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冰四分裂导线空气动力系数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
作者 蔡萌琦 严波 +3 位作者 吕欣 周林抒 阎东 陈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137,共6页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典型覆冰四分裂导线在特定风速下的绕流问题,所得各覆冰子导线空气动力系数随风攻角变化曲线与由风洞试验所得规律一致。基于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所得气动系数确定的Den Hartog系数与Nigol系数随风攻角...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典型覆冰四分裂导线在特定风速下的绕流问题,所得各覆冰子导线空气动力系数随风攻角变化曲线与由风洞试验所得规律一致。基于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所得气动系数确定的Den Hartog系数与Nigol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结果吻合。利用由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获所得气动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典型线路段的舞动,通过舞动特性分析比较发现,利用该两组气动系数模拟得到的导线舞动特性一致,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覆冰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可用于模拟覆冰导线舞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四分裂导线 空气动力系数 数值模拟 舞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空气动力系数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阎东 蔡萌琦 +1 位作者 陈瑞 严波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6-119,共4页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在特定风速下的绕流问题,得到各覆冰子导线空气动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曲线。分析了迎风侧子导线尾流对背风侧子导线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各子导线的空气动力...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在特定风速下的绕流问题,得到各覆冰子导线空气动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曲线。分析了迎风侧子导线尾流对背风侧子导线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形覆冰六分裂导线各子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在研究舞动及其防舞技术时有必要考虑这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分裂导线 D形覆冰 空气动力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气动力系数拟合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辉 张毅 +1 位作者 董茜 许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161,共3页
文中介绍了一种空气动力系数快速拟合的方法,将空气动力系数解析表达式构造成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相乘的形式,用最小二乘的方法解出解析式的系数。
关键词 空气动力系数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自由飞行实验中提取空气动力系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迎九 曾仕伦 易文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1-324,共4页
该文提出从飞行体自由飞行试验中提取空气动力系数的新方法——Mar-quardt改进法。Marquardt法综合了Chapmann-Kirk法和最速下降法的优点而避开了它们的缺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Manqu... 该文提出从飞行体自由飞行试验中提取空气动力系数的新方法——Mar-quardt改进法。Marquardt法综合了Chapmann-Kirk法和最速下降法的优点而避开了它们的缺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Manquardt改进法既继承了Marquardt法的优点,又大大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是一种收敛更快的迭代算法。最后,文中给出了在靶道实验数据处理中的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系数 飞行体 自由飞行试验 外弹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靶中超高速发射弹的流场及空气动力特性研究(英) 被引量:1
5
作者 P.I.科瓦廖夫 A.N.米哈列夫 +3 位作者 A.B.鲍德拉斯金 S.G.汤姆森 V.A希里亚耶夫 S.A.伊萨耶夫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3期10-20,共11页
本文描述的是研究爆炸成型发射弹(EFP)模型的流场及超高速空气动力特性所用的弹道试验设备;简要报导了记录全尺寸干涉图形的技术;对径向密度分布再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在零攻角实验时不同模型的空气动力阻力是采用简化方法来计... 本文描述的是研究爆炸成型发射弹(EFP)模型的流场及超高速空气动力特性所用的弹道试验设备;简要报导了记录全尺寸干涉图形的技术;对径向密度分布再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在零攻角实验时不同模型的空气动力阻力是采用简化方法来计算的;对各种不同EFP型式的气动稳定性提出了定性估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 爆炸成型发射弹 弹道靶 空气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四分裂导线静态气动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宏雁 严波 +2 位作者 周松 胡景 刘小会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覆冰四分裂导线的空气动力特性,由于覆冰子导线尾流的相互干扰可能不同于覆冰单导线。针对两种不同冰型制作覆冰四分裂导线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试获得不同冰厚和不同风速下覆冰四分裂导线静态空气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 覆冰四分裂导线的空气动力特性,由于覆冰子导线尾流的相互干扰可能不同于覆冰单导线。针对两种不同冰型制作覆冰四分裂导线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试获得不同冰厚和不同风速下覆冰四分裂导线静态空气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攻角下,子导线尾流相互干扰对空气动力系数有明显影响。所得试验结果为覆冰四分裂导线的舞动及其防止技术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四分裂导线 空气动力系数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裂导线尾流诱发振荡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小宝 严波 +2 位作者 伍川 张博 杨晓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5,98,共8页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双分裂导线绕流场,计算两根子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得到背风侧子导线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其与迎风侧子导线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典型双分裂线路段的尾流诱发振荡过程,获得两根子...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双分裂导线绕流场,计算两根子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得到背风侧子导线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其与迎风侧子导线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典型双分裂线路段的尾流诱发振荡过程,获得两根子导线的运动轨迹、振动幅值和频率特征。结果表明,两子导线的位移相位相反,运动轨迹近似为水平椭圆,与现场观测一致。模拟分析了间隔棒等间距和非等间距排布方式下双分裂导线尾流诱发振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裂导线 空气动力系数 尾流诱发振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速影响的土表蒸发计算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滕继东 单锋 +1 位作者 张升 童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土表蒸发是土体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土表蒸发与环境因素和土体性质密切相关,目前准确计算土表蒸发量仍存在困难,而其中的难点便是确定蒸发过程转折点的影响因素和表征方法。针对风速对蒸发过程的影响规律,新研发了一套... 土表蒸发是土体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土表蒸发与环境因素和土体性质密切相关,目前准确计算土表蒸发量仍存在困难,而其中的难点便是确定蒸发过程转折点的影响因素和表征方法。针对风速对蒸发过程的影响规律,新研发了一套控制气候的非饱和土蒸渗试验装置,可综合控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参数。蒸发试验选取了3种不同的土样,分别设置12种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风速越大,即空气动力阻滞系数越小,蒸发过程出现转折点时的临界含水率越大。理论推导和试验分析表明单纯用含水率单变量不能准确预测土表蒸发量,还应考虑不同土体性质和风速等额外变量。结合理论推导,提出一种计算土表蒸发量的新方法,它将表层1cm的土体含水率作为变量,同时利用田间持水率和空气动力阻滞系数来表征土性和风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控制蒸渗仪 含水率 相对蒸发率 空气动力阻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飞行器的气动数据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邓以高 于进勇 +1 位作者 于红芸 张友安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860-3863,共4页
基于一类新型飞行器特有的几何外形结构,详细分析了其侧滑飞行可以等效为无侧滑飞行这一性质,根据这个性质,建立一个该飞行器的气动数据模型,这样此飞行器的侧滑飞行空气动力学系数就可以由无侧滑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系数折算得到,而飞行... 基于一类新型飞行器特有的几何外形结构,详细分析了其侧滑飞行可以等效为无侧滑飞行这一性质,根据这个性质,建立一个该飞行器的气动数据模型,这样此飞行器的侧滑飞行空气动力学系数就可以由无侧滑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系数折算得到,而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系数通常是通过风洞实验得到的,由此可以节省风洞实验及费用。详细推导给出了侧滑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系数由无侧滑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系数得来的计算公式,最后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系数 碟型飞行器 等效 侧滑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形头部弹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本祥 《兵工学报》 EI CAS 1986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杆形头部的流场及其变化的动因。由实验得出的结果及其分析,揭示了杆形头部弹特有的稳定方式——轴向力偏心矩稳定。实验马赫数为0.6~1.2,1.542,2.044,2.552。
关键词 法向力 压心 气区 偏心矩 轴向力 逆压梯度 表面压力 空气动力系数 跨音速 气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tion of anemometer along Lanzhou-Xinjiang railway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广军 张洁 熊小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698-3704,共7页
Using structured mesh to discretize the calculation region, the wind veloc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front of the wind barrier under different embankment height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Detached Eddy Simul... Using structured mesh to discretize the calculation region, the wind veloc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front of the wind barrier under different embankment height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 with standard SpalartAllmaras(SA) model. The Reynolds number is 4.0×105 in this calculation. The region is three-dimensional. Since the wind barrier and trains are almost invariable cross-sections, only 25 m along the track is modeled. The height of embankment ranges from 1 m to 5 m and the wind barrier is 3 m hig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d speed changes obviously before the wind barrier on the horizontal plane, which is 4.5 m high above the track. The speed of wind reduces gradually while approaching the wind barrier. It reaches the minimum value at a distance about 5 m before the wind barrier, and increases dramatically afterwards. The speed of wind at this location is linear with the speed of far field. The train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decrease sharply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embankment height. And they take up the monotonicity. Meanwhile, when the height increases from 3 m to 5 m, they just change slight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um anemometer location is nearly 5 m in front of the wind b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mometer location wind barrier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