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硬膜切开减压术实施时间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洋
王文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急性挫伤后,硬膜切开术的实施时机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的脊髓挫伤模型,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1、6、12h行损伤部位的硬膜切开减压术,观察对术后脊髓损伤空洞体积比、损伤长度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后肢BBB评分)...
目的探讨脊髓急性挫伤后,硬膜切开术的实施时机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的脊髓挫伤模型,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1、6、12h行损伤部位的硬膜切开减压术,观察对术后脊髓损伤空洞体积比、损伤长度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后肢BBB评分)的影响。结果伤后立即及1h行硬膜切开组的动物,在术后28d时的后肢BBB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脊髓损伤空洞比及损伤长度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伤后6h行硬膜切开组动物的后肢BBB评分虽然高于对照组(P<0.05),但却低于伤后立即及1h切开组(P<0.05);同样,脊髓损伤空洞比及损伤长度也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大于伤后立即及1h切开组(P<0.05);伤后12h硬膜切开组动物的后肢BBB评分及脊髓损伤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脊髓挫伤后6h内行硬膜切开减压对减轻脊髓损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较明确的效果,在损伤1h内进行硬膜切开减压,则效果更明显;伤后12h行硬膜切开减压对减轻脊髓损伤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硬膜切开减压术
运动功能
空洞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敏聚氨酯膜及其透汽、透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虎
罗朝阳
+3 位作者
范浩军
刘燕
李辉
石碧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比较了普通聚氨酯PU(a)和两种热敏聚氨酯(Thermo-Sensitive Polyurethane)PU(b)和PU(C)微相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正电子湮没谱仪(PAL)分别对3种聚氨酯的相转变温度,自由体积分数,自由体积...
比较了普通聚氨酯PU(a)和两种热敏聚氨酯(Thermo-Sensitive Polyurethane)PU(b)和PU(C)微相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正电子湮没谱仪(PAL)分别对3种聚氨酯的相转变温度,自由体积分数,自由体积空洞半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由体积空洞半径的变化对薄膜透汽、透湿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敏聚氨酯PU(b)和PU(c)在设定温度范围内(20~50℃)具有明显的两相分离结构;在其可逆相相转变温度前后,其自由体积空洞平均半径R、自由体积分数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由体积分数均由20℃的1.6%左右提高到50℃时9%以上,自由体积空洞的平均半径由20℃时的0.23nln提高至50℃时的0.4nm以上,且均高于水蒸汽分子的平均半径(R=0.4nm)。相似地,热敏聚氨酯薄膜PU(b)和PU(C)的透汽、透湿性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相转变前后其透湿量分别提高了130%,160%,表现出了明显的热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聚氨酯
开关温度
自由
体积
空洞
尺寸
透汽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膜切开减压术实施时间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洋
王文己
机构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0,244,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脊髓急性挫伤后,硬膜切开术的实施时机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的脊髓挫伤模型,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1、6、12h行损伤部位的硬膜切开减压术,观察对术后脊髓损伤空洞体积比、损伤长度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后肢BBB评分)的影响。结果伤后立即及1h行硬膜切开组的动物,在术后28d时的后肢BBB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脊髓损伤空洞比及损伤长度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伤后6h行硬膜切开组动物的后肢BBB评分虽然高于对照组(P<0.05),但却低于伤后立即及1h切开组(P<0.05);同样,脊髓损伤空洞比及损伤长度也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大于伤后立即及1h切开组(P<0.05);伤后12h硬膜切开组动物的后肢BBB评分及脊髓损伤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脊髓挫伤后6h内行硬膜切开减压对减轻脊髓损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较明确的效果,在损伤1h内进行硬膜切开减压,则效果更明显;伤后12h行硬膜切开减压对减轻脊髓损伤无效。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硬膜切开减压术
运动功能
空洞体积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durotomy
locomotor function
cavity volume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敏聚氨酯膜及其透汽、透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虎
罗朝阳
范浩军
刘燕
李辉
石碧
机构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基金
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5-0782)
浙江闽锋化学有限公司资助项目
文摘
比较了普通聚氨酯PU(a)和两种热敏聚氨酯(Thermo-Sensitive Polyurethane)PU(b)和PU(C)微相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正电子湮没谱仪(PAL)分别对3种聚氨酯的相转变温度,自由体积分数,自由体积空洞半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由体积空洞半径的变化对薄膜透汽、透湿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敏聚氨酯PU(b)和PU(c)在设定温度范围内(20~50℃)具有明显的两相分离结构;在其可逆相相转变温度前后,其自由体积空洞平均半径R、自由体积分数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由体积分数均由20℃的1.6%左右提高到50℃时9%以上,自由体积空洞的平均半径由20℃时的0.23nln提高至50℃时的0.4nm以上,且均高于水蒸汽分子的平均半径(R=0.4nm)。相似地,热敏聚氨酯薄膜PU(b)和PU(C)的透汽、透湿性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相转变前后其透湿量分别提高了130%,160%,表现出了明显的热敏特性。
关键词
热敏聚氨酯
开关温度
自由
体积
空洞
尺寸
透汽
透湿性
Keywords
thermo-sensitive polyurethane
switch temperature
free volume holes size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分类号
TQ323.8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硬膜切开减压术实施时间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刘洋
王文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敏聚氨酯膜及其透汽、透湿性的研究
周虎
罗朝阳
范浩军
刘燕
李辉
石碧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