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列线图的空腹血糖受损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甄紫伊 刘蕾 +3 位作者 孟继娴 傅一婷 马小慧 孙金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列线图的IFG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12月沈阳市某医院体检门诊常规体检者(n=3037)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组(n=2126)和验证组(n=911)。通...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列线图的IFG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12月沈阳市某医院体检门诊常规体检者(n=3037)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组(n=2126)和验证组(n=911)。通过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由验证组对模型可行性进行内部验证,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3037例研究对象中2880例未发生IFG,157例发生IFG。结果显示,年龄(OR=1.04,95%CI:1.02~1.05)、体重指数(OR=1.10,95%CI:1.05~1.17)、收缩压(OR=1.01,95%CI:1.00~1.03)、甘油三酯(OR=1.20,95%CI:0.99~1.51)以及高血压(OR=1.28,95%CI:1.04~1.59)是IF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成功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中训练组预测IFG发生的AUC为0.722(95%CI:0.68~0.77),验证组预测IFG发生的AUC为0.907(95%CI:0.87~0.94)。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训练组与验证组模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概率与模型预测概率基本一致,模型校准度较好。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高血压5个变量的IFG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有助于尽早筛选IFG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受损流行病学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方凯 马爱娟 +7 位作者 李航 董晶 谢瑾 谢晨 祁琨 周滢 赵越 董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4-1020,共7页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调查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北京市40~79岁的常住居民(过去1年内在北京市累计居住6个月以上),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北京市16个区作为调查点,共抽取36个乡镇/街道、180个社区中的19 815例常住居民。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3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因素、个人疾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0~79岁居民11 889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1%,标化患病率为13.56%,男性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317.38,P<0.01),男性、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78.05,P<0.01;女性:χ~2趋势=292.86,P<0.01)。城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郊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地、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5.22%,标化患病率为5.82%,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75.84,P<0.01);男性、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16.53,P<0.01;女性:χ~2趋势=70.18,P<0.01)。城区和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BMI、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也呈类似趋势,但居住地差异不明显,高龄、男性、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是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 空腹血糖受损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程茅伟 宋毅 +2 位作者 易国勤 许四元 郭本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与2002年湖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 18岁以上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共2 204人。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结合糖耐量试...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与2002年湖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 18岁以上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共2 204人。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结合糖耐量试验和既往病史确定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比较运用卡方检验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湖北省18岁及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8%,男性为1.7%,女性为1.8%;18岁~、45岁~、60岁~各年龄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1.1%、2.2%、3.6%。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7%,其中男性为2.7%,女性为2.7%;不同年龄段中,18岁~、45岁~、60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5%、4.1%、4.3%。不同职业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依次为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办公人员,分别为7.9%、6.4%和3.6%;空腹血糖受损患病较高的依次为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待业人员,分别为4.7%、3.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G:CMHχ2=51.85,P〈0.01;DM:CMHχ2=63.10,P〈0.01)。年经济收入为〈800元、800元~、2 000元~5、000元~、10 000元~者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8%、1.9%、1.9%、2.1%、1.3%,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5%、1.9%、2.8%、3.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FG:CMHχ2=1.15,P〉0.05;DM:CMHχ2=1.52,P〉0.05)。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1.9%、4.2%、5.0%(CMHχ2=69.56,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0%、1.1%、2.3%、6.9%(CMHχ2=83.16,P〈0.0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城乡、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再同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显著影响空腹高血糖(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的因素。结论湖北省城乡成年居民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显著升高趋势,且城市高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影响湖北省居民空腹高血糖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转变理论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陆群 谈静 +5 位作者 万霞 陈明珠 孙海峰 曹蓉 吴颖 黄云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TTM)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符合IFG诊断的4...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TTM)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且符合IFG诊断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团队根据TTM理论,制定综合、分阶段干预措施,一对一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医学营养、糖尿病知识和心理等干预,使其逐步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当的运动量,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应用TTM方法干预生活方式后,IFG人群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较干预前好转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IFG人群三餐饮食搭配合理例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摄入三种主要营养素、食用油、食盐、蔬菜摄入的合理例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G人群每天有效运动时间、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均明显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TTM干预有助于帮助IFG人群逐步建立和维持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改善代谢指标,从而降低发病危险因素,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从源头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转变理论 空腹血糖受损 生活方式 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腰身比、皮褶厚度对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鸿雁 刘安诺 +7 位作者 潘政雯 张冬梅 马颖 陈贵梅 王素芳 刘开永 杨林胜 陶芳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3095-3101,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身比、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对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6—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和裕安区分层整群抽取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 080例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身比、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对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6—9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和裕安区分层整群抽取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 080例老年人接受本次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测量腰身比、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检测空腹血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身比、皮褶厚度对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983例受试对象,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9.1%(188/983),糖尿病患病率为19.1%(188/98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地区、性别、是否吸烟、腰身比、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老年人的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饮酒、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病史老年人的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高血压、肩胛下皮褶厚度对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区、腰身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对糖尿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下皮褶厚度是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因素,腰身比、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是老年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腰身比 皮褶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铁路工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顺平 李咏梅 +1 位作者 陈春辉 刘婷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0-421,423,共3页
目的了解铁路工人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糖尿病(DM)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济南铁路局在职铁路工人2008年的体检数据12094份,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济南铁路工人的IFG检出率为2.67%,其中男为2.92%,... 目的了解铁路工人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糖尿病(DM)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济南铁路局在职铁路工人2008年的体检数据12094份,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济南铁路工人的IFG检出率为2.67%,其中男为2.92%,女为1.51%;男、女性与总DM患病率分别为6.53%、2.80%和5.90%。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饮酒、高血压、高甘油三脂(TG)和高体重指数(BMI)是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高甘油三脂和高体重指数是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危险因素。结论铁路工人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需重视铁路工人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人 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向糖尿病的自然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樊建玲 张颖秋 萧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连续观察10年,了解在未经药物干预下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糖尿病转化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2018年连续11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18岁的3个功能社区人群557名。收集每次体检时受检者的空腹血糖、血压、...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连续观察10年,了解在未经药物干预下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糖尿病转化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8-2018年连续11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18岁的3个功能社区人群557名。收集每次体检时受检者的空腹血糖、血压、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资料,分析2008年体检时确诊IFG患者与空腹血糖正常进展为IFG患者的糖尿病转化率。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浓度≥7.0 mmol/L,或有糖尿病病史,或已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IFG定义是无糖尿病病史、未接受降糖治疗,且空腹血糖浓度在5.6~6.9mmol/L;空腹血糖正常定义为无糖尿病病史、未接受降糖治疗,且空腹血糖浓度<5.6 mmol/L。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IFG向糖尿病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557例受检者中男283例,女274例,年龄为39(19~69)岁,2008年体检时确诊糖尿病患者25例(4.5%),IFG患者30例(5.4%),空腹血糖正常者502例。30例2008年体检时确诊IFG患者中14例(46.7%)10年内转化为糖尿病,11例(36.7%)5年内转化为糖尿病,其中5年内IFG转化为糖尿病组的脂肪肝(FL)患者比例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未转化为糖尿病组(P均<0.05)。502例2008年体检时空腹血糖正常人群有177例在10年内进展为IFG,其中20例在之后随访中转化为糖尿病,转化为糖尿病组FL患者比例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未转化为糖尿病组(P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是首次诊断IFG向糖尿病转化和初始空腹血糖正常人群进展为IFG并进一步向糖尿病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3,95%CI 1.03~5.70,P<0.05;OR=1.50,95%CI 1.12~2.01,P<0.05)。结论IFG是空腹血糖正常向糖尿病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三酰甘油是IFG向糖尿病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疾病恶化 三酰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者血浆载脂蛋白A5、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阳琰 邓华聪 +3 位作者 龙健 苏艳新 李永玲 靡公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减低(IGT)者的血浆载脂蛋白A5(apoA5)、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初步探讨IFG与IGT发病机制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3例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2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减低(IGT)者的血浆载脂蛋白A5(apoA5)、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初步探讨IFG与IGT发病机制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3例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2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及30例正常糖耐量者(NGT组),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010min胰岛素水平,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0-10(AIR0-10),并采用ELISA法测定空腹apoA5水平,比色法测定空腹游离脂肪酸(FFA)及糖负荷后120min FFA(2hFFA)水平,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探讨apoA5与AIR0-10、TG、HOMA-B、HOMA-IR、FF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FPG及2hPG的关系。结果 IFG组和IGT组apoA5、AIR0-10、HOMA-B显著低于NGT组(P〈0.05),而TG、FFA、2hFFA、HOMA-IR、FINS明显高于NGT组(P〈0.05);IFG组apoA5、AIR0-10、HOMA-B、FINS、2hPG显著低于IGT组(P〈0.05),TG、FFA2、hFFA、HOMA-IR、FPG明显高于IGT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poA5与AIR0-10、HOMA-B、HDL-C呈正相关,而与TG、FFA、2hFFA、LDL-C、FPG、2hPG、FINS、HOMA-IR、BMI、WHR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IR0-10、TG、FFA、HOMA-IR是apoA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FG人群的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较IGT人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与IFG人群血浆中apoA5水平更低有关,提示apoA5可能是预防及延缓IFG进展为糖尿病的新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载脂蛋白A5 甘油三酯 胰岛素抵抗 B细胞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西部新城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小红 何庆莉 +3 位作者 周润涛 彭琦 熊晋 张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西部新城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的发生率,分析IFG与血脂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7月来我院健康体检4 558人体检资料,比较分析IFG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 目的:了解重庆市西部新城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的发生率,分析IFG与血脂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7月来我院健康体检4 558人体检资料,比较分析IFG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该人群IFG发生率为23.74%(1 082/4 558)。男性(OR=1.56,P=0.000)、50岁~组(OR=2.25,P=0.000)、65~91岁组(OR=3.21,P=0.000)、高甘油三酯(OR=1.16,P=0.001)、高总胆固醇(OR=1.35,P=0.001)、高尿酸(OR=1.26,P=0.026)、血压偏高(OR=1.89,P=0.000)、高体质指数(OR=2.48,P=0.001;OR=3.15,P=0.000)均为IFG的危险因素。结论:体检人群IFG发生率较高,应对危险因素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空腹血糖受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对空腹血糖受损影响的纵向数据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福荣 武留信 +3 位作者 康晓平 高向阳 陈卓然 代晓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对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1ucose,IFG)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某体检中心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体检人群纵向监测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对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1ucose,IFG)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某体检中心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体检人群纵向监测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分析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对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425名研究对象,男性2625名,女性1800名。2008年至2010年,男性空腹血糖受损的检出率依次为12.50%、15.39%、13.75%;女性空腹血糖受损的检出率依次为3.39%、5.56%、5.67%。分男女性别拟合GEE模型结果显示,控制时间变量后(模型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高尿酸血症对空腹血糖受损均有影响,男性高尿酸血症组相对于血尿酸正常组OR=1.2580(P=0.0034),女性OR=3.1817(P<0.0001);同时控制时间和年龄变量后(模型2),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对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仍然相同,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同时考虑将时间、年龄、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等变量作为混杂因素控制后(模型3),男性OR=1.1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OR=1.8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对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仅在女性中发现高尿酸血症对空腹血糖受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空腹血糖受损 性别 纵向数据 广义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惟引 宁宁 +2 位作者 谭明红 江雪舒 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西南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80例,测定血压后分为血压正常组[n=88,年龄(45.9±12.5)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45例]及高血压...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西南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80例,测定血压后分为血压正常组[n=88,年龄(45.9±12.5)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45例]及高血压组[n=92,年龄(44.9±12.5)岁,其中男性47例,女性45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指导,高血压组给予常用降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空腹胰岛素、OGTT 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较血压正常组患者明显[(4.4±1.3)vs(3.2±0.8),P<0.05]。治疗6个月后,血压正常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高血压组空腹胰岛素(11.2±2.5)、HOMA-IR(3.3±0.7)明显降低(P<0.05),其中66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BP<130/80 mm Hg),18例血压控制未达标。血压达标亚组空腹胰岛素(10.5±2.4)、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9±0.6)均较未达标亚组空腹胰岛素(13.7±2.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0±0.8)显著降低(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该部分人群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血压升高有关,血压控制达标可改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发生水平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素英 刘东伟 李飞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发生情况,评价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IFG体检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1 009例IFG患者分为干预组(n=523...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发生情况,评价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IFG体检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1 009例IFG患者分为干预组(n=523,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n=486,进行常规管理),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生活行为方式、生化检查资料变化及转归情况。结果:体检人群IFG发生率为28.12%(1 009/3 588)。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3.1%)低于对照组(13.6%);干预组维持IFG状态比例(56.94%)低于对照组(70.36%);干预组空腹血糖恢复正常比例(39.96%)高于对照组(16.04%)。结论:健康干预可有效改善体检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和相关体检指标,明显降低体检人群IFG转为糖尿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健康干预 体检人群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人群代谢特征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宇翔 董晶 +5 位作者 韩书婧 郭青青 刘岩 刘芬 罗艳侠 何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74-3376,共3页
目的:从预测代谢性疾病的角度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下限从6.1mmol/L下调至5.6mmol/L的合理性。方法:比较正常糖代谢组(NGT,FPG<5.6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1(IFG1,5.6mmol/L≤FPG<6.1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2(IFG2,6.1mmol/... 目的:从预测代谢性疾病的角度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下限从6.1mmol/L下调至5.6mmol/L的合理性。方法:比较正常糖代谢组(NGT,FPG<5.6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1(IFG1,5.6mmol/L≤FPG<6.1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2(IFG2,6.1mmol/L≤FPG<7.0mmol/L)之间代谢指标及发生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差异。结果:与NGT组相比,IFG两组人群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与IFG1组相比,IFG2组仅部分代谢指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NGT组相比,IFG1与IFG2组发生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均升高(P<0.05),而IFG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疾病早期防控的角度出发,将IFG诊断下限下调为5.6mmol/L是合理的,应加强对人群空腹血糖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升 李新岩 +2 位作者 严丽君 庞进才 谢自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h血糖(PPG)代谢...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h血糖(PPG)代谢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828例调查对象中,5.6mmol/L≤FPG<7.0mmol/L的IFG患者627例(A组),6.1mmol/L≤FPG<7.0mmol/L的IFG患者245例(B组)。A组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37.00%(232/627),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3.76%)显著高于男性(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3.88%(87/627),女性T2DM患病率(9.52%)显著高于男性(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饮酒、收缩压和体质指数(BMI)。B组人群中,IGT的患病率为41.22%(101/245),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5.71%)显著高于男性(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病率为20.82%(51/245),其中女性T2DM患病率(11.84%)显著高于男性(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和BMI。结论以5.6mmol/L和6.1mmol/L为切点的IFG阶段,PPG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共同且可控危险因素为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2型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以培 车红英 +7 位作者 黄文萍 陈建西 张素华 黄中莹 杨丕坚 李舒敏 卢伟波 罗文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4044-4048,4061,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为肥胖)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选择I-IFG者60例(非肥胖即C1亚组28例,肥胖即C2亚组32例)与糖耐量... 目的探讨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为肥胖)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选择I-IFG者60例(非肥胖即C1亚组28例,肥胖即C2亚组32例)与糖耐量正常者142例(非肥胖即N1亚组75例,肥胖即N2亚组67例)做比较,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UET)与微量清蛋白(MUA),记录糖尿病家族史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 I-IFG与糖耐量正常者比较,校正性别、年龄后,MUA、hs-CRP、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和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2亚组与N2亚组比较EDD、EID和M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及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1亚组与N1亚组比较SET和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应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及胰岛分泌功能等指标。结论 I-IFG肥胖者以大血管内皮改变为主,同时有微血管内皮改变;非肥胖者以微血管内皮改变为主。糖尿病家族史和代谢性因素诸如肥胖、血压增高、脂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和胰岛功能的改变等是I-IFG者内皮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肥胖 内皮功能 危险因素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11—2017年镇江市慢性病监测数据的年龄别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古孝勇 姜方平 +2 位作者 王宏宇 徐璐 何佳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3-1533,共11页
背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相关指标流行率,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和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足,且关于不同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基于2011—2017年镇江市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 背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相关指标流行率,对防治效果的评价和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不足,且关于不同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基于2011—2017年镇江市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IFG情况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方法本研究实施时间为2011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镇江市历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该监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析不同年龄段居民IFG率、标化IFG率时间变化趋势及IFG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9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3%;共130名居民被置换,置换率为0.46%;2011—2017年分别抽取到3953、3482、4259、4270、4203、4039、4202名居民。2011—2017年45~59岁男性居民IFG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6.92,95%CI(-12.50,-1.00),P<0.05];2014—2017年≥60岁男性居民IFG率亦呈下降趋势[APC=-15.71,95%CI(-26.50,-3.30),P<0.05]。2011—2017年所有居民总体标化IFG率呈下降趋势[APC=-3.18,95%CI(-5.90,-0.40),P<0.05],男性居民总体标化IFG率亦呈下降趋势[APC=-5.26,95%CI(-9.50,-0.80),P<0.05];2014—2017年≥60岁男性居民标化IFG率呈下降趋势[APC=-16.23,95%CI(-28.20,-2.30),P<0.05]。2011—2017年所有居民吸烟、被动吸烟、蔬菜摄入频次≥4 d/周流行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早餐摄入频次≥5 d/周、水果摄入频次≥4 d/周、睡眠质量好及很好、近1年内体质量基本不变、超重、血压<130/85 mm Hg流行率呈上升趋势(P<0.05),静态行为时间<4 h/d、肥胖、中心性肥胖流行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IFG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结论2011—2017年镇江市居民IFG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均得到了一定控制,尤其是在2014—2017年≥60岁的男性居民中,社区IFG相关干预工作初显成效,今后应注意加大对中青年人群的干预力度,并根据年龄别IFG率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适时调整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 时间趋势分析 危险因素 年龄组 社区参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空腹血糖受损转归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慧 姚涛 +3 位作者 陈朔华 姜宇 李晓芳 吴寿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基线空腹血糖受损(IFG)转归对患者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909例IFG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IFG诊断标准分为IFG转归为理想血糖组、仍为IFG组、进展为糖尿病组。用L... 目的:探讨基线空腹血糖受损(IFG)转归对患者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909例IFG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IFG诊断标准分为IFG转归为理想血糖组、仍为IFG组、进展为糖尿病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IFG转归与baPWV的关系。结果:IFG转归为理想血糖组、仍为IFG组、进展为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52.1%、65.0%、79.9%。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与IFG转归为理想血糖组相比,仍为IFG组、进展为糖尿病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均增加,RR值分别为1.47和2.77。结论:基线IFG转归与baPWV变化相关,对IFG进行控制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转归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淳纯 任安 +3 位作者 叶山东 杨静 陈超 陈若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1-1373,共3页
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高血压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降压组和常规降压组,两组均同时继续降压治疗,治疗组另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小板活化指标[二磷酸腺苷(ADP)诱... 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高血压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降压组和常规降压组,两组均同时继续降压治疗,治疗组另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小板活化指标[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表达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糖、HOMA-IR、血小板活化各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降压组血糖、血压、HOMA-IR、血小板活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降压组比较,治疗后吡格列酮组血糖、HOMA-IR和血小板活化各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空腹血糖受损 高血压病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都健 崔丽娟 +1 位作者 赵玉岩 刘国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影响.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证实IFG人群32例.对照组单纯饮食调整,共17例;实验组为饮食调整+运动疗法,共15例.实验前后观察相关指标改变.结果:对照组干预后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影响.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证实IFG人群32例.对照组单纯饮食调整,共17例;实验组为饮食调整+运动疗法,共15例.实验前后观察相关指标改变.结果:对照组干预后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h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有氧运动及饮食调整可以改善IFG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运动疗法 饮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与不同行业人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兰 曾凡玲 +1 位作者 王小林 彭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16-1918,共3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与不同行业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08年20406例体检人员按行业分类,对IFG进行研究。结果:制造业人员IFG发生风险较低,而国家党政机关人员、运输仓储邮电、教育卫生文化人员、金融保...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与不同行业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08年20406例体检人员按行业分类,对IFG进行研究。结果:制造业人员IFG发生风险较低,而国家党政机关人员、运输仓储邮电、教育卫生文化人员、金融保险业人员的发生风险较高。结论:教育卫生文化人员、国家党政机关人员、运输仓储邮电业人员是IFG高危人群,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