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及其MIMO多天线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菊池久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8,共7页
针对在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以及非对称空间分布的移动通信环境,引入几何分割法导出基于散射体高斯分布的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非对称宏小区和微小区以及街道和室内小区的移动通信环境下,模型能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 针对在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以及非对称空间分布的移动通信环境,引入几何分割法导出基于散射体高斯分布的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非对称宏小区和微小区以及街道和室内小区的移动通信环境下,模型能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如信号到达角度(AOA)、到达时间(TOA)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以及到达信号的空-时相关性.另外,在非对称空间统计信道下设置了MIMO多天线线性阵列(ULA)和圆环阵列(UCA),研究了此衰落信道的信道容量.通过信号的AOA和TOA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值结果与多径衰落信道圆模型(GBSBM)的数值结果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实际的移动通信环境.假设非均匀散射体分布为高斯分布时,本模型的数值结果阐明了分布参数对信道参数的影响,拓展了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评估MIMO多天线阵列系统空时处理算法和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空间信道模型 宏小区 微小区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容量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空间域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估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菊池久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统计特性,建立一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此模型适用于移动台(MS)周围散射体不存在情况下的通信环境。先假设发射信号基站(BS)周围的散射体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然后给出了上行链路到达角度(AOA)和...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统计特性,建立一种三维空间域统计信道模型,此模型适用于移动台(MS)周围散射体不存在情况下的通信环境。先假设发射信号基站(BS)周围的散射体分布服从均匀分布,然后给出了上行链路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间(TOA)概率分布的分析算法。同时,利用多普勒累积函数分布,推导出三维空间域下的多普勒频移(DS)概率分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对比,本模型的上行链路信道参数估计更加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环境,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信道模型 上行链路 信道估计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多普勒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非平稳车载几何信道模型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江浩 张在琛 +1 位作者 党建 吴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5-1268,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三维空间非平稳车载几何信道模型.我们采用圆柱体描述发射端(Mobile Transmitter,MT)以及接收端(Mobile receiver,MR)附近运动的车辆,而采用椭圆柱描述路边静止的建筑物.由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对运动而使得本文提出...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三维空间非平稳车载几何信道模型.我们采用圆柱体描述发射端(Mobile Transmitter,MT)以及接收端(Mobile receiver,MR)附近运动的车辆,而采用椭圆柱描述路边静止的建筑物.由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对运动而使得本文提出的模型呈现时变非平稳几何特性.针对提出的三维空间信道模型,作者深入研究其统计特性,比如时域相关特性以及多普勒功率谱分布.仿真结果和过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进而验证本文提出的信道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车载无线通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信道模型 车载通信 时域相关特性 多普勒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心半球体统计信道模型的AOA&TOA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邵根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6,共9页
针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比如空旷的广场或者大型购物商厦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周围散射体可能很少,甚至于为零,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3-D空间模型——空心半球体空间模型。散射体均匀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空间... 针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比如空旷的广场或者大型购物商厦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周围散射体可能很少,甚至于为零,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3-D空间模型——空心半球体空间模型。散射体均匀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空间内,而基站(Base station,BS)的位置在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在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内分别推导出来波信号的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另外也研究了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结果与某些2-D和3-D模型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符合以往的理论,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道模型 到达时间 到达角度 微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宏 戴居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组织给出的空间无线信道模型(3GPP-SCM)下,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频分复用系统(MIMO-OFDM),设计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信道估计器。由于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器是在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的基础上基于统计信息的去噪处理...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组织给出的空间无线信道模型(3GPP-SCM)下,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频分复用系统(MIMO-OFDM),设计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信道估计器。由于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器是在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的基础上基于统计信息的去噪处理,在3GPP-SCM中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不同种典型信道环境做自相关系数统计,得到信道的先验统计信息,进而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IMO-OFDM系统的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器。通过仿真,验证了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器相对于最大似然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并在误码率方面,带来更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最大似然估计 空间信道模型 自相关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全相位算法的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
6
作者 阎磊 侯春萍 +1 位作者 傅金琳 戴居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28,共5页
在OFDM系统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全相位傅里叶变换相对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呈现平方的幅度增益性质,在高信噪比情况下可以抑制最大似然估计器中的自带噪声,由此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出信道冲击响应... 在OFDM系统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全相位傅里叶变换相对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呈现平方的幅度增益性质,在高信噪比情况下可以抑制最大似然估计器中的自带噪声,由此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出信道冲击响应,并用来均衡信号。同时,OFDM采用全相位傅里叶变换作为解调算法克服了系统晶振不匹配以及信道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频偏。在3GPP的空间信道模型下,设计了基于全相位最大似然估计器的OFDM系统,并与传统的最大似然估计器系统比较,使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证明:信道冲击响应估计的均方误差和系统误码率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 全相位傅里叶变换 空间信道模型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多散射信道的车载通信系统建模 被引量:3
7
作者 唐登洪 席晓莉 范倩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7-893,共7页
为建立更高效的智能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系统,针对密集隧道空间多入多出系统(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移动传播环境,提出新型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车载多散射通信信道模型.分析波达信号水平面和仰角... 为建立更高效的智能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系统,针对密集隧道空间多入多出系统(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移动传播环境,提出新型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车载多散射通信信道模型.分析波达信号水平面和仰角平面发射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和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概率密度分布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与以往模型及测量对比,提出模型符合真实隧道环境中无线信道特性,拓展了V2V通信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V移动通信 隧道空间信道模型 发射角 到达角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系统中基于估计波束到达角的多用户调度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张节 洪赟 +1 位作者 许威 赵春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2,共5页
根据3GPP TR 25.996中描述的空间信道模型(SCM),提出了波束到达角估计算法和基于波束到达角的多用户调度算法.针对具有明显来波方向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首先根据上行信道信息估计出每个用户的波束到达角,然后根据用户无线信道到达角将... 根据3GPP TR 25.996中描述的空间信道模型(SCM),提出了波束到达角估计算法和基于波束到达角的多用户调度算法.针对具有明显来波方向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首先根据上行信道信息估计出每个用户的波束到达角,然后根据用户无线信道到达角将多用户进行分组,从每个分组中选择信道质量最好的用户,以实现多用户分集增益.相对于传统的波束到达角估计算法,该估计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与基于信道容量的用户调度算法相比,该调度算法能够明显降低运算量,在系统中更容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算法可以在有效降低系统计算复杂度和反馈信息量的前提下,获得与传统方案相近的多用户调度性能增益,同时还能获得较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道模型(SCM) 波束到达角 用户相关性 算法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德科技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携手,加速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5G基站性能测试 被引量:1
9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0-200,共1页
包含5G三维空间信道模型的PROPSIM F64解决方案支持基站制造商验证大规模MIMO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合作成绩斐然,推动了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5G新空口(NR)基站性能测试。IMT-2020(5G)推进组汇... 包含5G三维空间信道模型的PROPSIM F64解决方案支持基站制造商验证大规模MIMO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合作成绩斐然,推动了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5G新空口(NR)基站性能测试。IMT-2020(5G)推进组汇集了全球多家通信运营商、产品供应商、高校及科研机构。是德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性能测试 信息通信 三维空间信道模型 科研机构 CAI 产品供应商 通信运营商 I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