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安俊岭 王自发 +3 位作者 黄美元 陶树旺 程新金 叶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给出了区域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的基本物理构架, 重点介绍了欧拉型输送/沉降模式对各种物理 (沉降、输送)、化学 (气相化学与液相化学) 过程、初值与边界条件等问题的处理/简化; 利用本模型作了一周的预报实验, 实验结果... 给出了区域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的基本物理构架, 重点介绍了欧拉型输送/沉降模式对各种物理 (沉降、输送)、化学 (气相化学与液相化学) 过程、初值与边界条件等问题的处理/简化; 利用本模型作了一周的预报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说明,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全国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污染物随时间的演变态势; 最后, 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周报 空气污染指数 数值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滁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华俊玮 白琳 +3 位作者 邢程 凌遵斌 熊世为 郁凌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利用2017—2019年滁州市6种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和AQI资料、气象要素及ECMWF数值预报作为输入参数,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和AQI预报模型,其中AQI预报按季节划分为4个模型。结果表明:6种污染物中O_(3)的预报效果最好,相关... 利用2017—2019年滁州市6种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和AQI资料、气象要素及ECMWF数值预报作为输入参数,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和AQI预报模型,其中AQI预报按季节划分为4个模型。结果表明:6种污染物中O_(3)的预报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84,PM_(2.5)、PM_(10)和NO_(2)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2和0.72,SO_(2)和CO预报效果略差;基于分季节模型AQI的24 h预报结果TS评分为0.77,空报率(FAR)和漏报率(PO)分别为15%和12%,相较于非季节模型预报效果更好;春季和秋季的TS评分分别为0.88和0.86,相较于冬季和夏季预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预报模型 随机森林算法 滁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I标准下北京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及其在重大活动保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文帅 李云婷 +3 位作者 吴其重 张大伟 王自发 李金香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9,共9页
围绕新AQI标准下环境空气重污染预报预警工作的需求,全面优化升级了北京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新一代天气模式WRF,并进一步发展污染源处理模型SMOKE,实现了点源、面源、机动车源等排放源高时空分辨率制作,同时紧追空气... 围绕新AQI标准下环境空气重污染预报预警工作的需求,全面优化升级了北京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新一代天气模式WRF,并进一步发展污染源处理模型SMOKE,实现了点源、面源、机动车源等排放源高时空分辨率制作,同时紧追空气质量模型(CMAQ、CAMx、NAQPMS)新发展,实现在线源解析模块的业务应用。这一系统不仅在日常业务预报中有效提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过程的预报准确率,还成功应用于2014年APEC会议、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满足了重大活动对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特殊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做出有益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北京市 预报预警 数值模式 重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杜世勇 谭晓哲 +3 位作者 田勇 李泰岳 王志国 雷孝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大规模大气环境参数综合野外测试资料的基础上 ,为在济南市开展大气污染业务预报新近开发了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污染源模型 (SM)、下垫面参数化模型 (XDM)、诊断模式 (DM)、中尺度 -α气象模式 (M -αM)、中尺度 -β... 在大规模大气环境参数综合野外测试资料的基础上 ,为在济南市开展大气污染业务预报新近开发了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污染源模型 (SM)、下垫面参数化模型 (XDM)、诊断模式 (DM)、中尺度 -α气象模式 (M -αM)、中尺度 -β气象模式 (M -βM)、行星边界层(PBL)湍流统计量参数化模式 (PBLTM)、干湿沉积模式 (DWDM)和高分辨化学模式 (HRCM)组成。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济南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工作 ,其预报与实测质量浓度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日平均预报准确率可达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空气质量 模式系统 数值预报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中资料同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崔应杰 王自发 +1 位作者 朱江 付晴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626,共11页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在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后,采用最优插值方法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进行资料同化。选取2004年8月1~20日做作逐日同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在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后,采用最优插值方法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进行资料同化。选取2004年8月1~20日做作逐日同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PM10、NO2还是SO2,其同化偏差平均值均在20μg.m-3以下,比同化前减少了至少50%;3种污染物的同化偏差小于其未同化偏差的天数均在16天以上。在大气清洁和污染两种情况下,对PM10分别作10天的同化试验表明,同化后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同化之前。此同化方法能利用观测数据较好地修正空气质量模式预报场,从而为模式提供与实际更加接近的初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化学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 资料同化 最优插值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评估及气溶胶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琳 白永清 +1 位作者 林春泽 杨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9-1190,共12页
基于多种检验指标对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华中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的6种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O_3)和AQI指数的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在确保模拟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区域气溶胶对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 基于多种检验指标对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华中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的6种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O_3)和AQI指数的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在确保模拟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区域气溶胶对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中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湖北省6种污染物和AQI具有稳定且较好的预报效果。存在03预报较实况偏高,预报误差较大的问题,后期将通过误差订正来减小误差。对比CUACE模式预报效果表明,24~48 h的预报效果区域模式优于CUACE,72 h两个模式预报效果相当。气溶胶对地面气象要素具有一定的影响,对2015年1月9-12日的模拟过程而言,气溶胶的总辐射效应使地表接收太阳辐射减少7.740 W·m^(-2),2 m气温降低0.162℃,行星边界层高度降低16.457 m,相对湿度增加0.557%,10 m风速减小0.011 m·s^(-1),其中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各有一部分贡献,气溶胶对白天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比夜间大。由于区域接受太阳辐射减小、气温降低、行星边界层高度降低、风速降低、湿度增加有利于气溶胶吸湿增长等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不断累积升高又促使气象条件的上述变化,由此产生了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双向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区域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 气溶胶辐射效应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佛山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永红 谢敏 +1 位作者 蔡铭 李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提出非数值的佛山惠景城站点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将BP神经网络引入到预报模型中,以降雨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云量等气象参数和前1 d污染物浓度为模型输入参数,建立了结构为7-7-1的非季节预报模型和夏季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夏季模... 提出非数值的佛山惠景城站点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将BP神经网络引入到预报模型中,以降雨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和云量等气象参数和前1 d污染物浓度为模型输入参数,建立了结构为7-7-1的非季节预报模型和夏季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夏季模型无论在模型检验还是在实际预报精度方面都略优于非季节模型。夏季模型的级别预报评分基本在90分以上,综合评分比非季节模型高10%。对夏季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预报 BP神经网络 非季节模型 夏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CAPPS3在福建省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宏 石钰 +2 位作者 郑丽萍 冯宏芳 余永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71-275,共5页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CAPPS3,预报了2009年9月1日~11月30日福州市SO2、NO2、PM10的等级和浓度,将其污染物等级预报准确率、浓度预报准确率、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综合评分等,与人工经验预报和统计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CAPPS3,预报了2009年9月1日~11月30日福州市SO2、NO2、PM10的等级和浓度,将其污染物等级预报准确率、浓度预报准确率、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综合评分等,与人工经验预报和统计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APPS3模式对SO2、NO2、PM10污染物等级预报准确率分别为100%、94.5%、70.3%,转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27.2%;SO2、NO2、PM10浓度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74、0.71;CAPPS3模式对天气形势的变化反应不灵敏,特别是相临两天污染物浓度突变时,CAPPS3的预报能力差,当天气形势稳定时,预报效果较好;CAPPS3模式污染物等级和浓度预报值偏高情况较多;模式对前日污染实况依赖性强,导致预报结果滞后;综合评分低于人工经验预报,略低于统计预报,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可提供有价值的指导预报,适合业务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S3 区域 空气质量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区2种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金义 陈万隆 +2 位作者 冯怀莹 郑有飞 林娇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14-2617,共4页
建立了一个简单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SAQMS)。该系统是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所组成。分别利用该系统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高分辨率化学模... 建立了一个简单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SAQMS)。该系统是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所组成。分别利用该系统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高分辨率化学模式预报系统(HRCM)对沈阳地区的SO2浓度值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模式的预测值都非常接近实测值,初步说明该模式系统可用于沈阳市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数值模式 S02浓度 预报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可预报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盛立芳 吴增茂 秦曾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主要综述了数据误差、随机误差和模式物理误差所造成的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简要介绍分析预报不确定性的统计方法。
关键词 空气质量预报 不确定性 预报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CAPPS3在辽宁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宁微 马雁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89,共6页
利用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的第三版(CAPPS3),经过安装、调试和本地化、自动化处理,建立起适合于辽宁的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用于预报辽宁的城市污染指数和等级以及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分布。通过模式预报结果与监测资料的... 利用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的第三版(CAPPS3),经过安装、调试和本地化、自动化处理,建立起适合于辽宁的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用于预报辽宁的城市污染指数和等级以及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分布。通过模式预报结果与监测资料的对比,发现辽宁14个主要城市SO2、NO2预报准确率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PM10。区域污染物浓度分布位置和大小的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污染物小时浓度的演变也与实际风场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CAPPS3模式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报出区域污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 CAPPS3 区域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 RMI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廖楚江 杜清运 +1 位作者 蔡忠亮 王长耀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8,共4页
针对当前国内已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在数值预报计算模式更新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基于Java RMI的数值 预报计算模式的构建方法,该计算模式具有易变性。通过分析两类传统方法在计算模式更新上存在的弊端,指出 Java RMI的远端对象调用机制... 针对当前国内已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在数值预报计算模式更新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基于Java RMI的数值 预报计算模式的构建方法,该计算模式具有易变性。通过分析两类传统方法在计算模式更新上存在的弊端,指出 Java RMI的远端对象调用机制在实现方法上的优越性。阐述基于Java RMI的新方法的实现,展示如何在集成该 处理模块的新系统中保证预报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其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 RMI 空气质量预报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气象学院简单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
13
作者 李金义 银燕 陈万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65-16469,共5页
建立了一个简单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组成。该模式系统具有资料获取容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应用... 建立了一个简单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该系统由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Pielke中-β尺度气象模式和Euler大气平流—扩散模式以及Erisman干沉降模式组成。该模式系统具有资料获取容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应用该模式系统对南京、沈阳等城市的SO2浓度值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城市范围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可用于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现已在上海和南京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数值预报模式系统 SO2浓度 预报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增模型在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张亦洲 张瑞 +4 位作者 赵平 苗世光 王迎春 全继萍 贾春晖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65,共16页
准确计算地表热通量对理解陆-气相互作用和提升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普遍采用的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MOST)计算地表热通量的方法具有局... 准确计算地表热通量对理解陆-气相互作用和提升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普遍采用的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MOST)计算地表热通量的方法具有局限性,而国际上近年来提出的用最大熵增(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MEP)模型计算地表热通量的方法具有优势并取得较好效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陆-气交换过程研究。为了评估MEP模型在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中的适用性,以及其与模式系统中现有常用地表热通量计算方法的差异,研究将MEP模型引入北京市气象局现有业务数值预报系统(CMA-BJ模式),用于计算地表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替换模式中原有基于MOST的方法。针对2022年6—8月开展模拟试验,评估业务数值预报系统采用MEP模型后对陆面和大气要素及降水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在CMA-BJ模式中采用MEP模型,能够显著改善模式对地表能量平衡及陆面和边界层热、动力过程的模拟,提高模式对边界层内温度、湿度和风的模拟能力,最终提高降水尤其是强降水的预报准确度,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暴雨的TS(Threat Score)评分分别提高了20%和10%,预报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也与实况更接近、相关系数更大。这些结果表明,将MEP模型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相关业务系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增模型 地表热通量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源 王颖 雷孝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6-154,共9页
为开展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新近发展了一新的城市尺度气象和空气质量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用该系统对重庆、天津、广州和济南市的 2 4小时空气质量作了大量实际预报试验。预报与野外实测的浓度 气象场之间比较表明:预报与实测浓度(S... 为开展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新近发展了一新的城市尺度气象和空气质量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用该系统对重庆、天津、广州和济南市的 2 4小时空气质量作了大量实际预报试验。预报与野外实测的浓度 气象场之间比较表明:预报与实测浓度(SO2 、NO2 和PM1 0 )和风速比值总体平均为 1 0 2± 0 3 6和 1 0 8± 0 3 8;预报与实测的风向差在 6 7 5°以内的概率可超过 80 %;预报与实测温度差在 1 0℃以内的概率可超过 75 %;2 4小时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大于 80 %;日均API的预报准确率可达 80 %以上;预报与实测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耦合模式系统 数值预报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Sv2的延伸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欣悦 谭钦文 +4 位作者 陆成伟 陈曦 张恬月 张蕾 杜云松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5-184,共10页
介绍了基于CFSv2产品开展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的技术方法以及基于该技术的成都市延伸期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评价了2019年9月25日至12月25日的预报结果,以2019年12月为例分析了系统对具体污染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系统AQI预报准确率为36.... 介绍了基于CFSv2产品开展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的技术方法以及基于该技术的成都市延伸期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评价了2019年9月25日至12月25日的预报结果,以2019年12月为例分析了系统对具体污染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系统AQI预报准确率为36.67%,等级预报准确率为68.93%,“时段1”的预报效果优于其余时段,但“时段2”和“时段3”在污染物浓度水平上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系统在PM2.5浓度、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上提供21 d左右的参考。后续工作中,将针对CFSv2产品开展气象模型参数方案优选,并尝试结合基于GFS产品驱动的常规业务数值预报产品为延伸期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污染物浓度初始场,减少误差传递,从而提高延伸期空气质量预报产品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数值预报 CFSv2系统 延伸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Q模式产品的福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陈彬彬 林长城 +3 位作者 杨凯 林文 王宏 余永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44-1752,共9页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预报产品和福州市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大气污染物的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系统下CMAQ模式产品...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预报产品和福州市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大气污染物的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系统下CMAQ模式产品和多类预报因子相结合的日污染物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福州市的天气系统共分为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切变、暖区辐合、高空槽、台风和热带辐合带7类天气型.在暖区辐合、高空槽和大陆高压控制下,福州市的空气质量较差,而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系统影响时,福州市的空气质量最好.日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置信度均为P=0.000,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模型对2010年7~12月福州市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报效果回代检验,模型对PM10的污染指数等级预报正确率达到了71.3%,对SO2和NO2的级别预报正确率达到了100%,日预报综合评分平均达88.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式 空气质量 多元回归 预报模型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设计及其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念亮 李红霞 +3 位作者 孟凡 柴发合 程兵芬 王继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9,共8页
基于排放源处理(SMOKE)模型、综合空气质量(CMAQ)模型与气象预报(WRF)模型初步搭建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利用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检验预报平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预报平台气象模块的预测效果与文献研究结果较一致;... 基于排放源处理(SMOKE)模型、综合空气质量(CMAQ)模型与气象预报(WRF)模型初步搭建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利用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检验预报平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预报平台气象模块的预测效果与文献研究结果较一致;由CMAQ模型对2014年济南、淄博、烟台、威海的SO2、NO2、PM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SO2、NO2、PM2.5预报平均值分别在17.65~48.97、18.69~45.43、34.97~79.15μg/m3;SO2、NO2、PM2.5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52~0.74,标准化平均偏差、标准化平均误差、平均相对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34.00%^-5.73%、11%~47%、-25.00%^-10.21%、20%~42%,预报平台具有良好的预报性能。最后,对未来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平台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预报 CMAQ模型 平台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伟嘉 李红霞 +2 位作者 黄慎 何芳芳 江淑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7,158,共7页
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模型是当前空气质量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该研究选取珠海市4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点(吉大、唐家、前山、斗门),基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同期回归、多元回归2种空气质量预报统计模型,并对模型在不同污染物(... 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模型是当前空气质量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该研究选取珠海市4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点(吉大、唐家、前山、斗门),基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同期回归、多元回归2种空气质量预报统计模型,并对模型在不同污染物(NO_(2)、SO_(2)、CO、O_(3)、PM_(10)、PM_(2.5))、不同预报时段(24、48、72、96、120、144 h)、不同国控监测站点的情景下进行了预报准确度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PM_(2.5)浓度与风向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大,其相关系数为0.403;O_(3)浓度与气温、湿度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5、-0.823;(2)同期回归模型对于6项污染物浓度预报的准确度由高至低分别为:CO>PM_(10)>PM_(2.5)>O_(3)>NO_(2)>SO_(2),其准确度分别为84%、75.9%、73.4%、72.3%、66.8%与61.9%;(3)多元回归模型对于6项污染物浓度预报的准确度由高至低分别为:CO>PM_(2.5)>PM_(10)>O_(3)>NO_(2)>SO_(2),其准确度分别为85.6%、73.3%、69.9%、67.6%、67.4%与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统计预报模型 大气监测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空气质量预报准确度及改进方法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璘 张祥志 +4 位作者 茅晶晶 杨雪 曹天慧 杨金德 徐秀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4,共8页
介绍了江苏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以及大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流程,将2015年13个地级市的模式预报、人工预报结果分别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预报更准确,PM_(2.5)日均值、臭氧日最大8 h平均值、AQI 3个指标人工预报和... 介绍了江苏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以及大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流程,将2015年13个地级市的模式预报、人工预报结果分别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预报更准确,PM_(2.5)日均值、臭氧日最大8 h平均值、AQI 3个指标人工预报和实况的相关性分别比模式预报高出12.8%、0.3%、11.4%,平均标准误差(MNE)分别低20.7%、3.1%、23.1%。依据国家空气质量预报技术指南评分办法,对各市2015年全年空气质量级别为"良"时进行评分。通过开展07∶00预报更新,使201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预报级别得分平均提高了0.9分,全年级别得分平均提高了2.6分;通过改进模式预报参数,使PM_(2.5)日均预报值、臭氧日最大8 h平均预报值、AQI预报值和实际观测值的相关性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6.0%、5.0%、33.9%,MNE分别降低3.6%、31.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空气质量预报 预报模型 结果检验 误差统计 预报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