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0.6)7Mn_(0.7)Ni_(0.2)Cu_(0.1)O_(2)的空气稳定性提升及其钠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1
作者 黄志雄 吴柄屿 +3 位作者 金子涵 卢俊杰 杨刚 施少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4,共4页
钠离子电池由于其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工作机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P2-Na_(0.67)MnO_(2)中Mn^(3+)的Jahn-Teller效应会引起相变和结构坍塌从而导致循环性能变差.此外,存放在空气中时,H_(2)O和CO_(2)容易与之反应生成NaOH和Na_(2)CO_(3).... 钠离子电池由于其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工作机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P2-Na_(0.67)MnO_(2)中Mn^(3+)的Jahn-Teller效应会引起相变和结构坍塌从而导致循环性能变差.此外,存放在空气中时,H_(2)O和CO_(2)容易与之反应生成NaOH和Na_(2)CO_(3).本研究设计了Ni和Cu双掺杂取代Mn的Na_(0.6)7Mn_(0.7)Ni_(0.2)Cu_(0.1)O_(2).首先,由于Ni^(2+)/Ni^(4+)和Cu^(2+)/Cu^(3+)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所以在空气中不容易与H_(2)O和CO_(2)反应.并且,由于Ni和Cu取代了Mn,能缓解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Jahn-Teller效应.因此,制备的P2-Na_(0.67)Mn_(0.7)Ni_(0.2)Cu_(0.1)O_(2)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P2-Na_(0.67)Mn_(0.7)Ni_(0.2)Cu_(0.1)O_(2)在100 mA·g^(-1)下初始放电容量高达129.6 mAh·g^(-1),在循环50圈后仍有100.6 mAh·g^(-1)的放电比容量.P2-Na_(0.67)Mn_(0.7)Ni_(0.2)Cu_(0.1)O_(2)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HN-TELLER效应 掺杂 空气稳定性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包覆氧化锌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光伏电池空气和紫外稳定性的增强效应
2
作者 宋海涛 王宇 +6 位作者 杨建胜 张小科 王忠强 王华 杨永珍 魏昌庭 闫翎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5-1155,共11页
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层材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运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NPs)较高的表面缺陷态易在表面吸附水氧,严重影响OSCs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 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层材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运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NPs)较高的表面缺陷态易在表面吸附水氧,严重影响OSCs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既能钝化表面缺陷又能调节能级的聚乙烯亚胺(PEI)包覆ZnO NPs的协同策略,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ZnO@PEI NPs,并将其作为电子传输层(ETL)应用于基于PM6∶BO-4Cl∶PC61BM的OSCs中。结果表明,使用ZnO@PEINPs作为ETL制备的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略有下降,但由于包覆的PEI钝化了ZnO表面缺陷,ZnO@PEI NPs器件展现出更好的空气和紫外稳定性。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构建多功能、高稳定性ETL的有效策略,为实现高稳定OSCs提供了一条适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层 氧化锌纳米颗粒 聚乙烯亚胺 空气稳定性 紫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O_2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空气高温热稳定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其睿 王健 +1 位作者 李德杰 殷志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作M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测量了涂层经过空气高温退火前后在0.34~25μm波长范围内反射曲线的变化情况。刚沉积完的涂层,太阳吸收比达到0.95,发射比为0.093。在空气中500、600℃退火1h后,涂层反射曲线基本... 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作M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测量了涂层经过空气高温退火前后在0.34~25μm波长范围内反射曲线的变化情况。刚沉积完的涂层,太阳吸收比达到0.95,发射比为0.093。在空气中500、600℃退火1h后,涂层反射曲线基本不变。在空气中700℃退火1h后,涂层光谱选择性恶化,太阳吸收比下降到0.91,发射比上升到0.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单层Mo、单层SiO_2以及SiO_2覆盖Mo的样片薄膜在空气中不同温度退火前后的形貌变化,发现以上薄膜表面不再平整,甚至出现裂纹和薄膜脱落,成为Mo-SiO_2选择性吸收特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空气高温热稳定性 二氧化硅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海湾二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程进 江见鲸 +1 位作者 肖汝诚 项海帆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针对主跨 5 18m汕头海湾二桥中风洞试验出现的空气静力失稳现象 ,笔者首先详细分析了该桥的空气静力稳定性 .然后解释了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 .最后 ,给出了几点有价值的结论 ,为今后避免出现该种现象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空气静力稳定性 有限元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的随机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进 江见鲸 肖汝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5,共5页
传统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由于忽略了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本文以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基础 ,将随机分析的思想引入到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中 ,提出一种基于级数法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并将其成功... 传统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由于忽略了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本文以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基础 ,将随机分析的思想引入到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中 ,提出一种基于级数法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虎门大桥空气静力稳定性的随机分析中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 ,采用响应面法探讨了不同随机参数对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空气静力稳定性 随机分析 三角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空气静力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进 江见鲸 +1 位作者 肖汝诚 项海帆 《中外公路》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悬索桥的空气静力稳定性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虎门大桥和江阴长江大桥作为我国已建成的两座特大跨径悬索桥 ,有必要了解一下它们的抗静风稳定性。该文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对这两座桥的空气静力稳定性进行分析与比较 。
关键词 桥梁 大跨度悬索桥 空气静力稳定性 临界风速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颜全胜 李立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7-91,共5页
同时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运用增量迭代法分析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成桥状态下的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性,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结合一座主跨为368m的钢管砼拱桥———茅草街大桥进行了计算,讨论了风荷载的非线... 同时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运用增量迭代法分析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成桥状态下的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性,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结合一座主跨为368m的钢管砼拱桥———茅草街大桥进行了计算,讨论了风荷载的非线性、风力的初始攻角、矢跨比、横撑设置等参数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侧向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 静风效应 空气静力稳定性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马大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扬 《国外公路》 1998年第5期29-34,共6页
在青马大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空气动力稳定性"因此在施工和竣工阶段进行了大量风洞试验,以便研究该桥空气动力稳定性.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有汽车、火车或无车通过桥面的情况下,可达到... 在青马大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空气动力稳定性"因此在施工和竣工阶段进行了大量风洞试验,以便研究该桥空气动力稳定性.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有汽车、火车或无车通过桥面的情况下,可达到发散不稳定性的临界风速都高于设定的最低限度.由于涡流发散而引起的感应振幅,同样在如上所述的两种情况下均较小,这对于桥梁本身设计及其日后的投入运营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空气动力稳定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悬索桥施工全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郭辉 张新军 《市政技术》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动力稳定性分析程序,分析三塔悬索桥施工全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主梁施工顺序对三塔悬索桥施工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具有良好空气动力稳定性的主梁施工顺序。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施工过程 空气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斜拉桥空气动力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孙海凌 吴俊钰 《市政技术》 2019年第6期83-87,194,共6页
空气动力稳定性(颤振稳定性)是超大跨度斜拉桥研究和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主跨1400 m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进行颤振稳定性分析,研究主要设计参数(主梁的高度和宽度、桥塔结构形式、桥塔高跨比、边主跨比、辅助墩设置、拉索锚固方式... 空气动力稳定性(颤振稳定性)是超大跨度斜拉桥研究和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主跨1400 m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进行颤振稳定性分析,研究主要设计参数(主梁的高度和宽度、桥塔结构形式、桥塔高跨比、边主跨比、辅助墩设置、拉索锚固方式等)对斜拉桥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关键的设计参数及合理取值,在此基础上,与同级别跨径悬索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大跨度斜拉桥在增大主梁高度、减小梁宽、采用倒Y形桥塔并增加塔高、边跨设置辅助墩以及部分斜拉索地锚等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空气动力稳定性,边主跨比、辅助墩设置数量对空气动力稳定性影响不大;与同级别跨径的悬索桥相比,斜拉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更好,更适合于超千米主跨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超大跨度 空气动力稳定性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纤维缆索的大跨度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新军 应磊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9-82,118,共5页
为了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缆索在大跨度悬索桥中应用的可能性,以主缆等轴向刚度为原则,拟定了一座主跨为1490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缆悬索桥,并运用三维非线性计算理论进行了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通过与同跨度钢主缆悬索桥的比较,讨... 为了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缆索在大跨度悬索桥中应用的可能性,以主缆等轴向刚度为原则,拟定了一座主跨为1490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缆悬索桥,并运用三维非线性计算理论进行了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通过与同跨度钢主缆悬索桥的比较,讨论了不同主缆材料对大跨度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悬索桥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主缆后,静风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增大,但其静风稳定性却与钢主缆悬索桥基本接近;由于结构自振频率特别是扭转频率有显著的提高,使得其空气动力稳定性要比钢主缆悬索桥好。因此从抗风稳定性角度而言,大跨度悬索桥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主缆是可行的,但是主缆截面尺寸的确定应采用等轴向刚度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碳纤维复合材料主缆 空气静力稳定性 空气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悬索桥施工过程抗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新军 郭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8-63,共6页
以目前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三塔悬索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分别模拟主梁从主跨跨中向两侧桥塔、从两侧桥塔向主跨跨中以及从两侧桥塔和主跨跨中同时向主跨四分点处对称拼装的施工顺序,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 以目前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三塔悬索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分别模拟主梁从主跨跨中向两侧桥塔、从两侧桥塔向主跨跨中以及从两侧桥塔和主跨跨中同时向主跨四分点处对称拼装的施工顺序,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主梁拼装过程结构的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并从抗风稳定性角度提出三塔悬索桥适宜的主梁拼装施工顺序。结果表明:主梁从两侧桥塔向主跨跨中对称拼装施工时,结构的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最好,是大跨度三塔悬索桥一种适宜的主梁拼装施工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塔悬索桥 主梁拼装施工顺序 空气静力稳定性 空气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新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6,共7页
为了探索理想的大跨度悬索桥的缆索体系以提高其横向及扭转刚度,以大跨度地锚式悬索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不同缆索空间布置形式试设计三座具有空间缆索体系的方案桥,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为了探索理想的大跨度悬索桥的缆索体系以提高其横向及扭转刚度,以大跨度地锚式悬索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不同缆索空间布置形式试设计三座具有空间缆索体系的方案桥,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分别对其动力特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探讨具有良好抗风稳定性的大跨度悬索桥的合理缆索体系。结果表明:悬索桥采用内倾式空间缆索体系后,结构的侧弯及扭转频率增大,结构的空气动力稳定性增强;而采用外倾式空间缆索体系时,结构的侧弯及扭转频率减小,但结构的静风稳定性增强;考虑到悬索桥的空气动力稳定性一般比静风稳定性差,因此从总体抗风稳定性考虑,大跨度悬索桥采用内倾式空间缆索体系则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空间缆索体系 动力特性 空气静力稳定性 空气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海湾大桥大沽河航道桥静风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李利军 胡兆同 曲立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大沽河航道桥(独塔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主通航孔桥,为确保大桥在施工阶段全桥合拢状态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对其主梁进行了静风稳定性分析.对主梁节段模型进行静力三分力风洞试验,采用ANSYS软件... 大沽河航道桥(独塔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主通航孔桥,为确保大桥在施工阶段全桥合拢状态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对其主梁进行了静风稳定性分析.对主梁节段模型进行静力三分力风洞试验,采用ANSYS软件求解其动力特性,最后求解主梁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和横向屈曲临界风速,计算结果均远大于相应的检验风速,因而大沽河航道桥主梁的空气静力稳定性能够得到足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动力特性 三分力系数 空气静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几何与材料及静风荷载的非线性因素的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程进 江见鲸 +1 位作者 肖汝诚 项海帆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针对现有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新方法 ,并且考虑了结构几何、材料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编制了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分析程序BNAP ,并进行了相应的算例分析 ,所得... 针对现有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新方法 ,并且考虑了结构几何、材料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 ,编制了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分析程序BNAP ,并进行了相应的算例分析 ,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稳定和速度快的优点。最后 ,以一座主跨 10 0 0米的斜拉桥为例 ,分析了结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对大跨径桥梁空气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静风荷载非线性 空气静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NBR加氢的一种新型铑双配体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冬梅 沈曾民 +1 位作者 徐瑞清 魏永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研制了一种可用于 NBR加氢的新型铑双配体催化剂 (Rh- N- S,铑 -三苯胺 -苯硫醚 )。实验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与 Wilkinson催化剂相比 ,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关键词 铑双配体催化剂 NBR加氢 空气稳定性 氢化丁腈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硫酚盐基溶液的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被引量:3
17
作者 卞沛文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再娜甫古丽 杨军 王久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317,共7页
将4-甲基苯硫酚、4-异丙基苯硫酚和4-甲氧基苯硫酚(RSH)分别与格氏试剂C2H5MgCl/THF(四氢呋喃)反应制得的苯硫酚氯化镁(RSMgCl)(分别标记为MBMC、IPBMC和MOBMC)/THF和进一步与Lewis酸AlCl3反应制得的(RSMgCl)n-AlCl3/THF(n=1,1.5,2)苯... 将4-甲基苯硫酚、4-异丙基苯硫酚和4-甲氧基苯硫酚(RSH)分别与格氏试剂C2H5MgCl/THF(四氢呋喃)反应制得的苯硫酚氯化镁(RSMgCl)(分别标记为MBMC、IPBMC和MOBMC)/THF和进一步与Lewis酸AlCl3反应制得的(RSMgCl)n-AlCl3/THF(n=1,1.5,2)苯硫酚盐基溶液用作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和氧化分解电位.结果表明,苯硫酚上的基团种类和RSMgCl与AlCl3的比例对其电化学性能有影响.其中,0.5 mol·L-1(IPBMC)1.5-AlCl3/THF溶液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氧化分解电位适宜(2.4 V(vs Mg/Mg2+)),镁沉积-溶出循环效率稳定,过电位低,电导率较高(2.48 mS·cm-1),与正极材料Mo6S8兼容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空气稳定性,配制方便,有希望应用于实际的可充镁电池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电解液 电化学性能 空气稳定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法构筑锂负极聚偏氟乙烯基双功能保护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辉 李浩博 +4 位作者 曾诚 梁昊樾 陈佳俊 李俊勇 李会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锂金属具有高比容量(3860 mA·h/g)和低电化学电位(-3.04 V vs.SHE),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电化学稳定性差,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受限,容易产生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风险,而其对空气及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也... 锂金属具有高比容量(3860 mA·h/g)和低电化学电位(-3.04 V vs.SHE),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锂金属电化学稳定性差,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受限,容易产生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风险,而其对空气及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也极大增加了电池制作的难度与成本,限制了其应用推广.改善锂金属负极的界面稳定性被认为是提升锂金属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简单直接的热压法在锂金属负极表面构筑了聚偏氟乙烯(PVDF)基双功能保护层,使锂金属的空气稳定性提升至约120 min,并延长了锂金属对称电池的循环寿命至约1200 h;再通过在PVDF保护层内引入亲锂的SnO_(2)粒子,形成的无机有机复合保护层可以通过原位合金化反应提供锂沉积的形核位点,在保持良好循环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成锂沉积的过电位,极化过电位从0.016 V降低到0.007 V.含有该保护层的全电池展现出约200次的长循环寿命与90%以上的高容量保持率,在3C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仍达127 mA·h/g.提出的双功能电极界面保护层策略能有效提升锂金属负极空气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负极 界面保护层 聚偏氟乙烯 原位合金化 空气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锂的钝化保护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伟辉 钟兴国 李会巧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4-986,共13页
锂金属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锂空、锂硫、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中负极材料的重要候选者。然而锂金属本身具有高的活性,易与各种溶剂和空气中各类物质快速反应并可能引发起火、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以及后续电化学性能的... 锂金属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锂空、锂硫、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中负极材料的重要候选者。然而锂金属本身具有高的活性,易与各种溶剂和空气中各类物质快速反应并可能引发起火、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以及后续电化学性能的劣化。因此发展金属锂钝化技术提高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述了锂金属在空气中腐蚀与损耗的机理,提出金属锂与多种物质不可控的反应是造成应用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金属锂负极钝化技术的进展,包括:①利用ALD、MLD、磁控溅射以及真空镀膜和高分子涂膜等物理镀膜或涂层工艺实现物理保护;②通过表面原位化学反应对锂表面处理生成锂合金、无机化合物、固体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等保护层;③通过巧妙的整体结构设计来获得稳定的金属锂负极。并结合其工艺原理分别分析了各个方法优缺点。综述了金属锂负极钝化技术在预锂化、传统电解液体系锂基电池和全固态锂电池等能源存储领域中的应用。最后,针对三种方法的特点,从解决高昂成本和整体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角度展望了金属锂负极钝化加工技术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负极 高能电池 空气稳定性 表面钝化 预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墨西拿海峡大桥施工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游新鹏(编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建设中的墨西拿海峡大桥是连接西西里岛墨西拿市与意大利本土雷焦卡拉布里亚市的一座跨海大桥,主跨3 300m,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悬索桥。施工前通过对场地的优化布置,使得各种资源调配更高效,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以减小对... 建设中的墨西拿海峡大桥是连接西西里岛墨西拿市与意大利本土雷焦卡拉布里亚市的一座跨海大桥,主跨3 300m,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悬索桥。施工前通过对场地的优化布置,使得各种资源调配更高效,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针对锚碇、桥塔基础、钢桥塔、主缆加劲梁的施工,均有相应的技术创新,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期的抗风稳定性是面临的最突出的技术挑战,针对桥塔不同施工阶段的涡激振动研究,确定合适的阻尼器安装时机,同时对加劲梁安装阶段的颤振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长跨桥 桥梁施工 施工组织 空气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