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分析
1
作者 叶阿忠 田小梅 +1 位作者 李田田 张源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共12页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 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稳健通达,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但关联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网络密度的提高和网络效率的降低有利于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个体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城市群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长江经济带 社会网络分析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程慧 徐琼 赵梦亚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5期169-178,共10页
科学把握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以2008-2017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SBM模型对31省市的旅游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再基于社会网络... 科学把握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以2008-2017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SBM模型对31省市的旅游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引进修正的旅游生态效率空间网络模型,进一步对中国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论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生态效率整体网络结构关联强度不高,但呈上升趋势;整体网络关联性也不断增强,结构趋于稳健。(2)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在网络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而东北及西北省份在网络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3)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及空间邻接关系等因素对中国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关联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空间邻接关系与对外开放程度对其影响最大。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旅游生态效率提高和各区域联动协作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