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激光模场及表征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国英 郑世杰 +9 位作者 谭建昌 文俊龙 李筱薇 郭劲苗 李玮 韩敬华 张澍霖 蔡思傲 罗韵 王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共12页
在光纤通信、光纤激光器和光纤传感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光纤中的模式问题。模分复用是提高光通信信息容量的有效方法,模间干涉是大多数光纤传感的基本方法,高功率光纤激光的光束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模式控制,因此,... 在光纤通信、光纤激光器和光纤传感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光纤中的模式问题。模分复用是提高光通信信息容量的有效方法,模间干涉是大多数光纤传感的基本方法,高功率光纤激光的光束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模式控制,因此,对光纤模式理论、模式产生及转换、模式表征技术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讨论了光纤的模式及光束质量,分析了多种模式发生及转换的方法,将模式表征方法归结为非相干、相干和低相干测量法。光纤模式表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多种表征方法中,空间和频谱成像法(S2)和双重傅里叶变换法(F2)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不需要提前知道光纤的几何参数,就可获得模场分布、模式功率占比、群时延等特性。研究表明F2法更适合于表征高功率光纤激光的模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光纤模式表征 光束质量 空间和频谱成像法 双重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