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间发育分析框架下的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区修整策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曹阳
李松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5-53,共9页
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交通接驳不畅、功能开发不全和站点形象不显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空间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省境内 6 座边缘型高铁站区为研究案例,搭建边缘型高铁站区圈层空间发育分析的总体框架,依据...
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交通接驳不畅、功能开发不全和站点形象不显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空间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省境内 6 座边缘型高铁站区为研究案例,搭建边缘型高铁站区圈层空间发育分析的总体框架,依据站区空间发育规律和现实问题,以存量修整为空间优化的总体思路,提出整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圈层空间系统分区和功能修补指引、在现有基础上修复特色空间风貌等修整策略,以期为现阶段高铁站区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区
空间发育
修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Logistic模型在深圳大运中心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雪平
徐光黎
+1 位作者
吴强
李元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76-280,共5页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为深圳大运中心场地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提供依据。结合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场地现有资料,选取地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质构造3个因素作为影响场地岩溶发育的地质因素。根据钻孔揭示的土溶...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为深圳大运中心场地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提供依据。结合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场地现有资料,选取地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质构造3个因素作为影响场地岩溶发育的地质因素。根据钻孔揭示的土溶洞埋藏深度频率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将场地岩溶发育划分为<10、10~22、22~30、30~36、≥36m共5个埋深组。将场地在平面上按10m×10m大小划分为6843个评价单元。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钻孔揭示的岩溶发育情况为样本空间,分别建立场地5个埋深组的3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5个埋深组的钻孔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各个埋深组情况下场地各评价单元的Logistic回归值PL。以不同埋深组土溶洞发生频率为权重,将同一位置、5个埋深组的单元PL值进行加权累加,得到场地各单元岩溶发育综合评价P值。将P值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把场地划分为岩溶发育区、岩溶发育-不发育过渡区、岩溶不发育区。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为岩溶地面塌陷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逻辑斯蒂克
岩溶
空间发育
深圳大运中心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角楼乡火后泥石流空间发育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瀛
胡卸文
+3 位作者
王严
金涛
曹希超
韩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作为一种与林火密切相关的特殊泥石流,火后泥石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对其空间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此类泥石流的防灾减灾.运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遥感解译等手段,对雅江县八角楼乡火烧迹地15条沟道的火后泥石流...
作为一种与林火密切相关的特殊泥石流,火后泥石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对其空间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此类泥石流的防灾减灾.运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遥感解译等手段,对雅江县八角楼乡火烧迹地15条沟道的火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地形、林火、植被特征、降雨条件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火烈度越强,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劣化越严重,斥水性越强,渗透性越低,泥石流越易形成;流域过火面积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泥石流暴发频率越高;相对于大流域,小而陡的流域反而更易暴发火后泥石流.此外,研究区内暴发的5次火后泥石流中有4次泥石流其激发雨强重复周期均小于5 a,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激发雨强也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火后泥石流
空间发育
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绍博
罗小龙
+2 位作者
陆建城
徐坤瑶
毛锦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伴随着城市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变,城市空间加速向郊区扩张,远郊区域由此得到快速发展,郊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郊区化。研究将上海郊区置于后郊区化图景,用后郊区化的理论审视上海郊区空间增长。研究发现:(1)后郊区化是郊区化进程中...
伴随着城市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变,城市空间加速向郊区扩张,远郊区域由此得到快速发展,郊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郊区化。研究将上海郊区置于后郊区化图景,用后郊区化的理论审视上海郊区空间增长。研究发现:(1)后郊区化是郊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多元要素离心分散发展后呈现的新的空间聚落形态。与传统郊区化相比,后郊区化在空间分布、空间利用、空间关系、空间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表现。(2)上海郊区已经进入后郊区化时代,远郊功能空间更加复杂多元,郊区空间更加独立,类城市体形态凸显。(3)后郊区化空间的形成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49年后服务工业生产的工业卫星城镇;改革开放后先行先试的开发区;2000年后综合功能空间营造的新城。不同空间载体重塑着郊区景观格局,推动着新空间聚落形态的形成。(4)开发导向下的后郊区化空间建设,是地方政府新一轮郊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保持自身增长的资本积累策略,其形成是地方政府主导下增长联盟共同推动的结果。政府企业化行为;资本的空间修补;居民的空间生产参与,均对中国后郊区化空间的形成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郊区化
空间发育
空间
重塑
空间
增长
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梅林
杨青山
李强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的核心地带,其空间结构正处于单核发展的极化向多核发展的扩散阶段转变.在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和东北地区及吉林省内部空间结构发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吉林省中部城镇群空间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非均衡...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的核心地带,其空间结构正处于单核发展的极化向多核发展的扩散阶段转变.在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和东北地区及吉林省内部空间结构发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吉林省中部城镇群空间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引导人口与社会经济的集中与分散;通过"南拓北联西进东出",加强与周边地区及东北亚地区的竞争与合作;通过长春-吉林的实质性整合,壮大中心区竞争力,带动中部城镇群的发展;通过"扩容强市,扩权强县"政策,培育中部城镇群的次一级中心城市,提高中部城镇群的经济总量,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通过轴带的集聚,将城镇群内的重要城镇及产业连接在一起,促进各城镇之间生产与生活服务功能的互补与成长,从而全面提高中部城镇群的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中部
城镇群
空间发育
非均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发育分析框架下的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区修整策略
被引量:
7
1
作者
曹阳
李松涛
机构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5-5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5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YJCZH004)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A560021)
文摘
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交通接驳不畅、功能开发不全和站点形象不显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空间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省境内 6 座边缘型高铁站区为研究案例,搭建边缘型高铁站区圈层空间发育分析的总体框架,依据站区空间发育规律和现实问题,以存量修整为空间优化的总体思路,提出整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圈层空间系统分区和功能修补指引、在现有基础上修复特色空间风貌等修整策略,以期为现阶段高铁站区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铁站区
空间发育
修整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 station area
Spatial development
Reorganization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Logistic模型在深圳大运中心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雪平
徐光黎
吴强
李元琴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咨询公司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76-280,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资助(No.2007AA12Z204)
文摘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为深圳大运中心场地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提供依据。结合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场地现有资料,选取地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质构造3个因素作为影响场地岩溶发育的地质因素。根据钻孔揭示的土溶洞埋藏深度频率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将场地岩溶发育划分为<10、10~22、22~30、30~36、≥36m共5个埋深组。将场地在平面上按10m×10m大小划分为6843个评价单元。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钻孔揭示的岩溶发育情况为样本空间,分别建立场地5个埋深组的3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5个埋深组的钻孔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各个埋深组情况下场地各评价单元的Logistic回归值PL。以不同埋深组土溶洞发生频率为权重,将同一位置、5个埋深组的单元PL值进行加权累加,得到场地各单元岩溶发育综合评价P值。将P值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把场地划分为岩溶发育区、岩溶发育-不发育过渡区、岩溶不发育区。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为岩溶地面塌陷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逻辑斯蒂克
岩溶
空间发育
深圳大运中心
层次聚类
Keywords
GIS
logistic
karst spatial prognosis
Shenzhen Universiade Center
hierarchical cluster procedures
分类号
P63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角楼乡火后泥石流空间发育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瀛
胡卸文
王严
金涛
曹希超
韩玫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试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1285,41672283,41907225)。
文摘
作为一种与林火密切相关的特殊泥石流,火后泥石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对其空间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此类泥石流的防灾减灾.运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遥感解译等手段,对雅江县八角楼乡火烧迹地15条沟道的火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地形、林火、植被特征、降雨条件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火烈度越强,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劣化越严重,斥水性越强,渗透性越低,泥石流越易形成;流域过火面积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泥石流暴发频率越高;相对于大流域,小而陡的流域反而更易暴发火后泥石流.此外,研究区内暴发的5次火后泥石流中有4次泥石流其激发雨强重复周期均小于5 a,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激发雨强也逐渐升高.
关键词
林火
火后泥石流
空间发育
特征
影响因素
Keywords
forest fire
post-fire debris flow
spat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绍博
罗小龙
陆建城
徐坤瑶
毛锦凰
机构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160)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1JR7RA523)。
文摘
伴随着城市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变,城市空间加速向郊区扩张,远郊区域由此得到快速发展,郊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郊区化。研究将上海郊区置于后郊区化图景,用后郊区化的理论审视上海郊区空间增长。研究发现:(1)后郊区化是郊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多元要素离心分散发展后呈现的新的空间聚落形态。与传统郊区化相比,后郊区化在空间分布、空间利用、空间关系、空间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表现。(2)上海郊区已经进入后郊区化时代,远郊功能空间更加复杂多元,郊区空间更加独立,类城市体形态凸显。(3)后郊区化空间的形成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49年后服务工业生产的工业卫星城镇;改革开放后先行先试的开发区;2000年后综合功能空间营造的新城。不同空间载体重塑着郊区景观格局,推动着新空间聚落形态的形成。(4)开发导向下的后郊区化空间建设,是地方政府新一轮郊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保持自身增长的资本积累策略,其形成是地方政府主导下增长联盟共同推动的结果。政府企业化行为;资本的空间修补;居民的空间生产参与,均对中国后郊区化空间的形成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后郊区化
空间发育
空间
重塑
空间
增长
郊区
Keywords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DE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ina
分类号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梅林
杨青山
李强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04)
文摘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的核心地带,其空间结构正处于单核发展的极化向多核发展的扩散阶段转变.在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和东北地区及吉林省内部空间结构发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吉林省中部城镇群空间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引导人口与社会经济的集中与分散;通过"南拓北联西进东出",加强与周边地区及东北亚地区的竞争与合作;通过长春-吉林的实质性整合,壮大中心区竞争力,带动中部城镇群的发展;通过"扩容强市,扩权强县"政策,培育中部城镇群的次一级中心城市,提高中部城镇群的经济总量,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通过轴带的集聚,将城镇群内的重要城镇及产业连接在一起,促进各城镇之间生产与生活服务功能的互补与成长,从而全面提高中部城镇群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
吉林省中部
城镇群
空间发育
非均衡战略
Keywords
middle Jilin
city agglomeration
spatial growth
unbalanced strategy
分类号
K92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间发育分析框架下的城市边缘型高铁站区修整策略
曹阳
李松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Logistic模型在深圳大运中心岩溶空间发育规律评价中的应用
李雪平
徐光黎
吴强
李元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八角楼乡火后泥石流空间发育特征
杨瀛
胡卸文
王严
金涛
曹希超
韩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王绍博
罗小龙
陆建城
徐坤瑶
毛锦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梅林
杨青山
李强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