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MRI空间分布动力学模型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病变活动性 被引量:4
1
作者 任丽香 王亚军 +4 位作者 万健 吴昆华 张宏江 李清 杜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0-744,共5页
目的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空间分布动力学分布参数(DP)模型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手腕部病变活动性的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RA患者采集手腕部DCE-MRI,根据其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结果将其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每组30例。应用DP... 目的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空间分布动力学分布参数(DP)模型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手腕部病变活动性的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RA患者采集手腕部DCE-MRI,根据其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结果将其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每组30例。应用DP模型拟合计算2组手腕部滑膜微血管灌注参数,即血流灌注参数(F)、血管表面通透性(P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及血浆容积分数(Vp),并记录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比较2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评估RA手腕部病变活动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活动组F、PS、Vp、CRP及ESR均高于缓解组(P均<0.01),组间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P模型定量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0.99,其中F值的AUC最大(0.99),阈值取70.60 ml/(min·100 ml)时,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70%及93.33%。结论DCE-MRI的DP模型参数对评估RA手腕关节病变活动性具有一定价值,以F值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空间分布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家树 金邦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将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龙潭河大桥简化为空间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以弹簧作为考虑基础 结构相互作用的边界条件,用空间迭代算法程序计算其自振特性,用Wilson θ程序计算其地震作用下空间几何非线性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基础 结构相互... 将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龙潭河大桥简化为空间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以弹簧作为考虑基础 结构相互作用的边界条件,用空间迭代算法程序计算其自振特性,用Wilson θ程序计算其地震作用下空间几何非线性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基础 结构相互作用对各阶频率、轴力和力矩以及跨中位移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 地震反应分析 几何非线性 基础-结构相互作用 空间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轨道结构动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福香 岳渠德 王玉田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0期94-97,共4页
基于双层叠合交叉梁系空间动力学模型 ,利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仿真计算程序 ,分析确定了区间轨道结构的动、静力计算长度 ,并就各种参数对轨道结构的动力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区间轨道 结构分析 动力响应 空间动力模型 双层叠合交叉梁系 计算机仿真 计算长度 铁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输入下曲线匝道桥梁伸缩缝碰撞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天利 李青宁 郭昕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针对曲线匝道桥梁伸缩缝地震碰撞破坏现象,依托某市多层互通式立交体系中一座独立、单支、多联、曲线、箱梁匝道桥,用Kelvin接触单元模拟了伸缩缝处地震和碰撞效应,建立了全桥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别输入单维(X方... 针对曲线匝道桥梁伸缩缝地震碰撞破坏现象,依托某市多层互通式立交体系中一座独立、单支、多联、曲线、箱梁匝道桥,用Kelvin接触单元模拟了伸缩缝处地震和碰撞效应,建立了全桥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别输入单维(X方向、Y方向)和多维共8种地震动工况,分析了曲线匝道桥梁伸缩缝的地震碰撞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曲线匝道桥梁由于曲率的影响,不同方向地震动响应存在耦合效应,其伸缩缝碰撞响应的最不利值应考虑多维地震输入工况,并用碰撞力和碰撞位移双指标控制伸缩缝的地震碰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匝道桥梁 伸缩缝碰撞响应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空间动力模型 多维地震输入 地震响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镗床主轴系统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西 钟厉 廖伯瑜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8,共8页
研究了具有典型三层套结构的卧式镗床主轴系统的建模问题。
关键词 建模 卧式镗床 主轴 空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移动机器人多变量固定时间连续编队控制
6
作者 李艳东 朱玲 +2 位作者 郭媛 于颖 赵丽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28-234,共7页
针对扰动下电驱动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固定时间编队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包含驱动器动力学的领航者-跟随者状态空间动力学模型,分两步对编队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对领航者跟随者编队运动学模型进行了多变量固定时间控制设计。在动力学层面,为实... 针对扰动下电驱动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固定时间编队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包含驱动器动力学的领航者-跟随者状态空间动力学模型,分两步对编队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对领航者跟随者编队运动学模型进行了多变量固定时间控制设计。在动力学层面,为实现扰动下的速度跟踪,通过辅助输入设计了一种跟随者机器人多变量超螺旋固定时间连续电压控制器。所提算法使机器人编队克服了跟随者机器人所受干扰,确保了跟随者机器人与领航者在固定时间达到期望队形,跟随者在固定时间内跟随期望速度,设计的连续控制消除了开关控制的抖振现象。通过参数设计提前给定系统收敛的固定时间,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基于Lyapunov方法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分析。通过仿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固定时间控制 编队控制 多变量超螺旋算法 电驱动 状态空间动力模型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振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铁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89-93,128,共6页
本文在考虑几何刚度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一致质量矩阵,建立了空间动力分析模型。通过算例表明在高层建筑动力分析中应考虑各节点竖向振动及绕水平轴转动的影响。
关键词 空间动力分析模型 几何刚度 一致质量 竖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