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GIS和Tabu搜索技术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成山 王赛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68-73,78,共7页
该文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配电网络规划的GIS空间数据库和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线路沿街道布局的特点,采用了变长度的符号编码策略来表示线路的结构,并用最短路径法形成初始网架。作者采用具有禁忌搜索... 该文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配电网络规划的GIS空间数据库和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线路沿街道布局的特点,采用了变长度的符号编码策略来表示线路的结构,并用最短路径法形成初始网架。作者采用具有禁忌搜索思想的TS算法对初始网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实际算例的分析,发现以空间GIS为平台将网络规划问题和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并以TS算法指导搜索过程,是配电网络规划工作中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压配电网络 网络规划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Tabu搜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GIS时空数据库基础模型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妙龙 吴原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时间-空间尺度的数据表达、基础模型的研究与处理是时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关键.时间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建立,可以记录历史的地理实际状况,有助于解释与分析地理变化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导致地理现象时间演化的各种相关过程与机理.时间... 时间-空间尺度的数据表达、基础模型的研究与处理是时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关键.时间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建立,可以记录历史的地理实际状况,有助于解释与分析地理变化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导致地理现象时间演化的各种相关过程与机理.时间-空间数据的一体化定义与表达、基础模型的类型体系划分、模型构筑与模拟实现是TGIS研究与建立的基础.从TGIS理念提出伊始,基础模型基本上按照应用中可能进行的查询类型——什么、何地、何时(分别对应于特征、空间与时间),或按照所使用的建模工具——实体关系图、语义模型,或面向对象模型等进行分类.通过对TGIS中不同尺度、不同分类方法所定义的基础模型的区别与联系等分析,尝试在基本、组合、高级3个层次上划分与研究基础模型,讨论相应的模型表述,为进一步研究TGIS模型提供一些设想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数据库 基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泥石流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8
3
作者 罗真富 蒲达成 +1 位作者 谢洪斌 谭德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滑坡为泥石流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分析泥石流流域内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研究滑坡发生的条件与规律,能够为估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依据。选择四川省安县雎水镇4条泥石流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选取高程、坡... 滑坡为泥石流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分析泥石流流域内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研究滑坡发生的条件与规律,能够为估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依据。选择四川省安县雎水镇4条泥石流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沟壑密度、地形湿度指数6个评价因子,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小于1 000 m、坡度大于40°、沟壑密度5~7 km/km2、地形湿度指数为7.12~9.78、阴坡朝向和低植被覆盖的区域。中等危险度以上的区域包含79.39%的滑坡,并且随着危险度的增大,研究区单位面积上发生的滑坡面积也变大,其中,极高危险区内发生的滑坡面积占极高危险区面积的5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 信息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采矿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吴章 陈义华 +3 位作者 陈从喜 任升莲 刘建敏 李加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3-1361,共9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脱钩模型研究2007—2018年期间该地区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非金属矿开采重心呈现出向西部地区移动的趋势...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脱钩模型研究2007—2018年期间该地区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非金属矿开采重心呈现出向西部地区移动的趋势;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呈现“西南—东北”的空间格局,且非金属矿高开采强度区呈现出收缩趋势;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性,其中,高-高类型区域分布在贵州、江西等省份,低-低类型区域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非金属矿采矿权面积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稳定,脱钩情况理想,经济发展对非金属矿产开发依赖性减小;建筑石料用灰岩采矿权分布的时空规律和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规律相似,均呈现开采重心向西部偏移的态势。该研究结果反映了在2007—2018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长江经济带非金属矿采矿权分布的时空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空间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非金属矿采矿权 脱钩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技术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5
作者 熊璋 林闯 单志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38,共2页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方式动态获取、感知、分析和整合城市各方面数据,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发展智慧城市相关技术,能够促进现代城市的交通、通信、教育、环境、能源、安全、管理、服务、文化、医疗、产业等各个行业的高效便捷运作,提升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推动我国城市发展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模式演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精细化管理 城市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 移动互联网 动态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型城市为主导的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研究——以湖北省论文合著数据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素春 聂鸣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131,共7页
以湖北省论文合著数据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合作强度、网络密度、距离偏好、极化效应等方面研究了以创新型城市(武汉)为主导的湖北省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部存在大型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各地... 以湖北省论文合著数据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合作强度、网络密度、距离偏好、极化效应等方面研究了以创新型城市(武汉)为主导的湖北省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部存在大型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各地区合作强度受地理位置和科技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网络整体呈现左偏的"V"字型,武汉处于网络的极点位置,与宜昌、荆州、襄阳等地构成一极多核的网络格局。各地区合作对象的缓冲距离不等,武汉及周边地区是缓冲区叠置最多的区域。网络极化效应显著,武汉是保证网络整体稳定性的根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区域科研合作 网络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常州市区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高爽 祝栋林 杨新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1-246,共6页
长三角地区以煤烟型污染向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的趋势日益突出。该文以常州市区为案例地区,借助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各类大气污染贡献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2年常州市区空气质量... 长三角地区以煤烟型污染向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的趋势日益突出。该文以常州市区为案例地区,借助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各类大气污染贡献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2年常州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为64.5%,较2011年达标天数比例降低了7.3%。从污染物贡献源来看,工业污染是常州市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为SO2、NOx、颗粒物(PM10、PM2.5),分别占排放总量的99.80%、72.53%、83.01%;交通线源次之,主要污染因子为NOx、CO、VOCs,分别占总量的24.35%、72.89%和67.35%以上;农业面源和生活燃气燃烧对总量贡献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通过GIS叠加分析SO2、NOx、CO、PM10、PM2.5空间排放格局,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源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排放清单 常州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专题(正刊)征文通知——“智慧城市研究进展”
8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4-1334,共1页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方式动态感知、分析和整合城市方方面面的数据,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计算机 研究与发展 智慧 征文通知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专题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专题(正刊)征文通知——“智慧城市研究进展”
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1-911,共1页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方式动态感知、分析和整合城市方方面面的数据,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在城市的交通、通信、教育、环境、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计算机 研究与发展 智慧 征文通知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专题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专题(正刊)征文通知——“智慧城市研究进展”
10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34-1434,共1页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化和互联化的方式动态感知、分析和整合城市方方面面的数据,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计算机 研究与发展 智慧 征文通知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专题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生产胁迫下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左欣 江涛 张岱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2-479,共8页
以山东省农业大市济宁市为研究区,在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含水层介质等7个典型影响因子的同时,将含水层厚度、污染物毒性、污染物迁移性、污染物降解性纳入评价体系,对国际主流DRASTIC模型进行了因子扩充。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 以山东省农业大市济宁市为研究区,在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含水层介质等7个典型影响因子的同时,将含水层厚度、污染物毒性、污染物迁移性、污染物降解性纳入评价体系,对国际主流DRASTIC模型进行了因子扩充。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熵值权重等技术,建立了基于农业生产胁迫下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定性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地下水脆弱性总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格局,统计得到脆弱性很高区域占总面积的8.16%;梁山县的农业生产胁迫严重,地下水脆弱性很高;微山县的地下水脆弱性较低,受污染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地下水污染 脆弱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DRA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格数据的等高线生成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昌龙 王运锋 张林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1-194,199,共5页
等高线在地理空间信息表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数字高程模型(DEM)都是用来表示地形信息的,从格网DEM中快速提取等高线数据并绘制出精确的等高线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格网生成等高线的传统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数据量少、数据分布大... 等高线在地理空间信息表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数字高程模型(DEM)都是用来表示地形信息的,从格网DEM中快速提取等高线数据并绘制出精确的等高线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格网生成等高线的传统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数据量少、数据分布大致呈网格分布的网格等高线生成方法,在网格的横边和纵边上快速扫描跟踪各个等值线的点并绘制出地形图的等高线和水利大坝的温度等值线。试验结果显示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网格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ent-based incremental updating of spatio-temporal database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晓光 陈军 +2 位作者 蒋捷 朱建军 李志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geographic events, spatial changes and the database operations, a new automatic (semi-automatic) incremental updating approach of spatio-temporal database (STDB) named as (event-ba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geographic events, spatial changes and the database operations, a new automatic (semi-automatic) incremental updating approach of spatio-temporal database (STDB) named as (event-based) incremental updating (E-BIU)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t firs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vents, spatial changes and the database operations is analyzed, then a total architecture of E-BIU implementation is designed, which includes an event queue, three managers and two sets of rules, each component is presented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the E-BIU of master STDB is described successively. An example of building’s incremental updating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is approach at the e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E-BIU is an efficient automatic updating approach for master ST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remental updating geographic event spatial change database operation MANAG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quality evaluation for drinking water based on GIS and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景伟 米文宝 李陇堂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51-1057,共7页
To develop a better approach for spatial evaluation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 intelligent evaluation method integrat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d an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ACCA) was used.... To develop a better approach for spatial evaluation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 intelligent evaluation method integrat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d an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ACCA) was used. Drinking water samples from 29 wells in Zhenping County, Chin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35 parameters on water quality were selected, such as chloride concentration, sulphate concentration, total hardness, nitrate concentration, fluoride concentration, turbidity, pH, chromium concentration, COD, bacterium amount, total coliforms and color. The best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the 35 parameters were found and selected from all types of interpolation methods in GIS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cross-validation errors. The ACCA was improved through three strategies, namely mixed distance function, average similitude degree and probability conversion functions. Then, the ACCA was carried out to obtain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grades in the GIS environment. In the end, the result from the ACCA wa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competitive Hopfield neural network(CHNN)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CCA according to three evaluation indexes, which are stochastic sampling method, pixel amount and convergence speed. It is shown that the spatial water quality grades obtained from the ACCA were more effective, accurate and intelligent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CH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 (ACCA) quality evaluation drinking water spati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岸交错带沙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15
作者 李海东 沈渭寿 +3 位作者 林乃峰 袁磊 孙明 纪迪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土壤水分是制约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之一,准确把握沙地土壤水分的分布状况,对指导正在进行的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该文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雅鲁藏布江中... 土壤水分是制约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之一,准确把握沙地土壤水分的分布状况,对指导正在进行的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该文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化土地为对象,研究了河岸交错带沙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及不同类型沙地和沙丘部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试验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6.14%~14.20%,随着湿沙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平均值随之增大。各层土壤含水率均表现为强变异性。2)除0~20cm土壤含水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外,其它各层土壤含水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空间相关性减弱。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以20~40cm和40~60cm相关性最高。3)流动沙丘迎风坡和河滩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背风坡、沙砾地、沙丘顶。雅鲁藏布江河水丰枯变化、微地形和风沙运动则是造成不同类型沙地、沙丘部位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地理信息系统 插值 高寒沙地 空间变异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测绘局长座谈会召开
16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测绘 信息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电子政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ization of R-tree for GIS on hybrid clustering algorithm
17
作者 黄继先 鲍光淑 李青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5期601-605,共5页
The characteristic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fS) spatial data operation is that query is much more frequent than insertion and deletion, and a new hybrid spatial clustering method used to build R-tree for GI... The characteristic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fS) spatial data operation is that query is much more frequent than insertion and deletion, and a new hybrid spatial clustering method used to build R-tree for GIS spatial data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ggregation of clustering method, R-tree was used to construct rules and specialty of spatial data. HCR-tree was the R-tree built with HCR algorithm. To test the efficiency of HCR algorithm, it was applied not only to the data organization of static R-tree but also to the nodes splitting of dynamic R-t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R-tree with HCR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er searching efficiency, less disk accesses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REE HCR algorithm multi-dimension spatial objects spatial clustering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