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空肠管和空肠造瘘管置入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冰 李鹏 +3 位作者 巩方明 严永峰 孙鹏 贾宝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评估鼻空肠管与空肠造瘘管置入术在全胃切除术患者中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鼻空肠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治疗;B组:43例运用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疗效... 目的:评估鼻空肠管与空肠造瘘管置入术在全胃切除术患者中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鼻空肠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治疗;B组:43例运用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疗效及并发症。结果:B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A组更短(P<0.05);B组术后营养指标优于A组(P>0.05);A、B组耐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耐受性更好,放置时间更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 空肠造瘘管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经胃/空肠造瘘管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的实施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如婷 黄迎春 +1 位作者 高学金 王新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经胃/空肠造瘘管(PEG/J)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HEN)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1例SMAS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放置PEG/J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由家庭营养支持小组行HEN方案,于HEN结束后通过人体测量及实验室...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经胃/空肠造瘘管(PEG/J)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HEN)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1例SMAS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放置PEG/J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由家庭营养支持小组行HEN方案,于HEN结束后通过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给予效果评价。结果经HEN治疗,21例SMAS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改善、体质分析和血液营养指标均显著改善,上消化道造影提示梗阻解除,患者恢复正常饮食,HEN治疗108~235(148.19±31.24)d拔除PEG/J导管,结束HEN。2例患者分别在拔除PEG/J管8个月、10个月后SMAS复发,通过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HEN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对经PEG/J管行HEN治疗的SMAS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经胃/空肠造瘘管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并发症 营养状况 体质分析 血液营养指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纽扣式空肠造瘘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郭会芳 +3 位作者 夏建福 周锋 陈必成 余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优越的空肠造瘘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内营养提供一种更好的手段。方法:设计纽扣式空肠造瘘管图样,以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酯材料加工成该造瘘管,并定制一外径略小于造瘘管内径的双腔导管;以8条健康成年毕格犬为实验对象...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优越的空肠造瘘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内营养提供一种更好的手段。方法:设计纽扣式空肠造瘘管图样,以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酯材料加工成该造瘘管,并定制一外径略小于造瘘管内径的双腔导管;以8条健康成年毕格犬为实验对象,行术中空肠内插管术;术后1周左右行空肠造影观察造瘘管情况。结果:术后1周左右行空肠造影证明双腔导管始终伸向空肠远端,未发现造影剂返流至十二指肠的现象,8条实验犬均未出现肠梗阻症状,且术后造瘘管体外部分均保存完好,至截稿为止,平均保存在4个月以上。结论:该模型的成功建立,旨在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内营养提供一种更好的手段,可能使肠内营养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扣式空肠造瘘管 模型 肠内营养 空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管内引流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局限性纵隔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代小探 李子海 +2 位作者 张百江 宋平平 刘希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58-3459,共2页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引流方法 内引流 视度 肠内营养管 口服影剂 颈部食管 空肠造瘘管 三管 持续负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