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健 宋祥波 王万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7期214-217,共4页
根据民航空管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综合考虑践行空管持续安全理念、减少空管人为差错、建设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根据民航空管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综合考虑践行空管持续安全理念、减少空管人为差错、建设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展开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开展技能竞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建立管制员心理培训与辅导机制、提升管制员新技术适应能力等。空管安全文化的建设是空管发展的坚强后盾,有效手段和措施建设的推进将成为航空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空管安全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空管安全绩效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洁宁 钟彬 侯海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7-262,共6页
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实现对安全绩效的预测分析,针对空管运行系统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延迟特性,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首先,从管理和结果的角度分析指标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在因果图的基础上:1)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2)建... 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实现对安全绩效的预测分析,针对空管运行系统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延迟特性,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首先,从管理和结果的角度分析指标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在因果图的基础上:1)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2)建立绩效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由指标权重和评分规则确定指标间的关系方程,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基于指标关系网络的绩效趋势。从查找绩效下降原因和绩效改进措施两方面分析绩效预测的应用,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绩效,不仅可以逆向找到影响绩效的关键指标,还能提前预测决策变化对绩效的影响,保证决策的有效性,提高系统的安全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空管安全绩效 网络层次分析法 系统动力学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合成法则的空管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袁丁 雷昱 杨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4-1019,共6页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安全压力日益增加。由于空管安全评价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如随机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将证据理论引入空管安全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首先对证据理论的核心内容——Dempster...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安全压力日益增加。由于空管安全评价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如随机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将证据理论引入空管安全评价工作的新方法。首先对证据理论的核心内容——Dempster合成法则进行了分析,并对"改进式Dempster合成法则"进行了详细说明;其次,建立了空管安全评价的3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空管安全评价算法,深入探讨了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风险计算公式得到了空管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值,从而有效地保障空管安全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空管安全 安全评价 D-S证据理论 Dempster合成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工程的空管安全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8
4
作者 左保龙 张久星 徐浩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4,共5页
针对人机环复杂因素的空管安全性评价难题,基于非对称贴近度,提出一种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人机环境工程的空管安全影响因素集,包括人的因素、人机关系和环境条件这三大类因素集,然后依据因素评判的等级和标准,建立... 针对人机环复杂因素的空管安全性评价难题,基于非对称贴近度,提出一种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人机环境工程的空管安全影响因素集,包括人的因素、人机关系和环境条件这三大类因素集,然后依据因素评判的等级和标准,建立了基于非对称贴近度的空管安全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以专家系统评价数据为基础,对某实际空管部门的安全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科学评价空管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管 安全 非对称贴近度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芳 罗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以空管政事分离改革后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事业单位内部质量安全监察职责为目标,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分析构成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的因素,并构建了胜任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构建了民... 以空管政事分离改革后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事业单位内部质量安全监察职责为目标,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分析构成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的因素,并构建了胜任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构建了民航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的网络结构模型;利用三角模糊数(FUZZY)对网络结构模型中各个因素进行重要度比较,得到权重向量。鉴于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较强的关联性,利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构建了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模型,该模型对评价指标中取值较小的指标反应灵敏,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监察人员之间胜任能力的差异。利用该模型对某空管单位来自于不同背景的5名监察人员进行评价,结果与上一年度该空管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一致,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管质量安全 监察人员 胜任力 模糊网络分析法(Fuzzy-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的量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昌其 魏光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的量化评估方法参考已有的有关空管不安全事件的评估方法,结合我国有关民航法规,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估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等级.空管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垂直间隔、水平间隔、飞行航迹、相对汇聚率和ATC/... 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的量化评估方法参考已有的有关空管不安全事件的评估方法,结合我国有关民航法规,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估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等级.空管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垂直间隔、水平间隔、飞行航迹、相对汇聚率和ATC/TCAS控制.根据专家评分确定了判断矩阵和各影响因素权重,并参考已有的方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最大危险分值和其不同范围对应的分值.各因素的分值之和表示空管不安全事件危险等级的总分值,并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空管安全事件 危险等级 层次分析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O-Markov模型的空管不安全事件预测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九霞 潘传江 廖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和预测是空管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利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2004—2012年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模型的残差分布情况进行状态分类,建立了空管不安全... 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和预测是空管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利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2004—2012年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模型的残差分布情况进行状态分类,建立了空管不安全事件的灰色缓冲算子马尔科夫预测(GBO-Markov)模型。通过预测2013、2014年空管不安全事件数,对模型进行了交叉检验,灰色缓冲算子马尔科夫预测(GBO-Markov)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从57.31%(传统GM(1,1)模型)降低到15.77%,该模型可用于民航空管的不安全事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空管安全事件 平均弱化缓冲算子 GBO-Markov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管不安全事件中的人误风险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越 马博凯 曹宇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5,共8页
以近20年国外空管(ATM)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报告为数据样本,研究导致管制员人为差错的风险因素。首先基于认知差错回溯分析(TRACEr)方法,在感知、记忆、计划决策和响应执行4个认知层面,划分管制员人误类型及差错根因类别;然后采用基于粗糙... 以近20年国外空管(ATM)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报告为数据样本,研究导致管制员人为差错的风险因素。首先基于认知差错回溯分析(TRACEr)方法,在感知、记忆、计划决策和响应执行4个认知层面,划分管制员人误类型及差错根因类别;然后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RST)的数据挖掘方法和贝叶斯网络(BN)的逆向推理方法计算各认知领域的差错风险表征值。研究结果表明:警觉性失效、信息处理失误、环境干扰和信息传输不清晰是引发不安全事件的高风险因素。边界视野局限、视觉识别失误、期望倾向、注意力未全局化等视觉感知差错根因在地面不安全事件中占主要影响;而记忆障碍、未充分学习、风险辨识失效、负作用影响等记忆和计划决策差错根因在空中不安全事件中占主要影响。经RST挖掘得到的视觉感知差错和信息传输差错是主要人误类型;而由BN分析得出的结论中,判断差错成为影响程度仅次于视觉感知差错的重要人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管(ATM)不安全事件 人误风险 粗糙集理论(RST) 贝叶斯网络(BN) 认知差错回溯分析(TRA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