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入空间位置信息和多视角特征提取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1
作者 何自芬 薛金生 +1 位作者 张印辉 陈光晨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197,共13页
针对红外小目标图像的低分辨率、特征信息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嵌入空间位置信息和多视角特征提取(Embedded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Multi-view Feature Extraction,ESLIMFE)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型。首先,随着网络深... 针对红外小目标图像的低分辨率、特征信息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嵌入空间位置信息和多视角特征提取(Embedded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Multi-view Feature Extraction,ESLIMFE)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型。首先,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导致特征图分辨率逐渐减小从而丢失细节信息,因此在骨干网络中嵌入空间位置信息融合注意力机制(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Fusion,SLIF)弥补小目标特征信息。其次,结合C3模块和动态蛇形卷积提出多视角特征提取(Multi-view Feature Extraction,MVFE)模块,通过在不同视角下提取同一特征来增强小目标的特征表达能力。采用大选择核(Large Selection Kernel,LSK)模块,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提取小目标多尺度信息,以提高对红外小目标定位能力。最后,引入基于注意力的尺度内特征交互(Attention-based Intrascale Feature Interaction,AIFI)模块增强特征之间的交互性。在对空红外小目标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AP75的检测精度为90.5%,mAP50~95检测精度为74.5%,文中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红外小目标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位置信息 多视角特征提取 动态蛇形卷积 大选择核 基于注意力的尺度内特征交互 红外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行车借还记录分析与挖掘空间位置信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亦汉 钟欣梅 李建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116,共4页
目前,大多数基于个体空间位置信息的研究只能对个体活动空间的特征进行粗略的描述,而无法挖掘群体偏好和个体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利用时间地理学理论方法,对地理时空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得出个人活动区域的规模、个人行为及其相关对象间... 目前,大多数基于个体空间位置信息的研究只能对个体活动空间的特征进行粗略的描述,而无法挖掘群体偏好和个体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利用时间地理学理论方法,对地理时空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得出个人活动区域的规模、个人行为及其相关对象间的关系等。试验表明,利用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的自行车借还记录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分布、地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就餐偏好、课程安排及人际关系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位置信息 个体行为 时间地理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理论的多源空间位置信息不确定表达及融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公茂玉 宋留勇 +1 位作者 吴超辉 魏伍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0,共5页
首先对空间信息不确定性进行了定义,并应用证据理论框架对空间信息的表达进行分析及建模;然后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推理,得出不确定性边界函数的求解模型和实现方法;最后构建多源位置信息融合模型,实现一定置信度下的空间位置信... 首先对空间信息不确定性进行了定义,并应用证据理论框架对空间信息的表达进行分析及建模;然后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推理,得出不确定性边界函数的求解模型和实现方法;最后构建多源位置信息融合模型,实现一定置信度下的空间位置信息范围的确定,并通过实例分析和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空间位置信息 边界函数 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描述的地理实体信息融合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一宁 郭功举 +1 位作者 林木棵 王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5-69,共5页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依托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工作,对地理实体的概念、存储、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基于位置描述的地理实体信息融合方法,探讨仅有位置描述的信息如何融入地理实体,最终进行了试验验证。
关键词 地理实体 信息融合分类 地名地址匹配 TF-IDF算法 空间位置信息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Kalman滤波的虚拟人空间位置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丰 张志利 +1 位作者 李向阳 汤志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219,共7页
为了实现对虚拟人运动过程的有效控制,针对光学运动捕捉设备捕获的虚拟人空间位置数据平滑性不足和加速度误差大的问题,在剔除了运动数据中错误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小波变换和Kalman滤波的空间位置信息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基于小波... 为了实现对虚拟人运动过程的有效控制,针对光学运动捕捉设备捕获的虚拟人空间位置数据平滑性不足和加速度误差大的问题,在剔除了运动数据中错误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小波变换和Kalman滤波的空间位置信息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处理方法获取主要的加速度信息,再基于弱跟踪Kalman滤波技术实现对空间位置坐标和加速度信息的修正和平滑处理。与Kalman滤波方法相比,该方法可获得更为准确和平滑的虚拟人体空间位置和加速度位置信息,为进一步分析虚拟人的运动过程、判断虚拟人操作动作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运动捕捉设备 虚拟人空间位置信息 小波阈值去噪 弱跟踪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位置约束的K均值图像分割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咏梅 代丽洁 《智能系统学报》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K均值聚类分割是一种有效的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传统的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采用特征空间中的相似性测度来度量像素的归属类别.由于自然景物图像的复杂性,位置邻近且本应属于同一分割区域的像素点,由于它们视觉特征的差异性,导致其在... K均值聚类分割是一种有效的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传统的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采用特征空间中的相似性测度来度量像素的归属类别.由于自然景物图像的复杂性,位置邻近且本应属于同一分割区域的像素点,由于它们视觉特征的差异性,导致其在特征空间中相距甚远而被分割为不同的区域.以投票的方法将像素的局部空间位置信息引入到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中,达到了改善分割效果的目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聚类 图像分割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研究
7
作者 王宁波 范治豪 常柱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6,共9页
为获取大跨钢桁系杆拱桥精准无应力线形和合理成桥系杆力,考虑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特征和成桥状态水平系杆力取值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以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与设计线形间的... 为获取大跨钢桁系杆拱桥精准无应力线形和合理成桥系杆力,考虑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特征和成桥状态水平系杆力取值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以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与设计线形间的差值和拱脚位移均逼近0作为迭代计算目标,选定钢桁系杆拱桥设计线形参数为初始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信息,考虑实际施工工序存在的结构体系转换特征,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后线形空间位置信息和设计线形间的差值和拱脚位移。将空间位置信息差值反向叠加至无应力线形并根据拱脚位移计算初始系杆索力,从而实现拱肋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信息和水平系杆力的同步更新。开展多次迭代计算,直至空间位置信息差值和拱脚水平位移均满足迭代目标。结合某大跨钢桁系杆拱桥设计参数,开展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研究,同步获取拱肋无应力线形节点空间位置和合理成桥系杆力。对比无应力状态计算结果与实际设计采用值,两者上弦杆预拱度幅值分别为6.9 cm和8.2 cm,拱脚水平位移分别为3.1×10^(-5) cm和1.2 cm,比较接近,验证了本文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能获取精准无应力状态信息,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系杆拱桥 无应力线形 水平系杆力 双目标有限迭代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优化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岩波 韩啸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5-567,共3页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算法抗噪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空间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传统FCM算法基础上加入图像特征项中像素间的空间位置信息,解决了传统FCM对噪声敏感的问题,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算法抗噪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空间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传统FCM算法基础上加入图像特征项中像素间的空间位置信息,解决了传统FCM对噪声敏感的问题,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添加5%Gauss噪声的图像,该算法可实现有效分割,分割效果显著优于传统FC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模糊聚类 FCM算法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分布式无线智能系统数据传输路径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宇涵 杨高 +1 位作者 蔡红叶 付俊松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9,共14页
随着5G/6G无线通信技术与新型智能组网技术的协同发展,三维分布式网络架构正逐步实现空天地海全域覆盖。在该网络体系中,大量智能通信节点通过无线互联形成自主化多跳路由系统,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然而,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攻击者... 随着5G/6G无线通信技术与新型智能组网技术的协同发展,三维分布式网络架构正逐步实现空天地海全域覆盖。在该网络体系中,大量智能通信节点通过无线互联形成自主化多跳路由系统,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然而,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攻击者可通过窃听网络通信行为并进行关联分析,精确重构消息传输路径拓扑。这种路径反演攻击将直接暴露源节点、目的节点及关键中继节点的位置隐私,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三维分布式无线网络的路径隐私保护需求,文章提出基于空间信息混淆的数据传输路径隐匿方案。首先,采用三维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将网络空间离散化为若干不规则四面体单元,构建节点的通信邻域集与Delaunay邻域集。其次,设计最优虚拟中继位置选择机制,结合通信邻域与Delaunay邻域拓扑特征,开发虚拟位置引导的定向消息传播算法。该算法通过分布式计算,将数据包精准路由至距离虚拟中继位置最近的物理节点(即随机化中继节点),有效实现传输路径与物理拓扑的解耦。最终,由随机化中继节点担任伪源节点完成数据交付,通过时空维度双重混淆提升路径追踪难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通过引入动态虚拟中继机制,可使信道内有效数据包密度降低42.7%,路径重构攻击成功率降至12.3%以下,显著增强了数据传输路径的不可关联性。该成果为三维分布式网络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位置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 路径隐私保护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模型的无人机影像数据地表覆被信息自动提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祖宇 滕永核 +2 位作者 秦元丽 廖超明 凌子燕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16-519,共4页
基于深度学习和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是快速提取林地等地表覆被空间信息的一种新方法。为给后续的林地覆被空间信息自动提取提供技术参考,以南宁市上林县某村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UNet模型对研究区... 基于深度学习和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是快速提取林地等地表覆被空间信息的一种新方法。为给后续的林地覆被空间信息自动提取提供技术参考,以南宁市上林县某村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UNet模型对研究区无人机正射影像进行甘蔗种植区的空间位置信息提取。针对目标区域样本数据缺少的问题,首先采用数据增广方式对训练数据集进行增广,然后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在开源数据集预训练U-Net模型,最后利用预训练UNet模型对研究区的影像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从正射影像中提取甘蔗种植区空间位置信息的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8.34%、93.10%和89.21%,不受甘蔗种植区分布密集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深度学习 U-Net模型 空间位置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定位技术应用于学习分析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婷 郭力平 吕雪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5,共12页
学习分析作为一种借助数据了解、改善和支持学习过程的方法,在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学习分析领域逐渐将在线学习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拓展到线下真实场景,涉及的数据也趋向多模态化发展。随着空间... 学习分析作为一种借助数据了解、改善和支持学习过程的方法,在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学习分析领域逐渐将在线学习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拓展到线下真实场景,涉及的数据也趋向多模态化发展。随着空间定位技术的成熟,空间位置信息作为线下学习环境中一个重要的数据维度,在学习分析领域开始得到重视,并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且有待深入探索的新方向。相关研究具体从用于学习分析的定位技术类型、学习分析中空间位置数据处理、空间位置信息在学习分析中的应用领域、空间位置信息在学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检验,这四个方面展开。已有研究表明,空间位置信息在学习分析中具有独特价值,空间定位技术为自动化获取相关数据提供了可能,但实际应用仍面临着定位技术本身的不完善、教育场景的多样化、数据安全保障的复杂性及验证性研究不足的挑战。未来,仍需在夯实学习分析理论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跨学科合作,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思考空间位置信息在多模态学习分析体系中的融入,以不断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习分析 空间位置信息 定位技术 教育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关联性注意力的图像描述生成方法
12
作者 张红良 李广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5-1280,共6页
图像中物体间的关联性能够有效提升图像描述的效果,但是直接使用全局特征表示物体间的关系无法准确捕获图像的关联性特征。为准确捕获图像的关联性特征以提高描述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关联性的图像描述生成方法。该方法使用Faste... 图像中物体间的关联性能够有效提升图像描述的效果,但是直接使用全局特征表示物体间的关系无法准确捕获图像的关联性特征。为准确捕获图像的关联性特征以提高描述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关联性的图像描述生成方法。该方法使用Faster R-CNN提取图像的视觉特征和物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再将视觉特征与空间位置信息在高维空间融合后指导Transformer捕获图像的关联性特征;最后将视觉特征和关联性特征分别作为视觉注意力和空间关联性注意力的高层语义输入指导单词序列的生成。使用COCO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在BLEU_4和CIDEr上分别得分38.1%和124.8%,相较于基线模型提升了1.8%和4.7%,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 空间位置信息 关联性特征 空间关联性注意力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土方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慎栋 张成林 +2 位作者 徐耀汉 孔凡合 王文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一、概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aser scanning tecnology)是一种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它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独特三维... 一、概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aser scanning tecnology)是一种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它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独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土方量计算 三维点云 TRIMBLE 单点测量 测绘领域 数字地形模型 复制技术 高分辨率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KPSP的老人身体平衡能力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春生 赵汇东 王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93-298,共6页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最危险的意外事故之一,身体平衡能力与跌倒有极大关系。目前对老人身体平衡能力的研究集中于身体素质的粗略评估或人体关键部位加速度信息的瞬时变化,针对其难以准确对平衡能力进行评判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HBKPSP(H...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最危险的意外事故之一,身体平衡能力与跌倒有极大关系。目前对老人身体平衡能力的研究集中于身体素质的粗略评估或人体关键部位加速度信息的瞬时变化,针对其难以准确对平衡能力进行评判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HBKPSP(Human Body Key Parts’Spatial Position)的平衡能力测定方法。首先,基于人体42个关键部位的空间位置信息,对66名老年人3秒的行走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取了25个用于衡量人体平衡能力的特征;然后,研究了25个特征与老年人平衡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其中重心与冠状面偏移量,重心与矢状面偏移量,胯部、肩部、臂部等在矢状面内偏移程度等13个特征可以用作衡量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指标;最后,对13个平衡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至三维,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维后的平衡指标和聚类方法可以用于明显区别平衡能力较好和平衡能力较差的两类老年人。最后一句属自我评价,作者同意删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测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进一步跌倒风险评估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身体平衡能力 空间位置信息 主成分分析法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近邻传播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劲光 赵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182,199,共6页
针对近邻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存在运算复杂度高且未考虑数据点密度对聚类效果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并应用于图像分割。首先,在度量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时,考虑到密度差异对数据点成为类代表点... 针对近邻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存在运算复杂度高且未考虑数据点密度对聚类效果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并应用于图像分割。首先,在度量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时,考虑到密度差异对数据点成为类代表点可能性的影响,利用密度聚类的思想设置偏向参数,同时引入数据点的空间邻近位置信息,充分利用图像信息,提高相似度矩阵构造的合理性,增强聚类的内聚性,并提高分割精度;其次,为降低计算相似度矩阵的复杂度,减小计算机内存开销,引入Nystr?m逼近策略求解相似度矩阵,提升了算法的效率。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与传统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相比获得了更好的图像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近邻传播聚类 偏向参数 空间邻近位置信息 相似度矩阵 Nystr.m逼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质灾害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茂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146,共2页
地面激光扫描仪是一个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合系统,包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后处理软件、电源及附属设备,通过非接触式高速激光测量方式获取地形或复杂物体的几何图形数据和影像数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物体进行扫描... 地面激光扫描仪是一个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合系统,包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后处理软件、电源及附属设备,通过非接触式高速激光测量方式获取地形或复杂物体的几何图形数据和影像数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物体进行扫描后,采集到的物体表面各部分的空间位置信息是以扫描坐标系为基准的。扫描坐标系定义为:坐标原点位于激光束发射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地质灾害 空间位置信息 天顶方向 图形数据 地形测绘 复杂物体 激光测量 点云数据 TRIM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轻量化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忠 黄明辉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6期81-83,共3页
【目的】针对遥感图像分类任务,为使模型精确捕获高层语义信息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解决遥感图像分类任务中类内差异大而类间差异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obile Vi T轻量化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方法】基于Transformer框架,通过在卷... 【目的】针对遥感图像分类任务,为使模型精确捕获高层语义信息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解决遥感图像分类任务中类内差异大而类间差异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obile Vi T轻量化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方法】基于Transformer框架,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来实现对图像特征的提取和编码。在训练阶段,Mobile Vi T使用类似于传统Transformer模型的自监督学习方法,即通过无监督的方式学习图像特征的表示。通过使用一种名为Contrastive Multiview Coding(CMC)的学习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最大化不同视角下的图像相似性来学习图像特征。在训练过程中,Mobile Vi T使用随机数据增强技术和Dropout等方法来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应用权重衰减和梯度剪裁等技术来避免过拟合和爆炸梯度问题。在推理阶段,Mobile Vi T将输入的图像沿着通道轴划分成多个块,并将每个块作为一个序列输入到Transformer网络中。在Transformer网络中,Mobile Vi T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全连接层,将每个块的特征编码成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然后,Mobile Vi T使用全局池化操作来获得整个图像的表示,并将其送入一个分类器中进行预测。在Mobile Vi T中,局部注意力机制和跨尺度注意力机制被嵌入到了Transformer网络结构中,从而提升了模型的性能。【结果】本方法可以避免过拟合问题,实现对图像特征的高效提取和编码,在AID测试集的准确率达95.0%,在RSD46-WHU测试集的准确率达87.4%,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在短时间的训练中快速提升准确率,在不损失大量精度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少了Transformer框架训练所需的参数,可为Transformer轻量化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空间位置信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