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域法的火箭空气舵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民 安军 +1 位作者 落䶮寿 于煜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0,共5页
针对火箭非线性舵系统的串联结构特点,建立空气舵系统刚度模型。基于时域法分析火箭空气舵系统频率特性,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舵系统的非线性频率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得到舵系统的非线性频率特性进行对比,两者一致性较... 针对火箭非线性舵系统的串联结构特点,建立空气舵系统刚度模型。基于时域法分析火箭空气舵系统频率特性,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舵系统的非线性频率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得到舵系统的非线性频率特性进行对比,两者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基于时域分析舵系统非线性频率特性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计算和试验得到:间隙会导致舵系统一阶频率降低,增加舵面负载和增大激振力均可消除舵系统间隙,使舵系统一阶频率随舵面负载、激振力的增大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舵系统 刚度 有限元建模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舵系统摩擦模型及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雨青 南宫自军 刘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8-103,共6页
空气舵作为常用的飞行器执行机构,存在间隙与摩擦等非线性特性,其非线性建模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反映其真实的动力学特性。为此,该研究采用库仑摩擦模型和Stribeck摩擦模型建立了含间隙和摩擦的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 空气舵作为常用的飞行器执行机构,存在间隙与摩擦等非线性特性,其非线性建模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反映其真实的动力学特性。为此,该研究采用库仑摩擦模型和Stribeck摩擦模型建立了含间隙和摩擦的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分别采用最小二乘非线性拟合法和遗传算法使用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识别。研究表明,相较于Stribeck摩擦模型,库仑摩擦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系统中的摩擦力矩,两种参数识别方法均能有效完成未知参数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舵系统 库仑摩擦 Stribeck摩擦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两种空气舵传动系统动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青 隗合怡 +1 位作者 宋磊 李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4,共4页
飞行器空气舵传动系统作为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飞行器空气舵传动系统两种常见传动方式—平面四杆舵系统和摇臂导杆舵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三维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和两种传动系统中各传动环节的实际状态,分别建... 飞行器空气舵传动系统作为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飞行器空气舵传动系统两种常见传动方式—平面四杆舵系统和摇臂导杆舵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三维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和两种传动系统中各传动环节的实际状态,分别建立了平面四杆舵系统和摇臂导杆舵系统的仿真系统模型,并对两种空气舵传动系统的间隙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所得结论可为飞行器空气舵传动系统的方案选择、设计优化及性能预测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空气舵系统 传动间隙 动特性 对比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仿真优化技术在某机动导弹弹头空气舵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跃轩 张中哲 +2 位作者 师今卓 曹泽生 姜淑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某型号导弹弹头空气舵伺服系统研制中出现的电机支座疲劳断裂问题,给出疲劳断裂机理;基于流程集成及设计优化环境(ModelCenter),通过对常用设计仿真软件(Pro/E,ANSYS等)的包装技术,计算电机支座最佳结构尺寸和应力状态及其疲劳寿命... 针对某型号导弹弹头空气舵伺服系统研制中出现的电机支座疲劳断裂问题,给出疲劳断裂机理;基于流程集成及设计优化环境(ModelCenter),通过对常用设计仿真软件(Pro/E,ANSYS等)的包装技术,计算电机支座最佳结构尺寸和应力状态及其疲劳寿命;通过集成仿真,显著提高空气舵伺服系统经受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并在地面测试和实际飞行试验中得到考核和验证,该方法是集成仿真优化技术在实际导弹型号产品研制任务中的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伺服系统 循环载荷 疲劳寿命 集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机电伺服系统PI控制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吕晨 欧阳权 +1 位作者 许文波 王志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空气舵机电伺服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控制指令,并驱动负载按指令角度摆动,在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知干扰给机电伺服系统高精度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干扰补偿... 空气舵机电伺服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控制指令,并驱动负载按指令角度摆动,在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知干扰给机电伺服系统高精度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干扰补偿的空气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进行空气舵机电伺服系统模型分析,其次运用径向基函数设计神经网络的状态观测器,将不可测量的舵面角度用估计值替代进行反馈控制,最后应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有限时间收敛条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电机角度反馈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空气舵机电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少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机电伺服系统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干扰观测器 面控制 抗干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