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拓扑优化的类翼型扰流元件空气引射器性能分析
1
作者 刘华东 张雅 +1 位作者 郝琪 孙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针对传统空气引射器引射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传统空气引射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基于拓扑优化结果和减阻机理分析,提出了新型类翼型扰流元件空气引射器。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空气引射器内部流场,分析了类翼型扰流元件... 针对传统空气引射器引射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传统空气引射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基于拓扑优化结果和减阻机理分析,提出了新型类翼型扰流元件空气引射器。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空气引射器内部流场,分析了类翼型扰流元件高度和扰流元件与喷嘴喉部距离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扰流元件与引射器壁面形成二次喷嘴效应,工作流体流出喷嘴后会继续加速,压力进一步降低,与引射流体驱动压差增大,使引射率显著提升;引射率随类翼型扰流元件高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扰流元件与喷嘴喉部的距离增加,引射率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传统引射器,新型空气引射器引射率可提高146%~224%;当类翼型扰流元件的高度为3.3 mm、扰流元件与喷嘴喉部最佳距离为0.8 mm时,引射率达到最大值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翼型扰流元件 拓扑优化 空气引射器 引射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空气引射器的热流固耦合变形计算及强度分析
2
作者 闫利如 马素霞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0,62,共5页
以某可调式空气引射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基于Workbench软件,首先对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弯管和封头结构对引射器流场特性的影响,再通过稳态耦合计算,研究了引射器的耦合变形及应力分布,最后对引射器强度进行评定。结... 以某可调式空气引射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基于Workbench软件,首先对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弯管和封头结构对引射器流场特性的影响,再通过稳态耦合计算,研究了引射器的耦合变形及应力分布,最后对引射器强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曲率半径为3 D的弯头内工作流体流动更均匀;锥形封头可以使两股流体更快混合,并有助于提升引射效率;该引射器在热流固耦合下的最大变形量为0.27mm,应力主要集中于喷嘴位置,最大应力值为311.8MPa,对比流固耦合下的应力分布,发现热载荷是造成应力的主要因素;经过强度评定,设备不会发生强度失效。本研究为可调式引射器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引射器 数值模拟 结构设计 强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除尘器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胜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8,共5页
针对煤矿井下干式钻孔粉尘污染问题,研究了集本质安全、轻便、小型于一体的新型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除尘器。在对影响除尘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关键动力元件,即空气引射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除尘器的主要性能... 针对煤矿井下干式钻孔粉尘污染问题,研究了集本质安全、轻便、小型于一体的新型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除尘器。在对影响除尘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关键动力元件,即空气引射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除尘器的主要性能进行实验室和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除尘器总粉尘除尘效率分别达99.1%和98.6%,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分别达94.1%和93.2%,有效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器 空气引射器 分离装置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