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晓明 李通禹 陈柏龙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8-533,共6页
目的解决土壤源热泵在我国严寒地区长期运行导致该地区的土壤热失衡现象以及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方法以沈阳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利用DEST软件模拟该建筑的全年逐时冷、热负荷以及沈阳地区室外温度变化,以土壤热平衡... 目的解决土壤源热泵在我国严寒地区长期运行导致该地区的土壤热失衡现象以及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方法以沈阳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利用DEST软件模拟该建筑的全年逐时冷、热负荷以及沈阳地区室外温度变化,以土壤热平衡为计算依据,计算土壤中的吸热与释热的热量差值以及空气源热泵的补热热量。结果设计了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且在我国严寒地区供暖运行工况下,得出了使用双热源热泵系统时室外最佳温度切换点的计算原理及方法,以及在沈阳地区切换使用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的室外最佳温度点为-8℃。结论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各自在高效率期间内正常运行,可以有效地解决严寒地区的土壤热失衡现象,更加高效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土壤双热源热泵系统 土壤平衡 最佳温度切换点 高效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2
作者 尚少文 陈帅男 麻四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为解决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运行时因受气候影响而造成冷热堆积,系统长期运行引起土壤热失衡,以沈阳某办公楼为例,利用TRNSYS软件构建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模型,通过改变复合热泵系统中空气源制热切换温度和补热停止温度控制... 为解决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运行时因受气候影响而造成冷热堆积,系统长期运行引起土壤热失衡,以沈阳某办公楼为例,利用TRNSYS软件构建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模型,通过改变复合热泵系统中空气源制热切换温度和补热停止温度控制复合热泵系统运行,分析其运行特点;通过改变建筑负荷不平衡率,研究系统适用性。复合热泵系统补热平均COP远高于制热平均COP,最高增加6.26,制热平均COP仅增加0.07,系统总能耗随空气源系统过渡季补热时长的减少而降低92%;与传统“锅炉+制冷机组”相比,一次能源消耗为1 717 MW·h,一次能源效率为92%,节能率为28.3%;建筑负荷不平衡率在40%以下时,只依靠土壤源系统自身恢复能力能基本满足土壤热平衡,在60%以上时,不仅需要空气源系统制热切换温度,还需系统在供暖季制热、过渡季补热,才能保证土壤的热平衡。空气-土壤复合热源热泵系统可减少土壤热不平衡,提高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更具有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土壤复合热源 TRNSYS 运行模式 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超 赵晓丹 周光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7,共4页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 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能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室外温度低时蒸发器易结霜、系统性能降低的缺点。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空气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制热量和COP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 热源复合 数学模拟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