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格朗日烟团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气象要素模拟验证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多兴 陈刚才 +1 位作者 刘驰 赵晓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6-781,共6页
侧重介绍拉格朗日烟团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在北京的应用。这套模式系统充分考虑了天气系统与中、小尺度气象过程对污染物之输送、扩散、转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区域与城市尺度之间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气相与液相... 侧重介绍拉格朗日烟团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在北京的应用。这套模式系统充分考虑了天气系统与中、小尺度气象过程对污染物之输送、扩散、转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区域与城市尺度之间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积过程对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在空气质量模拟方面,采用烟团函数分割方法,垂直坐标采用地形追随坐标。可以模拟区域与城市尺度大气气溶胶、对流层臭氧、酸雨、能见度和常规污染物的浓度。在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过程中,能为政府提供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及暴露水平数据。通过对比气象要素(风向、风速和露点温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其相应的观测值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74,0.94。这套模式系统将诊断模型与中尺度模型相耦合,对城市区域的环流特征和边界层结构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同时能够较真实地模拟下垫面非均匀性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局地天气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烟团空气质量模式 酸雨 地形追随坐标 暴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空气质量模式的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涧 蒋维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18-622,共5页
通过对理想山体模型在大气环境风洞中作示踪扩散的实验测量,以及利用CTDM扩散模式所作计算,为模式改进及其实际应用作了分析,提供了量化的参考依据.研究表明CTDM模式计算值与风洞测量值相差在两倍之内的点占总测点的百分率... 通过对理想山体模型在大气环境风洞中作示踪扩散的实验测量,以及利用CTDM扩散模式所作计算,为模式改进及其实际应用作了分析,提供了量化的参考依据.研究表明CTDM模式计算值与风洞测量值相差在两倍之内的点占总测点的百分率最高达100%,最低为62.1%,平均为87.2%.利用所获得实验测量的结果,本文工作还对渡口山区扩散模式做了相应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模式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验证 I.模式系统介绍与气象要素模拟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美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5-813,共9页
主要介绍一个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应用。这套模式系统充分考虑了天气系统与中、小尺度气象过程对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转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区域与城市尺度之间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气相与液... 主要介绍一个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应用。这套模式系统充分考虑了天气系统与中、小尺度气象过程对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转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区域与城市尺度之间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积过程对浓度分布的影响,可用于区域与城市尺度对流层臭氧、大气气溶胶、能见度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的预报和环境评价。模拟的气象要素(风向、风速、温度和湿度)与TRACE-P和ACE-Asia期间三架飞机上获取的观测资料的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其相应的观测值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它们的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模式 臭氧 气溶胶 空气污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A-kNN方法改进广州市空气质量模式PM_(2.5)预报 被引量:15
4
作者 汤静 王春林 +2 位作者 谭浩波 邓雪娇 邓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为了提高广州市PM_(2.5)客观预报能力,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PCA-kNN)方法,基于空气质量模式(CMAQ)预报产品、中尺度天气模式(GRAPES-MESO)预报产品和2017年上半年广州PM_(2.5)观测实况,试验确定PCA-kNN方法的最佳参数方... 为了提高广州市PM_(2.5)客观预报能力,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PCA-kNN)方法,基于空气质量模式(CMAQ)预报产品、中尺度天气模式(GRAPES-MESO)预报产品和2017年上半年广州PM_(2.5)观测实况,试验确定PCA-kNN方法的最佳参数方案,建立广州市空气质量模式PM_(2.5)预报客观订正方法。结果表明:与CMAQ模式的PM_(2.5)预报相比,在第1~3天预报时效上,PCA-kNN订正结果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20%、15%、29%,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17%、16%、20%,平均偏差更接近0,PM_(2.5)浓度等级TS评分接近或优于CMAQ预报,PCA-kNN订正结果优于CMAQ预报。机器学习算法PCA-kNN方法可有效改进广州市空气质量模式PM_(2.5)预报,本研究对其他地区、其他污染物客观预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模式 PCA-k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空气质量模式对东亚强沙尘暴的初步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捷 王自发 +3 位作者 朱江 李杰 FANG F PAIN C C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3-677,共1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NAQPMS)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应用计算与建模小组(AMCG)研制的有限元流体模式(Fluidity),构建了非结构网格沙尘传输模式(Fluidity-Dust),并模拟再现了2010年...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NAQPMS)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应用计算与建模小组(AMCG)研制的有限元流体模式(Fluidity),构建了非结构网格沙尘传输模式(Fluidity-Dust),并模拟再现了2010年3月19-22日东亚强沙尘暴整个暴发、演变的三维立体动态过程,从整体上对这次沙尘事件有了全新的直观认识和了解。通过利用FY-2D卫星沙尘反演资料及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资料,可对模拟结果进行整体上对比验证;同时,利用中国9个城市站点的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地面观测资料以及日本多个站点的激光雷达资料,逐一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以及沙尘传输经过时的垂直分布情况;并与NAQPMS模式的沙尘模拟结果进行了模式间的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均表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能很好地模拟再现整个沙尘暴过程,为今后进一步运用自适应变网格技术以实现对沙尘暴的高精度追踪模拟奠定了基础。不同模式比较是量化模拟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以往沙尘输送模式比较研究表明:起沙量模拟的不确定性是沙尘暴数值模拟的最大不确定来源。本文通过两个具有相同起沙方案的模式对同一沙尘事件的模拟,发现不同的平流方案以及不同的沉降计算也会对沙尘过程模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空气质量模式 Fluidity-Dust模式 NAQPMS模式 东亚强沙尘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环境保护局使用新的空气质量模式
6
作者 江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美国环境保护局 空气质量模式 大气污染物 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18
7
作者 王自发 谢付莹 +2 位作者 王喜全 安俊岭 朱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790,共13页
主要综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Nested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的历史发展与应用情况。模式发展伊始为欧拉污染物输送实用模型,利用其研究东亚硫氧化物的跨国输送问... 主要综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Nested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的历史发展与应用情况。模式发展伊始为欧拉污染物输送实用模型,利用其研究东亚硫氧化物的跨国输送问题,得出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输送量不大的结论;在系统中嵌入适合东亚的起沙机制模块,用来模拟沙尘发生、输送及沉降等过程,估算亚洲大陆沙尘气溶胶对海洋地区的输送与沉降通量,为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基础数据;利用该系统研究沙尘及其土壤粒子对酸雨的中和作用,发现沙尘输送对东亚酸雨的分布影响很大;发展城市尺度高分辨率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技术,使模式水平分辨率达到500 m,并应用于台北高浓度臭氧和PM10的模拟;研究和集成区域及城市尺度大气污染预报理论和模拟技术,研制成目前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以探讨不同尺度各种污染(如沙尘暴、城市光化学烟雾、酸雨、高浓度悬浮颗粒物等)的变化规律。在模式系统中初步建立资料同化模块,开展大气化学成分及沙尘输送模拟的资料同化研究。系统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等城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施空气质量的实时预报。未来,系统将集成到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GEATM),以实现从城市群到全球具有双向耦合功能的模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模式 嵌套网格 大气环境 资料同化 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中资料同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崔应杰 王自发 +1 位作者 朱江 付晴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626,共11页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在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后,采用最优插值方法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进行资料同化。选取2004年8月1~20日做作逐日同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在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后,采用最优插值方法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进行资料同化。选取2004年8月1~20日做作逐日同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PM10、NO2还是SO2,其同化偏差平均值均在20μg.m-3以下,比同化前减少了至少50%;3种污染物的同化偏差小于其未同化偏差的天数均在16天以上。在大气清洁和污染两种情况下,对PM10分别作10天的同化试验表明,同化后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同化之前。此同化方法能利用观测数据较好地修正空气质量模式预报场,从而为模式提供与实际更加接近的初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化学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 资料同化 最优插值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空气质量数值模式的应用评估与集合改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弦 孙磊 +4 位作者 聂会文 梁秀姬 苏烨康 王静 夏冬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73,共13页
利用2018—2019年国控站观测,评估CAMx和CMAQ模式对广东珠海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的预报能力,并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方法对预报结果进行集成,探究不同集合方法的改进能力。结果表明:CMAQ在各污染物浓度季节-日变化方面... 利用2018—2019年国控站观测,评估CAMx和CMAQ模式对广东珠海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的预报能力,并引入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方法对预报结果进行集成,探究不同集合方法的改进能力。结果表明:CMAQ在各污染物浓度季节-日变化方面明显优于CAMx,但两者存在明显系统偏差,并对多数污染物(除O_(3)之外)的昼夜和空间变化的模拟能力仍存在明显缺陷。例如,CMAQ合理地还原了CO、PM_(2.5)、PM_(10)、SO_(2)、O_(3)和NO_(2)的季节变化,相关系数介于0.72~0.84,但NMB分别达到-0.58、-0.18、-0.30、1.52,-0.16和-0.20,RMSE分别达到0.40 mg/m^(3)、6.86、16.02、10.71、25.05和10.21μg/m^(3)。同时,基于不同污染物构建的两种集合方法均有效移除了系统偏差,加强了CMAQ的模拟优势,并且随机森林方法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但两者均对模式缺陷无明显改进。进一步分析发现,CMAQ与CAMx模型的重要性基本相当,表明集合方法的预报能力与集合成员的线性偏差无关,主要取决于不同成员的代表性。最后,本研究揭示以随机森林为代表的集合方法虽有效提高了污染物的预报能力,但改进数值模式自身能力和增加具有代表性的集合成员对预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模式 应用评估 集合方法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预测系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时蓓 孟凡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9,共4页
空气质量预测系统,是通过空气质量预测模式来实现的。系统中包括20多个大气环境质量模式。系统采用中文菜单管理,数据用全屏幕方式输入,结果输出有屏幕输出、打印机输出和绘浓度等值线图等方式。
关键词 空气质量模式 气质量评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质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艳 费建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8-82,共5页
根据2002年在ACEAsia和TRACEP试验中获得的亚洲区域的污染源排放资料,利用美国EPA最新发展的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分别模拟研究生物源和人为源排放于2002年7月2日08时至7月3日07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引起的O3、SO2、CO以及NOx浓度的变化... 根据2002年在ACEAsia和TRACEP试验中获得的亚洲区域的污染源排放资料,利用美国EPA最新发展的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分别模拟研究生物源和人为源排放于2002年7月2日08时至7月3日07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引起的O3、SO2、CO以及NOx浓度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显示,模式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无论是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还是PBL层内垂直分布情况,都与已有结论和观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空气质量模式 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物源 人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体健 李蒙蒙 +10 位作者 韩志伟 张华 周春红 谢旻 李树 庄炳亮 吴昊 曲雅微 傅宗玫 马丹阳 李亚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21-5933,共13页
本文针对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开展系统综述,并对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气环境模式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历经输送扩散模式、酸沉降模式、空气质量模式、气候-... 本文针对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开展系统综述,并对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气环境模式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历经输送扩散模式、酸沉降模式、空气质量模式、气候-化学耦合模式、地球系统模式等不同阶段,自主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环境模式,改进完善了国际先进的大气环境模式,在大气污染防治与管控、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和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在模式的应用研究、排放清单反演和动态源排放模式研发、多源观测资料与大气环境模式融合、集合预报技术研发、非结构网格系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大模型研发,全面提升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整体性能,积极推进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开源化和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扩散模式 酸沉降模式 空气质量模式 气候-化学耦合模式 地球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13
作者 余纬 罗栩羽 +3 位作者 范绍佳 刘洁 冯业荣 樊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53,共9页
以珠江三角州地区(珠三角)2009年11月23─29日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为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污染源排放模式(SMOKE)和空气质量模式(CMAQ)的模拟,研究此次重空气污染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以珠江三角州地区(珠三角)2009年11月23─29日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为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污染源排放模式(SMOKE)和空气质量模式(CMAQ)的模拟,研究此次重空气污染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有:①前期高压脊带来的稳定层结和静小风条件使得大气污染物逐日累积,难以扩散;②西太平洋台风向南海附近发展移动时,其外围下沉气流导致珠三角大气污染物向低层输送并积累.珠三角区域污染分布特征表明,广州和佛山的本地贡献明显,而肇庆等地受外地源输送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中尺度气象模式(MM5) 污染源排放模式(SMOKE) 空气质量模式(CMAQ) 边界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对北京市PM_(2.5)的削减效果评估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凌慧 曾凡刚 +2 位作者 向伟玲 王自发 杨文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46-2553,共8页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模拟了2013年1月10~14日一次典型的大气严重污染过程,并利用同期气象和污染物浓度的小时观测数据验证了NAQPMS的模拟结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重污染期间,当仅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模拟了2013年1月10~14日一次典型的大气严重污染过程,并利用同期气象和污染物浓度的小时观测数据验证了NAQPMS的模拟结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重污染期间,当仅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一级预警中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时,可削减北京PM2.5小时平均浓度4%~10%;当仅实施工业限产减排30%的措施时,可削减北京PM2.5小时平均浓度1%~6%;当同时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工业限产减排30%的措施时,可削减北京平均PM2.5小时平均浓度6%~12%,并且PM2.5小时浓度与削减率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即该措施对污染较轻时段PM2.5浓度削减率高于污染峰值时段;若京津冀地区两市一省同时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和工业限产减排30%的措施时,可削减重污染期间北京小时平均PM2.5浓度20%~35%,且污染严重的区域和时段削减效果更加显著,空气质量可提升一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当北京发生重污染时,仅靠北京本地限排限产并不能有效减轻PM2.5浓度,若要有效控制北京重污染,应根据污染物区域输送特征,京津冀地区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重污染 PM2.5 应急预案 削减效果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odels-3/CMAQ模式对华北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益柏 费建芳 黄小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3,共8页
根据2002年在ACE-Asia和TRACE-P试验中获得的亚洲区域污染源排放资料,结合由MICAPS能见度观测资料估算而得的颗粒物排放资料,利用美国EPA最新发展的Models-3/CMAQ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2002年3月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强沙尘暴个例。结果表明... 根据2002年在ACE-Asia和TRACE-P试验中获得的亚洲区域污染源排放资料,结合由MICAPS能见度观测资料估算而得的颗粒物排放资料,利用美国EPA最新发展的Models-3/CMAQ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2002年3月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强沙尘暴个例。结果表明,(1)模拟的各气态污染物的时空演变及相互关系与已有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2)颗粒污染物的模拟结果也反映了已有的观测事实,粗细颗粒物呈一致的先降后升日变化趋势;沙尘过程前期,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于近地面污染源;沙尘期间,颗粒物污染主要源自外界沙尘的高空输送,且粗颗粒物污染是此次过程的首要颗粒污染。(3)该模式系统可用于沙尘气溶胶研究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空气质量模式 气态污染物 颗粒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气态亚硝酸及其对臭氧浓度影响模拟
16
作者 张静唯 龚元均 +7 位作者 冉海艳 谭雅娴 屈玉 安俊岭 陆克定 董华斌 邱飞 杨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4,共10页
于2021年4—5月的云南省臭氧(O_(3))污染事件频发时段,在昆明市开展首次气态亚硝酸(HONO)观测,并结合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评估添加HONO潜在来源与否对O_(3)浓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使用2020年MEIC清单能较好地模拟昆明市的HONO、二... 于2021年4—5月的云南省臭氧(O_(3))污染事件频发时段,在昆明市开展首次气态亚硝酸(HONO)观测,并结合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评估添加HONO潜在来源与否对O_(3)浓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使用2020年MEIC清单能较好地模拟昆明市的HONO、二氧化氮(NO_(2))、O_(3)和细颗粒物(PM_(2.5))等污染物。HONO潜在来源显著增强了大气氧化性和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速率,引起昆明市距地面4km范围内O_(3)增量为(2~6)×10^(-9)(相应增幅约2%~8%)、近地面O_(3)增量为(4~7)×10^(-9),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O_(3)-VOCs-NOx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加深对云贵高原地区HONO、大气氧化性及O_(3)生成的认识,为区域O_(3)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亚硝酸 臭氧污染 大气氧化性 昆明市 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RMOD模式的大气扩散参数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夏思佳 王勤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127,共7页
在美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式AERMOD的框架下,比较了4种已被广泛应用的扩散参数化方案(基于边界层微气象要素的AERMOD湍流参数化方案,基于湍流观测资料和扩散函数的Tub-Obs方案,Briggs参数化方案,NEPA方案).分析了不同稳定度、不同扩散参数... 在美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式AERMOD的框架下,比较了4种已被广泛应用的扩散参数化方案(基于边界层微气象要素的AERMOD湍流参数化方案,基于湍流观测资料和扩散函数的Tub-Obs方案,Briggs参数化方案,NEPA方案).分析了不同稳定度、不同扩散参数方案下的污染物SO2地表浓度差别.总体来说,在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4种方案模拟结果的差别不大;在稳定条件下,AERMOD方案的地面浓度明显低于Briggs和NEPA方案,可能是由于AERMOD方案不能很好地识别局地湍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参数方案 空气质量模式 环境影响评价 AERMOD模式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用于CMAQ模式污染源清单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明君 陈东升 +1 位作者 程水源 王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62-1868,共7页
污染源清单的准确性是影响CMAQ模式模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Linux系统下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Models-3/CMAQ模型污染源清单非线性优化系统,包含污染源清单调整、种群初始化、遗传算法、CMAQ模式结果分析4个通用模块.选取1、4、7、10共... 污染源清单的准确性是影响CMAQ模式模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Linux系统下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Models-3/CMAQ模型污染源清单非线性优化系统,包含污染源清单调整、种群初始化、遗传算法、CMAQ模式结果分析4个通用模块.选取1、4、7、10共4个代表月份的典型日,应用此系统优化了2002年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源清单.优化后4个代表月的污染源排放速率分别提高60.3%、74.8%、72.3%、43.3%.优化前后的污染源清单分别输入CMAQ模式,进行空气质量的模拟,模拟误差分别降低2.6%、7.02%、14.07%、2.17%,表明遗传算法优化CMAQ模式污染源清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空气质量模式系统 污染源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架
19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28,共1页
《黑碳气溶胶研究丛书:黑碳的环境和气候效应》。朱彬著。该书基于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黑碳气溶胶的基本特性、分布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其中,在时空分布方面,通过地基和边界层垂直观测揭示了中国地区黑碳的时空分布和... 《黑碳气溶胶研究丛书:黑碳的环境和气候效应》。朱彬著。该书基于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黑碳气溶胶的基本特性、分布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其中,在时空分布方面,通过地基和边界层垂直观测揭示了中国地区黑碳的时空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通过基于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和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自主研发的的黑碳源追踪技术,阐明我国典型地区及全球各区域黑碳的区域和行业来源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地球系统模式 气候效应 研究丛书 新书架 追踪技术 区域空气质量模式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2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77-83,共7页
关键词 分析与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 扩散模式 环境与发展 评价指数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空气质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