内部的屏幕坐标转换为与之唯一对应的空... 尺寸完备性检查一直是 CAD/ CAPP/ CAM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由于视图表达的多样性和尺寸标注的灵活性 ,尺寸完备性检查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文中建立了空间坐标转换模型 ,将工程图中计算机内部的屏幕坐标转换为与之唯一对应的空间坐标 ,并通过尺寸虚拟分解 ,将复杂的非线性尺寸标注分解为多个线性尺寸标注 ;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标注 工程图 尺寸完备性检查 空间坐标转换模型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空间坐标转换算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宏 郭立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1-306,共6页
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坐标系固定于设备自身,其采集的数据因手机姿态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漂移,受此影响即使同一运动过程,加速度数据也难以同前一个时刻保持一致。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加速度数据从手机坐标系映射至惯... 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坐标系固定于设备自身,其采集的数据因手机姿态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漂移,受此影响即使同一运动过程,加速度数据也难以同前一个时刻保持一致。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加速度数据从手机坐标系映射至惯性坐标系,从而确保数据在手机任意姿态下均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运动状态。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一种手机传感器数据在线采集与实时处理新方法,实现Matlab中数据动态特征的实时观测及算法性能的在线评估。利用此方法,在旋转实验中分别测试方向余弦与四元数两种算法的可行性,并在计步器实验中进一步测试四元数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方向传感器数据的方向余弦算法因测量范围限制,不能实现全方位空间坐标转换;而基于旋转矢量传感器数据的四元数算法则能够实现全方位转换,且转换后的加速度对步态识别率达到95%以上,较准确地反映了实际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内置传感器 数据漂移 空间坐标转换 四元数法 计步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变化PSF图像复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3
作者 冯华君 陶小平 +2 位作者 赵巨峰 李奇 徐之海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空间变化PSF(Space-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VPSF)图像,即物空间各点的退化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图像,由于其复原技术涉及到多个甚至海量PSF的提取、存储和运算,相对于空间不变PSF(Space-In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IPSF... 空间变化PSF(Space-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VPSF)图像,即物空间各点的退化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图像,由于其复原技术涉及到多个甚至海量PSF的提取、存储和运算,相对于空间不变PSF(Space-In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IPSF)图像复原要困难得多。目前处理此类图像的主要方法包括空间坐标转换法,等晕区分块复原法,以减少数据存储量,降低计算量,提高收敛速度为目标的直接复原法等。本文回顾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本实验室提出的结合GRM(Gradient Ringing Metric)评价算法的总变分最小化图像分块复原法,并提出了未来工作关注重点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空间变化PSF 空间坐标转换 分块复原法 总变分最小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阵列的油管损伤三维成像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罗有刚 桂捷 +3 位作者 富锐萍 胡相君 黄周启 王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传统的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技术是通过采集数据来反映套管损伤情况的二次场信息,反演套管二维壁厚曲线,为套管损伤提供解释依据。为了使套管损伤解释得更加高效、直观、精准,满足井口油管三维成像的需求,建立一种基于环形阵列式的井口... 传统的瞬变电磁套管损伤检测技术是通过采集数据来反映套管损伤情况的二次场信息,反演套管二维壁厚曲线,为套管损伤提供解释依据。为了使套管损伤解释得更加高效、直观、精准,满足井口油管三维成像的需求,建立一种基于环形阵列式的井口油管三维成像检测系统,利用探测仪器中环形阵列分布的TMR传感器,对井口油管各个方位的信息进行采集,使得采集到的数据能够描述不同深度、不同角度的损伤情况。结合套管半径、涡流扩散时间以及径向探测角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井口三维数据的处理,实现套管内外壁三维成像,进而实现井口油管的非对称损伤解释。通过与传统的电磁探伤曲线的对比,验证了所提井口油管三维成像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为现场套管损伤解释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损伤 环形阵列 三维成像 瞬变电磁 TMR传感器 空间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布页轮柔性抛光表面微观形貌建模与预测
5
作者 陈振 赵盼 +3 位作者 闫蕊 史诺 史恺宁 史耀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柔性抛光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片的精密加工。系统深入研究柔性抛光过程,了解抛光加工表面微观形貌生成的内涵,成为柔性抛光加工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砂布页轮为柔性磨具,通过空间几何坐标变换建立了砂布页轮表面... 柔性抛光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叶片的精密加工。系统深入研究柔性抛光过程,了解抛光加工表面微观形貌生成的内涵,成为柔性抛光加工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砂布页轮为柔性磨具,通过空间几何坐标变换建立了砂布页轮表面磨粒的空间运动学模型及磨粒-工件几何学干涉模型,并研究了砂布页轮柔性变形对工件表面磨粒运动轨迹的影响。基于磨具表面形貌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砂布页轮柔性抛光表面微观形貌生成过程仿真,并得到不同工艺参数下工件表面三维形貌及其影响规律,抛光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仿真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叶盘叶片 柔性抛光 空间几何坐标转换 表面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联合平差的盾构姿态计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国荣 唐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8-56,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全站仪测量盾构机上控制点坐标,结合双轴倾斜仪获取水平倾角数据,将两类观测值进行联合处理。在改进的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几何关系分析,建立联合平差模型。在实践中... 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全站仪测量盾构机上控制点坐标,结合双轴倾斜仪获取水平倾角数据,将两类观测值进行联合处理。在改进的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几何关系分析,建立联合平差模型。在实践中,基于该方法自主开发的全站仪与倾斜仪联合盾构自动导向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地铁12线和杭州地铁1号线等隧道区间的施工导向,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姿态 自动导向 倾斜仪 空间坐标转换 七参数 联合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法在建立刀具数控加工数学模型中的应用
7
作者 周力 金建新 +1 位作者 刘自磊 白连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9-61,共3页
在工程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空间坐标转换 ,常规的方法是几何法 ,就是通过坐标系的平移 ,旋转来求得最终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不直观 ,而且难以理解、计算量大、容易出错。经过摸索 ,本人发现运用矢量法能够简化这一过程。并且以这种方法建立... 在工程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空间坐标转换 ,常规的方法是几何法 ,就是通过坐标系的平移 ,旋转来求得最终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不直观 ,而且难以理解、计算量大、容易出错。经过摸索 ,本人发现运用矢量法能够简化这一过程。并且以这种方法建立了圆柱铣刀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法 空间坐标转换 圆柱铣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风管管接头间接识别定位方法
8
作者 邓斌 雷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7-272,共6页
为完成移动机器人对列车风管的摘解任务,需要对列车风管管接头进行定位。针对列车风管管接头不易识别且识别定位需要一定实时性和精度的问题,利用双目视觉系统提出了一种间接识别定位方法。在目标识别中,根据列车风管的特点,基于颜色特... 为完成移动机器人对列车风管的摘解任务,需要对列车风管管接头进行定位。针对列车风管管接头不易识别且识别定位需要一定实时性和精度的问题,利用双目视觉系统提出了一种间接识别定位方法。在目标识别中,根据列车风管的特点,基于颜色特征在HSV空间中对风管近端金属圈进行识别,提取出金属圈形心坐标;在三维重建中,利用具备较高精度和一定实时性的组合立体匹配算法对风管近端金属圈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其三维坐标后根据管接头与近端金属圈相对位置关系固定的特点,通过空间坐标转换得到管接头的三维坐标,实现列车风管管接头的定位。最后,在(200~650)mm的距离范围内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最大绝对误差为12.88mm,算法最长耗时为245ms,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风管 双目视觉系统 颜色特征 立体匹配 三维重建 空间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补偿的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距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帅 王国英 莫路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59,共7页
在惯性测量领域,单纯利用加速度二次积分的方法并不能准确感知目标对象移动的距离。加速度传感器在感知呈线性运动的目标对象时较为准确和实用,但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它的坐标轴会随物体发生方向的改变而不断漂移。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 在惯性测量领域,单纯利用加速度二次积分的方法并不能准确感知目标对象移动的距离。加速度传感器在感知呈线性运动的目标对象时较为准确和实用,但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它的坐标轴会随物体发生方向的改变而不断漂移。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补偿的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距算法(ADC-R),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作为计算位移的原始数据;采用手机陀螺仪传感器测量运动物体的角速度,并以旋转矢量传感器输出的数据作为参数把手机动态坐标系下测得的加速度值空间坐标转换到静态的参考坐标系下,然后进行数据融合完成角度补偿计算;最后根据物理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运用数学积分方法和进一步修正误差的技术得到最终移动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近距离测距方面精度较高,优于加速度积分算法和加速度与陀螺仪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传感器 数据融合 空间坐标转换 距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运动传感器的步态特征身份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孔菁 郭渊博 +1 位作者 刘春辉 王一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47-1752,共6页
利用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验证是生物识别的前沿技术。为优化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研究中对数据的处理并改进识别的方式,提出利用智能手机运动传感器数据提取步态特征用于身份识别的方法。首先,应用空间转换算法解决传感器坐标系漂移问题... 利用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验证是生物识别的前沿技术。为优化基于步态特征的身份识别研究中对数据的处理并改进识别的方式,提出利用智能手机运动传感器数据提取步态特征用于身份识别的方法。首先,应用空间转换算法解决传感器坐标系漂移问题,使数据可以完整准确地刻画行为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用户切换所导致的步态特征变化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欧拉角法处理后,所提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5.5%,在有效识别用户变换的同时降低了空间开销和实现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坐标转换 步态特征 加速度传感器 欧拉角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体表面水滴运动的实时动画仿真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中天 叶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3-250,共8页
为增强实时三维雨天场景的真实感,提出一种模仿物体表面水滴运动的动画仿真方法。针对已有降维模拟方法中水滴无法离开纹理空间的问题,将水滴分为二维与三维2种类型,实现世界空间下的三维水滴与纹理空间内二维水滴的相互转换。物理仿真... 为增强实时三维雨天场景的真实感,提出一种模仿物体表面水滴运动的动画仿真方法。针对已有降维模拟方法中水滴无法离开纹理空间的问题,将水滴分为二维与三维2种类型,实现世界空间下的三维水滴与纹理空间内二维水滴的相互转换。物理仿真时将水滴视为刚体粒子,通过基于velocity-verlet的积分方法求解运动轨迹方程。渲染时依据纹理空间内的仿真数据生成高度图,并根据高斯模糊与色阶算法模拟水滴间的液体桥现象,将其转换为法线纹理渲染水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模拟物体表面的水滴运动,使得降维水滴运动模拟不再依赖于连续曲面,对比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的二维与三维模拟方法,模拟效率分别提高2倍与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模拟 水滴 坐标空间转换 法线贴图 液体桥 动画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