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空气腔角反射器声散射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祎 陈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9-2135,共7页
针对水下金属板角反射器目标强度低、具有明显的频率特性等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弹性空气腔角反射器。采用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法,对水下空气腔角反射器和单层金属薄板角反射器的声散射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了入射波频率为5~... 针对水下金属板角反射器目标强度低、具有明显的频率特性等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弹性空气腔角反射器。采用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法,对水下空气腔角反射器和单层金属薄板角反射器的声散射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了入射波频率为5~15kHz范围内,平板厚度、入射角度等因素对不同类型角反射器目标强度的影响及其散射机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腔角反射器散射强度大,无明显的频率特性,去耦作用明显;空气腔角反射器声散射仿真结果和消声水池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相比笨重且回波强度较弱的单层金属板角反射器,空气腔角反射器具有更优的反声性能和更轻的质量,是理想的水下声反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反射器 金属板 水下空气腔 声散射特性 目标强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GHz波段毫米波放大器空气腔型封装设计
2
作者 张晓朋 吴兰 +3 位作者 高博 邢浦旭 崔培水 谷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0-556,570,共8页
针对毫米波频段放大器芯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机封装基板和液晶聚合物盖帽的空气腔型封装结构,解决了塑封器件在毫米波频段阻抗失配、插入损耗大和热阻高等问题,且降低了封装成本。通过电磁场仿真,优化了封装管脚在毫米波频段的阻抗特性... 针对毫米波频段放大器芯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机封装基板和液晶聚合物盖帽的空气腔型封装结构,解决了塑封器件在毫米波频段阻抗失配、插入损耗大和热阻高等问题,且降低了封装成本。通过电磁场仿真,优化了封装管脚在毫米波频段的阻抗特性,降低了射频管脚的阻抗失配,优化了芯片焊盘与封装基板之间的键合方案,降低了封装整体的插入损耗。采用条状通孔和基板减薄方法,降低了封装结构的热阻。在24~30 GHz,封装芯片小信号增益达到21 dB,饱和输出功率达到26 dBm。与裸芯片相比,封装芯片的饱和输出功率仅损失了1 dB。芯片封装后的整体热阻为28℃/W,满足芯片可靠性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芯片 空气腔型封装 低损耗封装 低成本封装 液晶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声散射特性
3
作者 褚子超 罗祎 文无敌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2年第6期740-746,共7页
水下角反射器具有较强的回波特性,可用于标记水下结构、模拟水下假目标等,针对单格角反射器反射范围具有局限性等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对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和单格空气腔角反射器的声散射特性... 水下角反射器具有较强的回波特性,可用于标记水下结构、模拟水下假目标等,针对单格角反射器反射范围具有局限性等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对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和单格空气腔角反射器的声散射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八格角反射体由于多格带来的影响,以及改变声源的入射角度、入射波频率和空气腔厚度等因素对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散射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八格空气腔角反射体散射范围大、具有更大的散射强度,有效弥补了单格空气腔角反射器散射强度低、存在反射盲区等问题;多格之间的相互影响能有效增大散射宽度;由于结构的振动会形成较大范围的散射声场;在不同入射声波频率条件下改变空气腔的厚度对其目标强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角反射器 空气腔 目标强度 声散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空气背衬上含空腔粘弹性材料层的声反射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安俊英 陈建平 徐海亭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本文研究声波从水中入射到粘弹性材料层-钢板-空气上的反射特性,运用分层介质中的波动理论研究粘弹性层均匀情况的声特性,运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粘弹性层含空气腔结构情况的声特性。结果表明,改变粘弹性材料消声特性需要综合调整材料的弹... 本文研究声波从水中入射到粘弹性材料层-钢板-空气上的反射特性,运用分层介质中的波动理论研究粘弹性层均匀情况的声特性,运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粘弹性层含空气腔结构情况的声特性。结果表明,改变粘弹性材料消声特性需要综合调整材料的弹性参数;粘弹性层内的空腔结构对声特性产生很大影响,改变其谐振特性和反射系数的收敛特性。文中以含圆锥腔、圆台等复合腔的结构粘弹性层为例,计算了其反射系数的频响特性、谐振模态,并分析了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反射特性 粘弹性材料层 有限元方法 空气腔 消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插板式声屏障屏体板降噪性能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杲 张小安 +2 位作者 杨力 张晓芸 徐建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49,共8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造成的噪声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声屏障去处理这类噪声污染问题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文章以使用最广泛的直立插板式阻性声屏障屏体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材料等效流体理论,建立了相关...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造成的噪声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声屏障去处理这类噪声污染问题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文章以使用最广泛的直立插板式阻性声屏障屏体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材料等效流体理论,建立了相关吸/隔声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前罩板不同开孔工况下声屏障的吸/隔声性能,对其吸/隔声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原有声屏障结构的基础上设置空气背腔的优化方案,进一步分析了该优化措施对原有声屏障吸/隔声能力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声源侧的开孔罩板开孔率为15%时,隔声量在频率小于1000 Hz时与无罩板相比无变化,在频率大于1000 Hz高于无声源侧罩板,普遍高1.5 dB左右,随着开孔率的增大,其隔声量优于无罩板的频率点逐渐向高频偏移,且优势逐渐减小;在保持开孔率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声屏障前罩板开较小孔径的孔洞更有利于提升声屏障的吸声性能;在多孔吸声材料后布置一定厚度的空气背腔,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吸/隔声性能,而且也大量节省了声屏障的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污染 直立插板式声屏障 吸/隔声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FBAR滤波器芯片的研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丽 郑升灵 +1 位作者 李丰 李宏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7-619,623,共4页
采用完全自主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设计、工艺技术,制备了S波段FBAR滤波器芯片。该FBAR滤波器的电路结构为梯形结构,采用一维Mason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在工艺上采用空气隙型结构,突破了高c轴取向AlN压电薄膜淀积、精密空... 采用完全自主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设计、工艺技术,制备了S波段FBAR滤波器芯片。该FBAR滤波器的电路结构为梯形结构,采用一维Mason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在工艺上采用空气隙型结构,突破了高c轴取向AlN压电薄膜淀积、精密空气腔制作等关键工艺技术,制备的4节FBAR滤波器中心频率为2 340MHz,3dB带宽为25MHz,中心插损为3.8dB,矩形系数达2.24∶1,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芯片体积仅为1mm×1mm×0.3mm,该性能与同频率、同带宽的介质滤波器性能进行了对比,体积可缩小几千倍,矩形系数优于介质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 一维Mason模型 AlN压电薄膜 空气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基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东 胡顺欣 +3 位作者 冯彬 王胜福 邓建国 许悦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6-459,469,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技术,分析了FBAR谐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压电薄膜选取方案。依托Si基半导体工艺平台,采用牺牲层技术完成了空气腔的制作,利用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制备的高质量(002)AlN薄膜作为压电材料,基于FBAR...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技术,分析了FBAR谐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压电薄膜选取方案。依托Si基半导体工艺平台,采用牺牲层技术完成了空气腔的制作,利用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制备的高质量(002)AlN薄膜作为压电材料,基于FBAR多层立体结构,实现了空气腔型FBAR谐振器的制作工艺,实际制作了FBAR谐振器样品。实测FBAR谐振器样品典型指标:Q值≥300,谐振频率为1.46 GHz,谐振频率覆盖L波段。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及工艺路径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为后续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氮化铝薄膜 空气腔 牺牲层技术 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孔光纤集成F-P干涉仪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松 张徐 +2 位作者 吕明阳 杨兴华 朱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1-606,共6页
为了使传感器具有更高稳定性且具有更小尺寸,本文开展了基于双孔光纤并联双Fabry-Perot (F-P)干涉仪的传感器设计工作,该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特性。该传感器利用七芯光纤、双孔光纤和D形光纤组成,构成了2个相互独立的并联F-P干涉仪。对... 为了使传感器具有更高稳定性且具有更小尺寸,本文开展了基于双孔光纤并联双Fabry-Perot (F-P)干涉仪的传感器设计工作,该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特性。该传感器利用七芯光纤、双孔光纤和D形光纤组成,构成了2个相互独立的并联F-P干涉仪。对该干涉仪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胶封F-P腔和光纤封F-P腔干涉仪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110.4 pm/℃和3.2 pm/℃。此外,由于应变引起的2个F-P干涉仪的长度变化几乎相同,因此2个F-P干涉仪的应变灵敏度相近。实验结果表明:2个F-P干涉仪的应变灵敏度分别为1.1和1.4 pm/με。该结构既可以用于温度与应力的同时测量,又可用于应变补偿的高灵敏度温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光纤 耦合器 温度传感器 空气腔 Fabry-Perot 微型化 集成化 高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蜥蜴机器人脚掌流体力学仿真分析
9
作者 高铁红 顾佳朋 +1 位作者 张曜玮 石凯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9,共5页
仿蜥蜴机器人是模拟蛇怪蜥蜴运动方式实现水面行走的机器人,其脚掌的运动特性决定了机器人能否实现水面行走.在对蜥蜴原型运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机器人单腿驱动机构及脚掌模型,基于ADAMS软件分析机器人单腿驱动机构脚掌处入水... 仿蜥蜴机器人是模拟蛇怪蜥蜴运动方式实现水面行走的机器人,其脚掌的运动特性决定了机器人能否实现水面行走.在对蜥蜴原型运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机器人单腿驱动机构及脚掌模型,基于ADAMS软件分析机器人单腿驱动机构脚掌处入水速度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的动网格技术,对机器人脚掌进行水环境下运动仿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脚掌能够以设定速度拍击水面形成空气腔,并在空气腔破裂前抬出水面,得出机器人脚掌入水速度、运动时间和所受升力.该研究将对今后机器人样机制作、电机选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怪蜥蜴 机器人脚掌 速度 动网格 空气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深比对半浸桨水动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振 王超 +1 位作者 韩晓坤 万德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分析自然通气状态下浸深比对半浸桨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求解RANS方程模拟标准模型841B的流场同时结合VOF方法和滑移网格技术建立了可靠的数值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浸深下SPP-1桨的水动力特性。分析了不同浸深下半浸桨的敞... 为了分析自然通气状态下浸深比对半浸桨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求解RANS方程模拟标准模型841B的流场同时结合VOF方法和滑移网格技术建立了可靠的数值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浸深下SPP-1桨的水动力特性。分析了不同浸深下半浸桨的敞水性能、力的脉动特性以及尾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半浸桨的通气状态与浸深比、进速系数密切相关。在非全浸工况下,推力和扭矩均是随进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全浸工况下与常规桨类似。浸深与通气状态对半浸桨受力的脉动特性影响很大。浸深增加,尾流场更加均匀。尾流场中速度分布在自由液面处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浸桨 浸深比 空气腔 自然通气 水动力特性 数值分析 高速艇 VOF方法 滑移网络技术 RAN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一分四Wilkinson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晓鹏 刘畅 +2 位作者 孙泽月 陈林 姚武生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对传统微带功分器的设计方式进行改进,利用薄膜芯片电阻代替传统电阻,工作至Ka波段也可保证较好的隔离度性能。利用薄膜芯片电阻制作了一款宽带一分四Wilkinson功分器,采用两级一分二功分器来实现一分四,每一级一分二功分器采用2节的Wil... 对传统微带功分器的设计方式进行改进,利用薄膜芯片电阻代替传统电阻,工作至Ka波段也可保证较好的隔离度性能。利用薄膜芯片电阻制作了一款宽带一分四Wilkinson功分器,采用两级一分二功分器来实现一分四,每一级一分二功分器采用2节的Wilkinson功分器来实现。同时为了降低功分器的各端口在高频段下的回波损耗,功分器的各端口采用了空气腔的补偿方式。测试结果显示,在工作频段19~31 GHz内,功分器的各端口输出驻波小于1.6,输入驻波小于1.6,插入损耗小于10 dB,相邻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1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芯片电阻 KA波段 一分四 宽带 WILKINSON功分器 空气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CC天线高增益实现方法研究
12
作者 孙晓辉 何世明 +2 位作者 董章钦 刘佳程 吴金萍 《山东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设计一款工作在60 GHz的微带馈线缝隙耦合贴片天线。首先采用抑制表面波的方法提升天线的增益,挖除天线贴片周围的介质板,使天线增益从6.4 dBi提升到7.4 dBi。之后采用介质加载方法,使天线增益再提升0.4 dBi。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大大改... 设计一款工作在60 GHz的微带馈线缝隙耦合贴片天线。首先采用抑制表面波的方法提升天线的增益,挖除天线贴片周围的介质板,使天线增益从6.4 dBi提升到7.4 dBi。之后采用介质加载方法,使天线增益再提升0.4 dBi。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大大改善LTCC天线增益不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表面波 介质加载 空气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型材及门窗热工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宗小丹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0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三腔、四腔、五腔和六腔系列塑料型材及双玻窗、三玻窗、四玻窗和双层窗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了型材的传热系数随腔室数的增加出现极值的规律,提出了型材腔室的最佳设计尺寸范围;得... 本文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三腔、四腔、五腔和六腔系列塑料型材及双玻窗、三玻窗、四玻窗和双层窗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了型材的传热系数随腔室数的增加出现极值的规律,提出了型材腔室的最佳设计尺寸范围;得出了门窗的传热系数随玻璃和空气层的增加出现的规律,提出了双层窗作为节能保温窗的发展方向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型材、门窗 室、空气 双层窗 热工性能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的工程振动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伟 徐建 陆新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文章基于质刚重合,进行了体系解耦研究,结果表明解耦体系可以明显降低非解耦的不利效应;基于负载解耦,进行了双腔室空气弹簧动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空气弹簧+主动控制”的被、主动混合控制方法。研究认为,工业工程振动控制中... 文章基于质刚重合,进行了体系解耦研究,结果表明解耦体系可以明显降低非解耦的不利效应;基于负载解耦,进行了双腔室空气弹簧动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空气弹簧+主动控制”的被、主动混合控制方法。研究认为,工业工程振动控制中,动力装备多是基于线性隔振器控制,需要尽可能实现体系解耦;精密装备多是基于空气弹簧的气浮控制,需要在体系解耦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与负载解耦,当被动控制无法满足严格要求时,应采用混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解耦 与负载解耦 空气弹簧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同轴连接器工艺装配方式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帅 张印奇 《电子与封装》 2017年第5期37-40,共4页
针对毫米波同轴连接器使用中存在的不适当方式,通过模拟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得到最优化结果。运用三维高频仿真软件(HFSS)找出连接器性能与空气匹配腔参量间的一般规律,避免高频电路设计和装配中因端口不匹配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同时为分析... 针对毫米波同轴连接器使用中存在的不适当方式,通过模拟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得到最优化结果。运用三维高频仿真软件(HFSS)找出连接器性能与空气匹配腔参量间的一般规律,避免高频电路设计和装配中因端口不匹配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同时为分析毫米波射频元器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同轴连接器 HFSS 空气匹配 高频电路设计 端口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